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十一郎

《中国人的珠峰攀登史》

[复制链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珠峰攀登史》



作者:十一郎


版权声明:
    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引用。
    如需转载,请邮件联系:11wolf@163.com
    本文已发表于《户外》(Outside)杂志中文版2008年5月。
    网络版本的配图,来自高飞、范范、夏尔巴次仁、大刘等朋友和我自己,相关权益属于原所有人。



十、多元化背景下的“国家任务”

    自80年代以降,国内的登山尤其是高海拔攀登中,由政府财政主导的项目逐年减少,即便2003年5月获得广泛关注的CCTV珠峰直播,电视台也是在依靠广告收入、达到基本收支平衡的基础上,才放手大干的。

    然而,从登山在中国的起源来观察,其“振奋民族精神”、“宣示国家形象”的功能,仍未消失。

    1999年,为采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圣火火种,实力强大的西藏登山队前往攀登珠峰。5月27日,次仁多吉、边巴扎西、桂桑(女)、罗则、仁那、吉吉(女)等10人登顶珠峰。

    桂桑成为第一位两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是中国第一对同时登上珠峰的夫妻。

    2005年时值中国首测珠峰30周年,由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牵头,由西藏体育局会同西藏登协、西藏登山学校配合,组织了第四次珠峰科考活动,并成立“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

    这次活动,由中央财政拨专款支持,以顶峰实测与珠峰周边大规模控制测量相结合,力图测算出珠峰最准确的高程数值。这次测绘攀登活动,还获得了方正电脑等企业的赞助。

    5月22日,中国测量登山队队员登上了珠穆朗玛峰顶峰,竖立测量觇标,并运用经典大地测量、GPS测量方法和雷达探测等各种技术手段,成功地进行了峰顶测量。同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发布珠峰最新高程数据为8844.43米。

    与测量队同一天登顶珠峰的,还有中日女子联合登山队。在当时的新闻报道中,我们只能看到两支队伍当日“吉吉(女)、拉吉(女)……开村、拉巴……阿旺罗布、旺堆……张少宏、张梁等17人登顶”的消息,却无从判断具体哪个人属于哪支队伍。

    至于,为什么一次国家行为的科考攀登,却与一次民间的商业合作攀登,缠绕在一起?这大概也正反应出多元化背景下中国登山界的一种模糊特色吧。

    2007年5月9日,珠峰火炬测试队17人同日登顶,并一次测试成功,创下了国内同日登顶人数的最高记录。这次活动的成功,为08年奥运圣火的珠峰传递,打下了良好基础。展望08年,希望火炬的传递平安、顺利,以体现体育作为和平纽带的内涵。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珠峰攀登史》



作者:十一郎


版权声明:
    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引用。
    如需转载,请邮件联系:11wolf@163.com
    本文已发表于《户外》(Outside)杂志中文版2008年5月。
    网络版本的配图,来自高飞、范范、夏尔巴次仁、大刘等朋友和我自己,相关权益属于原所有人。



十一、山为陵:不能忘却的纪念

    自1960年中国第一次攀登珠峰以来,历次登山、科考、侦查、救援活动中,有不少登山者因冻伤、体能衰竭、严重高原反应等原因,而付出了身体损伤的代价。较为人所熟知的有王富洲、屈银华、仁青平措、高铭和、王勇峰、罗申……等等。

    更有一些人,为登山事业,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历年遇难于珠峰的中国人包括:

    汪矶,1960年5月,北侧6500,脑血管破裂。
    邵子庆,1960年5月,北侧7000米,脑血管破裂。
    马高树,1966年春,北侧,夜间滑坠。
    邬宗岳,1975年5月,北侧8000米,衰竭导致滑坠。
    石明纪,1978年,北侧5580米,突发心脏病。
    王洪宝,1979年10月,北侧靠近章子峰的冰川,冰裂缝滑坠。
    尼马扎西(藏族),1979年10月,北侧靠近章子峰的冰川,冰裂缝滑坠。
    洛朗(藏族),1979年10月,北侧靠近章子峰的冰川,冰裂缝滑坠。
    拾方方(台湾),1994年5月12日,南侧,登顶后失踪。
    陈玉男(台湾),1996年5月9日,南侧C3营地,高反后滑坠,经抢救无效死亡。
    阎庚华,2000年5月21日,北侧突击营地以上,失踪。

    他们的名字,应当为后人牢记。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珠峰攀登史》



作者:十一郎


版权声明:
    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引用。
    如需转载,请邮件联系:11wolf@163.com
    本文已发表于《户外》(Outside)杂志中文版2008年5月。
    网络版本的配图,来自高飞、范范、夏尔巴次仁、大刘等朋友和我自己,相关权益属于原所有人。



