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bluecabin

广州经典建筑(因为容量限制,我未能补全相关图片,请感兴趣

[复制链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6-3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经典建筑(因为容量限制,我未能补全相关图片,请感兴趣

城防建筑
   
广州著名的城防建筑有镇海楼(五层楼)和莲花城。

镇海楼
  西汉时南越王赵佗曾在越秀山(原名越王山)上建有“朝汉台”(又名“越王台”);明朝永乐年间,都指挥花英又在越秀山上建“观音阁”,因而该山又叫“观音山”;明代洪武十三年,镇守广州的永嘉侯朱亮祖把宋时的三城合一,将广州城向北扩张,由盘福路起筑城墙,穿过越秀山与镇海楼(五层楼)相连,一直通到现在的小北花园,总长度为1147米。今天我们看到的镇海楼始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三年(1380年),是朱亮祖当年扩建广州城,与城墙同时修建的。因而镇海楼是广州建城的历史见证,也是广州重要的城防建筑。

莲花城
  莲花山上建有莲花城。莲花城位于莲花山上莲花塔北部,素有“广东长城”之称。建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面积约1万平方米。城建在山顶,俯瞰珠江航道,是一个重要的军事据点。鸦片战争时林则徐曾在城内驻防,设立了防止英军入侵的第二道防线。后林则徐被贬,投降派琦善在莲花城内与英国代表义律签订了不平等的《穿鼻条约》。因此,莲花城也是中国以及广州近代史的一个历史见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6-3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经典建筑(因为容量限制,我未能补全相关图片,请感兴趣

现代高层建筑
   
广州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商业城市,与此同时,建筑业也十分发达,继1934年广州华侨集资捐款在长堤兴建64米高的爱群大厦,一度创当时高楼层纪录,被誉为\"开广州高层建筑的新纪元\"、\"南中国建筑高度之冠\"以后,广州又先后几次创造了全国新纪录。
  广州宾馆,全民所有制三星级酒店,坐落于市区广州市起义路南端的海珠广场。1968年4月兴建。主楼27层,高86.51米。1968-1976年是中国大陆最高的建筑。
  白云宾馆,全民所有制三星级酒店,坐落于环市东路,花园酒店对面。1978年6月建成开业。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91万平方米,主楼33层,高117.05米,是继保持10年纪录的广州宾馆之后,当时中国大陆最高的高层建筑。
  广东国际大厦,又称为广东国际大酒店,坐落于环市东路白云宾馆西侧。主楼高63层(不含3层地下室),200.18米,副楼分别30层(109.8米)和33层(117.6米),是90年代初中国大陆层数最多、高度最高的大型现代化建筑。广东国际大酒店占地面积1.9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4万平方米,是广州现有的5座五星级酒店之一。
  1997年,广州新城区天河区又矗立起一座全国最高的、391米的80层大厦,又一次夺取了全国高层楼宇之冠,这就是天河中信广场。
  在广州市新羊城八景中,\"流花玉宇\"实际指的是位于广州火车站一带流花广场的现代化高楼大厦:中国大酒店、东方宾馆、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大楼、红棉酒店、流花宾馆等,成为80年代广州市的一个新景观。坐车沿着环市路往东走,一路看到的尽是现代化高楼大厦,广州现代广宇千万间,从火车站出发,还可见广东电视大厦、广东国际大厦、金鹰大厦、白云宾馆、花园酒店、广州文化假日酒店、南方国际广场所在的世贸大厦,以及区庄立交的东山广场、华山宾馆、华泰宾馆、国泰宾馆、嘉应宾馆、金叶大厦等。

天河城广场
    广州天河是个新城区。10多年前,自天河体育中心破土动工建成之后,天河城便正式开发,琼楼玉宇像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天河城是90年代新建起的大型商业购物中心。十多年间,在这里先后崛起了几十座高层建筑:中国市长大厦,国防大厦,天河大厦及天河酒店、天河宾馆,远东大厦,天河购物大厦,总统大酒店,华侨友谊大厦,广东外经贸大厦,天贸南方大厦,天河购物中心,天河广州酒家,天龙大酒店,哈尔滨大厦,新疆大厦,景星大酒店等,似满天繁星在天河里闪闪发亮。

