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2141|回复: 8

楚歌:《那年我们十七岁》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4-5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小熊姐姐想看非游记(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1016)中提到的文章,转贴来。这篇老长的,分几次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4-5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楚歌:《那年我们十七岁》





                                           那年我们十七岁

                                                    序

        当我决定开始回忆并写下那段岁月的时候,发现记忆无论在时间亦或是空间上都已经遥远得难以复原了。但我仍然固执地努力追述那段日子,之所以如此,我想是因为自己再也无法重复那些无忧无虑的时光,对于我而言,如彼象小说或是电影一般的经历时间已经是奢求了。现在的自己只能努力麻醉自己来变得轻松或者是荒唐和青涩,还有,沉醉于回忆。

        记忆,是不可靠的。我无法保证之后写下的文字是否百分之百的和事实吻合,因为我们时常都被想象所左右,连自己都无法分辨真假。真实也罢,虚构也罢,不能否认的是我们都曾经拥有过那样一段花样的年华,是那样如诗如画的惬意。我尽自己的全力去回忆――一切以逝去的青春的名义!

        回忆从一首歌曲开始――《那年我们十七岁》

那年我们十七岁 最爱到海边
聊些悲伤的字眼 未来在口袋里面
小胖唱伤心的歌 小明不停的抽烟
才刚开始的初恋 动不动就说永远
总是以为时间一直 停在那一年夏天
现实让我们不得不做些改变
我们像离开了起点 只能用力跑向前
却来不及向青春说再见

那年我们十七岁 爱情是我的一切
朋友就是全世界 不懂什么是明天
那年我们十七岁 笑那么直接狂野
泪流得不知不觉 那是我最美丽的夏天

小黑拿到了学位 瘦子寄来了喜帖
也许我早该知道 永远不变的只是改变
翻开那些旧照片 就好像回到从前
在心里面的里面 永远停在那年的海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4-5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楚歌:《那年我们十七岁》



2.回复: 《那年我们十七岁》 [Re: 木卫二] 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木卫二
Posted on: 2002-12-06 01:29

                                                 一

        “这里竟然有学校。”这是我来到这个学校的第一感叹。由于几分之差我没有被录取到本市最好的高中,只好退而求其次来到这个所谓的第二把交椅的地方。
        学校很偏僻,而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到过这个地区。证明这地方偏僻很简单:再往前走几步就到了本市唯一的一所精神病医院,我们称之为三院。在本地如果要奚落哪个人的时候通常都会说:“你三院刚跑出来的吧?”每次我坐公共汽车不小心多坐了一站下车,乘客就会用异样眼光看我,然后纷纷议论:“这小子去三院的。”
         
        这个学校坐落在半山腰上,这座山有一个很令人向往而又魂牵梦绕的名字――元宝山。经过一条很陡的柏油路才能到达校门,在这个过程中会经过操场和宿舍。这是个我所见过的最小的高中操场,只有三个篮球场那么大,以至于每次体育课我们绕着操场跑步都有一种错觉――我们不是在跑步,而是在拉磨。偏偏操场的地面又不平整,每次打篮球和跑步都觉得像是在进行铁人三项。
        由于操场太小,所以每逢课间操的时候场面颇为壮观――操场、教学楼门口、柏油路的陡坡上……都站满了群魔乱舞的人。而我们班的做操场地恰恰在教学楼的门口,由于和操场之间有很大的高差,使我们有种高高在上养尊处优的感觉,仿佛是领操员一样,而真正的领操员的地位比我们还要高――在二楼的升旗台上,每次进行“跳跃运动”,我们都担心他会一不留神一脚踩空而一头栽下来,更担心的是他会砸在我们脑袋上。

        学校的旁边竟然是一座庙和一个尼姑庵,时常听到那里传来的靡靡之音,倒是超然。每当我们考试成绩不理想,班主任总是说一句没有创意的话:“你们不如到隔壁去学习。”他的意思很明显――男生到庙里,女生到尼姑庵。我们曾经一度对那个尼姑庵特别好奇,因为很少看到有小尼姑从校门经过,反倒是老和尚天天不嫌疲倦的来回溜达。有几次男生趴着尼姑庵的墙头不停张望,也看不到个所以然。

        学校的其他情况容我日后慢慢介绍。一想到接下来的三年要在这样的一个学校度过,心中不免懊恼,当然那个时候我还不会知道自己在一年之后就会离它远去。
        直到现在还不知道那次离开是不是永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4-5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楚歌:《那年我们十七岁》



