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bridge

义工感言

 关闭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贫穷,你的苦难我的耻
卿青

题记:

八月与互助行动的朋友一起去布托看看,并为希望之光的助学作调查。

本文首发希望之光(www.loch.org/forum)、 香港互助行动(http://www.interglow.org/to/home)及我很喜欢的晋江的不夜庄园(http://bbs.jjwxc.net/board.php?board=148amp;page=1)。

请勿转载到非公益、慈善、助学性质的网站。

谢谢!


贫穷,你的苦难我的耻
卿青



今夏,坐火车三十余小时南下。所行所见,除了惊痛,我不知还能用别的什么词来形容。归来后,常常惘然,山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而,语言,语言永远是那样苍白无力。所以,我闭上嘴,仅仅把一些照片拿出来给你看。



美丽的田野,遗憾的是贫瘠,三千米的海拔使得这里的农作物基本上只有三样:土豆、荞麦、燕麦。



所以,这就是一年四季人和牲口的主食。彝族是很热情好客的民族。在火塘上支一口大锅,煮好了土豆,要先给客人吃。等我们蘸着盐和辣椒面表示吃好了后,才是主人吃。主人吃好后,终于能轮到已经被几次撵出屋子的猪们。


茅屋低小,檐上青青草
每家每户都是这样的房子
为了保暖,只开二十厘米见方的小窗子,或者不开窗。
屋内是这样的:


没有窗户采光,屋内是漆黑一片,抬头即可见屋顶木板间露出的室外天光。主人体贴的为我们开了灯。但这里是不通电的,村民们自己利用十几米落差的小溪,搞了个水电机,用木杆架上铁丝来传输电。不过只有6-9月水大的时候才有电。即使是八月的现在,灯泡的亮度只能达到五瓦。

还是煤油灯更好用些


下面养猪,上面睡人


院子,同时还要积肥。

采光通风差,人畜同屋,直接喝生水,缺乏卫生常识。这些很自然的导致各种疾病:肠胃炎,发烧,白内障,妇科病。乡里的医院太远了,要翻两三个小时的山头。小病是不去治的,拖成了大病,那就只有顺其自然了。一个八十多户人的村子,每年会因各种疾病死四五个孩子,最多的会一年死十余个。那么只有多生孩子了,而难产又是妇女所面临的一道生死大关。


举着家庭相册的父亲。他曾经的两个妻子,一个没有任何预兆的上吊,另一个死于难产。他还曾失去过六个孩子,最大的养到两岁病死。


去打水的一位中风的阿妈


老阿匍

背柴的女子


背着孩子的阿妈


去干农活的路上



六十三岁的阿妈,她的女儿二十三岁,儿子八岁。没必要问为什么这样的年纪会有那样小的孩子,也没必要问这中间那些孩子哪儿去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阿妈的手干活时扎了跟竹签,她的眼睛看不清楚,签子在手里流脓了,招来一群苍蝇。我们当时在做访谈,我坐在阿妈的旁边。看着那些苍蝇一动不动的叮在她手上。不知道看照片的你是什么感受,我只觉得身上发寒。我拍下照片,事后发现手抖了,拍的有些虚。然后把帽子拉下来,头埋在膝盖上,无声流泪。
(访谈后,互助行动的王晓和海兵后来给老人把签子拔了出来,用清水冲洗,然后海兵用嘴把脓血吸了出来。)


然后,来看看孩子吧。我们希望之光做的是助学,自然我的重点也比较多的放在孩子身上。LOH的规定是不能在网上散发受助人的真实姓名与照片以保护孩子的隐私。不过,这几个孩子都不是我们LOH资助的,放在这里应该可以吧。




一块阿尔卑斯糖,就换来了孩子的笑容


农忙,孩子们要把土豆从地里背回家



好多孩子都这样肿着小肚子,虽然是八月中,可山上是很冷的,我穿的是长袖上衣,羽绒背心,牛仔外套。这些孩子却能光着肚子和脚,漫山的跑。

孩子去村小上学要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翻过许多山头,和一条去年水大时冲走了六个人的小河。村小是前年才设的。现在所有的孩子,不管十几岁还是七八岁,都要上三年级了。因为只有一个年级,所以其他适龄的孩子要等这些孩子升到乡中心小学上四年级时,他们才能上学。由于互助行动的捐助,孩子们去年有了桌椅,就不用坐在地上了,也第一次有了彩色铅笔。虽然民办老师不太会说汉语,虽然老师把359写成“300509”。可是慢慢来,总是有希望的。


年薪一千元的民办老师

下山时遇到一位乡里的老师,公办的,所以待遇很不错,月薪一千三,财政直接拨款,决不会拖欠。然而条件太苦了,老师叹道。即使有两免一补,苗圃行动和爱德基金的资助,这里每年也要流失几十个孩子,小学四年级更是和尚班,一个女生都没有。开学报道的第一天,老师们都去村里抓孩子上学了。