天河中信广场   坐落于广州市商业、金融业繁盛的天河北路的天河中信广场,由一座高80层的主楼和左右两座各高38层的副楼,以及高5层的中天购物城裙楼组成,占地2.3万平方米,是广州继63层广东国际大厦为当年全国最高建筑之后,又一次夺得90年代的全国之冠,楼高达391米。
  中信广场面向天河体育中心,左右为林和西路和林和东路,背后是广州火车站东部和广州地铁总站,左面还有一栋金碧辉煌的中国市长大厦坐落其间。而中信广场附近,酒楼商厦众多,有天河城广场,广州购书中心,三座大型电脑城;还有多所高等院校。
  副楼作办公或住宅用,单位面积均达一二百平方米。而中天购物城则气宇轩昂,富丽堂皇的购物大堂高达21.3米,上饰有圆形的天花玻璃盖,宏伟宽敞。楼高4层的中天购物商场,铺面面积3.4万平方米,商铺全用玻璃间隔与巧妙组合,内售国内外名牌商品,如时装、首饰等。三楼的东海海洋酒家,从早上营业至深夜。第5层是高级富豪的会所,占地4500平方米,内有健身、娱乐、儿童游乐、游泳等设施,一应俱全。

中信商业大厦
  中信广场的主体建筑中信商业大厦是一栋甲级智慧型的商厦:主楼大堂入口处卓尔超凡,大堂楼高17.7米,配衬着优质花岗岩石,显得格外富丽堂皇。全栋楼设计为写字楼,单位面积由102平方米至全层2190平方米不等,实用面积可达79%。除主楼外,两翼还有艺术对称的两栋38层副楼以及5层的裙楼。平面看来,主楼四方形,中天购物城的5层裙楼呈半圆形,左右副楼则像电视卡通片人物伸出来的左手臂和右手臂。三组建筑物构成了广州人旅游购物的新景观--中信广场。
  天河是个新城区,乘41、45、60、62、63路公共汽车可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6-3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经典建筑(因为容量限制,我未能补全相关图片,请感兴趣

广州特色建筑---“骑楼”建筑
  
商业骑楼建筑是20世纪初广州和岭南地区的临街商业楼房的一种建筑形式。它最早盛行于南欧、地中海一带。本世纪初,广州开辟马路时,将西方古典建筑中的券廊等形式与广州传统的形式相结合,演变成广州特有的\"骑楼\"建筑。广州较早的骑楼建筑建于一德路一带。

商业“骑楼”建筑
  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广州近代建筑的发展经历了西洋建筑的移入、传统建筑的复兴以及现代主义建筑的传入等若干阶段。西洋建筑在广州便有了以下类型,如天主教圣心堂(石室)一类的宗教建筑;如广州邮务管理局大楼、粤海关大楼、市府大楼、省财政厅大楼、省总工会大楼一类的公共建筑;如西关大屋、竹筒屋以及东山花园洋房、小洋楼一类的住宅民居建筑;如中山纪念堂、海员亭一类的纪念性建筑;还有如爱群大厦、南方大厦、市银行大楼、省银行大楼、新亚大酒店以及遍布广州各主要商业街道(骑楼商业街)的商业骑楼建筑。
  其实,商业骑楼建筑最早见于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后来才流行欧洲,近代才传至世界各地的。皆因商业建筑中的\"骑楼\"部分是在楼房前半部跨人行道而建筑,在马路边相互联接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长可达几百米乃至一两千米以上。广州有\"五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之说,因而\"骑楼\"正好适应这种气候特点,一时风靡整个广州城,而逐步地形成广州街景的主格局。\"骑楼\"建筑在第十甫路、上下九路、中山路、解放路、人民南路、一德路等商业街道较为集中。而西濠口一带的“骑楼”气魄最大:新亚酒店、南方大厦、爱群大厦等均为广州初期“骑楼”建筑中的佼佼者。本世纪60年代以后,广州新建的商业街区已很少采用这种形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6-3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经典建筑(因为容量限制,我未能补全相关图片,请感兴趣