7.回复: 《那年我们十七岁》 [Re: 木卫二] 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木卫二
Posted on: 2002-12-06 03:25

                                           二

    开学的第一天我就遇到了麻烦,在密密麻麻的分班名单里我竟然找到了六个自己的名字,使我无所适从,心中不免大骂:“操!你们爹妈起个名字都那么没创意,非要跟我一样不可。”想起《洪熙官》里的一句台词――“怎么装死都要跟我一个姿势?”。我找到了教导处才终于搞清楚自己在四班――一个很不吉利的数字,受害的不知道是我还是别人。
    全班五十几个人,由于身高的关系我坐在最后一排。刚上初中的时候,我的身高只有1.54米,每次坐公车经常同行的三个人当中我最矮,其他两个人总是拿我的身高开玩笑。而在我初中毕业的时候已经1.78米了,我俯视着他们俩安慰他们:“面包会有的,身高也会有的。”自从那以后我的命运永远和坐在最后一排摆脱不了关系,这个劫数一直延续到我大学毕业。

    班主任虽然戴着眼镜仪表斯文,但因为尖嘴猴腮的原因使他怎么都像是一个诸如地主师爷、当铺老板之类的反派人物。此人名曰“尹浪”,由于谐音的关系,日后他一走进教室,我们就说“引狼(尹浪)入室”了。他是一个刚大学毕业的党员,当听到“党员”二字的时候,着实让我们佩服了一阵子,但若干年之后,在大学里看尽了那些学生党员的嘴脸以后,再回想起那个班主任就不禁对他嗤之以鼻了。
    开学亦始,尹浪把我独自唤出教室,我战战兢兢的站在门口。他的眼镜泛着青光,他微笑的表情无论怎样看都像是奸笑,在往后那些日子里,每当我们犯错误他总会露出这种阴森森的表情。
    然而他的第一句话就使我惊呆了。他问:“你想当班长还是学习委员?”
    那时我才知道,我的中考成绩在这所破学校的班级里竟然是名列前茅的。我窃以为班长总是太辛苦,于是说:“学习委员吧。”
    “那好,等一下我宣布。”他说完便走开了。
    我现在回忆起来,在那之后的一年里,他一定会因为自己所作的决定而后悔不已。但这是后话了,无论怎样我都得到了有生以来最大的官衔。  

--------------------------------------------------------------------------------
8.回复: 《那年我们十七岁》 [Re: 木卫二] 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木卫二
Posted on: 2002-12-06 05:06

                                                 三

    真正开学之前是有一个星期的军训的。
    第一天,我们背着包裹被褥在操场上集合开动员大会,其内容不过是校领导挨个轮番上台激昂陈词,我们在烈日下毕恭毕敬的聆听,像少先队员一样忠诚,因为我们都是新生,还收敛着痞气。
    正当日后被我们尊称为“小白”的教导主任唾沫星子乱飞的时候,一个女生经不起暴晒,“啊”地应声倒地休克。众人赶忙前去搀扶,两个大汉挟着她走向教室,不知他们是否有意如此,那个女生的衣服被很大幅度的掀开,顿时在不省人事的情况下春光外泄。站在后面的男同志疯狂向前涌去一览春光,我想当时的一度混乱是因此而发生的。
    校领导的目光从那女生的身体上收回来,定了定神忘了要说什么,大家开始交头接耳。于是动员大会在一片喜气中落幕。

    若干年后的大学军训也有类似的情景。那时有一项特殊的训练便是“站军姿”,即在太阳下站立三个钟头纹丝不能动。在这个过程中常常有人“啊”都没有一声,就地休克,然后被搀扶到树荫下“抢救”。当我站在那里眼看着先前休克苏醒过来的家伙在一旁喝着可乐,心里很不平衡,于是立即“啊”的一声佯装休克,象死猪一样摊倒在地上,然后感觉着自己象尸体一样被抬走。随后也开始享用病号待遇,屡试不爽。
    所以在站军姿的时候,如果旁边有几个很是生龙活虎的家伙,他们通常前一秒钟还在休克状态。
    但也有失败的时候,我就有几次因为那声“啊”呻吟的不够自然,当场被长官识破,随即被罚多站一个小时。

    动员大会之后我们上车向几十里外的军营出发,那里有个很气派的名字――五龙山,常常使人联想到“乌龙山”。
    这是个比我们学校还要偏僻的地方,廖无人烟,起初我们还误以为要进行荒岛求生,直到我们进驻军营所在地。令我们疑惑的是那些战士为何在我们到来之前就不知所踪了?后来才知道他们出去进行野战训练,这军营是特地为我们腾出来的。我们听了甚是感动――同志们辛苦了!

