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1367|回复: 19

三“日”不鸣,一鸣惊人---历书希望之光四大弊病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三“日”不鸣,一鸣惊人---历书希望之光四大弊病lt;pgt;一、只为心灵疗养所,不被当成事业做。
希望之光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行胜于言、不求名利、但求心安”,前两句言之确凿,但第三句就有点不敢恭维了。
首先要明确的是希望之光的最核心的目标是什么。是让自己安心(换个说法,就是让基督徒能赎罪,佛教徒能积阴德);
还是力求让更多的孩子走进课堂?
有人也许会说,我们力量极为有限,我们所做的仅为杯水车薪;所以但求问心无愧。对于这一点我也曾说过,
力量有限并不是我们可以不做的更好的理由,反而恰恰是我们应该更进一步的最大理由。仅仅抱着“但求心安”
的心态不仅不能把这一分事业做的更好,而且有可能到最后于心也会不安的。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黄昏退潮的时候,有个人在海边散步。由于海水退的很快,很多小鱼搁浅在沙滩的坑坑洼洼里,
眼见水坑渐渐干涸,小鱼却只能无奈的吐着泡泡。突然,这个人看到有个小孩在不停地把小水坑里的小鱼抛到大海里。
这个人不解的过去问小孩:“海滩上有怎么多鱼,你能救地了这么多吗?”小孩一边把小鱼抛入大海,一边说:“
但是我能救这一条,这一条,还有这一条……”
还有一个故事我是从一张报纸上看到的,讲很多城市人小气车开不起,大房子住不上,
老婆有外遇,相公有情人,感觉生活烦心事不断。但是当他们看到了街头摆小摊的,上楼扛煤气的农民工
时,说一句“过的真不容易啊”,心中往往轻松不少。看来民工不仅给城里人在生活上带来便利,也是很多
城里人的心理安慰剂。
两个故事摆在这里,更多的我就不说了。lt;pgt;二、落后机构弊病多,绝妙设想莫错过。
关于这一点,我在以前的一次帖子里曾将我认为最合适的一个结构模式贴上去了。只是那天太晚了,
寝室要息灯了就没说的透彻。今天就把它补补完。
先来说说原来结构吧。标准的传统型直线-职能制。这种结构的优点是指挥集中、组织严密、分工细密。
且不论它有什么缺点,单看看他的所谓优点就知道这并不适合希望之光这种松散的组织。
如果把他改为近于项目组或叫做矩阵型,不仅能解决资源分散的缺点,反而能使新加入的成员很容易融入
这个组织。各项活动也能集中所能集中的所有力量办好。lt;pgt;三、人力资源本无多,使用不当我要说。
人力资源对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举足轻重的。人是一个组织唯一能动的因素。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
组织目标的实现与否。
毫不诲言的是希望之光影响力甚微,所拥有的人力资源也少的可怜。但即使是这种情况下,希望之光人力资源的浪费
却令人叹为观止。一个主要的原因是人力资源的整合不够,这是结构性的,随着结构的改变会有所改变的。
但在观念上的错误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这就是对热心的人的要求过于苛刻。很多人认为做这么一项工程
第一需要的是松树一样四季常青的坚持不懈。但是很多人并不是这样的,他们会在短时期里象樱花一样
灿烂过一阵,然后便消于无形。虽然他们并不长久,但他们在段时期里爆发的威力却是极大的,更为重要的是
他们也很有爱心,想为共同的理想出一分力。我认为,永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奢侈的,可望不可及的,也是没有
必要的。希望之光要充分利用参与其中的一部分人的爆发期。lt;pgt;四、注重质量本无错,不计数量却不妥。
哎,又这么迟了。又快要息灯了。真烦,简单说点吧。
前半句就不用说了。这一点我要说的是效用的问题。
简单说吧,假如有两个选择:一,全力救助十名儿童,没有任何遗漏
;二,救助一百名儿童,但其中可能有十名有不同程度的虚假。
我们该怎么办?我的答案是倾向与后者。
当然这一点上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日”不鸣,一鸣惊人---历书希望之光四大弊病