现在已经好多了,老师自嘲,前几年我们到村里,就跟日本鬼子进村一样,村民们用彝语喊着,老师来了,老师来了,于是每家每户都关门。







后记

其实这些照片上的两个村子,现在已经慢慢好起来了。
因为互助从去年开始在这两个村子做农村发展的项目。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发粮食,使他们不用像往年那样靠高利贷买粮度过5-7月。发绿肥和养羊的草的种子,捐送桌椅,衣物,鞋等。但是,很多东西不是一蹴而就的。比方说看他们医疗卫生资源急缺,虽然有钱,却不能马上买一堆药交给他们。因为村里的卫生员根本就不会看病。

现在他们和当地政府合作,他们出钱,政府出人力和设计图纸,从区里修一条路上去。有了路,就孩子就不用走几个小时的山路去上学。然后会计划建社区中心,有医疗室,有能住宿的学校。这样乡里就愿意配公办教师,有行医资格的医生也许会愿意上去。不然,现在的情况,找义教都很难找。(我的朋友本来想做义教的,后来听到我在那里吃了四天的土豆吃的快疯掉,因为没有别的东西可吃,不能刷牙,没有任何娱乐,还被跳蚤送了五十多个大红包,他就不想去了。其实很能理解,这样的环境,让我连着呆上一个月,我也会受不了的,何况还有语言不通的障碍。)

这次去,我感觉村民还是很抱有希望的。我们给他们带去了上次互助送他们羊时拍的照片。可能很多人是第一次有照片。领照片时他们欢天喜地像过节一样。村民们都很有信心:只要有了路,生活会慢慢好起来。他们还有其他很多想法,比方说学汉语,这样出外打工,就不会被工头盘剥地辛苦几个月又空手而归。

我们注意到了很多公益组织在那里的踪迹,比方说苗圃行动,比方说爱德基金会。路上还遇到保护国际的志愿者在调查湿地的情况。

但是我们的翻译说,在其他的乡,还有比我们见到的更贫困的村子。而有人也告诉我们,它的邻县比这个县还要穷。不知道这些地方有没有被人们“发现”。



照片贴出后,很多朋友都在问怎样能帮助他们,和我刚开始接触他们时一样迫切的心理。

但是,这些很难是个人能做到的。就像我们希望之光,因为单纯的只作助学,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也无能为力。我们只能给那些上学的孩子找到资助人来提供助学金。可是要改善他们的生活面貌,只能靠一些在当地有全职工作人员的公益组织来做。
而这些公益组织一般不面对国内募捐,可能牵扯到很多法律方面的因素吧。比方说互助的募捐帐号是香港的,爱德虽然是大陆的宗教慈善团体,好像也是主要面对海外募捐的。

有时间的朋友,其实可以考虑到这些公益团体工作,是有工资或生活补贴的。对这些团体来说,一般钱不是问题,缺的是有热情愿意出苦的人。或者在假期的时候去这样的地方做做义教,给孩子们带来些外界的信息。懂医的朋友也许可以在假期过去看看。 但求无愧于心吧。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32797\">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32797</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我和“行者”的故事
qwe昆玉

( 三)我和“行者”的故事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西游记”这脍炙人口的故事,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这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形象,是家喻户晓,千世流传。更有那孙行者,悟空与猴哥为人们所喜爱,所歌颂。
公元2003年的1月25日,渤海之滨霞光升腾,佛光普照,一朵筋斗云瞬间而至,伴随习习香风,天籁之音飘忽而来,“昆玉接旨,我乃希望之光的义工行者,今从西域圣山来此传旨,你的上书奏表已收阅,态度可贺,诚心可嘉,但要步入仙班还要过三关答五问,三日之内速回禀,我的移动手机号是:135xxxxxxxx,孙行者,切记,我去也。”啊,我简直有点受宠若惊了!我激动地竟忘了“三呼万岁”,只是速速打印,细细拜读。记得在西游记里,那善良,慈悲,但又往往是敌友不分的师傅唐僧,称你为“悟空”,那声音中充满了爱之深切,怨之无奈;中轨中矩的沙和尚一声声的大师兄,使人感到了他对你的依赖与信任;惟有那个虽爱贪小便宜却又老吃大亏,但又憨态可爱的猪八戒,他那一声声或喜或瘟的“猴哥,猴哥”的叫声,虽不文雅但又不失亲切,就象是在我们的“希望之光”里,师兄妹们都爱称行者你为“猴子”,虽算不上雅观,但又不失温馨。而我想,在魔界,它们叫你是“猴头”,而仙界却称你为大圣,那我呢,还是叫你大圣吧!
话说接到大圣传旨,未敢有一刻的怠慢,清理思路,再细读圣旨,苦研“宗旨”,当晚就上书了第二本奏章:“我相信,无论是‘希望之光’的义工,还是经常光顾‘希望之光’的网友,他们中既有虔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也不乏弘扬民主、自由的斗士,在对待社会政治问题上可能会有分歧,有争执,但是他们在资助贫困地区的娃娃们上却有着共同点,并由此来到了‘希望之光’,走到了一个战壕。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之间都可以搁置争执,共同发展,更何况我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资助贫困地区的辍学娃娃们而走到一起的战友们呢?求大同,存小异,为了向贫困地区的娃娃们倾注我们的爱与情这就是我们来到‘希望之光’的真正目的!”
而那大圣却又甚是了得,效率之高令我等凡夫俗子咋舌,第二天辰牌时分,千里之外圣旨又到。“非常感谢你做了详细的回答,同时我也认为是满意的回答,”“我非常希望你能尽快加入希望之光。我对你抱有很大的希望啊!”谢谢,谢谢啦,大圣!“你挑着担,我牵着马,翻山涉水,雨肩霜花。风雨雷电任叱咤,一路豪歌向天涯!”
这就是我与行者,与悟空,猴哥,与我称之为大圣的一段故事。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536\">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536</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番茄忏悔录
frankie