    分配寝室的时候又遇到了困难,由于床铺不够,在轮到我们班男生的时候被告知我们的下榻地点是会议室,小爷们儿们面面相觑,无可奈何。
    这是一间偌大的房间,已经搬除了所有陈设,然后在四周沿墙根儿铺了一圈儿凉席――原来他们早就预谋好了!他奶奶的。于是全班的男生就挤在这样的一个屋子里相处了一个星期,这对日后我们的融洽相处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每天早上军号响起,我们就要爬起来列队训练,军训的内容就不用我赘述了,大家都清楚。
    训练完后我们排着队唱着歌走向食堂,歌曲大多是《社会主义好》、《学习雷锋好榜样》之类的革命流行歌曲,这是每餐之前的必修课。以至于在若干年后,我一听到此类的歌曲就不由自主的开始分泌唾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4-5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楚歌:《那年我们十七岁》



12.回复: 《那年我们十七岁》 [Re: 木卫二] 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木卫二
Posted on: 2002-12-07 22:50

                                                   四

    写到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位人物出场,他就是老骥。
    此君乃一奇人,基本上可以算是一个帅哥――如果他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话。一旦他开口说话,本人建议离他两米之外,除了不时喷出的口水之外他还口吃。他说话的速度奇快,像机关枪一样,在他说了一大串之后,你会发现他其实只说了几个字而已,每个字的重复率之高令人咋舌,这也算口吃中的特例。另外,在他说完一段话之前是绝对不肯咽一下口水的,所以那些液体总是在他准备闭嘴之前飞流直下,所以可以判定他胸前的那些印渍决非是吃饭造成的。
    此人极为邋遢,除了留满口水印渍的衣服常年不换之外,他那缺胳膊少腿的眼镜也堪称一绝,每次上课都是见他举着一条腿的眼睛架子,同时他会闭上一只眼睛,因为他的眼镜总是少一个镜片。
    这也是一个十分倒霉的人,除了在学校总是受老师的虐待之外,平时也总是飞来横祸。有一日,他路过青年广场的时候看见一伙人在群殴,于是停下脚步在一旁观看。由于没戴眼镜,所以老骥眯着眼镜,再者他习惯性的双手叉着口袋抖动着一条腿,所以旁人看来是个痞性十足的家伙。那些人正全神贯注打着架,不料一眼看见旁边的老骥挑衅的架势,于是纷纷停下手来齐齐向他跑过去。于是此后连续几天他都让人搀扶着来上课。
    这是初中的事情,我之所以如此印象深刻,是因为我们小学、初中和高中都是同班同学。所以这个衰人所经历的种种苦难我都一一看在眼里。

    军训的这几天,由于体力透支,我们在熄灯以后总是感觉到饥饿难耐,于是大家派老骥去食堂偷几个馒头回来。老骥身怀重任欣然前往,不多时一个黑影蹑手蹑脚的进门,大伙围上去发现果然是老骥回来了。
    “馒头呢?”
    “没没没……没了。”
    “那你这是什么?”众人指了指他隆起的腹部。
    老骥“嘿嘿”一乐,从衣服里掏出一个东西,大伙借着月光纷纷凑过去仔细一看――原来是一棵大白菜。
    “就就就……就只只有这个。”说话间,老骥的口水不偏不倚的落在白菜上,众人蹶倒,顿时没了胃口,只好纷纷各自回墙角睡去。
    后来那棵白菜不知去向,我们问起老骥,他说:“我我我――我一一个人吃吃吃了。”众人再次蹶倒。

