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382|回复: 3

爱国要讲方法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5-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爱国要讲方法  
爱国是对的,但爱国要讲究方法。这个道理中外皆然。最近,美国人在媒体上激烈地讨论“如何爱国”的问题。其中一些很典型,我们在中国也经常遇到。旁观者清,让我们看看他们的交锋,这对我们中国人爱国,应该有借鉴作用吧。
应否托市  美国遭遇“911” 植 袭击后,消费信心大受打击,经济眼见会出现滑坡。股?暂停交易了5天,开盘后立即大幅下落。于是,有人就站出来,以爱国为名,呼吁美国人保卫金融市场,并发动“一人买一股”的群众运动,力图把下沉的股市托起来。
但《华尔街日报》针对此事,发表了题为《别让爱国主义遮挡市场的锋芒》(Don’t Let Patriotism Dull the Market’s Edge)的评论。文章指出,要美国人购买股票,丝毫不能弥补恐怖袭击造成的伤害,而只能把金钱从没有股票的人手上,转移到原本持有股票的人那里。这是假借“爱国主义”之名,行“损人利己”之实。
文章接着说:要爱国,还有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与个人利益是吻合的,那就是坚守自由市场原则,任由股价升跌,从而让价%BPOST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posting.php">http://www.lohcn.org.cn/forum/posting.php</a><!-- m --> HTTP渲谩T谌嗣亲分鹚嚼氖焙颍恢痪蹙突嵬贫斯妗O喾矗绻郧恐频氖侄卫赐崆善奔鄹瘢呐率且 “爱国主义”为名,也会对市场造成干扰,对公益造成损害。
应否挽救航空业
美国的航空业也因为遇袭事件受到严重的冲击,乘客数量减少,保险公司纷纷提高第三方安全保险的保费,甚至索性取消相关的保险项目。一部分航空公司,由于无力承担意外风险,面临停飞的可能。政府为了保护美国的航空工业,马上拨出了紧急援助资金,帮助航空公司渡过难关。      但《华尔街日报》则随即发表了题为《救得了多少》(No Time to Bail)的评论,反对政府出手挽救乌云盖顶的航空业。该文同意,乘客减少,保安费用增加,使航空公司的经营十分困难。但这并非航空业的症结。飞机的固定投入巨大,而“飞机师工会”的势力强大,使得工资长期缺乏弹性,这才是航空业不能灵活应变,动不动就得申请破产的根源。
加强航空服务的保安工作,这的确是政府的本职,但除此以外,政府就没有更多的责任。政府不应该出钱去挽救任何一个需求减少、成本上升的行业。
历史的经验指出,挽救航空业,就象在衰退时期挽救经济一样,是不能成功的。如果航空业值得挽救,那么对于其他同样受到冲击、并逐步暴露出危机的行业,政府又岂能袖手旁观?例如保险业,据初步估计,它要为事件支付200到300亿美元的赔偿,那么政府是不是也要施以援手?此例一开,政治家们就再也关不住水龙头了,纳税人的钱很快就会被掏空。      应否重建世贸中心
世界贸易中心是纽约的标志,也是美国最著名的景点之一。它遇袭后,已经夷为平地。一位纽约居民伤心地说:“以前每次见到世贸大厦便知回家了。现在世贸消失了,回到家也似未回家。”  
为了证明美国没有被恐怖主义者打垮,为了证明美国的强大,有不少人建议,不仅要重建这几座大厦,而且要建得更加宏伟壮观。这样的倡议颇为动听,的确能够安抚受创的民心。      但《华尔街日报》则发表题为《不要重建世界贸易中心》(Don’t Rebuild The World Trade Center)的评论。文章指出:一方面,这几幢大楼由于两度遇袭,保险公司可能不愿意再作全面的承保;另一方面,现代通信技术已经十分发达和便利,象纳斯达克(NASDAQ)市场,完全是电子化的,金融服务已经没有必要再象以前那样,挤在密集的高楼里进行了。
况且,很多人不知道,今天的世界贸易中心,当年是由一个叫做“港务局”的政府部门,靠大量征收过桥和过路费集资建造的。今天,综合各种因素考虑,重建这座大厦后,它的回报率并不理想,所以恐怕难有私人商业机构愿意出钱重建。文章指出,政府缺乏令人信服的理由,再动用数以亿计的资金重建这幢大厦,而目的仅仅是为了显示实力。      《华尔街日报》的这三篇评论,当然是符合经济分析原则的;而且,该报评论版在这个特殊时刻,依然保持一贯的作风和立场,以敏锐的嗅觉、清晰的论证和犀利的笔触,阐明了会被某些美国人认为不够爱国的经济观点,这更强化了它的“市场经济的坚定代言人”的形象。      值得强调的是,大家从上面你来我往的争论可以看到,仅仅标榜自己“爱国”,或者动不动就斥责对方“卖国”,那是没有意义的。你的辩论对手也照样自信自己“爱国”。“爱国”的动机在这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某些貌似爱国的经济主张,会导致哪些后果,尤其是哪些事与愿违的后果。无论对于哪个国家的人民来说,宣称爱国而不讲求方法,才是最不爱国的表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5-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爱国要讲方法

爱国的热情是要提倡和鼓励的, 至于爱国的方式,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比如上文说到的航空业. 如果没有911的突发事件的影响, 航空业本身应该是个供需平衡的市场. 为什么突然萧条而且很多公司面临破产呢? 是人们因为911而产生的对飞行的恐惧造成的影响. 这并不是市场规律导致的. 我觉得在这个时候稳定局势安抚人心方面做任何工作都是爱国的并且是恰当的行为. 如果听之任之, 没有政府以及个人的扶持, 航空业很快陷入困境, 但是很快航空的需求随着秩序的稳定和人们对政府措施的信心而大增, 那么因为失去支持而破产的航空公司以及相关产业将遭受重大损失.

人们总在讨论抵制日货到底是爱国还是不爱国的行为. 你觉得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5-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爱国要讲方法

是的,具体的行为都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而且那里面提出的观点确实未必正确。
不过我觉得比起那些观点正确与否,更有价值的是他有勇气发出与主流不同的声音,使得人们能冷静全面地考虑问题。比起全国一致的那种局面,我觉得百家争鸣更对国家有益。
我记得今年朱F基的政府工作报告,通过率是99.99%,唯一的一个否决票是一个香港代表投出的,他说:不是朱F基的报告不好,而是因为大家都投赞成票,所以我要投反对票。
记得文革通过刘少奇是叛徒的党代表大会时,只有一个女代表没举手,名字好像叫“*绍敏”。庐山批判彭德怀时,最后只剩下一个叫钟伟的将军坚持说:彭老总没错。
王小波的一篇散文叫“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中国的传统就是中庸、随大流、不出头,经历了太多的全国一致、全体通过后,真希望能真的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这是我的一点陋见,见笑见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5-4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浙江杭州

爱国要讲方法

呵呵, 我同意你中国人大部分恪守中庸之道, 或者比较懦弱, 其实根本原因都是因为没有足够一个自由民主的环境让人畅所欲言, 所以表达不同于主流的观点是需要勇气甚至牺牲自己利益的.

但是如果抛开了自己的观点, 只是为了独立特行而表达, 我也不赞成. 如果认为该支持的事情, 不管多少人反对都要支持; 如果不该支持的, 不管多少人支持都要反对. 真正应该提倡的是表达真实.

中国人正在一点点尝试. 不免有些人走了另一个极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30 22:25 , Processed in 0.15051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