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10035|回复: 19

06年3月大化七百弄驴行日记(一)。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6-3-1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url=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f=34amp;t=16897:3ko6lnmw]广西地区更多信息汇总,请点击[/url:3ko6lnmw]
-

之所以把调查报告先丢在一边而赶来写这篇日记,是因为在去过七百弄之后,我感觉那里似乎更需要外面的人去,对其经济、文化形成外部冲击,也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而对学费的资助,似乎是次之的东西,或者说,不是最佳方式。

    之所以拟名为驴行日记,是因为觉得那是个徒步走的好地方。而且让徒步具有了最充分的理由,按照当地志愿者小邹的话来说:“我们这主要的工作方式就是走路”。走路,是走在那如密林般的山岭,绕过一道山,以为到了尽头,不想又是无尽的山岭,什么叫山外有山,就是在说七百弄吧。在漫漫的行走中,得到的奖励就是转道弯看到弄里的人家,偶尔会在房前屋后见到不知是野生的还是有意栽种的桃树,真有到了世外桃源的感觉。

    去了几趟大化,才彻底明白“弄”的含义:就是在山岭中的凹地。那是当地人主要生存的地方,住那,在那种粮食。怪不得我们在翻看大化地图时,见到的地方总是与“弄”有关;怪不得七百弄叫七百弄(据说其实那有1400个弄)。

3月11日11点多在大化县车站与志愿者小李、小刘汇合后,随便吃了午餐就上了去七百弄的班车。大化距七百弄89公里,行程2个半小时,大部分在盘山的公路上行走,中间有段弯绕得象水蛇一般,被称为“八里九弯”。从窗外望去,就看到白茫茫的公路象带子一样缠在山上,很是壮观,同时不免也心里捏把汗。

    在车上查阅了调查资料,核对了一下地图,发现有孩子在我们车会经过的弄腾村,于是商量在那下车,先做了调查再去七百弄乡府。下车时,车上的人都警告我们说下了车可就没有什么其它的车去七百弄了,可是在我们了解到这里距七百弄约十公里时,还是决定下车,因为就算做最坏的打算,十公里的路程还是步行可以承受的。

    下车后一打听才知道我们下车下早了些,一个孩子在弄结,刚好在前三公里的公路边。路边小店的主人有台微型面包车,说可以带我们去。讨价还价了半天,以十五元成交。让我心痛不已,如果信息对称的话,这笔钱是可以省去的。

很舒服地搭车家访了第一个孩子,之后被司机带到路口,告诉我们剩下的几户人家要从一个岔路口时去,走若干里路。我看到的是山,看不到人家,有点晕,不是一个村的吗?竟然屯与屯离得那么远,于是我们的徒步驴行真正开始了。那时已下午4点过了。

    路很漫长,常常行走了很久见不到一个人,也看不到房子,但只要有山丛中的凹地就会有地,甚至在一些石缝里,只要有哪怕只种一棵玉米的土地,也被人开了荒。我们没看到人,已感觉到那的人们为了生存而与大自然的争夺。

走了不知多久的路还没见到村落,心中不免焦急,担心是否走错了路。好在路上终于遇到一个村民,说我们要去的弄里队已经过了。可能是在我们路上路过的哪个岔路口进去的。另一个目的地―巴差(音)还在前方。

    再行十几分钟,终于见到一个村落,让人有点激动。看到的人家对我们行在外面的人们感到有些温暖。一打听,说这是弄棉屯,地图上有标注。心里有了底,知道自己在那了。我想反正到了这,不防了解一下当地孩子的就学情况,如有需资助的对象,直接调查了。问了半天,终于有个曾在外当过兵的村民告诉我们说,村里还是有失学的情况。但问到是谁时,却又吱吱唔唔,不愿向外人说。在我们之后的调查中,一直都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地人会对外面的人很戒备,不愿意告诉你他们的实情,尽管我们一再表明我们的民间组织的身份,告诉他们我们是想帮助他们,可是他们似乎对助学的兴趣并不大。从我在这两天的调查了解到,读书对那些基本刚刚保证温饱的人们来说,是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只是政府一直在宣传强调普九教育,并在这一块上有较大的投入,才使尽可能多的孩子读上书。而实际上,那的孩子没有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就出去打工或辍学在家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我想,对那的帮助,似乎并不是资助学费那么简单。还有观念的更新,以及让当地农民真实地感觉到读书所带来的好处。

    在我们的坚持下,我们还是对两家有失学孩子的家庭进行了家访。一家是单亲家庭,父亲去世,母亲一人要抚养两个孩子,还有一个老母亲。一个孩子享受两免一补读上学二年级,而老大读了两年书后就辍学在家帮母亲做事。我们的采访都是通过其他村民的解说来完成了,孩子的母亲不会讲普通话,也不愿和陌生人接触。这样的家庭我想的确需要资助,但我担心的是,即便是有钱寄过来,家里是否愿意让那个孩子继续去读书?其实象这样的家庭应该可以享受到两免一补的优惠了(当地两免一补的比例是80%,绝大部分都可以享受到了)。另一个家庭有三个读书年龄的孩子,目前最小的一个辍学(应读一年级)。房子是几兄弟分家后得的一小块地方,非常狭小,也很破旧。几个孩子也穿得破破个旧旧的衣服,流着鼻涕,脸也脏兮兮的,不过都很可爱。他们的照片放到网上,一定会比较适合光光的资助标准,激起人们的普遍同情。孩子很可爱,不过最后是父亲把我给逗乐了,我随口问两个在读书的孩子学习是否好,父亲接口说,都挺不错的。再问上学期考了多少分时,父亲又回答到,五六十分吧。我乐坏了,原来你的好的标准是这样啊!父亲有点不好意思说,我们这都差不多这样,老师的教学水平也不太好。这个倒是实话。

(待续,吃完饭后继续)



[url=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16897:3ko6lnmw]广西地区更多信息汇总,请点击[/url:3ko6lnm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06年3月大化七百弄驴行日记(一)。

志愿者小刘途中拍的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06年3月大化七百弄驴行日记(一)。

相机不好,让风景失色不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06年3月大化七百弄驴行日记(一)。

这样的房子在七百弄很常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06年3月大化七百弄驴行日记(一)。

家访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3-1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06年3月大化七百弄驴行日记(一)。

感谢志愿者小刘、小李,一路上的摄影是由他们两个来承担的,让我省了不少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6-3-1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06年3月大化七百弄驴行日记(一)。

辛苦了,如影!

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太差,导致孩子对学习没兴趣,再加上这样的教学质量也让这些偏远地方的学生基本没有考出去的希望,所以家长也就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了。以前调查中也碰到过这样的情况,不过还是觉着,上几年学总比不上要好,坐进教室,总会是有收获的。

等待下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6-3-1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06年3月大化七百弄驴行日记(一)。

风景可真是相当....的好啊,可是有个孩子家的房子也真是相当的破,每看到这样的房子和住在这样的房子里的人忍不住就会有一种凄凉的感觉,“哀民生之多艰兮,长太息以掩涕泣”,有啥办法呢,悲天悯人,如此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6-3-1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06年3月大化七百弄驴行日记(一)。

照片真的不错啊~就是那个小女孩有点红眼~半夜看了点吓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6-3-14 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06年3月大化七百弄驴行日记(一)。

辛苦如影了,一路都是走路,绝对驴行啊……
不知道我们是否能够用我们的助学多少能影响改善一下当地人对教育的重视度呢……(异想一下……) (-0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7-29 12:56 , Processed in 0.05113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