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451|回复: 10

[转帖]悲悯的档次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2-6-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悲悯的档次lt;pgt;北京 魏不不      转自〈扬子晚报〉lt;pgt;

  那个老人是从后门上来的,如果猜身份,他可能是个盲流或者乞丐,浑身脏兮兮的。他说到下一站,下一站就是西单。老人背着一个沉重的编织袋,又黑又旧。售票员和司机知道可能又碰到一个蹭车的了,所以,两人就特凶地冲那老人喊:下去下去―――尤其那个女售票员更是一副不能让别人占国家一分钱便宜的样子,她一边说下去快下去,一边用脚踢那鼓鼓囊囊的蛇皮袋子。老人脸色倒是出奇的平静,好像正在撵的不是他。只不过,他把那个沾有鞋印的蛇皮袋子搂得更紧了。 lt;pgt;  乘客不干了,有的说快开快开,回家还要做饭,有的说你这老头也真是的,没钱坐什么车。后来,好几辆公交车被堵着,进不了站,催促的喇叭响成一片,司机这才骂骂咧咧地给车挂挡,售票员也很不情愿地冲那老人嚷嚷,说好了,只准坐一站。 lt;pgt;  众乘客这才喘过一口气,毕竟这么热的天,在车厢里呆着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儿。那个老人离我的座位不远,我能听到他吭哧吭哧的喘气声,像一个破风箱。以我曾经行医十年的经验判断,他有着很严重的肺气肿。 lt;pgt;  西单到了,老人颤颤地背起了蛇皮袋子。临下车的时候,说了声,谢谢。谢谁呢?是最终没有把他赶下去的售票员和司机吗?是谢车上的乘客没有齐声把他往下轰吗?不知怎么地,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写的那个胖胖的、穿着黑袍的爬上站台时的背影。可能这个老人就靠乞讨为生,但也有可能在为远方上大学的儿子挣一笔学费。如果我说他是一个到京城上访的农民怕也不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我还猜,以前他肯定有过被轰下车甚至被推下车的经历,所以,今天他才非常感激地说了一声谢谢―――尽管这两个字让我们受之有愧。 lt;pgt;  后来到了国图看书,很巧的是,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一个关于现代人要不要悲悯,以及如何悲悯的话题。赞同者有之,反对者有之。甚至有一个读者还非常激愤地说,悲悯可以,但要看用在谁身上,还要注意的是,有些骗子利用的就是人们的悲悯意识。 lt;pgt;  这又使我想到那个老人的事儿。如果当时车上的乘客有一个人为那老人垫上一块钱,买张票,那么,一切就可迎刃而解了―――售票员和司机不会一肚子的不高兴、老人不会受辱、众人也不会在车厢里白白地挨蒸、后面的车也不会被堵……然而,就是这一块钱却没有一个人愿意代出―――包括我自己。 lt;pgt;  如果仅通过老人坐车的遭遇就说现代人没有爱心、丧失了悲悯也不对。就说1991年南方发的那场大水吧,全国人民不是踊跃捐款捐物吗?内蒙古雪灾,也没少给我们展示慈爱之心的机会。平时,见义勇为者受了伤,去医院送鲜花与老母鸡汤的场面更是能把英雄的眼泪给感动出来……是的,这都是些让人觉得做起来很光荣的事,同样的例子还有:你可以把一月工资寄到希望工程办公室,但你不一定在车站广场给抱住你双腿的孩子一分硬币;你可以给某某学校捐个语音教室甚至捐个游泳馆,但你不一定给地铁口卖唱的一个钢蹦儿。由此我想,是不是悲悯也有了档次之分?好像只有把钱或物献给那些宏大的,或者比较大的事儿,甚至有新闻点的事儿,才值得。 lt;pgt;  如果悲悯真的被我们无形中分了档次,那么,除了伤感之外,我只能说,太可笑了,其可笑程度不亚于若干年前我刚学物理时,老师让我们必须回答的一个练习题,一千克的铁和一千克的棉花,到底哪个更重? lt;pg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6-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转帖]悲悯的档次

是这样的吗?爱真的被我们分了档次吗?
我不知道,但爱肯定是有差别的。因为上面所说的我都曾做过,即使是在今日,在加入希望之光许久之后的并且看了这篇文章的今日,我仍然不能保证自己能给“在车站广场给抱住你双腿的孩子一分硬币”……我想,这可能不仅是我们把爱分了档次的缘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6-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转帖]悲悯的档次

曾经遇到过一个老人家颤颤微微地上车不投币而被司机大声嚷嚷的情况,或许是因为我离得近吧,帮他投下了那一块钱,避免了一场纷争。lt;pgt;很多时候,行为是出于一种直觉,不需要什么思考也不需要什么大道理,只要简简单单地去做好了。毕竟那点儿钱对自己没有什么损失,如果能够帮到人,则远超出它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2-6-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悲悯的档次

就算我资助了农村的孩子,可是我见到街头那些乞讨的人,也许仍然不会付一分钱。
这算是什么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6-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转帖]悲悯的档次

他们乞讨有很多原因,当中有欺骗,更多是不想饿死在家乡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6-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转帖]悲悯的档次

“更多是不想饿死在家乡的人”
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6-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转帖]悲悯的档次

伦理道德,想捐款就捐款这是自由,不需要指责。但对于被帮助的对象,是有区分的。一个小女孩与一个成年男子向你伸手乞讨,是不一样的。一另人厌恶与一个可怜的眼神是不一样的。一个漂亮姑娘与一个丑陋的胖女人寻求你的帮助也是不一样的。
哎,达尔文主义在被帮助对象也是官用的。弱势群体中也有弱势群体!等待他们只有死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6-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转帖]悲悯的档次

每一个人都异于其他人。lt;pgt;我相信PASSBY下次遇到这样的情况还会照样去做这样的事情。lt;pgt;举手之劳,真的很容易,很简单。lt;pgt;可是,有时候,这样简单的事情,实行起来怎么会那样不简单呢?lt;pg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6-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转帖]悲悯的档次

[这个贴子最后由xsg21sj在 2002/06/17 03:55am 编辑]

绵阳现在老人都不买票了!lt;pgt;不过我还是不会在马路上个人钱的,不过还是回在超市把买东西剩下的角币投入希望工程
的捐款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2-6-6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悲悯的档次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5 09:28 , Processed in 0.08550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