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924|回复: 11

兄弟连正在播放第一集,现在!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0-2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北京
22:56:00 海外剧场:兄弟连 (除周日)

======================================

史上最昂贵电视剧《兄弟连》 10月登陆央视

--------------------------------------------------------------------------------
2003.09.13 17:04:35


据报道,耗资1.2亿美元,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黄金搭档出手,根据真实历史改编,号称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视剧集《兄弟连》将于10月下旬在央视电视剧频道的《海外剧场》中播出,每天播出一集。
  配音尚在进行

  中央电视台引进的片子基本上都是经过配音播出的,此次《兄弟连》也将采取这一方式。中央电视台国际部副主任秦明新告诉记者,央视将邀请国内最优秀的配音演员配音,由配音导演根据角色需要进行选择,目前配音导演的具体人选还未敲定。

  内容不会删改

  央视播出的《兄弟连》与HBO播出的《兄弟连》是一个版本,那为什么HBO播出的《兄弟连》共有10集,而央视的招商广告中宣传的电视剧却有14集呢?秦明新说:“央视版《兄弟连》基本没有删节。有的引进片明确要求不能删,《兄弟连》没这个要求,但也没什么可删的。集数的变化主要因为《海外剧场》栏目时间规范所致。”《海外剧场》共50分钟,但《兄弟连》每集的时间却长短不一,央视为了适应栏目时间要求将电视剧进行重新规范,好在《兄弟连》是按故事发生的时间顺序拍摄的,重新设定剧集很方便。

  场面毫无血腥

  《兄弟连》是一部描写“二战”时期的电视剧,导演斯皮尔伯格也是美国所有战争片导演中最会运用镜头来表现战争残酷场面的,他拍摄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在国内放映时,就因镜头血腥刺激令观众目瞪口呆,影院门口特别贴出“妇女儿童需由男性陪伴”的警示牌。据看过《兄弟连》的朋友介绍,《兄弟连》能叫你体会出战争是多么地残酷,但场面并没有太多的血腥场面,血腥度甚至稍逊于国内某些警匪片,主要是从人性的角度和心理变化来表现战争带给人们的伤痛,看了让人心跳。

  审查顺利通过

  中央电视台海外片的引进有严格的审查规定,首先要由片商提供试看带,然后由翻译、专家和编导组成看片小组,一秒不落地从头看到尾,然后给出审看意见,决定买还是不买,这个通过率一般在50%左右。《兄弟连》在中央电视台《推荐节目审看意见》上的最终得分是B+。

  碟片同步发行

  许多碟片发烧友都收藏着《兄弟连》的DVD,但都来自于盗版市场,据悉,美国华纳公司将与中央电视台的播出几乎同步发行正版DVD。《兄弟连》在央视播出,定会吸引许多人的眼球,可光碟的同时发行会不会给央视收视造成影响呢?秦明新说:“DVD毕竟价格不菲,能够看光碟的人是少数,相反,光碟的发行和电视台的播出是相互促进的。电视观众不会因为人家说好就去买光碟,一定是看了一两集后,认为值得收藏才去买。大部分观众还是会跟着播出日程收看的。”(佟奉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兄弟连正在播放第一集,现在!

从《兄弟连》看中国军事影片无法逾越的十大障碍



新华网安徽频道 2003-05-08 15:47

  最近因为伊拉克战事,一时兴起,找来了一些美军参与的战争影片来看,其中自然少不了在军事迷中口碑甚好的《兄弟连》。

  网上是这样介绍这个电视剧的:“继《拯救大兵雷恩》后,好莱坞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与两届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再度合作,推出有史以来造价最昂贵的电视连续剧《战火兄弟情》(B
and of Brothers),这个由二战期间美军在欧洲大陆作战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故事,总计拍摄成本高达1亿2000万美元。”

  全片长达十集,每集约一个小时。

  虽然是电视连续剧,内容当然是连贯的,但它的分集很有特点,就是每一集都有一个相对集中的主要角色,通过对这一角色的强化描写,得以在表现出战事进展的同时,能始终抓住人物的心理与状态,使电视剧中的人物首先树立起来,支撑起里边的战争场面的复原。

  整个电视剧节奏非常快捷,人物对话像一贯的好莱坞电影一样,风趣幽默,妙语连珠,拍摄技巧上,对静止的大场面,多用摇移的长镜头,纵览全景,而到表现激烈的战斗场面的时候,则用手提摄影机跟拍,打破构图,晃荡不宁,不惜破坏画面的清晰与完整,从而产生一种强烈的纪实风格。这种拍摄技巧,在斯皮尔伯格的《拯救大兵雷恩》中有着非常成功的运用,虽然这个电视剧有着五六个导演的加盟,但似乎都经过斯大师风格的培训班速成过,所以,整个电视剧的整体风格非常一致。

  我写过对该片的每一集的点评,从宏观上讲,这个电视剧的成功,使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中国的军事题材影片,于是就形成了下面的十点感受。

  障碍一:枪杀战俘

  记得在《拯救大兵瑞恩》中就有美军枪杀德军战俘,而且杀的那么没有理由,理所当然。在《兄弟连》中,也多次提到杀战俘的问题。

  其中最耸人听闻的就是后来的E连连长、当时的D连排长的史毕尔枪杀二十余名战俘的事情。

  但电视剧似乎在这里回避了对史毕尔是否真杀战俘问题的交待,而采取了一种悬疑剧的方式,以一个士兵的视角,让那个杀战俘的事件虚拟化了。

  在第二集中,马拉其遇到了战俘,与其中一德士兵唠家常,后来他离开的时候,听到后边的枪声。但当时没有镜头交待是否是史毕尔真杀了战俘。

  后来,在士兵们的谈论中,出现了史毕尔为战俘递烟、然后杀了他们的镜头,但这只能被认作是对想像事件的画面交待。

  在后几集中,李普曾经吞吞吐吐地问史毕尔真相,史毕尔对他是否杀战俘不置可否,但他有一句话耐人寻味“你注意过吗,这种故事每个人都说是从在现场的人那里听来的,可是当你去问那个人,他又会说他是从另一个在现场的人听来,这没什么稀奇,”。