教育建筑
   
广州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建筑主要有番禺学宫、玉岩书院、升平社学等。

番禺学宫
  番禺学宫位于中山四路,即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这里清代以前为番禺县县学和祭祀孔子的文庙(在承宣街,位今北京路之东,属番禺县管辖)。明洪武三年(1370年),由知县毛忠、训导李昕始建。 现在的格局形成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道光十五年重建。原学宫阔三路,深五进。现左右两路除尚存明伦堂、光霁堂外,大部分建筑已毁坏。中路现存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及东西廊庑。占地5425平方米。主体建筑大成殿规模较大,面阔五间24.72米,进深14.22米,高12.62米。单檐歇山顶,黄琉璃瓦,抬梁式木结构。由于毛泽东同志于1926年在此举办农民运动讲习班,1953年这里被辟为农讲所旧址纪念馆,并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番禺学宫与德庆学宫、揭阳学宫一道,同为广东三大学宫。

升平社学
  升平社学坐落白云区石井镇,是一座三进五过间的祠堂式建筑。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三元里人民为抗击英军,联合北郊近百乡农民组织抗英义勇,成立了升平社学。不久扩展到300余人,继而成立西湖、石景等13社学,形成了以升平社学为首的抗击外国侵略军的群众武装组织。社学旧址内现保存有“众志成城”、“气慑鲸鲵”、“义维桑梓”、“藩篱永固”等石匾。

玉岩书院
  玉岩书院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萝岗镇。宋元时这里是广州的书院。原称萝坑精舍。宋进士钟启初(玉岩)晚年告老还乡时在此建立“萝坑精舍”,作为读书讲学之所。到了元代,其后人钟复昌扩建并改称为“玉岩书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6-3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经典建筑(因为容量限制,我未能补全相关图片,请感兴趣

住过名人的出名建筑

陈济棠公馆           


    地点:中山一路梅花村

  陈济棠公馆位于中山一路梅花村,是一座布局园林化的西式建筑,建于1930年。陈济棠公馆坐北向南,主楼高二层半,室内房间设置非常精致,房间设有壁炉,二楼顶部为天台,天台前面有一亭子,后面则建了房间。此外,主楼的二楼有一通道通向旁边的附楼。

  据史料记载,陈济堂最迷信,因此他所住的公馆都找人测算过风水,严格按照风水来设计、摆设的。据介绍,为求得先师壁虎,使自己万事如意,陈济堂特意在其公馆内专设奉祀“吕祖(洞宾)先师”神位的厅堂,朝夕跪拜祈祷。



春园:毛泽东陈独秀聚首定党章
    地点:新河浦路24号春园

  位于东山新河浦路22号-24号的春园在党史上地位赫然,从1923年,中共中央机关办公处一直设在这里。中共三大期间,春园成了党中央机关人员的活动地方,包括国际代表马林和出席代表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都住在春园24号二楼,并在此讨论修改中国共产党党纲、党章问题,起草大会的宣言和各项决议草案。

  据附近居民回忆:当时春园的环境非常具有诗意,房子周围乔木高大,绿荫掩映,门前是潺潺流水,可通机动船,涌边有一个茨菇塘,不远处还有码头和广九车站,交通便利。

  如今新河浦小河已不通航,也无船只过往,茨菇塘也已被填平。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春园是由三幢并列的红墙小楼组成,分别为22、24、26号,每一幢房子均有三层。尤其以中间的24号最气派,门前有两个大柱上,还“站”了两只石狮子,铁门上刻着“春园”两字。近代史专家、研究员黎显衡先生称,两只石狮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人取下保管,后来又物归原地。

