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西多郎

四川北川“希望之光”受助学童复查报告。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8-1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北川“希望之光”受助学童复查报告。

抱抱西多郎妹妹/弟弟

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平和、认真,不带情绪化的意见和建议,非常非常感谢,向你学习!

既然你这么开诚布公,我仅代表我自己说两句话:正像你说的,每个人只能叙述她/他看到的和她/他认为的真相,没有什么绝对的真相。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信任你,正如我信任前面的两位调查/复查人。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据你在当地听到和看到的,大家只能回忆起一位调查/复查者,这其中有很多因素,比如每个人记忆的差池,比如时间流逝--因此,你走访得到的结论是:“前任的调查义工到达北川的时间是02年春季或夏季(关于前任义工到达北川的时间,众说不一。但最早的说法也就是在3月中旬左右”;而实际情况是:xsg21sj,他就是“男性,二三十岁,来自绵阳,胖胖的,背一个大包”的那位义工:),是在2002年秋季进行的复查(复查报告只发给了资助人)。
相信你一定能够理解,我这么注重细节,绝没有挑剔或者不信任的意思在内,我是希望通过这个例子说明,包括你在内三位调查/复查者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这也是你始终强调的,也是我对你产生莫大信任的原因。
所以,即使现在有另外一位复查者再一次去重新进行独立的核查,我相信,他带回来的又会是不同的一个复查报告――没有绝对的真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光和决断力,我们能够做到的也许只是,把迄今所有的情况都告诉资助人,让他们在获得尽可能充分的信息的情况下作出自己的判断――我说的当然不是可以直接看出明显失实的案例【这些已经由相关义工发送了暂缓汇款通知给资助人】,说的是那些不太容易作出判断的、模棱两可的案例。

呵呵,罗索了这么多,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说什么,主要是想说,我非常钦佩你的认真负责和克制的态度。希望今后所有的复查结束后都能有这么一篇发人深省的报告问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8-1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北川“希望之光”受助学童复查报告。

TO hydlily:
领到复查任务的时候,我很高兴。那个时候我就想,我要很努力地完成这个任务。至于后来,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坚持死心眼地坚持挨家挨户地取证,获取了超出复查要求的信息,是因为我在调查的过程中产生了困惑。
平和应该是您才最适合的评价。至于我,我顶多是认真而已,认真得近于计较,认真得有些可笑。
再认真地谢谢你。这个感谢,不是仅仅出于礼貌,它更多地来自尊重。

TO大汶河:
这是一个多样而参差的世界,因为每个人不同的立场、经验而使每一个人在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候产生了差异,有了落差,所以有了对话的可能和必要。
和你一样,我也喜欢这样的讨论。

TO把这篇朴素文字加精的斑竹:叹服于您的胸怀。

还有,我也需要补充说明,我没有指责前任调查者的意思。北川的老师们提到他赠送给孩子们的礼物,谢绝学校的饭局,现在还觉得感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8-1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北川“希望之光”受助学童复查报告。

西多郎,好

我很少在论坛发贴回贴。你贴子中的观点正好和我近期在思考的问题不谋而合,可能你是已经得出结论,而我还没有。

一, 关于我们或者说是希望之光应该资助谁的问题, 我和不为DD有过讨论。 当时我觉得象四川南部的孩子,虽然从绝对意义上来讲,他们还是贫困的,值得资助的,可是在相对的意义上来讲,跟同批发布的广西容县的孩子比起来,他们已经是在天堂。不为DD刚刚去清水实地调查回来,他说清水的情况也不至于糟到象广西容县的孩子那样,可是如果没有获得资助,这些孩子真的有可能失学。这就涉及到一个意识问题,不能说当地的村民急功近利,但是生活很现实,念到初中是种田,念到高中还是种田(如果没考上大学)他们看不到念书的产出,看不到希望。一个人,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国家,有时候必须要有取舍。这些村民能想到节省开支的方法可能第一个就是孩子的学费。 在我奶奶的村子里(浙江在全国也算是富裕的省份了),有这么一户人家。父亲已经是五十多快六十了,一直生着病整天佝着背,不能下地干活,更没法去打工做生意赚钱,妈妈是普通的农家妇女,只能种种田,闲时去建筑工地做散工(女人在工地做散工的工资大概一天在十五六块的样子),有一个九十多岁的奶奶。据说家里经常是弄点盐酱油泡汤来当菜的。妈妈打工的钱大多是给他爸爸看病抓药的。可是他们还是坚持让孩子上学,这孩子没有失学。这就是一个家长意识的问题。 在我老家那边,小孩读完初中不继续读高中都觉得很愧对孩子的
如果说家长没有意识到念书的重要性的话,你报告里提到的孩子也是有可能失学的。说到如何去提高他们的意识和觉悟,我觉得这个命题太大了,也不是我们个体能解决得了的。
我们再回到问题本身,该资助什么的孩子?在你的报告里你没有提到问家长如果没有资助会不会让孩子继续求学的问题,或者是有没有旁敲侧击的打听他们对上学的看法。或者是有,你忘了提及。如果说这些孩子的家长和不为DD他们调查的清水一样,得不到资助就让孩子放弃上学。那我觉得这真真是个两难的问题:我们希望资助已经失学的孩子,可是如果在校的孩子得不到资助也失学的话,那岂不是我们一边把失学的孩子从失学的境地里拉出来,一边在等上学的孩子失学了去资助? 况且有很多孩子失学了后已经出门打工或者本身已经不愿意再读书了。
因为网友的一再质疑,现在我们资料组要求和官方机构联系时必须注明要失学儿童,其实在我心底里也是不同意这样一刀切的方式的。


二,关于实地调查的问题。 很多义工解释了很多。我想说的是其实每个对贫困的界定是不一样的。 有一次我小侄儿的一句话让我很感慨。他说他XX同学家很穷叻,过生日的时候都没有请大家去肯德基去吃。我是七十年代初出生的,没挨过饿,可是家里生活肯定是拮据的;而我父母辈是经过六十年代初的大饥荒的;我父母和我,我和我的小侄儿对贫困的理解肯定是不一样。还有就是地区间的差异,上海江浙贫困户在西部某些地方那还能算得上是富裕的。


我在这里罗嗦那么多,一是为了和你探讨,二是想说明义工之间也不可能做到同步同声,我们也是有讨论有争执更有妥协。我们的目的都是一致的,所以大家就求同存异了;三是希望你留在希望之光,继续关注希望之光,不要觉得失望了就放弃。要知道,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完美,我们都是在力求完美。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思维来看一个问题,并解决问题。我想这也是你的初衷

好了我要上班了,如果愿意和我探讨的话,点我的名字,有我的Q和MS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1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北川“希望之光”受助学童复查报告。

又一次的感动,不为命运和贫穷
为的是西多郎GG/JJ的诚意和执着
学习ING...

同时觉得在每一个资助地区发展一名义工是个非常好的建议,就好像是常驻某地的办事处,在联系和调查的时候都比较的方便和切近实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19 1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北川“希望之光”受助学童复查报告。

提起来

喜欢这样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8 21:17 , Processed in 0.07766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