  史毕尔在谈到自已为什么没有对这种传闻进行否认的时候,用了罗马的一个比喻,借此事隐喻了他为什么没有澄清事实,他说:“或许特西斯知道让人以为他是罗马军团中最狠毒最强悍的角色,有其存在价值。”

  史毕尔在这里暗示了他没有否认他杀战俘的事实,是因为他想让大家知道他的心狠手辣是符合战场的规律的。

  我们作为观众可以喜欢温特斯的关爱士兵,但是真正象征美国军人实质的却是史毕尔。

  与索柏相比,他同样是冷酷无情,他的理论,是因为他面对的战争。他在第三集中开导胆怯的布洛依的时候,提出军人要“不带怜悯,不带同情,不带悔恨”。

  虽然电视剧没有对史毕尔是否真杀战俘采取了一种虚拟化的交待,但杀战俘在美影片中可以说是一种比较经常表现的现象。

  在这个电视剧中,温特斯让手下押送战俘的时候,就让士兵拿出枪里的子弹,只留一颗,以防止士兵滥杀战俘,说明当时杀战俘是比较普遍的。

  第九集在表现美军进入德国史徒佐堡时,浩荡的车队边上,是美军赶出德军,然后让他们下跪,从后面对准脑壳开枪,其动作就像斯皮尔伯格执导的《辛德勒的名单》中德军枪杀犹太女的那种镜头。车上的新兵惊愕地看着路边的一切。而老兵则习以为常,视而不见。

  在最后的一集中,李高特和他的兄弟们找到一个德国集中营里的老军官,并开枪射杀了它。相对而言,比较理智的韦伯斯特百般阻拦,也无法平息李高特作为一个犹太人身份对德军的强烈的复仇愿望。

  相比之下,中国军事片中想都不敢想杀战俘的事。即使有,也不敢表现。小时候看《地道战》、《铁道游击队》这样的影片,对日本投降的军队,从幼稚的想法出发,恨不得把他们杀光而后快,但这些电影中非常收敛,竭力表现中国人的理智。当然,《地道战》中采取了一种折衷处理,表现日军负隅顽抗,杀之有理,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杀战俘吧。

  在冯小宁《紫日》中,倒是看到杀战俘的事情,那个日本少女冲向正在进行自杀的日军,日军向她开枪,致使她倒地,中国农民与苏联女兵这时开了一辆战车过来,名正言顺地杀战俘,但这种处理方式太没有必要,本来日本兵就要自杀的,你这时候和他们硬拼太缺少智慧了吧。

  另外,我顺便提一句,从这次伊拉克战事的情况来看,伊军并没有大肆杀美军战俘,不然的话,如果伊军中有一个史毕尔的话,那个美丽女兵林奇就不会再让好莱坞出来拍一部新时代的拯救行动了。

  障碍二:抢财劫物

  影片中的美国大兵虽然有兄弟情,但有些地方也与强盗无异。

  战场上的美国兵运用的是一种最基本的强盗的逻辑(就事论事,有看不惯这种说法的网友不要太激动,我还是喜欢这个电影的,仅仅是就事论事的),谁先看到、谁先抢到就是谁的东西。

  从第二集开始,美军士兵就开始了他们在争抢财物的互不相让。这一集中,他们争抢的不过是已牺牲士兵身上的留存的枪弹,这时候他们奉行的正是先下手为强的原则。

  胡伯乐打死了一个骑马的德军,获得一把鲁格手枪,成为他的私有财产,当然他被这支枪打死了,应证了一句不知从什么时代开始流行的话:最大的爱枪者就是死于自己心爱的枪。姜文在《寻枪》中死于枪,从某种意义上说,他实现了由古及今一个爱枪者最伟大的死于自己枪下的梦想。

  尼克心情不悦,外出找酒,看到一个卖酒的杂货店,立即砸开店门,德国居民从楼上怒吼,把尼克赶跑了。

  在最后一剧中,温特斯与原来的一排长哈利进入希特勒精神大本营的一家旅馆的时候,发现了许多金银餐具,哈利立刻动手往袋里装,温特斯也不甘示弱,拿下钢盔,往里装胜利品。此时不拿白不拿,用哈利的话来说:“不管谁在我们之后进来都会把所有没钉死的全搬走。”跟进来的大概是史毕尔吧,也要沾一些油水,立刻被哈利拦住:“想都不要想。”

  紧接着发现了一窖烈酒,温特斯大度地全赏赐给了嗜酒的尼克。

  其中还有一集,表现了在床上与金发女人做爱的士兵,为他的上司,可能是史毕尔吧,准备了一套银具,然后是史毕尔端着这套劫掠来的物品,穿街走巷,来到收发中心,寄回家乡。

  经过美军的这番行动,我想欧洲能带的东西全跑到美国去了吧。

  这次伊拉克国家博物馆中的物品,我想不久之后也会出现在美国的一些博物馆中的。

  而我们中国电影中的士兵们,则不可能有抢掠行动。小兵张嘎就因为藏了一支战利品枪,而藏藏掖掖,像是犯了很大错误似的。

  至于顺手牵羊看到什么就顺手带什么,对中国电影中的军队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这反映了两种军人不同的纪律条令吧。至少我们的影视作品中不敢越雷池半步。

  障碍三、露水爱情

  美国大兵的多情,我们的深刻领教的。在《兄弟连》中,荷兰那一段相当感人。

  荷兰妇女热情地向美国军人献吻,还有一位漂亮的妇女坐在鲁兹的腿上,旁若无人地进行唇的亲密接触。不过,很快这个女人被地方组织抓走了,剪掉了头发,原来她是一个陪德国人睡过的女人。

