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2046

『天涯杂谈』十二亿火星人――一个法国人眼里的中国

[复制链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天涯杂谈』十二亿火星人――一个法国人眼里的中国

  第十章
  
  外国贵宾
  
  
  “老外,老外!”
  
  这是我的名字,尤其在中国目前旅游还不发达的中小城市和乡村通用。一个大鼻子在街上行走,好戏不可错过,比电视里看的真切得多了。每当我到了这些地方,只要稍一停步,我身边就会围满了看热闹的人群。孩子们对着我指指点点,老人们则长着嘴,用困惑的目光反复地打量我。有人最终忍不住,会伸手碰一碰我的臂膀,检查一下毛发生长情况。这样的生物会说话吗?有人试着向我发问。这家伙居然能听懂,还会回答,原来是从法国那个鬼地方来的人。
  
  大同这个地方虽然很有名,而且距离北京只要一夜火车的行程,但是似乎外国游客还不是很多。除了壮观的古石窟以外,大同是一个典型的北方煤炭城市,在灰暗的色调中显露的是某种贫困。那天我在大同街头看见几个江湖艺人在表演,起码有上百人围观。我按奈不住好奇之心,也凑过去看热闹,想照几张相。不料,节目当时就变了成了“一个老外在中国”,我突然成了众人瞩目的超级明星。经过几分钟的观察与思考,老外明星与大同观众的对话开始了:
  
  “你从哪个国家来?”
  
  “法国。”
  
  人群顿时发出一阵“哦”的和声,表示理解和惊叹。
  
  “你的中文说得真好!你到中国多长时间了?”
  
  “快三个月了吧。”
  
  人群中又发出“哦”的惊叹:“看人家才学三个月,中文就说得这么好了。”
  
  “我在来中国以前就开始学中文了,现在快一年了。”
  
  “你是怎么到中国的,是坐飞机来的吗?”
  
  “是坐飞机来的,骑自行车来有点远。”
  
  “坐飞机要多少钱?”
  
  “来回大概要5000人民币吧。”
  
  “几天才能到?”
  
  “14个小时。”
  
  “你说法国好还是中国好?”
  
  “我是法国人,所以我说法国好。但是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说最好的理想国。”
  
  “不对吧,我们中国就是最好。”
  
  “没错,中国发展很快,但是你们也有很多的问题。”
  
  “也是。你们法国有很多钱吧?”
  
  “法国是世界第四大工业国。”
  
  “我能和你一起去法国吗?”
  
  “这很难,因为法国生活费用昂贵,再说还有护照签证这样的手续问题。但是我肯定用不了多久,一定会有很多的中国人到法国去旅游。”
  
  人群中显露出爱国的微笑:“说得好。我们中国什么都不贵。”
  
  “不错,因为你们中国工资标准也低嘛。”
  
  “你在法国挣多少钱?”
  
  “我还是学生,在法国没工作。但是法定最低工资是7000元。”
  
  “一年7000元?”
  
  “一个月7000元。如果没工作,政府会给每月5000元的救济金。”
  
  “什么?不干活还每月有5000元?!太美了,我想去法国生活。”
  
  “不过,一个月5000元在法国可过不了好日子。”
  
  “在中国你一天要花多少钱?”
  
  “差不多130块钱。”
  
  “这钱是你父母给的吗?”
  
  “不是,我在香港工作了两年,自己有点钱。”
  
  “你在香港挣多少钱?”
  
  “挺多的。”
  
  “挺多是多少?”
  
  “每月30000元。”
  
  “三万元?!”
  
  “是三万。可是香港生活费非常高。我的住房每月就要花一万。”
  
  “你的照相机是在香港买的吗?”
  
  “是。”
  
  “多少钱?”
  
  “1500元。”
  
  “300块卖给我吧!”
  
  “谢谢,不过我的相机是不卖的。”
  
  ......
  
