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无锚之舟

[湖南桑植] 桑植行。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植行。

桑植行(3)--三日目睹桑植之怪现状
  一直想一定要写好这篇文章,以使之能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本意而能不被人错误理解和利用。但一动笔内心就有一种担心这样写的结果,也许声明并不能消除一些顾虑,但还是不得不先说几句。
  首先,这次桑植之行无疑是令人愉快的,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山清水秀,人民也非常的勤劳。尤其是一路走来得到的各种无私的帮助和善待。第二,希望之光在桑植的活动总体而言是非常成功的,官方与学校比较支持,许多需要帮助的孩子得到了帮助。第三,每个人内心应该都是善的,学校的老师希望能有更多的孩子得到帮助,进行调查的义工不畏“山高水长quot;,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第一手资料,数据组外联组的筒子们也都在积极努力的工作着,默默的为孩子的明天而努力。
  但这些都无法压抑住我内心的些许不安,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因为这次桑植之行让我遇到了一些我意料不及或者说意料所及但一直不愿意直面的事情。
  1、就餐费成为家长的头等难题,失学率升高
  2、寻常可见被母亲抛弃的“半”孤儿
  3、通过审核却一直没有发布的个案
  4、一个并不贫困的乡镇得到大面积资助的困局是如何形成的
   5、学校间接支配资助款项的权力是如何得来的

  1、就餐费成为家长的头等难题,失学率升高
  当10月2日,我,小磊,捣乱,烟花和爆仗一行来到大木塘的第一家,孩子不在家,见到了孩子的父母,父母看上去能力都很不强,孩子已经辍学大半年了,跟村里人在县上做木工。与孩子的叔母沟通,孩子是在上了半年初一后就辍学回家了,原因就是因为交不起包餐费。我有些纳闷,因为以我的经验,一路碰到各种各样的辍学案例,一般的原因大都是家庭变故,孩子厌学,学杂费太高等等,第一次听到是因为吃不起学校的饭所以辍学的。于是详细询问,得知自从撤并村小以后,小学初中都需要集中住校,并由学校统一提供包餐服务,不需要再交柴火费,也不再收米发饭票了,而是实行统一的包餐,一般的乡下的小学和初中每月90--120元不等。这样大概就是一个学期500-600元。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向很冷静的我,这次却冲动的以个人名义担保给这个孩子每学期700-800元,要家长保证孩子能够回来继续读书,家长有些动摇了,让我给孩子的包工头打电话,孩子接了电话,我说了可以资助他回来继续读书时,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然后给出的回复时再想想。我心里明白,这个孩子将永远只有高小文化水平了。随后的几天,这个包餐费一直困扰在我心头,一路了解下来,得知在桑植,这笔费用是普遍存在的,高中的更多(大概每天要10元)。因为这笔费用,许多考上桑植一中的放弃去却去洪家关中学,因为这笔费用,有些父母咬牙将孩子带到打工地方去读书,因为这笔费用,我们个案中从小学升初中的辍学率急剧上升。听一位村民说,开学的时候,各个学校都有很多家长几天都不散去......也许学校确实有他的难处,但这到底是谁的错呢?
  深入思考这个现象的成因,我想到了两个方面,
   一是国家不顾各个地区历史经济等实际情况,盲目的实施并校,撤消村小与教学点,使得孩子上学不便,成本提高,造成新的失学高潮。并不否认在经济发达,交通便利的地区,将孩子都集中到资源相对较好的中心小学或者九年制学校是件功德的事情,但在政府无法提供住校和生活方面的补助,集中上学带来的额外费用(交通费、住宿费、就餐费)就成了新的三座大山让刚刚稍微富裕一点的家庭的孩子重新失学。在我国,总是喜欢搞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的悲剧。将功德之事做成为了建社会主义大厦却要挖社会主义墙角取土的事情,也是个创造。
  另一个成因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前两年刚刚开始搞一费制,希望之光的许多朋友有的非常高兴,认为这下孩子都不会再失学了,也有许多朋友不高兴,觉得希望之光可能要改婚介所啦。我当时就发过一个帖子,说我们的历史上曾经高喊义务教育,取消了学费,却来了更多的杂费。这次减免杂费,那就会有资料费,搭餐费......。这个其实是有背后的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因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在一定的时候,国家财政和社会资金能够给予教育的支持经费就是一定水平的,而学校总是要生存发展下去,国家高调的取消学杂费,补助生活费,可是学校的日常开支从哪里来呢?尤其是地方财政很不富裕的西部地区。所以可以说,也许正是无法执行的一费制的执行让桑植产生了昂贵的就餐费。
  2、(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11-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植行。


真地吗?
好感动呀!
55555555
我哭、我哭、哭、哭.........
下一次见你们,
一定要多多欺负你们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11-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植行。

五毛看问题很独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11-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植行。

quot;这次却冲动的以个人名义担保给这个孩子每学期700-800元,quot;

无毛,想知道,你冲动后的结果如何

那个孩子返校了吗?

哦,明白了,应该没有返校,

你说了quot;我心里明白,这个孩子将永远只有高小文化水平了quot;

可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11-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植行。

 
4、一个并不贫困的乡镇得到大面积资助的困局是如何形成的


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11-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植行。

 [quote:3vag89hi]4、一个并不贫困的乡镇得到大面积资助的困局是如何形成的

关注~~[/quote:3vag89hi]

纳闷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11-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植行。

关注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11-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植行。

有些东东,怎么说呢,无毛说的是对的,不过考虑有些过了,因为我们的付出的一点点决定了我们的成就也只有一点点,任何出发点好的东西太严处理了,反而会适得其返,过程简单化很重要,那怕我们资助的有20%是名不附实的,但也有80%是有成果的,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11-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植行。

 [quote:2firg3cs]4、一个并不贫困的乡镇得到大面积资助的困局是如何形成的

关注~~[/quote:2firg3cs]

随着一次次调查复查的展开,资助的学生人数快速增长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04年的时候,LOH在桑植只资助了芭茅溪一个乡的二十来个孩子,其他的乡镇例如沙坪塔镇、五道水镇是我在04年国庆时开发的,,铁人当初是由复查网友的身份成为调查义工的,印象中好像没有怎么培训,也没有跟随过有调查经验的义工的一起调查,就开始了第一次的调查,丑媳妇ao成婆,然后就成长为一个所谓的老义工了。正所谓,没有比较就很难找出不足,尤其对贫困标准的判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7-11-4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桑植行。

继续继续~~我等着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7-30 13:45 , Processed in 0.406786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