  这里,我有一点不解,这些女人与美军长吻时,是否是她们职业性的对军人的热爱?对德军,她们床上侍候,对美军,她们似乎忘了不久前对一个军人的献身,现在,那帮的军人的敌人来了,她们也不知道把自己藏起来,又自发地跑出来,对新来的军人长吻回赠,这些女人究竟是哪一根神经发生了毛病?如果她们知道把自己藏起来,至少不会受到荷兰抵抗组织对她们的污辱啊。

  总之,这种吻是美国大兵所热爱的。

  在第九集中,出现了一个美国兵与金发德国女人做爱的场景。还表现了鲁兹进入农舍中勾引德国农妇,被打了一顿的事件。美国人的处处留情的精神还是让人非常敬服的。最近中国公布的《美国人权报告》中就有数据,指证美国在外国留下多少多少的私生子,可见他们在运用坚船利炮的同时,也在运用鲁迅先生指出过的“生殖革命”的那一套战略呢。

  但军人的爱情在中国影视中只能是遮遮掩掩,《柳堡的故事》描写了一个军人与当地姑娘的爱情故事,但那也不是纯粹的爱情故事,他们走到一起来的目的,还是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

  这可能是东西方文化观的不同,但我们的军事题材影片,也实在难以可能给予这种军人与当地之间萌发的爱情以正视的可能。要跨出这巨大的正视这种爱的美丽的一步,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实在是太艰难了。

  过去有小说写到士兵与地主小姐产生爱情,但那是作为腐化堕落的象征予以表现的。《红高梁》中写到枪毙了一个军官,就是因为他被认为是勾引了农村少女玲子。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军人对女人的唯一方式只能是伤害,似乎没有给予他们一种相爱的平等的可能,所以,只要有军人与女人之间建立了联系,那么,这种罪过肯定在于军人。

  障碍四:厌战情绪

  在美国的影视作品中,很少看到对战争的直接赞美。士兵们对战争的参与,没有多少激情,完全是一种被动的服从。

  在《兄弟连》中,每当宣布士兵开拔的时候,士兵们都是沉默着,如在第四集中,李普宣布将进行市场花园作战时说:“我非常不愿扫大家的兴,可是,我们又要出动了”。大家沉默,新的战斗任务来临的时候,只会使大家更加思考着自己的生命,所以只能是沉默,而不是中国电影中的欢呼。

  第三集中,一排长哈里与温特斯说时,感叹:“战争就像炼狱”。

  在第八集的巡逻任务中,士兵们都对这种抓俘虏的任务表示了强烈的反感,最后,温特斯屈就了士兵们中的这种厌战情绪,取消了第二次的抓舌头任务。

  相比之下,我们的影视作品由于确定了一个正义战争的前提,所以,向来忽略临战前的那种恐怖感。一旦有战斗任务下达的时候,士兵们一个个激情洋溢,好像我们的战士是一群嗜血者一样。

  张正隆的《雪白血红》现在只能在网上查看了,而且大部分书吧也作了删节,此书被禁的原因,就是因为把战争写得太恐怖,写出了战士们对战争的真实感受,这样一个禁区,对中国的影视作品来说,是最习以为常的了。

  障碍五:恐怖感受

  《兄弟连》中毫不回避军人对恐怖的正常反应,第三集就是以布洛依这一个普通士兵的形象,思考了一个士兵如何战胜了恐怖,而勇敢地迎接战争的挑战,直到在最后他无畏地主动要求执行侦察任务,完成了一个人从恐惧到勇敢的涅盘的过程。

  在巴斯通一役中,士兵的恐怖达到了极点,一个士兵为了挖坑不惜把手都磨破了,恐怖在士兵之间传染着,其中最出色的被温特斯认为是E连连长最合适人选的巴克,也因为无法释怀对战友重创的刺激,而离开了军营。

  电视剧中一些血淋淋的场面,如断掉的腿、马蜂窝般的腹部、血肉模糊的面孔等等,都是战争状态下不可或缺的内容。而这些恐怖的血淋淋的画面,对中国影视来说,还是竭力加以避免的。好象战争的残酷性,一直是革命乐观主义所不能容忍的一样,所以,我们的影视作品对于战争中的恐怖表现注定是讳莫如深的。《红日》中写到了一个新战士的恐怖,但这种恐怖感被认为是个人的品性问题,而不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这决定了我们的影视作品在普通人性的描写上,难以涉足到一个更深刻也最正常的领域。

  障碍六:独立思想

  《兄弟连》的官兵们,珍爱的是兄弟情,而没有视上峰的指示为最大的奖赏。

  如某一集中,温特斯对一排长哈里说:“刚跟辛格上校谈过话,他非常感谢E连能保守防线,还说泰勒将军非常高兴。”

  没想到哈里一点没有感恩戴德,冷嘲热讽地说:“是吧,那就是我来法国的原因,为了让泰勒将军高兴。”

  在第八集“巡逻队”一集中,挖苦了团长辛格为了个人的自吹自擂而让士兵们冒无谓的风险。在这里士兵都有强烈的个体意识,认识到自己的所为所为的动机所在,他是为了自己的职责所在,不需要别人的表扬来肯定自己,这可能是因为自己有自己的判断标准,认为对的事情,不需要别人来肯定,尤其反感上面的那种无关痛痒的奖赏。

  这里体现了战斗中的兄弟情是士兵们最值得重视与注意的,从某种程度上这是士兵最高的奖赏。因为这种兄弟情可以使他们扶持着穿越最危险的地带,而长官们的奖赏,对战斗的胜利乃至士兵们的生命则是毫无意义的。

  与此呈相反的状态的是,我们的影视片中,总少不了长官站在高台上振臂演讲,士

  兵们激动万分。我们的影视作品无法做到让我们的士兵来一点逆反心理,让他们进行一点独立思考,好像他们一旦对上级表示一点不满,立即会让他们像哗变的士兵们的。对这一点的超越,中国军事题材的影片只能望着外国片的军人而莫及了。