    军营里的男厕所离寝室很远,基本上要穿过操场,所以在晚上男同志们都不愿忍急,于是都纷纷在盥洗室里解决,以至于那里总是充斥着一股骚味。
    一日早上起床,有人在外面歇斯底里的大叫,众人纷纷跑到盥洗室去看个究竟。由于水源紧张,盥洗室里有一个半人高的大水缸,随时准备不时之需,通常我们是用来洗澡的。这天早上,有个家伙迷迷糊糊的拿着脸盆在水缸里舀了水便醍醐灌顶的浇下来,待到清醒的时候定睛一看,才发现水缸里漂浮着几坨大便,此人立刻歇斯底里。
    于是大家被紧急召集,教官说要追查元凶,但因为毫无线索,最终这件事不了了之。此后盥洗室禁止大小便,尤其是大便。
    那日晚上,老骥偷偷摸摸的钻到我的被窝里,然后趴在我耳朵旁边说:“那那……那大大大便……是我拉的。”说话间又一串口水流到我的枕头上。
    我大惊失色,强烈要求他不准再进我的被窝,此外那日之后直到军训结束,我再也没有用过枕头。
     
    令我感到不解的是,老骥是如何爬到水缸上面并蹲在水缸边缘保持平衡的,直到如今我也没有想明白。

    军训为期一周,在离开的时候有几个女生掉了眼泪,老骥流了口水。  


--------------------------------------------------------------------------------
19.回复: 《那年我们十七岁》 [Re: 木卫二] 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木卫二
Posted on: 2002-12-11 23:20

                                             五

    我的寝室就在教学楼的一侧。正式开学的前一天,我背着被褥站在面前这座破旧的古董二层楼房跟前心中很是凄凉,仿佛在参观某某故居或是某个恐怖片的拍摄场景。从此那刻开始一提到学校寝室我就会产生阴森森的感觉。
     这学校本来没有寝室,只是一个与校方有利益关系的外地企业为了便于本厂子弟的就读方面而出资兴建的,从这间寝室楼的破旧程度来看,校方已经有很多年在接受这个企业的赞助。时间长了,里面住的不再只是厂方的子弟,每个远途的学生都可以申请入住。整个寝室楼只有五个房间和一个自习教室,在里面住着六十多个学生。
    从一旁拾阶而上,便来到二楼挑出的木外廊,走在上面吱嘎作响,仿佛随时有坍塌的可能,每走一步都提心吊胆。小心翼翼的钻过挂在走廊上的一群内裤,经过一个教室便是我的宿舍了。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破旧的地方我度过了一年快乐的时光。
    小辉是个和我比较亲近的人,睡在我的对面。初次见到他的人会觉得不太自在,只因为他脸上的那块巴掌大的红色胎记,给人一种狰狞的感觉,同时由于他身上的一股痞气,使人没有接近的欲望,而然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和我建立了兄弟般的友谊。

    那是个很容易重视友谊的年纪,然而友谊也是一个很容易随着时间慢慢变淡的东西。记得有个儿时的玩伴,曾经幼稚的认为我们会有着一世的友谊,一个下日午后,我们在一颗古老的松树上刻下了彼此的名字。在我们看来,那棵见证百年沧桑的老树会永远保佑并保护我们的友谊,然而在我们分开的这些年月,慢慢体会友谊的变迁是一种落寞。
    若干年后我再次回到这个城市,那棵老树依然挺拔,刻在上面字迹依稀可见,然而物是人非,我们再也回不到那些单纯的日子了。每次回想起那个儿时的兄弟,都会有一丝失落。如果有机会再去那个城市,我会拍下那棵老树和刻上面的友谊,让他们永远留在我的身边,而不是记忆。
    然而那棵老松树还在么?

    寝室的其他同学陆续搬进来,十个人的房间住了八个人。
     小宝――他是一个高三复读生,之所以高考落榜的原因曾一度令我们凄然涕下崇拜不已。他有一个住在这个楼里小他一届的女朋友,也正是为了这个女子,他竟然放弃了高考准备和她一同毕业。然而这个女人在今后却狠狠的伤了他的心。
     
    老驴――我的上铺,是一个很老相的人,第一次见他还以为是学生家长,他有着和鲁迅一样的高高耸起的倔强的头发,间杂着几根白发。平时不太声响。是个老实巴交的人。
      
    老猫――他有个姐姐住在楼下,他们俩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妈生的,除了都长着一张麻子脸以外连五官都十分肖似,这一点对他姐姐来说是致命的打击,估计这种打击会一直延续到有人同意娶她的那天。