加入希望之光是去年4月的事,扳着手指头算算,也一年有余了。感觉自己没做过什么,一直不好意思――也懒――去写什么和希望之光的事。奈何Eric对我多次批评,^_^
大概去年3月开始,发现了希望之光这个地方,当时LOH还是中国风下的一个栏目,在希望之光潜水大概有一个月的时间,觉得LOH有点意思,就申请加入。感觉我的加入非常顺利,小陆跟我聊完后不久,再次找我就说OK了。
进LOH的第一个任务是在小陆领导下策划全站的开发。整套系统需求很多,我根据了小陆的需求设计的一套方案,规模颇大。这套系统最终没有做出来,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的错误决策。费用方面的问题,愿意承接项目的公司的人员素质极其有限,基于此,我对其没有信心;而我对项目的要求也令对方觉得过高。最终打算由几名网络组义工自行开发,错误估算义工的可用时间。项目由6月左右拖延至8、9月,更由于非常事件而中止。犯了如此严重错误,可是大家却把我选上网络组组长的位置,汗颜。
断断续续,我做的工作倒多是些修修补补的工作。例如把论坛搬家、服务器维护之类的。实在说不上做了些什么。
套用一句官话“辜负了组织对我信任”!
不过,在希望之光的日子确实最充实的,希望之光就是我的精神家园。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875\">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875</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
罐罐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罐罐
//////////////////////////////////

我与希望之光DD那些人、那些事

去年的二月份,知道的希望。应该是三月初正式加入的,手续很简单,跟番茄差不多,在QQ上与小鹿聊了几次,就进来了。当时没想好,随便填了个名字缩写的ID,一点也不帅,引为憾事,亡羊补牢就在个人说明档上写了一段有关自己昵称罐罐的简介,惹笑了passby,炫啊。

一个月前本人一直有两怕:一怕人问我老家哪的?我一说浙江,就得狠命低头,实不忍面对对方眼中的失望和怀疑:浙江不是产美女吗?一般,我会加一句:对不起,浙江实是很多美女,我是例外,例外的。二怕人我问我本科什么专业的?我会轻声地说学计算机出身的,然后就恨不得对方过滤掉我这句话。可是现实往往同理想存在很大差距,人会缠着你就这个专业研究一通,一般,我会说:对不起,我不懂,这个啊。最近这一个月,本人多了一怕:怕人叫我通融一下进希望调查组。怕怕啊,对不起,这个,我基本上,没有后门走的。

在希望里,见过真面目的人不多(相片里见的不算),有两个,哦,三个。一个是麻雀,哇塞,嫉妒了吧?实话说吧,一点都不用嫉妒,麻雀不帅的;第二个就是不为,姓有。见到她是在一个很特殊的时间,漆黑一片,刚好可以掩饰我的憔悴,希望我勉强笑着时露出的白森森的大牙没吓倒不为,对了,不为是女的;第三个就是写起畅销书忏悔录的番茄同学,关于跟他的见面有在休闲论坛的文字为记载,这个人,比较野蛮,就在刚才还说要跟我单挑,我也是不怕他的,作家又怎么了!

听过声音的人,那就多了,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无岸。无岸的声音比较震撼,而且听说话就是个急人,咳咳,无岸其实挺伟岸的,当然我只是指身材而言,不错。第二印象深的是小命gg,比较具有杀伤力,在我的纠缠下,大哥已经基本同意我的声线跟他有得一比,并相约将来拼杀一番,咳咳,喝酒是难免的了,从此苦练酒量中,以求喝高也可以最佳仪态见人。