  障碍七:欣赏敌人

  《兄弟连》中,像许多美国的影视片一样,都给德军以很正面的表现。

  描写出敌人的勇敢,敌人的顽强,不应该是对自己的污辱,而是对自己的美化与衬托。

  最后二集中,30万德军投降的队列,浩浩荡荡,就像《阿甘正传》中的那些万人空巷的大场面一样,令人叹为观止。向来喜欢电脑特技的斯皮尔伯格相信在这里也是通过电脑特技才形成了纵横千里的兵阵的。

  与这些兵阵相向而过的温特斯对尼克说:“你看他们就算是战败还是带着傲气行军。”这里,表现了美军对德军战俘们的那种气质的欣赏。

  德军军官向温特斯投降的时候,把自己的手枪拿了出来,交给温特斯:“请你收下这个,当作我正式的投降,少校,这样会比放在一个文书兵的桌上好。”温特斯回答到:“你可以留着你的手枪,上校。”这里,他作为一个职业军人,给对方以足够的尊严。而这样的表现,在我们的电影中是无法想像的。

  最后的德国军官的那一番诗意的对士兵的告别辞,几乎也像是对美军说的。对作战双方来说,军人是完成他们的使命而已,所以在军人之间更容易形成对对方的欣赏。

  我把德军官的发言转录如下:你们英勇并骄傲地为祖国而战。你们是不平凡的一群,彼此紧密相连。 这种情谊只存在于战斗中。在兄弟之间,共同使用散兵坑;在最需要的时候,彼此扶持。你们看过死亡,一起经历磨难。我很高兴能与你们每个人共同服役。你们有权享受永远快乐的和平生活!

  与之相比强烈的是,我们的影视作品中总是丑化敌人,狰狞化敌人。远的范例就不讲了吧,《兄弟连》中的美国大兵,令我们看到了人性,看到了真实,看到了帅气,而我们影视作品中的同样的美国大兵,却是相貌猥琐,呆若木鸡,蠢若笨猪,在《上甘岭》等影视作品中,我们强化美军武器装备上先进性,但对美国军人的描写却是以胆小如鼠来概括的。这种影片里体现了一种乐观主义精神,用精神上藐视对手来获得一种自尊的满足,或者说是非人化对方,来达到杀死对方的快意,为消灭对手寻找最简单的理论支持。但是,这些作品所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把对方根本不是置于平等的对手位置,好像不堪一击,所以最终也无法突出自己的战胜对方的胜利的艰难意义。在获得一种丑化对方的快意的同时,也失去了对自我胜利价值的肯定。

  不能说我们没有借敌方嘴里夸赞自己的技巧。在《南征北战》里,我们就是通过敌方的将领的话赞美了自己,如经典的:不是我们愚蠢,而是共军太狡猾。这种技巧,只能运用于敌方,而到了描写我们战士的时候,很难对对方的勇敢给予肯定。

  对朝鲜战争中敌方勇敢的描述,可能一直到孟伟哉小说改编的电影《心灵深处》的时候,才算有了一点肯定的描写(小说可能是《一座雕像的诞生》,那里边似乎首次提到联合国军的勇敢)。

  如果我们的影视作品中能给对方更多的欣赏,而不是尽情地进行仇恨的渲泄的话,那么我想最终结果,可能会更好地突出自己,使自己同时得到尊重。

  障碍八:尊重生命

  《兄弟连》中温特斯在第五集“十字路口”中一马当先,打死了一个发愣的德军哨兵,但是那个士兵发愣的面孔长久地留在记忆中,甚至在前往巴黎度假的时候,他在车上还是恍惚间从一个青年人的面容中,依稀看到了那个被打死的德军的错愕的脸。在这里,电视剧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军人的矛盾心理状态,他一方面打死了一个对手,同时,当他从人的角度来看的话,他杀死了一个与他同样的人。

  电视剧比较真实地体现出一个士兵的双重身份的尴尬,作为一个兵的残忍与作为一个人的苦闷。影片对温特斯的心理状态作出了比较细腻地展现。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温特斯是艺术家们表现他的主题而构思出来的丰满的形象而已,他其实是一个艺术家需要的角色,却不是真正的职业军人所需要的典范。

  我在上面说过,真正的军人的范本是E连的新任连长史毕尔,不仅是士兵对他敬而远之,就是电影镜头对他也是保持着距离,从来没有以他的视角来表现什么,史毕尔始终是被电影镜头与士兵们探讨的对象。他的身上的所有素质,是一个真正的铁血军人需要的素质。电影镜头对主人公心理状态的洞察,需要一个温和的角色,温特斯就是在这样的状况下被拉了进来的。而对史毕尔这样的残酷而勇敢的军人现象,只能在他的硬壳般的心态外面观望,而不能进行察看他的没有柔软的内心。

  相对而言,我们的电影总是把对方当成禽兽,很少从一个人的角度去思考他的生命的意义。当然,这对中国人的民族情绪来讲,也是一种挑战。比如对日本鬼子来说,不仅中国影视作品不敢描写出他们的人性的成分,就是中国观众也不能容忍他们还能被作为一个对等的生命而存在。

  我想造成这样不同感受的原因,我们当然不能归咎于我们一个民族的狭隘情怀,而应该说是对日本鬼子的清算,对于中国人来说,始终是意犹未尽的。加之日本人后来的在伤害中国人的情感上继续是雪上加霜,从而导致中国的数代人不仅未弱化对鬼子的仇恨烈度,唾弃任何对他们进行人性化的企图,而且强化了把日本鬼子非人化的强烈的民族对立情绪。这使得我们在对待这样的历史上的敌人时,始终无法具有一种平常心的宽宥,这就像没有获得一次手刃敌手的机会,将使后辈永远耿耿于怀一样