十二、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截止2005年5月,珠峰已有16条可供登顶的攀登路线,其中仅有一条北侧传统路线,由中国人开创。通过对历年来中国人珠峰攀登记录的观察,不难发现历次登山活动,均局限在珠峰南北两侧的传统线路上进行。另外14条路线,甚至没有中国人的足迹。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即使在珠峰攀登这个项目上,我们离世界水平,还有相当的距离。

    随着国内登山运动的多元化,针对珠峰攀登,已经出现了国家任务攀登、国际合作攀登、国内商业攀登并存的局面,但还缺乏富有活力的“自主攀登”。如何在现有的格局中留有空间,以满足这部分需求,或许才是中国的珠峰攀登走向世界前列的开始。

    珠峰虽然是世界高峰,却不是最难攀登的山峰。根据登顶死亡率进行推算,在14座8000米山峰中,珠峰的平均难度,大概只排在倒数第4、5位。即使抛开8000米山峰不论,作为山峰资源大国,中国还拥有上千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仅从攀登难度而言,珠峰也很难排在前一百名之内。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是把各方资源都集中在珠峰这样名气十足的山峰上?还是充分发挥山峰资源大国的优势,致力于使登山成为一项全体公民可以选择的运动项目?这或许是了解珠峰之后,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珠峰攀登史》


6次登顶珠峰的阿旺罗布

作者:十一郎


版权声明:
    未经许可,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引用。
    如需转载,请邮件联系:11wolf@163.com
    本文已发表于《户外》(Outside)杂志中文版2008年5月。
    网络版本的配图,来自高飞、范范、夏尔巴次仁、大刘等朋友和我自己,相关权益属于原所有人。



十三、历年登顶珠峰的中国人名单——截止2007年底,共183人次。

1960年,3人次
中国登山队:
    5月25日,王富洲、屈银华、贡布。
*北侧第1次,总第3次。

1975年,9人次
中国登山队:
    5月27日,索南罗布(藏族)、候生福、桑珠(藏族)、大平措(藏族)、罗则(藏族)、贡嘎巴桑(藏族)、次仁多吉(藏族)、阿布钦(藏族)、潘多(女·藏族)。
*登山队由434名队员组成,其中运动员179人(女运动员36人),其余科考、气象、通讯、新闻、医务、交通运输、后勤人员255人。这次登山首次在珠峰设置了3.5米的觇标,测绘工作者精确测得珠峰海拔高程为8848.13米。

1988年,4人次
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
    5月5日,李致新、次仁多吉(藏族)、仁青平措(藏族)、大次仁(藏族)。
*大次仁成为首位从南侧登顶的中国人。

1990年,7人次
中苏美和平登山队:
    5月7日-10日,桂桑(女·藏族)、大齐米(藏族)、达琼(藏族)、罗则(藏族)、加布(藏族)、仁那(藏族)、旺加(藏族)。

1992年,1人次
    5月12日,湛易佳(香港),南侧。

1993年,6人次
海峡两岸联合登山队:
    5月5日,王勇峰、普布(藏族)、小齐米(藏族)、开村(藏族)、加措(藏族)、吴锦雄(台湾)。

1994年,1人次
    5月8日,拾方方(台湾,下撤时遇难),南侧。

1995年,2人次
    5月12日,陈国钧(台湾)、江秀贞(女·台湾),南侧。

1996年,1人次
    5月10日,高铭和(台湾),南侧。

1997年,2人次
中国巴基斯坦友谊联合登山队:
    5月29日,丹真多吉(藏族)、旺加(藏族)。

1998年,1人次
中国斯洛伐克联合登山队:
    5月24日,次落。

1999年,10人次
中国西藏登山队民运会火种采集活动:
    5月27日,次仁多吉(藏族)、加布(藏族)、扎西次仁(藏族)、边巴扎西(藏族)、拉巴(藏族)、阿克布(藏族)、桂桑(女·藏族)、洛则(藏族)、仁那(藏族)、吉吉(女·藏族)。
*桂桑成为第一位两次登上珠峰的女性、仁那和吉吉是中国第一对同时登上珠峰的夫妻。

2000年,1人次*
    5月21日,阎庚华——单人、遇难。
*备注:未有确切证据证明登顶。

2002年,3人次
瑞士队:
    5月,阿旺罗布、巴桑塔曲。
无队伍:
    5月17日,王天汉。

2003年,18人次
中国搜狐珠峰登山队:
    5月21日,阿旺罗布(藏族)、大扎西次仁(藏族)、尼玛次仁(藏族)、大旺堆(藏族)、大普布顿珠(藏族)、小普布顿珠(藏族)、陈骏池、梁群(女)。
    5月22日,刘建、王石、阿旺次仁(藏族)、罗申。
中韩联合登山队:
    5月21日,小齐米(藏族)、普布卓嘎(女·藏族)、仓木拉(女·藏族)。
    5月22日,加拉(藏族)。
罗塞尔队:
    5月,小扎西次仁(藏族)。
    5月31日,钟建民(香港)。