最为遗憾的事是那次错过同宁姐、小鹿、云儿等人的会面,让我再一次明白,什么才是你最应该珍惜的。不过,也想通了,有缘自是会见面的。我总在想,有一天见到宁姐,让她抱抱占下便宜算了,不过见到小鹿后我要抱回来的,呵呵,是先握手然后拥抱。至于行者是要马上去掏掏他耳朵,看有没有棒收里面的,一旦发现没有,是要打假的。至于熊和医生,是我认为希望里面人生态度跟我最接近的DD我肯定是抬高自己了,忽忽DD所以见到他们是要大笑三声先的。忽忽,对了,那个一天到晚忽来忽去的管我叫不死妹妹我管她叫打死姐姐的打死,我总觉得象卡通般精力旺盛,一定见面要先掐掐肉是不是真的,忽忽。

至于我们调查组的一帮xdjm,可能因为是往外面跑的人多吧,有个特点,字字落地是金。属于做得比说得多的人,象我这般口水多那是例外。舟整理的东西,我是最喜欢看的了,一清二楚,小葱豆腐,而且未婚,咳咳,其“她”的人都听到了吧。说到调查组,我好像也无语了,都是自家人,一夸,我就要脸红的说。还是什么都不说了吧?

好像篇幅过长了的说,讲个笑话收尾:今年去湖南做复查期间,正是美伊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接到一个朋友电话DD就是去年跟我一同前往调查的那位朋友DD我告诉他过来复查资料了,他在电话那头慷慨激昂:我们都要去游行反对美国支持伊拉克了,你还搞那些东西干吗!我这头拿着手机,一个劲的道歉:对不起,那事太大了,我能力有限,管不了,也就做做调查什么的还行。也就一年的事,变化真大。

我都说怕人问我学什么的了,学计算机的没人象我此等罗嗦。

打水,姓张。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956\">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956</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小青
小青


我是因为2002年的世界杯而寻到天涯社区,再一路寻到希望之光的。
其实我不算球迷(脸红),原因一是只有象世界杯这样的大赛我才会看看,二是我喜欢的是法国队,一说支持法国队,自称球迷的朋友就很不屑地说“7~,怎么会喜欢法国队?整一个平庸的队,既没有巴西的技术,又没有意大利的帅哥啊”,只是对法国有好感而已,就这么简单的喜欢法国队,如果巴乔在我大概会转投支持意大利队。。。。看看,我的立场多么不坚定,会被真正的球迷们耻笑(继续脸红)。

初到天涯是6月,可惜法国队早早出局,也好,乐得一边旁观老冤家英迷和阿迷们大打口水仗,一边看其他版如杂谈、书话、关天。我本来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人,学习、生活、工作几乎一帆风顺,无聊之余虽然也希望能做点什么,一直都仅限于想而已,从没有实际行动过。在关天潜水翻帖子的那段日子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震动,网上浏览方向从原来的文学休闲类转往时事人文类,开始慢慢接受并接触现实,对一些社会现实很是愤怒,却又觉得无能为力。8月末,在天涯看到希望之光第7批宣传,就跟了过去,“冷静、务实、低调、行胜于言”这些话一下子打动了我。马上当做重大发现留言给另三位感觉会有同感的网友,并在第8批认捐资助了一名陕西的孩子。在希望最先认识的是维尼、红军、老糊涂,开始很有想加入义工的冲动,可那时申请暂时停止,一不小心就掉进了维尼挖的坑――做简报:),从9月至年末一直在公开论坛做简报,在年末我算是进来了,主要还是接维尼的简报工作。在论坛组做到现在。

朋友说我做义工多么有爱心,不是的,老实说,我不认为自己比一般人更有爱心、更善良,甚至我认为自己基本属于冷漠的一类人,能在希望之光呆下去,是因为喜欢希望之光的做事方式,不需要太多的牺牲,太大的勇气,只需要能上网,有一些闲余时间,舒舒服服地呆在家里,就可以做一些事,就象喜欢法国队一样简单的喜欢。而希望之光也让我惊喜的不断发现自己新的未知的一面,我做了n年同一样的工作都快做麻木了,从没想到还能做其他的事情,恩,只要有机会,我愿意去尝试。

在希望之光的日子,除了忙碌的工作,最快乐的是认识一帮志同道合又各具性格的朋友,特别在聊天室里,打闹、唱歌,听小小熊叽呱大笑,萌萌奶声奶气的歌声,资助人冷雨寒秋哼着别有韵味的黄梅调,小t用低沉的嗓音故作深情地唱张国荣,天使活泼地唱还是念的听不懂的周杰伦,把我们笑翻……,竟会傻傻地想,如果有天维尼、娃娃、密码、罐罐、弦歌……这么多喜欢唱歌的咪霸聚在一起会怎么样?谁最抢咪?……,很多很多,有时下网后仍回不过神来,不止一次被人问傻笑什么?在想什么?呆子一样,幸好还没撞到电线杆子…… :)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4197\">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4197</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密码
密码

有一种说法,活的长不如活的有意思、有意义,我不敢奢望能活多久,只希望能活着有点意思,稍带着也有点意义上网以来,日子过的多了点儿意思是真的,意义却不未见得多,不看书少锻炼,所以得失相抵而已