  对此,我尊重我们民族的一种集体的矛盾。

  障碍九:赞扬活着

  一闲下来,美军就会出事。电视剧最后一集实际上就探讨了和平年代的军人的反弹作用和自戕冲动,因为这时候的人会因越过死亡的禁区,而有一种强烈的享受活着的肆无忌惮。

  有一集中,就表现了马拉其和队友开着摩托车,横冲直撞,嘴里高嚷着:“活着真好啊。”

  相对而言,我们就不敢如此赤裸裸地歌颂活着的美好的感觉。《红日》中杨在葆演的那个连长,因为得到了一匹战马,得意忘形,骑马四处晃悠,其实表现了一种享受活着的疯狂状态,应该说是非常真实的心理状态。但后来在《红日》遭受批判时,这一段也是被重点轰击的对象。

  我们的电影有时会为了尊重牺牲者对死亡的无畏,而对活着的赞美噤若寒蝉,实际上,我觉得应该分开这两者之间的根本不应该存在的对立,在赞扬牺牲者的勇敢的时候,也要充分表现活着的美好,因为这种活着,是死者牺牲换来的成果,是他最应该看到、也最渴望享受到的一种至极状态。

  障碍十:题材禁区

  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就是美国现在的盟友,像英国人、德国人、日本人,都会在他们的电影中成为他们的敌人。如《爱国者》里的英国人杀人如麻,疯狂屠杀,就像日本鬼子于中国人一般。至于美国人拍打德国鬼子、日本鬼子的电影依然新作不断。

  而现在不是他们盟友的,美国好莱坞电影却在表现与他们战斗的历史中丑化美军自己。如越南人,尽管近年来美国的主体基调有向美化越战中大兵倾向微调,但越战片的基调,仍是以讽刺美国大兵为主。

  也许,这是他们对无法战胜的对手的一种畏惧,从而转化为尊敬?

  相比之下,我们的禁区真的有点莫名其妙。

  我不知道这样一种说法的真实性,就是现在《高山下的花环》不让放映了,反正我在影视作品中看不到有任何中越战争的影视题材,偶尔涉及到,也用模棱两可的“南疆战事”来代替。

  美国电影可以不断地表现他们历史上与今日盟友英国、德国、日本的战争,而我们就为什么不能在时过境迁之后,去反映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段曾经牵动一个全民族心的局部战争呢?

  为什么我们就不可以以那场战争中留下丰厚的素材,来表现出我们对当时的敌人、对中国军人的心态乃至提升至对人性、生命的思考呢?

  我们的军事题材影片,主要集中地表现的还是49年前的战争,甚至朝鲜战争,也因为种种顾忌,而没有进行全景式、有创意、独特化的表现,使这一战争影片的富矿只能偶尔露出一点峥嵘,越来越难让人满意。

  另外,像中印战争、中苏边境冲突,中越南沙之战……等等,这些题材都被封存着,总是因为从现今国际问题的种种顾虑出发,而对它们虚若委蛇。

  我们的军事题材影视里充斥着轻飘飘的和平,热衷表现的是军人们的苦闷与角逐(有朱苏进的小说为例),军人的牺牲与平凡(有《弹道无痕》为代表),而通过战争反映军人的至极的精神状况,却越来越难以看到了。

  最近看到一部反映军队生活的电视剧《炊事兵的故事》,我没有当过兵,但我对里边的傻大兵特讨厌,这种电视剧的构思与腔调,还是王朔《编辑部故事》的那种风格,那种通过装傻、通过开涮、通过正词歪用的技巧来达到一种搞笑的目的。我简直不能容忍我们的兵们,在鸡毛蒜皮的军营小事上,自我麻醉,互相斗嘴,我真想说,中国军人,你们还没有到闲了没事、整天为一地鸡毛耗尽竭力的地步。当然,据说这部片子得到了官兵们的喜欢,我只能说,我没有当过兵,没有军事常识,无法理解这样的作品的妙处。我只是为我们的兵们着急。

  我们完全可以像美国影视片那样分清国际问题与历史问题的关系,不能因为铸剑为犁了,就回避当年战争的正义性,就对那场战争遮遮掩掩,不能因为现在又成为友好国家了,就把过去的战争羞答答地藏起来,好像没有任何过节一样,这都不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

  拍《兄弟连》,会伤德国人的情感吗?拍《珍珠港》,会伤日本人的情感吗?

  那么我们拍中越战争,拍朝鲜战争,拍中印战争,拍中苏边境纷争,又会怕伤谁的情感呢?

  后记:以上一些感受,有些是民族的文化心理问题,也有的是民族的历史记忆问题,有些方面的逾越注定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我们只是不过借此通过《兄弟连》这样的一部美国电视剧,来探讨一下中美战争影片中的基本元素的差异,以使我们的军事题材影片,能有一个好的观照,寻找着差距之所在,让我们的军事题材影片更全面地、更被欢迎地走入如饥似渴的中国观众的视野,而不是目前状况下的一片诃责之声。(作者:红警苏红不懂爱)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ah.xinhuanet.com/xinwen/2003-05/08/content_472451.htm\">http://www.ah.xinhuanet.com/xinwen/2003 ... 472451.htm</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兄弟连正在播放第一集,现在!