  后来,春园转卖给了一位华侨。现在,春园22号是幼儿园,而24、26号多次被转手,现成私人住宅。从外观看来,三幢房子的外观依然相似,22号与26号能看出历史的洗礼,比较旧,相比之下,24号明显更具“光彩”,外墙被粉饰一新,门口除了一对石狮子“看门口”外,牢固的铜色大铁门更是增加了房子的豪气。
葵园:曾是汪精卫临时公馆
    地点:大沙头涌北岸

  葵园原址位于大沙头涌北岸的广九铁路边,1931年记载有“二至六号”(今大沙头二马路)。据介绍,葵园占地约2000多平方米,园内种有各种不同花卉,还有来自墨西哥等地的品种,环境幽雅,清静宜人。整幢建筑是采用中西的风格结合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花园洋房别墅。主楼正面长约40多米,宽约30多米,阳台宽4米,楼墙面呈土黄色,尖型房顶铺盖深绿色瓦顶。楼外围墙呈灰色。全楼二层半,分前后主附楼,每层楼高达4米。主楼从大门进入后,屋内中央左侧有木楼梯盘旋而上,一楼有阳台、客厅,二楼有主人房和客房,二楼房顶有储物间,附楼住佣工和司机。葵园最初由广三铁路建筑工程师设计、兴建和居住。

  1927年葵园曾是汪精卫的临时公馆,他曾在此与年国民党中央委员李济深等人研究如何召开国民党四中全会预备会议等事务。日本侵占广州期间,富商陈祖潘买下葵园,至建国前夕卖与他人。建国初期,葵园曾是中共广州市前鉴区临时工作委员会办公地址。1986年东华实业公司征地拆除葵园,重建住宅楼宇,并开辟东湖西路,所以葵园如今已经不存在了。人们只能从流传的资料中寻觅到它的踪影。

隅园:造船总监设计“个性”洋楼
    地点:寺贝通津42号

  东山洋楼的独特之处便是以厚重红砖为基调,与西关青砖迥异。在寺贝通津42号的隅园,便是此中的代表。隅园的主人是著名的造船专家,时任国民革命海军造船总监的伍景英。该楼也是他亲自设计的。大约建于1931年。

    隅园的整体风格虽然源自英伦,但设计者伍景英仍然在各式建筑装饰里融入本地特色。如英式洋楼的阳台多是全封闭的弧形阳台,但伍景英为了适应南方闷热的天气,将阳台设计成凹陷进去的通风阳台;在英式梁托上,加上了中国独有的吊钟花形……此建筑风格曾被人称为“西曲中词”。隅园有前、后花园,典雅别致,具有明显的风水格局。
   院内当年种植的花旗杉、红棉树、枝繁叶茂、相拥成翠。建造采用了当时最优质的建筑材料,工艺一流。现今室内仍然完整保留了进口英国的铺地砖、壁炉和洗漱室用具等。当年室外的水池、水井也还存在。在隅园的后花园,有一对造型特别的石狮子,李任洲说,这对石狮子原本摆在门口的,文革时怕被人破坏就搬到院子里保存至今。记者看到,造工精细的石狮子,头上和嘴巴上却有一部分相当平整。
简园:中西合璧风采犹存
    地点:恤孤院24号

  中共“三大”遗址不远处,恤孤院24号,有一座既有欧美别墅风情又结合地方建筑特点的建筑,名叫简园。它最初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琴石的产业。上世纪20年代曾是国民政府主席谭延]的公馆。据史料记载,中共三大期间,毛泽东曾多次到简园找老乡谭延],争取他支持国共合作。

  附近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简园的门口原来朝恤孤院路而开,后来经过改建,大门开在培正路那边。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幢三层高的中西合璧的房子,外形十分出众。即使在大半个世纪之后,依然风光不减。开券拱式门楼,门楼上端是飘出的阳台,仿希腊柱式,外墙涂刷米黄色粒状灰砂,出檐处有几何图饰。前后都有花园,主体建筑朝南,布局对称。