来到希望之光是去年五月的事情,忘了是西祠胡同不知谁的一篇文章,看了就来了,无聊之外有了一点期望这里给我的印象是彬彬有礼,大家为别人忙活着,看着挺好的,也插不上手,就不时的来转转

随后的第五批,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孩子,这件事情自个儿开心了好久,甚至不愿意跟任何人说起,就好象是自己独享的一块水果糖

然后是第六批的大名单,孩子多了,认捐的人也多了,不过比起现在认捐的兄弟们,还是松快的多还好我眼疾手快,又有斩获为第一封信发愁,为这自愿承担的责任,斟字酌句,也挺有意思,从来是受教育的,跟别人语重心长,这是头一回
越来越感觉是件有意义的事情,就推荐给朋友们,响应寥寥,算了,算了,水到渠成吧

秋意正浓的时候,突然网站告关闭
喜欢的地方一个个失去,比如之前的思想的境界,不解,怒气冲冲,潜水员没有了水,也会和水里的鱼一样的不高兴
还好,没多久,家门重开,尽管里面少了不少物件,没关系,有家比没有的好,我们可以再来

老潜水员在新的一年终于浮上水面,糊里糊涂的成为义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俺们组长是老糊涂的缘故 ^-^
现在的头儿是小青,青是一青二白的青,这一点后来进来的义工们怕都体会的比较深刻,嘿嘿 ^_^

进城的感觉怎么说呢,高兴!我对欢迎我的弦歌说:就象敞开了一扇大门,里面有和外面一样多的宝藏
还有兴奋!头衔终于换成义工啦,隔靴搔痒,成为历史啦,咱不只是说说,还能做做啦不是?
最后还有点复杂,就象菜鸟的我拆开主机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插头连线,头大的感觉一样
再有一笔财富是QQ上骤增的好几十个伙伴


每个人生来都在奔波,白天在大街上,夜里在网络上,为了老婆孩子,然后为了自己
每个人都希望在奔波的前方,发现更适合自己待下去的某个地方,那里也许有一个梦想,一群朋友,和一个能说服自己停下来的理由
希望之光之于我,就是这么一个不错的地方
这里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一群平头百姓,把各自分毫的力量汇集起来,成就些有意义的事情

在这里,大篷车找到了归属感,停下流浪的脚步,开始建设自己的家园
在这里,堂奇柯德放下了挥向风车的剑,坐下来开始医治自己心头的伤
除去冷漠和激愤,我们还可以有别的选择

孩子们求学的文字读了再多还是一样的难过
网友们帮助别人之后快乐的话听了再多还会一样的高兴
因为心意相通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解救他人就是解救自己
需要的只是去做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4503\">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4503</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Angel篇
Angel


成为义工已经一年零一个月多十天了,还记得刚进希望的时候那种小心翼翼的心情,小心的说话,小心的看贴,小心的发贴,只盼着有一天可以通过老义工的考察。

我喜欢这里,喜欢这里的很多人,我觉得这里的ID与ID之间都渗透着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那种不可言说,只可意会的魔力。

第一次和宁姐通电话,是因为要做希望之光的第一期网刊,姐姐的声音好磁性,直到现在都不能忘怀,如果我是男生的话,一定会立刻被这样平静,磁性,温和的声音杀死。这是第一次非常感性的认识宁姐,她的轮廓渐渐的在我脑海中浮现,瘦瘦的,有一头长长的卷发,带着一种忧郁而漠然的气质。那一刻,我甚至有点心动。(宁姐的FANS不要拿番茄砸我呀,忽忽~~)

和宁姐声音相反的,是一个叫暗香盈秀的小女孩,她的声音象清脆的风铃,似乎可以穿透一切,因为年轻,所以她总象一只快乐的小鸟,单纯的几乎让所有邪恶在她面前止步,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有天使,我想她一定就是天使的化身吧。对了,今天是6月13号,去年的今天我和她发了一个上午的短信,一年了,不知道她还是不是那只快乐的小鸟。

偶然的机会终于看见了心中的宁姐,和我想象的一点不错,也是那样拥有长长的卷发,消瘦的脸颊,忧郁的气质。宁姐的手掌很温暖,轻轻的放在我的背上,暖暖的在我背上化开,我都可以感受到她的那份平静。

大海也有咆哮的时候,当承载着ID与ID交流的平台被一阵飓风刮的快要支离破碎的时候,大家都好难过,都以不同的方式来抒发内心的不悦,那时候我似乎又看到了之前在网络中流浪的日子,我不懂,无聊哥哥对我说了一个关于沙漠中胡杨的故事,不管沙漠的天气是多么的恶劣,胡杨都会挺直树干,对着肆虐的风沙继续向上生长着。希望之光也是这样的吧,不会抛弃我这一个卑微的小民,她有她的博爱。

这一年多来,我几乎和希望之光有着一种扯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每次上网总是习惯第一个打开她的名字,渐渐的,我分不清什么是网络,什么是现实,孰真孰假,又何必去拘泥一个形式呢?ID与ID之间的神交,在这两个空间中,又怎能不会交织出一副后现代主义的著作呢?而我们何尝不是在异次元空间中进进出出,只是有的人拥有了第七感,有的人则是最接近神的人,而我能不能打开第八感,在现实与网络中自由的穿梭呢?

