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634|回复: 3

【转帖】财政百亿资金配套贫困学生营养餐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1-3-3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urban.pku.edu.cn/extmail/cgi/index.cgi?__mode=welcomeamp;sid=f35a0d920a0e744cbcb93ad3e3c57af6">http://urban.pku.edu.cn/extmail/cgi/ind ... d3e3c57af6</a><!-- m -->

财政百亿资金配套贫困学生营养餐

李丹 申剑丽 邓丽

募集到10万元后,古雯暂停了在网上的募捐活动,在宁夏西海固黎套村小学搬迁之前,她觉得这部分资金能够让“午餐计划”维持下去。

“他们吃的东西已谈不上营养,窝窝头加咸味很重的水。”去年毕业的古雯因为要写论文去了西海固,为当地贫困学生的吃饭问题感到痛心,于是决定要做点什么。

黎套村只是中国西部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足的一个例子。根据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最近在宁夏、云南等四地试点地区进行的抽样调查,一成多学生发育迟缓、七成多上课期间有饥饿感……

最近五年,该基金会在西部贫困农村实施了小学生营养改善工程的试点项目,相关实施报告在2008年、2011年初两次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在2010年针对营养补助的财政拨款,已超过百亿元。

2月底,该基金会邀请卫生部、财政部等有关部委学者官员,总结以往实施经验教训,并对下一步营养工程的推进提出建议。包括统一营养改进工程的立法和政策、明确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责任、推进部门联动及设立学校供餐专项资金管理网络等。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卢迈称,营养餐工程并非小事,关系到准公共产品的提供,更关乎国家未来人才战略。

黎套村的守望
让这帮孩子吃上一顿饭,吃饱了饭才有力气上学

黎套村位于海拔2300米左右的西海固,由于土质贫瘠、水源匮乏而且多盐碱,这里被联合国认定为“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

2010年4月,宁夏固原市教育局、张易镇政府、张易镇中心校和社科院林燕平研究员,一起协商办起了黎套小学午餐项目,为离校较远的150名走读学生提供一顿免费午餐。

该项目由学区先后共拨款3万元、中国社科院林燕平研究员募捐4000元,置办了厨房、灶台、大锅、抽烟机、切面机、洗水池、碗柜等,按每人每天1.5元的标准,从2010年4月开始,学生们吃上了热腾腾的午饭。

古雯是社会募集的负责人之一,募集到的钱直接转给黎套小学的杨晓军校长。参与这一活动,对她而言是一次偶然。

之前,她看到了林燕平的田野调查《山村的守望》,里面的数据和故事来自与黎套村不远的骆驼巷村。古雯也想在那做田野调查,她和林燕平取得了联系,去年儿童节时,林燕平和古雯到了黎套小学。

“在贫穷这个大前提下,生存是首要的。让这帮孩子吃上一顿饭,吃饱了饭才有力气上学,这就是我最简单想法。”古雯说。

古雯曾经想过去找基金会合作,但她认为机构来做这件事必然有损耗,“大家乐于把钱交给我们,就在于它可以分文不损地到达校方。”

但基金会能够做到更大的覆盖面,并能够争取到政府财政支持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机制的建立。

饿着肚子上学
营养不良的背后,是国家近几年对类似人群不断增加的营养补助金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项目研究官员于明潇经历了极不轻松的调研。

她和同事分头走访了宁夏等四个试点地区,试图评估过去几年在当地进行的营养餐试点工程阶段情况。然而,结果却仍让人担忧。

经过与当地医院合作的现场体检发现,宁夏西吉、广西都安、云南寻甸寄宿生每日摄入热量仅为推荐量的62%、66%、68%,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摄入更是低于20%;其中广西都安寄宿生维生素C摄入量几乎为零。

而通过问卷调查及现场家访,得到的信息更是令人不忍。被调查的寄宿制小学生中,72%承认上课期间经常有饥饿感,其中每天都感觉到饥饿的人,更是占到1/3。

与营养缺乏直接相关的是较差的身体素质。在调查所及上述四省区贫困县随机抽样的1458名学生中(10至13岁),生长迟缓率近12%,低体重率达9%,身高及体重数据,都远低于同期甚至2005年全国同龄学生水平。

令人不解的是,在这些试点数据后面,是国家近几年对类似人群不断增加的营养补助金。

来自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至2009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资金95.5亿元;2010年经中央和地方财政拨款,该补助金额已超过100亿元,共计覆盖1225万贫困寄宿生。

自2010年11月起,财政部把上述补助标准提高到小学生每人每天3元,初中生4元。

地方也在行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课题组调研发现,近几年,绝大多数农村寄宿制学校都建了食堂,为学生供应三餐,并出现一些创新型做法:诸如宁夏的“小鸡蛋大工程”,为中南部农村小学生每人每天提供一个鸡蛋;广西柳州为柳北三县农村学生提供免费午餐。

然而,卢迈纳闷的是,在诸种政策之下,为什么还有学生饿着肚子上学?

不缺资金缺办法
营养餐工程实际上是准公共品项目,和国家未来人才战略直接挂钩

卢迈认为,政策效果不尽如意之处,和学生家长、职能部门乃至地方政府认识不足直接相关。“仿佛都觉得学生吃饭是小事,认为吃饱主食就行,不需要什么营养,更不是什么关系国家未来的大事。”

卢迈认为,营养餐工程实际上是准公共品的项目,和国家未来人才战略直接挂钩,该工程的远期收益,将远远大于其个人收益或财政成本。

通过营养餐工程,也令卢迈反思民生工程的执行问题。“类似营养餐的很多民生工程,常常是不缺资金,也不缺政府意愿,但却缺少细致的执行意愿和办法。”

由此,卢迈和营养餐课题组,对试点工程下一步的改进乃至覆盖面的铺开,提出了若干建议。

首先他们建议,在立法和政策层面,对贫困学生的营养改善做出统一安排,以此促进地方政府对该工程的重视程度,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责任。

这一点,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深表赞同。他介绍,春节前,全国有26个省召开了省级教育工作会议,或多或少提到了学生营养餐的问题,但多数省份并未提及,“需要有一个更刚性的机制来推进。”

其次,推进部门联席的工作机制也被建议。卢迈直言,供餐机制不仅与教育和财政部门相关,也涉及到农副产品供应、卫生监管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并有机制促进配合。

在补助金管理上,课题组还建议,建立学校供餐专项资金管理网络,统一管理和规范补助金用途。考虑到执行成本,他们建议,或可按照受助资金10%至15%的比例测算学校执行成本,将学生补助和执行成本,一并纳入专项资金管理。

在补助拨付和瞄准方式上,他们建议,调整目前以家庭瞄准为主的机制,在贫困地区的乡以下学校,以地区瞄准覆盖所有学生,通过学校统一实施营养餐工程,防止父母“截留”,并加强对学校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于非贫困地区贫困生,则主要以家庭瞄准为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1-3-3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财政百亿资金配套贫困学生营养餐

考虑到执行成本,他们建议,或可按照受助资金10%至15%的比例测算学校执行成本,将学生补助和执行成本,一并纳入专项资金管理。
这也许是个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1-3-3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财政百亿资金配套贫困学生营养餐

两免一补、营养餐、贫困地区的教师待遇等等,早就该他们的实施情况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1-3-3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财政百亿资金配套贫困学生营养餐

印度早就有针对全国的免费午餐了,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5 03:26 , Processed in 0.08198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