    小凤――不要以为这是个女孩子,他的名字里有个很气派的字――“龙”,然而不知道他爹妈是否坏了脑子还是自以为聪明,竟然为了好事成双,在“龙”前面加了一个“凤”字,这个画蛇添足的举动的贻害留给了小凤。这还不够,他爹妈简直没有良心,把彼此的坏基因都留给了小凤,于是从他出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有一副和他名字相悖的身材和长相。每次看他一瘸一拐的进出,我们都会对天感叹,“哎,造化啊。”
     
    酸式盐――他由于名字谐音而得到了这个绰号,对于成绩优异学习刻苦的他来说,这个名字再合适不过了。

    铁锁――同样因为谐音的关系而得到这个绰号,他是我们当中唯一一个日语班的学生。他有着令女生垂涎令男生嫉妒的肌肉,每次看到他穿着三角裤在走廊上做单手俯卧撑,楼下的女生都会大喊大叫的晕厥过去。因为他的关系使出入于我们寝室的女生络绎不绝,赏心悦目。他对寝室的这项杰出贡献使我们铭记于心。
别人谁也没有想到他是一个极其腼腆的人。

    如果你能耐着性子看完以上这些枯燥的介绍以后,就会我的生活环境有了大致的了解。在此后三百多个日子里,我和我的兄弟们朝夕相处,患难与共。如果能再次回到过去并再次选择自己的伙伴,我不知道能否重新钟情于他们,令我庆幸的是我无法回到过去,这样就能让我一心一意的怀念那些给我留下美好记忆的兄弟们,他们也这么想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4-5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楚歌:《那年我们十七岁》



27.回复: 《那年我们十七岁》 [Re: 木卫二] 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木卫二
Posted on: 2002-12-13 23:18

                                                六

    开学不久,大家关系很融洽,小宝哥自然而然成为我们的寝室长,毕竟这是他在这个高中的第四年。
    一天下午,小宝哥在寝室里走了一圈对我们说:“这一带不太安全,寝室里经常出事儿。大家每个人的床头最好准备一个家伙,必要的时候准备自卫――但不要是金属器械,这属于凶器。”他的话我们一向唯听是从的。况且这么偏僻的旮旯,说安全才没人相信。
    周末回到家,我对老爸提起这件事,他没有言语。过了一会儿,他走进我房间,手里拎着一个大铁扳手。
    “这个行么?”
    “铁的不行,会出事儿。”
    “你那是学校还是监狱啊?”老爸转身出去了。
    星期一早上临出门的时候,老爸爸我叫到一边,手里递过来一个东西,说道:“拿去吧,别让你妈看见。”
    我低头一看,是一根大擀面杖!足有一尺多长!
    我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那玩意儿塞进我的书包,那书包因此也被捅了一个窟窿,露出一截擀面杖。坐在公共汽车上,我用手掩护着露出来的凶器,唯恐被富有正义感的市民看见,把我就地制服,扭送到人民的好公安那里去。

    我终于战战兢兢的安全赶到了学校。晚上的时候我拿出那根儿粗大的擀面杖,在大家面前挥了挥,问小宝:“这玩意儿成吧?”
    小宝掂量了一下说:“不错,正合适。”
    我正准备把那棍子塞到枕头底下,这时铁锁回来了。他眼睛顿时一亮,冲上来夺过擀面杖不停的打量,旁观者还以为他在给那根棍子相面。他显然对那擀面杖爱不释手了,恨不得嘴巴凑上去吻一口。
    我看情形不妙,马上夺回擀面杖,说:“你想干什么?还想咬一口啊?”

    此后的好几天,铁锁总是把玩我的擀面杖,我实在受不了他那副操蛋模样,只好对他说:“铁锁,你喜欢就归你了。”
    “啊,真的?”铁锁欣喜若狂,“你别可反悔。”
    “就一根儿破擀面杖我反悔什么啊?”
    铁锁兴高采烈的抱着擀面杖回到自己床上反复端详。防止我改变主意,他竟然拿出刀子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名字――“铁锁之棍”!我生怕他一顺手写成了“铁锁之墓”。
    老猫凑过去看了看,思忖了一下,然后转身跑到门口,指着铁门上的门闩和锁头大叫:“哈哈,你们看这是什么?――铁棍之锁!”