小陆是我看来最接近神的人,信仰式的去做一件事情,我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而且他总让我联想到坐在莲花宝座上的沙加,在双刹罗树花园中为了心中的理想而舞出最后的天舞宝轮。

就是这样的,虚拟而有真实的一个家,有可爱的老爹,有性格各异的兄弟姐妹,让我的感觉可以如此真实,渐渐的离不开这一份惬意,吸引我的已经不在是单纯的助学活动,而是我写在开头的那种魔力,一种穿透时空可以真切感受到的魔力。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678\">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678</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流波上的舞(蓝鸽儿)
流波上的舞(蓝鸽儿)


我和希望之光的故事---流波上的舞(蓝鸽儿)
--------------------------------------------------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这是海子的诗,我很喜欢的一首诗,每当烦闷的时候,每当彷徨的时候,我总是不由自地念起它。

“做一个幸福的人”,这是很多人的愿望,也是很多人追求的,可是,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是开着车?住着大房子?还是坐在明亮的空调房里,对着先进地电脑做着那份体面的工作?是天南地北的旅游?还是衣食无忧地享受那份生活的惬意?如果这样是幸福的,我的心里为什么会失落呢?为什么会感觉无所适从呢?我为什么不敢去面对电视上,报纸上报道的那些衣衫褴褛的孩子那纯真的眼神呢?于是我开始不停地寻找,寻找能让自己的心安静的地方,直至在希望之光停住脚步。

认识希望之光是去年的事,因为在中青在线的青年话题,看到一个名叫“绛雪可可”ID的文章,顺着链接终于摸到了希望之光的正门。很认真地看了它的介绍,发现跟自己的理想非常稳合,于是终于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从认捐孩子到申请义工,其间的路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认捐的热闹,记住了Eric的耐心,记住了眉黛温柔的声音,记住了猴哥的调侃,记住了中西医的严谨,记住了老糊涂和一生悬命老是不分日夜地工作在网上,记住了很多为希望之光努力地ID。

我是一个懒散而没有定性的人,任何一份爱好我都不会太久,不管是人或者是事物,我老公甚至因为这件事情常常自我调侃,说他和工作是我唯一没有抛弃的东西,为此,他很认真地为我申请希望之光这件事谈了谈,说既然下定决心去做了,就得认真地去做,不要半途而废。后来在眉黛,老糊涂,还有Eric的帮助下,经过很复杂的一套程序(嘻嘻,那种感觉有点儿像以前的政审),我正式成为了希望之光资料组的一名义工,哎,想想都难,比我考试还难!

自从当了义工,那份浮燥的心情慢慢地平静下来,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事就是看看希望之光的主页,看看有什么新的任务,也看看其他的兄弟姐妹在干啥?每当接到孩子的电话或来信,听到他们重返了校园,听到他们告诉我自己的理想,心里总有些幸福的感觉,于是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有了价值,也有了意义?
原来幸福居然这么简单,就是做一些自己认为值得做的事情,帮助一些值得帮助的人,看到他们脸上有幸福的微笑,自己也就幸福了。

我也要告诉所有的人 ---幸福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704\">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3704</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我的义工生活――得儿扫 得儿扫 得儿咿的扫
winnie


我的义工生活――得儿扫 得儿扫 得儿咿的扫

作者:winnie

还记得那些曾经天天泡在LOH的岁月,那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吧。就象疯狂的爱情,最终也往往归于平淡。我相信爱情不超过十三个月的说法,并坚持把它推广到其他事物。那么我痴迷于LOH的日子远远超过十三个月呢,而且现在还能作到不离不弃,所以我固执地认为,除去自己坚贞的美德之外,LOH实在是一个非常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我在论坛组乌七八糟地做过不少事情,第一个任务是做休闲版的斑竹,曾写过处女版的简报。我还做过其他不少版的斑竹,一时自诩是斑竹专业户。我喜欢做斑竹,这个活不累,也没有固定的工作量,每天看看帖子,喜欢跟的就跟几句,看见打架的和和稀泥,有时也难免赤膊上阵地上去打一架――搂不住火――这是我最不能容忍自己的地方,太不淑女啦。到现在我还做着一个信件版的斑竹,不过有胡卯和78这样能干的人做伴,想不清闲也难啊!

