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也是白老师推荐的,说是比较贫困。
进村后沿着小路上去不远就是,院子里俩老人都在,孩子们在窑洞里玩。开始我还以为一直跟我说话的老太太是奶奶,直叨叨说孩子妈妈也走了,不管他们了,这个家太难了(方言听不太准确,大概这个意思)边说边哭。觉得老人心里蛮委屈的。屋里4/5个孩子,有两个是小叔家的,有一个是邻居家的。孩子对生活现状还没有什么感触,挤在一起不知道正在看什么。后来爷爷回来,询问过才知道,爸爸并没有在家而是在外面打工。两人老人是太爷爷太奶奶。说起都离婚的儿媳妇和奶奶,爷爷也比较无奈。贫困的现状让人无力去责怪任何人的选择。
爷爷说今年才把妹妹接过来清凉寺上学,可以住宿了。原来在附近的小学每天都要接送,根本没有时间再出去打工。家里还有两个老人,出去也不太方便。提起在太原打工的儿子,说工资不高,也拿不回来什么钱。一个多月会回来一次,看看孩子。母亲离婚后几乎没什么联系,不知道情况如何。
自家的窑洞已经塌了,无法住人。村里这户人家过世后,窑洞闲置下来,所以让他们先住着(无人继承认领的窑洞)。
院外一棵枣树红彤彤的,探过房角,阳光下枝头累累果实。可惜当地红枣滞销,漫山遍野无人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