     从那天以后,铁锁对那根擀面杖更是呵护倍至,关爱有加,恨不得晚上睡觉也抱着它,我们为了以防万一,只好一再告诫他――请勿拿擀面杖当淫具使用!
     铁锁每天总是要拿出棍子来装模作样的挥舞一番。如果你要经过我们的寝室,抬头看见二楼走廊有一个肌肉发达的白痴在用力挥着擀面杖,嘴里还不停哼哼着“喝!哈!”,那个人就是铁锁了。
    寝室里的兄弟们曾一度以此为耻,反复劝他回到房间里耍棍子,终无果。所以我们和同学来寝室的时候,如果看到他也只好装作不认识。  


--------------------------------------------------------------------------------
30.回复: 《那年我们十七岁》-----------------------------7d23b72e4028eContent-Disposition: form-data; n [Re: 木卫二] 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木卫二
Posted on: 2002-12-15 01:33

                                               七

    我当时所居住的是一个小城,虽然它被誉为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当年志愿军就是雄赳赳气昂昂的穿过这座城市并跨过鸭绿江去抗美援朝的,然而一走出历史课堂就很少人会记住这个城市,甚至于它的名字――丹东。

    如果对一个高一的学生提起高考,他们是如此的不以为然。在当时的我们看来,高考是如此之遥远,远得可以谈好几次恋爱。所以那时的学习没有压力,这是让我变得快乐并且怀念的原因之一。
    尹浪看来对第一次当班主任信心十足,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意识到把学习委员委任于我所带来的灾难,所以他对我格外的信任,虽然在不久之后他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看法。
可是我们实在不愿意上他的数学课,一方面是因为他蹩脚的普通话,他总是把“X”读作“爱颗屎”,令我们一听到方程式就仿佛闻到一股恶臭。另一方面他总是找机会表现他班主任的威严,我们对此比 “爱颗屎”还要厌恶。他的威严得力于那地主师爷一样的微笑,一旦他露出这个表情我们就会感到不寒而栗,再加上那泛着青光的眼镜,活脱脱一个反面人物。最糟糕的是他对身为学习委员的我总是表现得格外热情和温文尔雅,所以我总是更多的得到他“微笑”的关照,那时候我如果有轻生的想法绝对不足为奇。

    我的同桌是佟志,这是一个又黑又肥的家伙,初次见到他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忍者神龟”里面的那只野猪。谁也没有想到日后他会考到海事学院,为此我们总是担心轮船的排水量是否足够。庆幸的是他是一个特别友善和聪明的人,那之后我开始渐渐明白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
    由于肥胖的原因,他有着一对一般发育不良的女生难以企及的乳房,有一些饥渴难耐的男生总是把魔掌伸向他的胸部,每每回忆到这些变态行径,我就觉得一阵反胃和厌恶。但更加让我感到恶心的是:我自己竟然也曾经加入到变态行径的行列。
    夏日,上课的时间很难打发,所以我们一圈人总是喜欢买回一些汽水来喝。当然,那些讲台上的家伙不会任由我们豪饮,所以我们总是要来大把的吸管,然后一根根连起来,这样就可以把汽水瓶子放在地上,我们只需要低着头叼着长长的吸管就可以自给自足了,而且屡试不爽,直到遇到“平姑”。
    “平姑”是我们的语文老师。一日,我们几个正在语文课上开怀畅饮,女老师点名叫佟志起来回答问题。这厮立刻一个机灵起立,那老师马上目瞪口呆,我们随着她的目光望过去,看见佟志一本正经的站在那里目视前方,而嘴巴里还叼着一根长吸管。
    众人立刻蹶倒。
    从那次以后,我们的饮水活动变得小心翼翼,对此佟志有着不可推托的责任,所以他总是被勒令买单。

    同时,因为那次的事故,语文老师总是让我们几个起来回答问题,以此来监督我们的举动,我们也没有让她再次得逞。这是她对我们班没有好印象的一个原因,成天摆着一张臭脸。
    “平姑”这名字的来历很简单。语文老师是一个未婚的姑娘,胸部明显发育不良,远远比不上佟志的乳房。我时常在想,如果学校的操场能够像她的胸部一样平整,那么我们的体育课再也不用受颠簸之苦。然而在我离开学校的一个月后就得到了她的婚讯,为此我们总是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她老公不是一个同性恋就是有着一对可以和佟志媲美的乳房。