我还有一个比较拿手的活是管理认捐,爪子快。印象里我唯一认捐的一个孩子就是我第一次负责认捐的时候,最后这个孩子等了恨不得一天也没人认,后来自己熬不住认了,自己给自己画句号。那时侯总是有偶像在边上罩着,不会出什么大错。后来偶像说要锻炼新人,再后来不怎么认捐了,这个压箱底儿的手艺看来恐怕要作废。

QQ值班,发汇款通知,收集数据库信息……偶尔心血来潮也会领点这样的零工闲时做。

现在我主要负责的是扫描信件,这个活的最大的好处是弹性大,每周集中工作一次即可。每天从单位的信箱里领信,信少则一封没有,高峰时多则可达到几封十几封甚至二十几封,这时如果被同事或学生发现,会替我由衷地感叹:这么多垃圾信件啊!还好,周围没有好奇心+警惕性双高的积极群众,否则,非得碰上象依柳一样的遭遇(曾有人因为信件过多把她当成拐卖儿童的骗子,详情见依柳日记)。没有信的日子是欣喜的――可以偷懒了;有信则会迫不及待地拆开看有没有好玩的信息。信是写给北京娃娃的,上面的称呼千奇百怪,美好的祝愿词也是五花八门――遇到有趣的话我会念给他听,他往往郁闷得要死,估计是怕这些过誉之词折了作为中关村人士本来就平均值偏低的寿命。最不喜欢的信件是那些好几大篇感谢辞却啥关键内容都没有的感谢信,看半天都不知道孩子是不是确实收到汇款了。真想告诉学校和孩子,那些感谢辞可以省略,清楚地告诉俺们孩子收到钱没有,啥时候收到的,收到多少,比啥感谢话都强!还有一件烦心事情是孩子的名字,甚至有些学校的名字似乎都是信手拈来的,不管是同音还是近义字,随心所欲地换了写,有的孩子还不写地址,要是再遇到这些信的邮戳不清楚,可苦了我了,挖空心思也难猜这是关于谁的信息。有时我会想,资助人看了会有什么感想呢?尤其是学费收据,赫然写了个看上去是别的孩子的名字,能相信我们的解释吗?印象里还真有个在名字上做文章的学校,告诉我们孩子改名字了,其实是把学费偷偷换给了那个孩子的表哥。恨死人!

扫描完信件,我会把信上面的问题简单总结一下,什么孩子没收到资助款啦,学校改了名字啦……发到论坛组的分论坛。然后把信件扫描件传到FTP,发QQ给下游负责的义工,她们则会再浏览一下信件,把急殆解决的问题整理到数据库,请相关的负责义工进行查询工作;那些给资助人的感谢信,学费收据,则会用绘图软件处理(主要作用是压缩文件大小)后通过邮件的方式发给资助人。这些个活,应该更烦琐吧。

最近给自己新添了个活,就是把这些扫描件放到我在163申请的一个相册上去,这样想看原件的义工不必非得去FTP下载而可以在线直接观看。我还在想,能不能直接发资助人这些地址,叫资助人自己去相册看呢?这样可以省负责发信的义工的好多事情。可是一些没有申请163相册的义工说通过链接看不到那些图片,所以现在可能还没有推行这个方式。总不能强行搭配的叫资助人使用163相册吧,163又没给我广告费。关于这个事情大伙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告诉我,比如说哪的相册物美价廉还可以不用注册就随便看,咱们一起把这个工作弄得完美点儿再完美点儿。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32002\">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32002</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8-26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义工感言

我的义工生活―在调查组的每一天
阿芭


没有无锚和不为我不可能进LOH,阴差阳错的就成了调查组内勤。进来后发现自己闲散的性格特别适合调查组,身为这个小内勤,平时埋头检查一下调查、复查报告,为每次出行的复查网友祝福,乱嘱咐一通什么注意安全、带全了东西、要带这个那个药。其实人家大多数都是驴子,出行经验丰富地紧,但是每次看见我这么乱嘱咐,也都一一耐心地答应着,显得我很敬业一样。

调查组的资料内勤工作一般都集中在复查活动频繁的五一、暑假、十一期间。一旦有复查资料递交,就要开始检查什么错字啊、重要复查项目是否复查到了、格式是否正确了。这时候需要很仔细,每个孩子的资料要细细致致看上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所以一份报告往往要花上1,2个小时才能算看过一遍。接着就是找复查人员询问、让他们作修改,再这样往返一次才可以提交给数据中心,顺便还要递交孩子照片。提交过后就要把报告中的隐私部分作修改,然后公开到“在路上”论坛并整理进置顶帖子里面方便日后做复查的网友查找过去资料。接着就是最后一步,把新公开的复查报告、复查功略、随笔这些都一起发布到首页,方便网友阅览。