  当然在一些开放的城市,老外可就引不起众人那么多的好奇心了。比如北京,外国人已经成为城市风情的一个自然组成部分,一般老百姓可能都不会对他们多看一眼,但是两类人除外。一类是旅游景点的贩卖纪念品的摊主,另一类就是孩子们。他们见了老外常会喊“哈罗!”前者是为了你口袋中的钱,后者则是出于好表现的天性。在上海,我就发现大人们常常鼓励小孩子与大鼻子外国人大招呼:“Excuse me. May I practice my english with you ?”可惜我的英语也不比这孩子强多少。
  
  以我的经验看,当中国人消除了对老外的神秘感和嘲弄心态,和中国人交朋友,而且是真正的好朋友,其实并不是一件难事,秘密就在于你得会说他们的语言。一个走在街上的外国人,总会遇到一个中国人上来搭讪(内容大同小异,见我在大同与中国人的对话),递烟,恭维你几句。我在中国不论遇到什么困难,我的中国朋友总想尽一切办法来帮助你解决。想买什么东西吗?我的中国朋友会抢着付钱。想独自安静一会儿吗?我的中国朋友一定会寸步不离地伴随着你。中国朋友的热心常常使我们这些老外惴惴不安:他们脑袋里想的是什么?他们是否有求于我?我是否会为此付出代价?
  
  不一定!您还别不相信,真的有一些中国人真的没有想从你这儿立刻得到什么。中国人是有耐心的,今天的一个朋友或者一个关系,说不定将来什么时候就有什么用处。比如说,老外可能帮助中国人办理出国的手续,或者找一个工作什么的。即使什么也得不到,能和老外交朋友混一阵子也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情。再说,让这些带着有色眼镜来观察中国人的老外看看我们中国人君子坦荡荡的胸怀,也算以实际行动来爱国,何乐而不为呢?
  
  正如许多中国故事和小说里所描绘的那样,厕所是一个社交的场所。那还是我在少林找学校和宿舍的时候,在厕所认识了一个三十多岁的和尚。他递过来的名片让人肃然起敬:少林武功教练、“世界武术队”成员、出演过十几部功夫片。这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帮我的第一个忙就是安排我住进他的宿舍旁边的那间屋子,离一间总是热热闹闹的小餐馆不远。房费每天150元,不算太贵,但是我还有点不放心:“警察不会找我麻烦吧?”“不会,不会。你现在当务之急是要置办点日常用品。”第二天,我们一起直奔县城,他假装自己买东西,讨价还价,最后悄悄地告诉我说至少替我省下了200元。
  
  宿舍安顿好了,现在该讨论学校的事了。我的朋友拍着胸脯说:“没问题!我的弟弟在国际功夫学校教练,我帮你搞搞价钱。”“那可太好了,我可不愿意交每天20美元的学费。”结果还真不错,朋友通知我学费每天仅7美元而已。不过,朋友补充了一句:“你是我弟弟的特殊弟子,不在学校和其他学生一起练功,而是每天单独和我弟弟学习两个小时。”
  
  说点正经的
  
  说句大实话,中国人要比法国人更热情好客。要不信,一个不说法语的人到巴黎去试试就知道了。巴黎的出租司机也会专门欺负不懂行情的外国人。这么说吧,如果说法国包括巴黎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那是因为那里的景物,而非那里的冷面居民。而中国之所以吸引人,则并不完全是因为长城和紫禁城,而主要是因为那里有可爱的中国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天涯杂谈』十二亿火星人――一个法国人眼里的中国

  第十一章
  
  盲流出游
  
  
  凡是中国人谁知道祖国地大物博,但是很少人真正能够走遍祖国大地亲眼去证实一下。这在过去是由于“户口”-照我看来像是国内护照-的限制,但是现在中国人不能随意出游则更多的是由于金钱的限制。在国内居民和外国人价格并轨以后,交通运输的票价似乎统统并到了老外价。如果实行高价是为了遏制民工潮和盲流的话,那么这政策显然是失败了。不信你到中国个大城市的火车站去瞧一瞧。
  
  在中国乘火车第一大挑战是买车票。除了要搞清楚什么是“yingzuo”、“ruanwo”、“yingwo”以外,最要紧的是买票必须赶点儿,不能来得太早(不卖),也不能来得太晚(卖完了)。在中国买火车票是一个学习和锻练耐性的过程,对老外来说就好比是一系列的考试。考试的第一个科目:找对哪一个窗口卖去哪里的票,千万别假设每一个窗口都卖你想要去的地方的票。第二个考试科目:排队,排紧了,最好自己的前胸贴上前面人的后背。第三个考试科目:提高警惕,防止有人夹塞儿。第四个考试科目:到了售票窗口,果断推开从自己身体后面伸过来的一只只手,告诉售票员老爷(太太)现在轮到我了。买票买到这个关口,下一步就要调整心态准备承受售票员的冷酷和虐待。咳,只要能买到票就好。
  