未登荧屏书上架 中译本《兄弟连》先声夺人

北京晨报  


  “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视剧集”《兄弟连》即将于下月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眼下,围绕该剧的话题已愈演愈烈,而该剧原著的中译本也将于本周悄悄走上各大书店的显著位置。据悉,中译本的始作俑者―译林出版社特地为《兄弟连》定做了封面和正文用纸,随书还将附赠珍贵的彩色双面地图。

  历史上的“兄弟连”―“二战”时美国101空降师506团E连,是美军进行快速部署和实  
施应急作战的重要力量,被誉为陆军的“全能师”。在世纪之交,曾为E连最年轻士兵的莱斯特在把自己作为盟军在诺曼底的登陆先锋的难忘经历和兄弟连战友血泪凝结的珍贵回忆告诉了著名的“二战”史专家斯蒂芬・安布罗斯。后者曾为艾森豪威尔和罗斯福作传,并还曾受邀担任“二战”史诗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历史顾问。在对E连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访谈,并参考了当年战士的日记和家书后,安布罗斯以《兄弟连》一书记录了这支英勇善战的无畏团队的真实故事。当他的老朋友、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阅读完本书后深受感动,随即推荐给老搭档、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两人一拍即合,将在《拯救大兵瑞恩》中没有完全发挥出来的剧情倾注到同名剧集《兄弟连》中。该剧集耗资1.2亿美元,并在去年的金球奖与艾美奖中捧得了众多奖项。

  据中译本《兄弟连》的责编介绍,电影语言固然可以把E连从诺曼底登陆到“二战”结束时艰苦卓绝、屡建奇功的故事展现得格外鲜活,但其中丰富真实的人性内容却只有在小说里才能体现得更深刻、更全面。《兄弟连》的故事中屡有触目惊心之处,给读者带来了多层次的心理感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兄弟连正在播放第一集,现在!

  观战手记

  花儿都到哪去了?女孩子们摘走了。

  女孩都到哪去了?男孩子们娶走了。

  男孩都到哪去了?变成士兵打仗了。

  士兵都到哪去了?全部埋进坟墓了。

  坟墓都到哪去了?都被花儿覆盖了。

  兄弟都到哪去了?

  一首金斯敦的《花儿都到哪去了?》唱出战争对于这个世界所造成的创伤,当《兄弟连》片头闪过,一张张表情丰富的战士面孔出现在荧屏上,一个悲凉的问题不禁浮现在我们心头:兄弟都到哪去了?

  《兄弟连》共分10个单元,虽为电视连续剧,人物与内容都有其连贯性,但每个单元都相对独立的探讨一个命题。比如说第一集探讨尚未真正经历战争的士兵对战争的复杂感情,第二集讲述初次涉身真实战场,第三集探讨作为一个人对战争的恐怖。其实,《兄弟连》最出色之处是它自始至终都用悲天悯人的情怀与审视的目光描述战争,而集中到一点就是剧中一排长哈里所说:战争就像炼狱。

  战争就像炼狱,《兄弟连》对它的挖掘无疑是深入的:身处战争之中的普通士兵,无论是通常意义中的正义方或是邪恶方,他们无一例外的都是悲剧。对这种感觉的强烈渲染始终贯穿整个剧中,所以在《兄弟连》的片头,我们没有看到通常战争片中战火纷飞的大场景,或是冲锋陷阵的英雄气概,只有一张张普通士兵表情丰富的特写,留给我们的是深深的疑问:战争到底何时才能终结?

  《兄弟连》以士兵的角度来拍摄战争,于是,刻画了一群鲜活而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虽然我始终认为编剧的原意并非想突出人物,而只是通过个人的命运去阐释战争。但我们怎能忘怀布莱斯惊心动魄的明亮眼睛,怎能忘记马拉其初涉战争时与德军俘虏交谈时的纯真,又怎能忘记巴克在目睹战友们的死亡时,无助地把头盔掉在地上的痛楚。当然,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温特斯。

  E连最受爱戴的连长温特斯是残酷战争中温柔的存在,他不仅充满智慧,勇敢善战,还有作为人的善良与温情。在第六集中,E连由于新连长戴克贪生怕死,陷于全军覆没的危险境地,有一个镜头是时任营长的温特斯想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指挥,一个简单的动作,就把他与E连士兵的兄弟情谊刻画得淋漓尽致。还有一个细节是在第五集中温特斯身先士卒打死一个发愣的德国士兵,剧中描写这个场景时,就颇为耐人寻味,首先是温特斯举着枪几秒钟的停顿,然后是几声空旷的枪响。而随后他在前往巴黎度假的火车上,不断在恍惚中看到那个德国士兵的惶恐与惊愕的面容,这种叙述,用近乎诗意的忧伤讲述了人在战争中不得已的残忍与作为一个人对生命敬畏的矛盾。

  人对生命的敬畏也是《兄弟连》着力表现的战争矛盾,在剧中,无论是美国士兵还是德国士兵,本身都不承载罪恶,所以,双方士兵的死亡都是令人心碎的。但既然为之战争,双方自然是生与死的较量,人的生命只能是那么的脆弱与无助,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很容易变得嗜血而又疯狂,那么维系作为人的底线只能是对生命的敬畏,所以温特斯才会在火车上用空茫的眼神不断回忆,而每次遇到死亡的德国士兵时,他的眼神中我们看不到仇恨,而是对人起码的尊重与怜悯。

  后方物资 兄弟连是怎样炼成的?

  2002年12月11日,“二战”时的一位美国老兵莱斯特-哈什伊悄然辞世―他曾是美国101空军部队506团“英雄连”――E连里最年轻的士兵。直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刻,莱斯特都不曾忘怀作为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先锋中的一员的难忘经历,还有和E连的战友并肩作战用血泪凝结的珍贵回忆。在诺曼底登陆战中,由于飞机受到袭击,几乎所有的伞兵都未能在预定地点着陆。隶属于美军101空降部队506团“E连”的战士们一边寻找队伍,一边和敌人交锋,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屡建奇功,直到他们攻克了希特勒的最后一座堡垒―位于贝希特斯加登的大本营。在战斗结束时,E连的阵亡人数是该连编制人数的1.5倍。