管理“在路上”版面是件很愉快的事情,里面的帖子主要是游记啊、照片啊、出行汇报啊、复查回来的感想啊什么的。月亮做的置顶很清晰,她更新的也很勤奋。每次我想起来就要奋起去更新,结果发现她都默默地做好了。有这种搭档真是太太太省心了!(月亮相应的内心独白肯定是:阿芭这种搭档看来是不要指望了……)我是因为月亮的帖子来到LOH认捐孩子的,她那句:“我要你活的认真、不甘放弃。”一直念念不忘,时不时念叨给自己听。在版里的帖子,我特喜欢写给出行复查人的祝福,虽然每次都只是简单几句话,但是一想到前方网友这么支持我们工作,心里特别暖融融。铁人以前也说过最喜欢的版面就是“在路上”,当时听完就暗自赞同,特喜欢在那里面,网友和义工都其乐融融的享受那里的友好气氛的感觉。

调查组的外勤们大多都是闲云散鹤的驴子。羡慕地紧,经常就看见有人计划去这儿去那儿。这几年大家的目标主要都是藏区,于是一次次的不自觉地就被刺激一下,今天这个去了,明天这个又去了。都是背着包儿行游天下的洒脱。好吧,咬咬牙,背起我的小包,也跑路到楼下去买可乐……

调查组群就是个聊天室。平时交流工作时,说着说着你一言我一语的就变成八卦话题了,更会在一不留神间变成一个热闹的婚介场所或者失恋联盟阵地。有个得意地会名垂青史的成就一定要汇报,就是把秦歌名正言顺的称呼为“秦MM”,把邪魔退散称呼为“魔姐姐”。调查组的GGDD都很好脾气,嘿嘿,所以没事就伸个猫爪75一下像无忌啊,瓜瓜啊,铁人啊,这种同学也不例外的每出现一次就琢磨名目7575。然后他们还会一如既往地每次看见我都热络的拉着聊天,或者轰着去睡觉。真是好兄弟啊。我们组姐姐们更好,海黛姐姐一直是资料内勤部分的顶梁柱,做事情又快又好又稳重,每次都是跟在屁股后面以无限崇拜的眼神看着海黛姐姐干活……盈盈姐姐超可爱,每次聊天都把我逗得爆笑不止。她特别怵看深奥的长帖子,每次咬着牙宣布去看帖子,然后若干久后晕着回来大声宣布没看太懂。当时满场人立刻全倒了……还有去复查的时候被狗狗咬了,回来后QQ签名直接改成“常在江湖漂,难免被狗咬~~~”……然后就是组长老大无锚。我们老大很牛,他的错别字就很牛。今天忽然又打出了一串,我闷头研究1分钟,然后兴奋地和他说:“老大,你这句话我看明白啦!”他当时很晕:“看明白也不用这么兴奋吧……”那会儿转正的时候我也特苦恼,找到他:“老大,你看我好像没师傅吧?你说我找谁当我师傅呢?海黛姐姐吗?”他也晕,咬牙切齿的:“我是你师傅啊!哼哼,不过我也不承认你是我徒弟,反正你也出师了,以后不许认祖归宗!”哎……这句话是我编造的,恩……老大还是仁爱的,怎么会不认徒儿呢?虽然我从来也都粗声粗气的喊他老大而不是谄媚的套瓷,但是认祖归宗还是要的。而且吧,无锚说他自己就没师傅,转正的时候是猴子冒名的,但是后来我也偶尔做了一下猴子的师傅呢,是不是可以就此成为老大的师祖了呢?(浮想翩翩,好多星星好多星星。诶?怎么有好多星星?原来是老大以强大的意志力扔过来一个大核桃……)然后说说我徒儿。我徒儿很乖,一个小男孩能耐心坐下来检查报告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儿。这次回国,还特意申请复查任务,去四川南部又调查又复查,回来就迅速的递交了三份报告,看得为师的老泪纵横,真是孩子大了懂事了!

啊,一不留神又成了八卦版本文章。本来这次是打算发挥小资产阶级的情调写个抒情文的,结果一上手就方向错误……那么就破罐破摔自暴自弃自甘堕落吧。去年去确山复查,一路75了蚂蚁DD,忽然浮想联翩,等以后回去,跟着调查组的兄弟姐妹去复查顺便加腐败,肯定很好玩。那就变成兄弟姐妹遍布全中国了,嘿嘿。嗯,笔记上还记着呢,要到贵州找秦妹妹要鱼吃……以后我也要从内勤摇身变成外勤,满中国溜溜达达。把这个美好想法告诉老大的时候他只是干笑两声,立刻心虚了,难道他看出来我是个小秤砣,到哪儿都会拖拉队伍的后腿吗?于是我只好干笑两声,打着小算盘:回头和海黛姐姐、盈盈姐姐去哭诉去,她们肯定会安慰我,然后说欢迎光临的。
邪邪一笑,有点贼。

打住吧,就此打住吧,再写下去所有的邪恶脸孔就都暴露了。真的很喜欢调查组,打算老死在这里。除了因为兼职当常务不得不把头衔改变,以前以后都只会用调查组义工这个头衔。嘿嘿,生是调查组的人,死是调查组的鬼,就这样定了。大家别轰我就行,你们看,邪恶嘴脸没那么明显呢…………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32233\">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32233</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9-11 22:17 , Processed in 0.32062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