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高山户外★★★★★:位于南门交通饭店(背包者首选)旁边。我认为是成都最好的户外店。品种未必很全,但似乎想找的都能找到,而且价格非常合理,通常是成都最低(举个例子:Mountain Hardware的XCR冲锋衣就比别的店便宜30%),和老板混熟了还会有意外惊喜,态度也好。我的背囊、鞋子、防水裤等装备是在这里买的。http://www.mt8850.com,Tel:028 85454266。
桃坪羌寨
位于四川省阿坝洲理县境内,是著名的羌民族风情旅游区.同时也是九寨黄龙旅行线路上(九环线)上的必去景点.
这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有着羌民族神秘的建筑艺术的古建筑群又号称东方古堡给近两年来旅游参观的游客都留下了美好的记忆.由于桃坪羌寨处于旅游的黄金线路上,不少游客都留宿在羌寨中体验浓厚的中国最古老民族羌族文化氛围,同时也储备体力为下一站的旅行做准备.以致羌寨内往往游客是人满为患.不少寨内羌民都开了餐饮住宿农家乐,但条件有限不能很好的为游客服务.
羌山缘 是一家新修建不久的羌族农家乐,它建成于2004年底,购入了全新的床铺设施,能一次接待50-60名游客.专门接待自驾车和自组团的游客.为你提供安全干净舒适的接待服务.同时提供具有羌民族风味的羌餐烤全羊系列和篝火及烟火晚会.也提供自助农家乐(自下田摘水果蔬菜自做饭)和登山向导.(含羌寨内旅游向导)
位于顶层的储存空间。房间一般有4-6层,第一层是圈养牲畜和暗渠,二层是厨房、火塘(有点像汉族的客厅)和供奉的神像。三层、四层住房。其建筑还有一个特点门多,他们讲究不走“回头路”,上楼和下楼是两条路。邻居之间往往共用一面墙,以节约建筑成本,并且在这堵墙上开门,为了方便大家往来,所以叫户户相通,你不用在道路上走,从家家户户的屋里就可以游遍全寨
据寨子的人讲,桃坪羌寨外形像一条鱼,民房依山相建,户户相连,杂谷脑河顺流而过。为了保佑寨子的平安,锁住鱼儿,他们又在寨子的要害部位修了三座碉楼,既叉稳鱼儿又有t望的作用。
羌族歌舞是桃坪羌寨的特色之一。到了桃坪羌寨不看羌族歌舞简直是一种遗憾。羌族人民能歌善舞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他们以歌声伴随自已的劳动,以舞蹈表现自已的生活,逐渐形成了热情奔放的独特风格。羌族歌舞中,有体现劳动生活的,有体现爱情的,还有体现祭祀活动和驱鬼除神的,且形式多样,可以独唱,也可以对唱,还有集体对歌,比如改盘歌,花儿纳吉等等。羌族沙朗舞(即集体锅庄)是最为活跃、奔放的歌舞,男女老幼均可参与,几十人上百人高歌劲舞,气氛非常热烈,皮鼓舞原来是羌族巫师祭神才跳的,后来也逐渐演化为风格粗旷的羌族舞蹈,成为羌族舞蹈中的一支绚烂的奇葩。每逢过年过节或者村里有人举行婚礼,全寨人都要聚在一起燃起熊熊的篝火,喝着醇香的咂酒,唱山歌,跳锅庄,闹到通宵达旦。品匝酒跳沙郎,热情纯朴的羌族人民欢迎你的到来.桃坪羌寨是你来了就让你留住美好心情的地方.
羌 族 风 情
羌族服饰 羌人男子打扮如汉族,在民国时则包头帕、穿长衫、外套羊皮褂,腰挂火镰,脚登布鞋或满耳子草鞋。 羌族的无袖羊皮褂和绑腿男女都穿。羊皮褂可防寒、遮雨、垫坐,或劳动时垫背。脚裹牛、羊毛制毪子绑腿(或有花纹之麻布绑腿),以保温、滤水、护腿。喜庆日穿云云鞋,鞋尖微翘,鞋带上绣云彩或波纹,精巧美观.
