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飞鸿第一期主题――说说过年
桥美女写的
很久没给你写信了,新的一年又开始了,你们又都长大了一岁,对我来说应该是又老了一岁,时间过得可真快呀。我现在对过年已经没什么特别的感觉了,翻一页日历,平平淡淡就过去了。
小的时候可不一样,对新年会有很多期盼,好吃的、新衣服、春节晚会、串亲戚和压岁钱… … 还会给自己定个新年计划什么的,虽然从来没有坚持执行过。现在已经轮到我给别人压岁钱了,看着孩子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就想起自己小的时侯。
我小时侯家里过年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磨汤圆粉,过了腊八,泡了腊八蒜,姥姥就把这一年攒起来的几十斤江米都拿出来,泡在缸里,每天换水,一直泡上十几天,把米都泡酥了。然后妈妈和舅舅就会到亲戚家借石磨,一人一扇用自行车驮回来。
这是那种比较小的那手摇磨,上下磨盘通过中心的圆柱形木制磨心固定。上盘偏离中心的位置有一个圆孔,是用来添米的,上盘边缘上有一个接近长方形的突起,上面也有一个圆孔,是用来安磨把的;下盘比上盘要大得多,有一圈储流槽和一个导流口。两扇石磨的接触面上有规律地刻有很多沟槽,就是靠着这些沟槽和石磨的自重把泡软的米磨成米浆的。想来一盘用起来顺手的石磨也要让石匠费不少的工夫和心思吧。我以前去四川玩的时候,曾经买过一盘袖珍的石磨,虽然小,可它的结构却和一盘真正的石磨丝毫不差。我就是照着这个小玩意来写说明文的,也许你早就见过我说的这种磨,或者自己家里就有,那就请你给我的作文打个分,看能不能及格。
把磨洗干净,找两个结实的方凳,把磨支好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调磨心和磨把了。这可是最关键的一步,如果磨心不正或是磨把摇晃的话,那磨起米来不仅费劲还特别不出活;要是磨心和磨把都调得恰到好处的话,那磨盘就会转得又轻又快。最后把一条白布口袋用绳子紧紧系在石磨的导流口上,就可以开始磨江米了。
每次家里磨江米的时候,我总是比谁都热心,一边看着米和水的混合物变成雪白的米浆流淌出来,一边想象着黑芝麻汤圆的美味。有时候大人们(主要是妈妈和舅舅)会让我帮忙添米,这米和水的比例可要掌握好,水多了, 米浆太稀,布袋很快就会装满;水少了,米浆太稠,就流不动了,磨也变沉了,这时候就需要加水冲稀。装满米浆的布袋,控出一定的水分后,就放在缸里,用冷水浸着,并且要每天换水,否则江米面就会发酸了。
这些江米面可以用来包汤圆、炸年糕,汤圆馅可以是黑芝麻猪油白糖的,也可以是肉的,总之都非常好吃。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因为贪吃汤圆,闹得肚子疼,最后到医院打了一针才好。从大年初一的早晨开始,姥姥每天都给我们做汤圆吃,能一直吃到十五。串亲戚的时候还要带上一些自制的汤圆做礼物,很受大家欢迎呢。后来姥姥年纪大了,没有精力忙活这些事了,过年的气氛也就越来越淡了。现在超市里随时可以买到做好的汤圆,但是我总觉得不如小时候自家做的那么香甜。
我想你一定也象我小时侯一样,非常喜欢过年吧,能不能把你家过年的情形也讲给我听呢?大年夜家里人在一起做什么?你喜欢吃的或者喜欢玩的东西是什么?随便你写什么,都可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