2004年,9人次
罗塞尔队:
    5月,大扎西平措(藏族)、普布次仁(藏族)、旦增(藏族)、旺青索朗(藏族)、阿旺占堆(藏族)、小扎西平措(藏族)。
美国队:
    5月,旺多(藏族)、多杰格桑(藏族)、阿旺罗布(藏族)。

2005年,28人次
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与中日女子登山队:
    5月22日,吉吉(女·藏族)、拉吉(女·藏族)、小加布(藏族)、普布(藏族)、大齐米(藏族)、小齐米(藏族)、开村(藏族)、拉巴(藏族)、阿旺给顿(藏族)、多杰格桑(藏族)、阿丹(藏族)、阿旺罗布(藏族)、小扎西平措(藏族)、大扎西平措(藏族)、大旺堆(藏族)、阿旺占堆(藏族)、张少宏、张梁、次仁旺姆(女·藏族)。
罗塞尔队:
    5月,边巴(藏族)、顿巴(藏族)、旦增(藏族)、小边巴扎西(藏族)。
美国国际队:
    5月,普布次仁(藏族)、普次(藏族)、鲁达(藏族)、罗布占堆(藏族)、巴桑塔曲(藏族)。

2006年,23人次
修路队:
    4月,旦增(藏族)、德庆欧珠(藏族)、旺青索朗(藏族)。
中国业余登山队:
    5月14日,陈思齐、陈泽纲、饶剑锋、次仁多吉(藏族)、罗布占堆(藏族)、阿旺扎西(藏族)、大旺堆(藏族)、边巴顿珠(藏族)、阿旺罗布(藏族)、金飞彪、金飞豹。
美国队:
    5月,落琼(藏族)。
罗塞尔队:
    5月,小扎西平措(藏族)、普次(藏族)、旦增(藏族)、阿旺占堆(藏族)、小旺堆(藏族)。
喜玛拉雅国际队:
    5月,小扎西次仁(藏族)。
外蒙古队:
    5月,扎西次仁(藏族)。
Tham-serku Trekking公司8人国际珠峰探险队:
    5月20日,郭与镇(台湾),南侧。

2007年,54人次
火炬测试队:
    5月9日,罗布顿珠(藏族)、大普布顿珠(藏族)、小扎西次仁(藏族)、大扎西次仁(藏族)、阿旺罗布(藏族)、小普布顿珠(藏族)、大旺堆(藏族)、阿旺次仁(藏族)、白马赤列(藏族)、索朗顿珠(藏族)、拉巴(藏族)、加拉(藏族)、达琼(藏族)、小齐米(藏族)、普布(藏族)、开村(藏族)、李福庆(土族)等17人。
新疆啤酒队:
    5月16日,杨春风、袁玮、张京川、任子翔、安少华。
中国业余登山队:
    5月21日,范文俊、李向平、南时珍、刘福勇、旺加(藏族)、罗布顿珠(藏族)、次仁旦达(藏族)、小旺堆(藏族)、边巴(藏族)、顿巴(藏族)、普布次仁(藏族)、扎西南加(藏族)等12人。
    5月24日,王秋杨(女)、王勇峰、次落、孙斌、徐江雷、阿旺占堆(藏族)、大扎西平措(藏族)、德庆欧珠(藏族)、次仁顿珠(藏族)等9人。
罗塞尔队:
    5月21日,李勇、洛琼(藏族)。
    5月22日,旦增(藏族)。
美国队:
    5月16日,阿旺旦增(藏族)。
    5月21日,其美扎西(藏族)、旦增强久(藏族)。
曾山队:
    5月16日,云旦(藏族)。
未确认服务队伍:
    5月15日,边巴次仁(藏族)。
    5月21日,小多吉(藏族)、大多吉(藏族)、阿旺次仁(藏族)。


*国内珠峰最好成绩:阿旺罗布6次,旦增和扎西平措5次。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8-5-6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珠峰攀登史》

-

十一郎,你是哪年登上的珠峰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8-5-6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珠峰攀登史》

一会我也去登登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8-5-6 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人的珠峰攀登史》

-

十一郎,你是哪年登上的珠峰啊

明年。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7-30 00:21 , Processed in 0.47872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