  在荷兰,莱斯特第一个把关于E连的一切告诉了一个叫做斯蒂芬-安布洛斯的老人,于是有了一本叫做《兄弟连》的书。1998年,在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宣传期间,一个参加过“二战”的老兵亲手向汤姆-汉克斯赠送了这本小说。读完之后,深受感动的汤姆-汉克斯又把书转赠给了斯蒂文-斯皮尔伯格,两人一拍即合,遂决定将其拍成电视剧集。而这两位曾在《拯救大兵瑞恩》合作过的影坛大腕儿此次都退居幕后,只担任该影集的监制。为了让当时E连好汉们能原味重现,也为了避免演员的知名度模糊了《兄弟连》的真实色彩,导演特别挑选了一些观众不太熟悉的实力派演员,由他们来饰演战场上的勇士更能显示情节的真实性与说服力。

  为了再现当时的历史背景,《兄弟连》决定杀回到当年《拯救大兵瑞恩》中的拍摄地点―英国伦敦郊外的哈特菲德机场,这个地点不但提供了办公室的空间,空旷的大型飞机库房也可以用来搭景,1000英亩的面积正好搭建出了11个包括城市、野外与森林等在内的户外场景。

  由于《兄弟连》每一集都由不同的导演掌舵,这也让制作小组面临所谓“连贯性”的挑战。多亏几位监制的细致指导,才让整部影集都采取了相当一致的表现手法。就像监制汤尼图所说的那样:“斯皮尔伯格在拍摄《拯救大兵瑞恩》时,曾为大家立下了一个拍摄模式,大家都同意在《兄弟连》中沿用相同的电影语言,包括了手持摄影机、主观镜头、影像摇动、以士兵的角度来拍摄战争场景等,每个导演都从这个基础模式出发,再加入一些只属于《兄弟连》的风格。”

  经过数月的艰苦拍摄,这部长达10个小时、耗资1.2亿美元的电视剧集终于诞生,并于2001年10月27日在HBO独家首映。 (舒彤 杨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兄弟连正在播放第一集,现在!

电影介绍:
继《拯救大兵雷恩》后,好莱坞大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与两届奥斯卡影帝汤姆.汉克斯再度合作,推出有史以来造价最昂贵的电视连续剧《战火兄弟情》(Band of Brothers),这个由二战期间美军在欧洲大陆作战的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的故事,总计拍摄成本高达1亿2000万美元。
  在1998年为电影《拯救大兵雷恩》宣传期间,男主角汤姆.汉克斯曾收到一名参加过二战的老兵亲手赠送的一本小说《战火兄弟情》。读完之后深受感动的汤姆.汉克斯后来把这部小说转赠给斯皮尔伯格,后者则后悔“没有早点看到这本书”,因此两人决定将其拍成电视剧。
  汤姆.汉克斯去年花了8个月的时间在欧洲执导拍摄《兄弟连》,斯皮尔伯格则担任执行制作人。除了作导演之外,汤姆.汉克斯自己在片中有不多的戏份,但是《兄弟连》动用的临时演员,却有1万人之多。
  6月6日是二次世界大战盟军进攻法国北部的57周年纪念日,汤姆汉克斯特别选择这个有意义的日子,为他所监制的二次大战电视影集《Band of Brothers》揭开序幕。
  当天,汤姆汉克斯站在当年美国首度攻击的海岸上表示,《Band of Brothers》这部耗资一亿两千万美金的电视影集,主要的目的是让年轻人了解当年美国对抗法西斯主义的过程。他说:“身为一个电影人,我们希望满足那些想看好故事的观众,并且教育那些对历史不是很了解的年轻人。”他与《抢救大兵瑞恩》的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共同监制这部共有十集的电视影集。
  《Band of Brothers》是描写美国101空军部队的一个小支队Easy Company的真实故事,他们参与了盟军进攻首日的任务,以及其后整个欧洲的战事。全片是由Stephen Ambrose的著作改编而成,他曾与Easy Company幸存者进行长时间的访谈、并研究美国大兵的家书后,写下了这本畅销作品。
  自从1998年汤姆汉克斯与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合作《抢救大兵瑞恩》之后,两人便构思了这部以二次大战为内容的电视影集,去年在英国经过八个月密集的拍摄,其中动用了五百个有台词的演员、一万个临时演员,由八个导演共同完成,号称美国电视史上耗资最庞大的一个电视影集。汤姆汉克斯在片中只有一个跑龙套的小角色,但是第五集是由他所执导的,该集中还有他儿子柯林汉克的演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兄弟连正在播放第一集,现在!

《兄弟连》主要演职人员表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ent.tom.com\">http://ent.tom.com</a><!-- m -->  2003年09月03日   来源:TOM 娱乐     



监制:汤姆・汉克斯、史蒂芬・斯尔尔伯格

TOM
推荐 小左妹妹陪你挑选首饰
百万MP3音乐免费下载  神舟飞船载人航天飞行
点魔力占卜看星座运程  


  共同监制:史蒂芬・安布洛斯、盖瑞・高兹曼、汤尼图


  统筹制片:艾瑞・克波克


  制片:玛丽・理察斯


  制片顾问:艾瑞克・詹德瑞森


  制作公司:诺曼第大空降股份有限公司(Band of Brother, Ltd)代表梦工场


  原著:史蒂芬・安布洛斯


  摄影:瑞米・艾德法瑞森、乔伊・兰森


  场景设计:安东尼・普瑞特


  音乐:麦可・卡曼


  剪接:比利・福克斯、法兰西・斯帕克、欧洛诺瑞欧提、约翰・理察斯


  服装设计:安娜谢普


  特效:乔斯威廉斯


  视效:安格斯毕克顿、麦特贝克


  选角:利柏曼/派顿 C.S.A


  主要演员:伊恩・贝利Eion Bailey 、詹姆斯・马迪欧James Madio、德克斯特・弗莱彻Dexter Fletcher、罗恩・利文斯顿、马修・塞特尔


  第59届“金球奖”最佳电影电视系列剧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兄弟连正在播放第一集,现在!