  现在的简园已被一分为二,前面是一个大型的停车场。

可园:民国元老回国第一居
    地点:恤孤院后街一号

  可园位于东山恤孤院后街一号,1920年,曾任中华民国财政部次长的廖仲恺一家四口曾在此小住。

  革命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林伯说,1969年他探访廖仲恺女儿廖梦醒时,了解到廖仲恺一家人住在可园的历史。当时,据廖梦醒回忆,1920年,廖仲恺一家从日本回到广州,初期就住在东山恤孤院后街一号“可园”,1922年陈炯明造反后,全家才迁到香港。

  林伯说,他们当时根据廖梦醒提供的资料,在恤孤院路附近寻找可园。但廖所指的地段上却是一座较新的楼房,因而始终不能确定可园的具体位置。”

  那里很多房子象是可园,但是难已确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6-30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经典建筑(因为容量限制,我未能补全相关图片,请感兴趣

珠江上的大桥--广州彩虹
广州大桥
座落在城区东部二沙头东端,是连接市区南北的一座跨江桥梁。全长988.4米,宽24米,其中汽车通道20米,两侧人行道各2米。主桥长274米,采用三跨预应力连续箱梁。中孔跨度为110米,通航净高8.7米。大桥北端有环形车道连接二沙头岛。

大桥把广州大道被珠江分隔的北段和南段连为一体,往南直通洛溪大桥。大桥于1983年4月动工兴建,1985年5月竣工。


鹤洞大桥

  鹤洞大桥是跨越珠江后航道,连接海珠区与芳村区的主要交通枢纽工程。全桥总长2300米,其中主桥长648米,桥宽30.3米,大桥为双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主跨长360米一跨过江。成为广州市区十大进出口之一的西南进出口。

  解放大桥

  解放大桥在1998年初建成,桥的两边各有三个黄色的圆拱,在太阳底下十分夺目。北起解放路南端,跨珠江经海珠区同庆路至同福路,是广州老城区南北向交通主干线解放路上横跨珠江的特大桥。大桥的建成,使广州交通的“过江能力”成倍提高。

珠江大桥

  珠江大桥起,点在中山八路尾,是连接芳村区的桥梁,又是进出西、海南的西出口。1958年兴建,1960年建成。桥分东桥和西桥,桥长327米,5孔;西桥长416米,7孔。两桥相距1500米。桥宽23米,中间为双轨铁路线,两侧为公路线。珠江大桥气势宏伟,1963年被评羊城八景之一,称“双桥烟雨”。

  番禺大桥

  1998年7月建成,位于广州市东南部,北起新窖土华村伸延至广汕公路和105、106、107国道、广州新机场及东南环高速公路。南跨珠江和三支香两条水道;连接番禺区迎宾大道,贯通番禺、东莞、深圳、顺德、中山、珠海等地。是香港、深圳经虎门大桥进入广州通往京广高速公路的主要通道。主桥设计为双塔空间双索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主跨380米列广东同类型桥第一。

  洛溪大桥

  洛溪大桥是l05国道广州市与番禺交界的一座特大桥,1988年建成通车。大桥全长1916.04米,其中主桥长480米,洛溪大桥主桥主跨180米的连续刚构桥,按同类桥型,在当时居世界第六,亚洲第一。不过在广州市民的印象中,洛溪大桥的堵车和收费问题仍印象深刻。

  人民桥

  人民桥从沙面东侧直达河南大基头。1965年始建,1967年建成。桥长701米,其中正桥182米,桥宽18米。四座楼梯采用独立式弧形曲梯,轻巧美观。

  华南大桥

  连接华南快速干线的华南大桥于98年7月18日建成通车,位于广州大桥下游3.75km处的珠江主航道上,主桥全长410m,居华南地区同类桥型跨径第二。大桥的南端连接着气势恢宏的琶洲新会展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30 00:58 , Processed in 0.10887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