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micmao

[河南栾川] 栾川归来胡言乱语2006.5.1~4。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6-5-7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栾川归来胡言乱语2006.5.1~4。

[quote=quot;无锚之舟quot;:2rhg3gj4][quote=quot;迦叶quot;:2rhg3gj4][quote=quot;烟波quot;:2rhg3gj4]   

这次去岳西,作为领队,觉得最难以回答的一个问题是:希望之光资助的标准是什么?

跑题了,母鸡继续。想清楚后我开贴另说。

贫困的标准好说,希望的标准是什么完全回答不出. [/quote:2rhg3gj4]

?这个问题还有人有疑问?一年多前就好象已经解决了吧。
希望之光的标准是靠审核来达到将很多人的定性集中成定量啊。
审核小组的代表结论就是大家能接受的标准啊,每个调查的人的都必须符合大多数人的标准啊!道理就跟法院陪审团决定结果的原理类似。这里面的原因是完全依靠定量来判断其实是不可能也是不可取的(道理可以另说),而每个人的标准却是千差万别的。所以通过一个民主的集中机制,用审核小组来代表大多数人的标准。

所以抱怨希望之光标准太严格的朋友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随机参与的审核小组的判断就是跟你个人的不同呢?其实我一直觉得审核小组的标准太松了呢,呵呵
当然如何提高审核小组的代表性还是值得改进的。[/quote:2rhg3gj4]

说的很乱
我何尝不知道是审核小组的方式
我想说的是,这个主观定性的判断,如何能够尽量规范地表达出来。
从前我们说“失学”“濒临失学”,其实就是一个判断标准的模糊概念。当然,现在好像已经不这样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艰难就学”的说法。(我记得我最早从数据库里面发现这个状态还是很奇怪的)
这个艰难表明难以支付的对象,开始是学费,然后是杂费,现在是包含食宿助学金。我没理解错吧?
实在不喜欢什么定量或者大多数通过的说法。――正因为每个人标准不同,而审核小组成员确定不够固定,所以才更需要规范的标准。

而且调查时候,采用遵循旧例,不能说不是个办法,但至少不是个好办法。如果定义可以解决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要给调查复查人员增加了解众多案例的任务呢?

这个问题五毛你可能觉得没必要,不过我觉得还是没有完全弄清楚,能不能听一个比较权威的表达?[/quote:2rhg3gj4]

我来说说我下乡时的说法吧,不知道对大家是否有帮助

我首先会告诉团委或学校的人,说明我们首先资助的对象是父母双亡的孤儿,其次是父母离异或者死亡的单亲家庭,再次是父母健全但是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的家底。一般说出这个标准后,很多孩子就会被删掉了。再对比一下当地的条件,就能够找出大部分符合希望标准的资助对象。

迦叶还是老样子,说话很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6-5-7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栾川归来胡言乱语2006.5.1~4。

......母鸡说得不错~~地区评估是该要早早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6-5-7 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栾川归来胡言乱语2006.5.1~4。

强强强!!!!!!!木几写的棒哈.继续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7-29 20:05 , Processed in 0.04291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