《兄弟连》获“艾美”奖最佳电视连续短剧奖


东方网9月24日消息:9月22日,美国影星汤姆・汉克斯(右)与二战老兵里查德・温特斯出席第54届美国电视\\\"艾美\\\"奖颁奖活动。汤姆・汉克斯与斯匹尔伯格联合导演的短剧《兄弟连》获得本届最佳电视连续短剧奖。这部二战题材的连续剧就是以里查德・温特斯等士兵的生活为原形创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10-2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兄弟连正在播放第一集,现在!



影片基本资料

导  演:汤姆・汉克斯(Tom Hanks) David Frankel 
主  演:Damian Lewis 
发行公司:HBO 
影片类型:战争(War) 剧情(Drama) 
级  别:NR
片  长:999分钟
首映日期:2001年1月1日




DVD基本资料

发行公司:HBO VIDEO 
发行日期:2002年11月5日
区  码:1区
视频格式:可变形宽银幕Widescreen anamorphic 1.66:1
字  幕:English, Spanish (有英文CC字幕)
音  轨:English DD 5.1, English DTS
碟片数量:6
碟片规格:D9
介  绍: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和汤姆・汉克斯连手制作的二战剧集!


--------------------------------------------------------------------------------
  5天前就在一个音像店里看到JS的报单,里面有精品的《兄弟连》,当时以为消息不靠谱,没想到今天精品的该片D5和D9居然真的在北京出现了!说实话,我对精品的东西一向不怎么感兴趣,大家对它的口碑也不好,所以抱着一丝疑虑,把它的这个D5和D9同时拿下,做一次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回家之后,把这一套的其中几张赶快抽查了一番,发现这次精品在抢快的同时,质量也还不错!
  因为D9D5一共11张碟,一一测试耗费时间,所以只抽查了D9里面的正片第一张和D5里面的第2和第5张,结果汇报如下
D9的内容配置

正片碟包括
  电视剧两集,每集都有许多静态文字和图片花絮,全部为英文。音轨包括英语DTS、英语DD5.1、英语环绕、西班牙语2.0、法语2.0,字幕包括西班牙语和中文、法文。画面比例是可变1.85:1。
  单独的花絮碟内容很多,有拍摄纪实、人员访谈等。活动菜单。

D5的内容配置

  与D9一样的活动菜单。去掉了片头警告字样,去掉了4条音轨,只保留英语DD5.1,字幕有英语、西班牙语和中文、法文,英语字幕应该是将CC字幕抽出单做的。去掉了每集里附加的所有静态花絮,画面比例为可变1.85:1,估计这样做是为了尽量不损害正片画质。其实D9的正片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态花絮,D5正片DECSS应该问题不大,不过这还要有ROM的朋友们来确认一下容量和是否YSYS。

整体印象

  无论D9或D5,画质都很好,影片色调和《大兵》非常接近,战斗场面的风格也和《大兵》类似。大家非常关心的字幕问题,经过我和原来入手的那套金艺的VHS版对比,可以确认是HBO的官方中文字幕,翻译很好。至于花絮碟里的字幕则应该是精品自制的,翻译的我个人认为还基本能看懂的。
  再来看一看包装,D9采用的是一个左开口的光面大外包装套,里面装了3个双碟盒子;每张碟面都是珂式印刷,碟面图案相同。三个盒子的封皮都是全英文的,图案不一样,外包装盒子是用的原版图案。D5的是散装,碟面图案不同,有“广汉武”字样,看样子是星光那条线下来的,D5的每张包装封皮也有不同的图案。D5和D9的盘基很干净,起码我手里的两套都不错。

  以前对精品的印象不是很好,不过从这次的《兄弟连》的情况来看,精品这次还算是对得起“精品”这俩字。
  ――以上来自白眉鹰王(10.31)


--------------------------------------------------------------------------------
  当精品等几乎所有D5牌号还在为即将出货的5D5的《兄弟连》有损压缩使影片画面不断出现拖影和大面积马赛克的噩梦纠缠不休的时候,《兄弟连》似乎前景黯淡。然而,有的人不这么认为。
  今天的最新线报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最近一直表现平平的金峰宣布出货完全足本DTS版10D5装《兄弟连》!从已知的消息汇总显示金峰做足功课,已知的技术规格可能令众多虎视耽耽的D9牌号都感到压力十足。据悉,金峰的10碟装《兄弟连》将完整复制美国1区HBO原版6D9的所有内容。这其中包括1区原版所携带的全部DTS声轨并将原版中没有的可显示英文字幕析出(原版只有可显示的西班牙语字幕,英文只有CC字幕),并配以与之同步的HBO亚洲版官方中文字幕。除此之外,金峰版还收录了原版中所有的长短纪录片,并都有完整中文字幕。其中包括一个时间长达80分钟的有关真实的E连战史的长纪录片和一个时长为30分钟的本片制作特辑以及更多丰富的花絮。除了以上的DVD规格之外,金峰还为这套战争巨作制作一个非常接近1区原版的套盒包装,它采用的是还原1区铁盒外观的纸套装,整个包装的外形、颜色仿造了军品的色彩和风格以凸现此片的战争背景。
  有关金峰版的这套10碟版《兄弟连》的消息今天正在市场上传出后,引起了不小震动。以如此规格出版《兄弟连》不仅让很多人大感意外,也让那些有损压缩问题严重的5D5版本的牌号惴惴不安,而且以内容完整的10碟D5的性价比而言,甚至让D9也压力倍增。在E连的战士们历经战火硝烟之后,这场《兄弟连》DVD的战斗才刚刚拉开帷幕。到底这是一场速决战还是一场持久战,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以上消息来自Flyerzeng(10.31)(来源:DVD影片不完全手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10-2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湖南长沙

兄弟连正在播放第一集,现在!

很早就看完了,是在网上下的交流版,其中还有很多花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10-24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弟连正在播放第一集,现在!

真的很好看,男生一定要看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4 20:53 , Processed in 0.204701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