    在“平姑”的眼里,我们也并非一无是处,因为我们班有几个写作能力很好的学生,其中以于姝最为突出。那时候以我们的经历还没有足够到分清“姝”和“妹”的区别的程度,所以起初总是有人叫她“于妹”,听起来就是“愚昧”。时间一长,我们就干脆称她为“于妹”了。
    一日作文课的题目是《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在我的记忆里似乎从小学就开始写这个作文,所以我们熟练的一蹴而就。然而,在点评的时候“平姑”朗读了于姝的文章,题目是――《恨不相逢未嫁时》。
    起初,我们以为自己听错了,等到平姑重复一次的时候我们才确信无误。文章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乡下的阿哥阿妹住在隔壁村儿,互不相识。阿妹成亲嫁到隔壁村儿,结识了邻居阿哥。两个人日久生情,怎奈人言可畏无法成好事。两人相约私奔未遂,阿妹被婆家逼死,阿哥远走他乡……
    听完以后我们瞠目结舌,半天回不过神来――原来作文是可以这样写的!

    类似的情形在初中也发生过,那时候的作文是写《我和我的XX》,一个女生写自己和父亲闹别扭,然后愈演愈烈,父亲对她大打出手,她也终于离家出走,受尽折磨。总之就是惊天地泣鬼神。
    白痴都知道这是一篇胡编乱造的东西,可偏偏老师读得热泪盈眶,女生也都听得迎风流泪。终于那篇“真实”的作文的到了满分。
    从那以后我终于开了窍,总结出一条写作文的经验――无论题目和要求是什么,都要视而不见。这个原则一直坚持到高中毕业以及大学,屡试不爽。当然,高考例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4-5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南京

楚歌:《那年我们十七岁》



32.回复: 《那年我们十七岁》 [Re: 木卫二] 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木卫二
Posted on: 2002-12-22 03:56

                                                       八

    学习委员的工作十分简单,每天早上在黑板角落写下当天的课程表,这项工作极度拉低了我的智商,所以我表现的非常不耐烦,以至于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全班同学都看不懂我写的字。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在上完一堂课之后,总是有人隔着十几米扯着脖子问我下一堂课是什么。
    我也负责分发教材及资料,教材室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教师负责。第一天去的时候我看见房间里面摆满了花卉,我以为走错了地方,继而退出重新看一下门牌,确认无误之后重新敲门而入。我能叫出那里所有花的名称:虎皮兰、马蹄莲……那老妇很是惊讶,于是对我另眼相看。之后的日子每次我到那里她总会拉着我讨论花鸟鱼虫,大有欲与我忘年交之态,我也懒于上数学课,于是总是死赖在那里不走。
    在教材室我遇到了文科二班的学习委员,是一个叫姜彦的漂亮女孩。

    身为理科班的男生总会对文科班的女生充满好感,因为理科班的女生总是一副歪瓜劣枣的长相,虽然她们总以为自己是仙女下凡。在我们看来,她们的确是仙女,不过在下凡的时候是脸先着地的;偶有一两个看得顺眼的也都风骚得跟老鸨一般。以此相比,文科班的女生就大相径庭了,她们的教室总是我们膜拜的圣地一般。
    文理科班的男女生有史以来都比例失调,而且互补。学校里有两个文科班,都只有不超过十个男生,对此我们颇为不满,平时总喜欢在文科班教室门前像发春的公狗一样来回踱步的一定是理科班的男生。
    虽然如此我们也有幸灾乐祸的时候,比如运动会。由于文科班男生少得可怜,所以不管他们是不是缺胳膊少腿都不得不每个人身兼几个项目,通常发生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刚刚跑完3000米,就立刻赶到短跑100米场地准备,然后再准备跳高……每当看到他们像死猪一样被抬回去,我们才有庆幸的感觉。
    不要以为我们班男生在田径场上可以耀武扬威,恰恰相反。我们班男女生的比例是5:1,运动会我们班得到九十几分,通常女生会占其中的八十分。所以可以由此得知:理科班女生虽然少得可怜,但各个彪悍。相比之下我们班男生总是一副扶不上墙的柔弱德行,一提到此事就抬不起头,比不上文科班的男生战死在沙场上一般的悲壮。

    话题回到那个漂亮的姜彦,自从第一次见到她之后,我去往教材室的次数明显变得频繁,在那里呆的时间也明显变久了。那老教师还以为我对那些花花草草充满了眷恋,于是对我更是称赞有加颇为热情,如果她有个女儿,一定恨不得让我入赘她家,或者干脆她自己改嫁于我。
    当然,这些都是我自己暗中揣度。由此看来 ,我有一定程度的臆想症。  