首先,为古士鼓掌。
其次,谈谈我的不同理解。
1,我认为希望之光是业余的,大家没有必要事业心太强。我再次强调力所能及这一点,希望所有义工从实际出发,才是我们的特色和成功的保障。期望值太高,没有任何好处。小鱼的故事,我看正好说明我们的原则,我们不要奢望拯救所有的鱼,否则只有心里不安。
2,项目组和矩阵,不太明白。不敢置评。
3,也不敢说,没有想法。但是,我想不要期望十全十美。
4,我们最需要的恰恰是信誉而不是我们的成功值!要尽最大努力不出错,甚至要求自己绝对不错。否则,我们对不住所有的捐款者和热心人。lt;pgt;最后,说一句,我们不是希望工程,而是希望之光。某种程度上,我就是把希望之光看作是心灵的疗养所,呵呵。古士会生气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日”不鸣,一鸣惊人---历书希望之光四大弊病

谢谢您的批评建议,我们会认真考虑您的意见。希望今后能给出更多的建议与设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2-3-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日”不鸣,一鸣惊人---历书希望之光四大弊病

/一、只为心灵疗养所,不被当成事业做。 希望之光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行胜于言、不求名利、但求心安”,前两句言之确凿,但第三句就有点不敢恭维了。/
我想我们的义工都是业余的,真的不能做到象专业的那么好。特别是在本职工作繁忙的时候,还真顾不过来。所以我觉得但求心安也没啥错。lt;pgt;/二/我看不太明白,不知道怎么说。lt;pgt;/ 三、人力资源本无多,使用不当我要说。 但在观念上的错误却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这就是对热心的人的要求过于苛刻。很多人认为做这么一项工程
第一需要的是松树一样四季常青的坚持不懈。但是很多人并不是这样的,他们会在短时期里象樱花一样 灿烂过一阵,然后便消于无形。虽然他们并不长久,但他们在段时期里爆发的威力却是极大的,更为重要的是 他们也很有爱心,想为共同的理想出一分力。我认为,永远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奢侈的,可望不可及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希望之光要充分利用参与其中的一部分人的爆发期。 /
  这话说得很好,可否说详细点,让我们能有个参考,以便更好的展开工作,充分利用每一名义工的能力?lt;pgt;/四、注重质量本无错,不计数量却不妥。/
这话我是不太赞成的。如果我们只追求数量而不讲质量,和希望工程有啥两样。我们没有专门的人员来做这个工作,所以对目前的希望之光来讲,能保证质量才是最重要的。因为出错一个,对新生的希望之光来讲,都是致命的打击。所以中心组的成员一致赞成,重质不重量,希望您能理解。lt;pgt;最后,还是感谢古士的意见,谢谢您的爱心。希望你能将二点再加以详细说明,因为希望之光是个松散式组织,怎样能让组织更严谨,是每个希望之光成员都在思考的问题。希望您的意见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2-3-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日”不鸣,一鸣惊人---历书希望之光四大弊病

哎,真是受打击啊,居然有这么多人看不懂我在说什么 ,看来我的表达能力是不行啊。
至于要设计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远行结构,远非我一个人闭门造车所能搞的出的。
撇开别的不说,光是信息的缺乏就是致命的。lt;pgt;
(有一点,各位大佬别总是这么客气的,把我当个客人似的。我自己可是已经当自己是主人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日”不鸣,一鸣惊人---历书希望之光四大弊病

我只是鼓励一下嘛,应该允许吧。呵呵。
主要是对你说的名词不了解吧,希望你能具体解释一下原理,大家可以有点底才好想主意啊。义工版在自我介绍,你不妨先去熟悉一下大家吧。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98.75%