羌族妇女服饰鲜艳多彩,因地区不同而有差异,或包四方头巾,或包三角头巾,或包白帕,或包黑帕。包时头发梳成两辫,左右分盘于头顶。有的头顶瓦状绣花头帕,发辫接深蓝色丝线做假发盘于头顶。衣则以红、蓝、青布料做成左襟大、右襟小的羌袍,襟边袖口绣花或几何图案,裙边则不绣花。袍为直 筒,故都用腰带。腰带有机织的或布绣花的,宽5~10厘米。腰带牡丹花为主。此外还喜戴银牌、领花、耳坠、手镯及戒指等银饰物,有的胸前还佩带椭圆形“色乌”,上有银丝编织的花及珊瑚珠,意为佑福增寿。
羌族饮食 羌族主食玉米、洋芋、小麦、青稞,辅以荞麦、油麦和各种豆类。而其“面蒸蒸”、 “搅团”、 “金裹银”尤有特色。各家常备酸菜,为青菜、白菜、圆根叶煮后置坛中腌制而成,随吃随捞取。肉则杀年
猪于冬月,取五脏并精肉肥膘烹调,大宴邻里亲朋。余肉腌制,食至翌年杀猪前。
羌族与藏族一样,喜饮咂酒。最好的咂酒是用青稞酿制。
羌族婚姻 羌族联姻,形式多样,有媒人说和,有自由恋爱。说和者要分几步:第一步是“斯果尔额希”,意即开口酒,由男方请“红爷” 到女家说亲,若女方应允,其家长开口,定吉日备办酒席桌数。届时,由男方到女家做“开口酒”,未婚婿拜岳父母,女家开口要聘礼。第二步是“订准饿酒”,意为斟订酒,又叫订酒。数月乃至数年后,男女双方已达婚龄,男方又在女家办宴席。第三步是“龙果尔格”即大订酒。此时,男方又到女家办酒席,欢宴整个家庭。同寨外姓每户亦送一人赴宴。第四步是“居赫喜”,意即嫁女,又叫女花夜,由女家宴请亲戚家族。客人赠送衣料、绣鞋、首饰等礼物,欢饮咂酒,跳沙朗舞至半夜。次晨,放铁炮三响,新娘着红妆,登绣花鞋,由舅父披红绸,迎亲众人接往男家。第五步是“居罗格”,意即娶媳妇。男家于寨口鸣炮迎新娘。随即由男女双方带头,姑舅长辈给新娘挂红,而后拜堂,入洞房。午后,盛宴待客。送新郎仪式十分繁琐,今之婚礼已有所简化。
羌族艺术 羌族艺术悠久,民间文学优秀。羌族史诗lt;羌戈大战)韵律奇美,叙述羌人祖先阿巴白构率下迁徙至茂县地区,与当地土著“戈基人”大战,胜而留居的故事。
1.皮鼓舞 皮鼓非常人可敲,常为羌寨中公认舞者。鼓平时放“许”(或“释比”)家神龛前。行皮鼓舞时,执鼓者自敲自舞,鼓声轻急缓重不一。执鼓者边舞边伴奏,腰身、手势、脚步、眼神乃至面部表情均合于鼓,融为一炉。舞者或急躬前行,或后仰退却,或执鼓左右摇摆,其手法多变,非常人能为。相传,羌人天王木比塔传有桦皮经书,为一白毛公羊啃吃。羌人智者俄巴巴即将此羊杀而取皮,制鼓而舞,讲诵经书中“天事人事”以警策自己,教化羌民,以此沿袭至今。
2.沙朗 沙朗,意“唱起来,摇起来”。今人又称为羌族锅庄。跳沙朗时,常无伴奏,唯男唱女应或女歌男和,歌词因跳沙
朗目的不一而异。跳沙朗可分为:忧事沙朗、喜庆沙朗、篝火沙朗、座山会沙朗
3.羌笛 羌笛相传其发明者为秦以前居住于西北高原之游牧羌人。羌笛,羌人称之“切勒”最早的羌笛是以鹰翅骨或细铜管制
成。现所见羌笛为6声阶双管竖笛。羌笛于古时即为诗人墨客注目。唐朝诗人储光曦于《明妃曲》中道:“虏骑双双引宝车,羌笛两两奏胡笳”,而王之涣更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
4.羌族刺绣 凡着羌族服装者,服饰上均可见刺绣挑花。其图案色彩皆精巧之致,可细细品味。羌人挑花,多为女者事,挑绣时,不打样,不画线,仅以五色丝线或棉线,信手挑出绚丽多彩之各种几何图案或花卉。看去疏密有致,形态自如,其针法精致细密。传统的羌族刺绣品多用绵线在粗布上绣成,黑底白纹,对比鲜明。今则以丝线或海马线绣于各色布上。或娟秀明丽,或粗犷豪放。刺绣一般装饰于头帕、围腰、飘带、肚兜、衣领、衣角、襟边、鞋面。
5.羌族口弦 羌语“俄罗”,行于羌寨。口弦为羌族妇女所喜乐器,有时也为青年男女恋爱之媒介。小伙子要向姑娘示爱,常做好一个口弦送于女方,以为爱情信物。妇女也自制。
如果有一天你想去那里可以联系如下:
地址:理县桃坪羌寨内
联系人:杨步兵
电话: 13551652296 传真:
电子邮箱:scdjywuwen@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