--------------------------------------------------------------------------------
33.回复: 《那年我们十七岁》 [Re: 木卫二] Copy to clipboard
Posted by: 木卫二
Posted on: 2002-12-22 03:58

                                                             九

    丹东的秋天很美,马路边茂盛的银杏树结满了果实,金黄的银杏叶子像雪片一样漫天飞舞,地上厚厚的一层落叶踩上去像一面地毯。我深深的怀念那里的秋天,画一样的美丽,诗一样的惬意。
    然而我并不知道,这个秋天原来充满了春意。

    那天早上我穿过操场去上课,看见老骥远远朝我跑来。
    当他就要跑到我跟前的时候突然被地面凸起的石块绊了一个跟头,一身狼狈。他掸了掸身上的灰尘,看着我一个劲儿的乐,就是不说话――仿佛他跑过来就是为了摔那个跟头。
    “你有病啊?傻乐什么?”我们一同往教室走去。
    “没没没……没什么。”老骥神秘的笑着,一脸的猥琐。
    我停下脚步,看着他说:“有什么事儿快说,你这样笑,我心里没底儿。”
     老骥拉了我一把继续向前走,然后把嘴巴俯到我耳边,我怕他的口水滴在我肩膀上,本能的往一旁靠了靠。
    “我我我昨天给给给自己算了一一一个命……”
    “到底算了几个命?”
    “一一一个命,”老骥艰难的说,“我最近可能有桃花运。”说完,又色眯眯地盯着我,含笑不语,同时用衣袖擦了一下口水。
    “和谁?”
    老骥煞有介事的琢磨了一会儿,然后神秘的说:“还不知道。”
    “就你?”我看了看他,走廊里响着我们俩的脚步声,“没睡醒吧你?”
    这时老骥偷偷用手拉了一下我的衣襟,我顺着他的目光向走廊的另一边望去,只见一个文科班的漂亮女生抱着一摞作业本走过来。经过我们身边的时候那小女子偷偷的用眼镜瞟着老骥,然后一脸的羞涩,随即又红着脸低着头紧走了两步,消失在走廊的拐角。
    我们收回目光,老骥说:“怎怎么样?我我我说自己有桃桃花运吧?”
    我对此十分惊讶的同时又难以置信,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我的目光落在了老骥的下体,于是明白了刚才情形的缘由――老骥那皱巴巴的裤子拉链没有拉上,从里面还伸出一截白衬衣。
    我对老骥说:“把裤子拉链拉上吧,你遛鸟儿啊。”说完,我头也不回的走进教室。
    此后的几天,老骥显然对此没有耿耿于怀,同时继续找寻着自己的桃花运。

    有一天午后,我和老骥坐在操场旁边的石阶上边嗑着瓜子边看着一群在打排球的文科班女生,无限憧憬。老骥指着里面的一个丫头对我说:“那那个,看……看见没没有?那是我……我女朋友。”
     我顺着他指的方向寻找,看见一个高挑的姑娘,分外妖娆,不过长相一般。
    “你为什么偏偏喜欢她?”我问。
    老骥嚼着瓜子壳作沉思状,过了好一会儿,终于憋出一句话――“她名字好听”。
    我看见那女孩子附近总有一个魁梧的男生,于是问老骥:“那小子是谁?”
    老骥举起一条腿的眼镜看了看,就说:“他男朋友。”
    我十分吃惊,道:“你的女朋友的男朋友为什么不是你?”
    老骥不以为然,一脸不屑的说:“以后会是的。”
    我无言以对,又看了看那个魁梧的男生,心中暗暗为老骥捏一把汗。转过头看见姜彦从不远处走过,我心中生起一股暖意,抬头看着透明的蓝天,感觉着这个秋天的惬意。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4-5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西藏拉萨

楚歌:《那年我们十七岁》

月亮同学,怎么就贴这么一点,明显的不称职么?嘿嘿,剩下在哪里?

[url:10eu4102]www.wswin.com/home/redirect,php?tid=76185goto=lastpost[/url:10eu4102]这是我动用了N个搜索引擎才找到的,未经作者同意,只给个链接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4-5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楚歌:《那年我们十七岁》

谢谢大家!这下偷懒的时候有的干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6 05:51 , Processed in 0.20988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