发表于 2002-3-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日”不鸣,一鸣惊人---历书希望之光四大弊病

下面引用由古士2002/03/06 10:42pm 发表的内容:
三“日”不鸣,一鸣惊人---历书希望之光四大弊病
一、只为心灵疗养所,不被当成事业做。
希望之光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行胜于言、不求名利、但求心安”,前两句言之确凿,但第三句就有点不敢恭维了。
首先要明 ...
古士先生你学的是章回小说专业啊~~~文绉绉的,让人晕乎乎`~~
有件事在这里说不合时宜,但你既提到,就借用一下场地(传扬福音,不择手段):世人得救是因信称义,得着恩典,而不是靠行善~~上帝本身是至善,世人行善,并不加添上帝的善,世人行恶,是世人亏欠了上帝,但上帝又有什么减损呢?世人都有罪,那罪从亚当而来,因之世人都因这罪而死在罪里;上帝怜悯世人,派他的爱子,他的独生子基督耶酥来到世人中间,用他被钉十字架的保血,作了一次性的赎罪祭,作了永远的赎罪祭,为世人赎了罪,耶酥就成了我们与上帝和好的中保,作了我们的救主。我们只要心里信耶酥是我们的救主,仰望他的名,我们就能得救,脱离死的权柄,得着永生。我们并不用另付代价,基督的血就是代价。这就显明了上帝的恩典,所谓恩典就是得着益处,却不用代价。我们做一天的工,得一天的工价,这不是恩典,这是我们应得的。我们不做工,却领受工钱,这才是恩典。我们仅凭行善谁能赎罪呢?谁能仅凭行善就说自己是完全人,就能在上帝面前称义?谁有,就请他在这里告诉我:谁敢自称是善,谁敢自称无罪呢?凭着行善,我们不能得着心安。奥古斯都说,除非我得着上帝的怀抱,我得不着心安。上帝是至善,上帝是完全。我们得着至善,得着完全,我们自然心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2-3-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日”不鸣,一鸣惊人---历书希望之光四大弊病

同意不为和CLOUDY。lt;pgt;古士提出的充分利用义工的“爆发期”是个好建议。义工内部,或许可以分别“临时”与“固定”(?),一段时间不能参加的义工作为后备(?)?――我们边做边建设吧。lt;pgt;另外,古士,当质量与数量发生冲突时,我们将毫不犹豫地选择质量。这是希望之光的基本原则,是每一个义工都必须遵守的原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日”不鸣,一鸣惊人---历书希望之光四大弊病

古士提出的几条看法很有见地,是在真心实意为希望之光着想。
然而,希望之光作为一种松散性的组织,只能靠义工用业余时间来维持,因此对它要求太严格是不现实的。暂时采用这种低姿态,将更有利于成长。
官方的机构已有希望工程,具体操作的效果如何不得而知;希望之光现在只能说是作为一种助学的补充手段,如何取得更好的发展也有待摸索。
注重质量的目的还是为了数量。我也算一笔帐:如果第一期高质量地资助十个人,而以后每一期都能按一定的数量递长,资助的总数将一直保持增长;如果第一次突发性地资助了一百人,而随后发觉效果不好,资助率又爆跌,不仅不能起到资助的效果,还使网友冷了心,造成信用度的损失,这是真正关心希望之光的朋友不愿看到的,真正取得的资助效果也不如前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6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日”不鸣,一鸣惊人---历书希望之光四大弊病

古士总能一语中的。希望之光的特点就在于松散/成员来去自由,所以,一、关于组织结构,我想以某种树形工作流程代替线形的,应该比较合理。一个结构合理的组织,是即使更换所有核心成员也不会影响其运作的组织(当然,只是一种理想状态)。二、既然我们只是一个网络上的松散组织,那么如何获得信任应当是首要原则。三、网络中的论坛是集思广益的最佳方式,我们应该更充分的利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26 11:57 , Processed in 0.11758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