  那次我在江西省首府南昌车站只想达到一个目的:买一张下午17时去福州的硬卧车票。决心已定,今天就干而且一定要干成这件事。我鼓足勇气来到了售票大厅,正是上午9点,大厅里竟然没有什么人。哈哈,是买票的理想时机。只排了一小会儿就到了售票窗口,我于是开口了:“买一张下午17时去福州的硬卧车票”。答:“没有。”又问:“软卧呢?”答:“也没有。”“那硬座有吧,干脆卖我一张硬座吧!”想着硬座的艰辛,我拿着这张票沮丧地退了出来,见到两个穿制服的先生诉说了我的不幸。先生们说:“嗨,你排错队啦!你应该去8号窗口。”在8号窗口再从头排队,又排到了,却依然被告知:“没有。”从售票大厅出来,突然发现去福州有软卧大巴。一打听,居然还有票。我赶紧和大巴售票员说好先去火车站退票,然后再来买汽车票。又回到火车售票大厅,找到退票窗口,却赶上办事人员不在。耐心等了好一会儿,还是没有人来。我干脆到另外一个窗口去碰运气。“你要退票吗?”“是,因为没有硬卧,我想改坐大巴。”“有硬卧呀,去12号窗口看看。”所幸12号窗口居然没有一个人,我小心翼翼地问:“您好!我想买一张去福州的硬卧。”里面的官员用同样小心翼翼的目光上下左右审视了我一会儿,在纸上写了什么字,然后交给我说:“去8号窗口!”终于,经过两个小时、6个窗口,我终于胜利地退掉了硬座,拿到了硬卧。当我骄傲地拿着硬卧票走出售票大厅时,那两个穿制服的人冲我直翘大拇指:“你真行!”
  
  票拿到手了,心里却又莫名地产生其他令人不安的念头:我的床位会不会离高音喇叭太近?同车厢的室友会不会一根接一根地吸烟?咳,别管这些了。在中国坐火车其实挺舒服的,因为火车正点运行(与大巴小巴完全不同),服务员小姐漂亮可亲(与车站的售票员正相反),车厢相对整洁(除厕所以外),硬卧也完全可以忍受。我发现中国人喜欢下铺。也许是因为下铺票价高些?也许是因为下铺容易往窗外扔东西?也许是中国人有恐高症?不管怎样,反正我非常满意我的上铺,不仅相对安静独立,更重要的是可以在少付一点钱的情况下,居然和下铺的人同时到站。这就是幸福啊(在中国幸福的感觉来的似乎很容易)!
  
  与乘火车相比,乘公共汽车的幸福感觉就少得多了。据我观察,中国似乎有两种公共汽车:一种是让乘客等的车(不知什么时候到来),另一种是等乘客的车(不知什么时候可以满座),反正开开停停,没个准儿。比公共汽车还要可怕的是那些专营旅游线路的大巴,整个就是劫持人质。我有一次参加这样的“旅游”,花了五个多小时逛纪念品商店和吃饭,最后看天色已晚,司机老爷急着回家,所以干脆就把该去的一个景点取消了。
  
  
  说点正经的
  
  吉普赛人的谚语说得好:“上路比抵达更重要。”在中国旅行虽然辛苦,但是你可以一路上与同行的中国人相处,经历在别的旅游点不可能获得的文化体验,足够你将来给孙子辈们讲故事了。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1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天涯杂谈』十二亿火星人――一个法国人眼里的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0-1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云南昆明

『天涯杂谈』十二亿火星人――一个法国人眼里的中国

喜欢 可是太长 

做个记号 慢慢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0-1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福建厦门

『天涯杂谈』十二亿火星人――一个法国人眼里的中国

看了一半,写的\"不好\",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10-14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杂谈』十二亿火星人――一个法国人眼里的中国

昨天两点钟离开电脑,可怜的我才睡到八点,楼下的邻居就开始他的室内装修大业了,5555555555555

突然想起这里的法国GG,提到的噪音文明。可怜啊,和我一样悲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4 16:20 , Processed in 0.43831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