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老糊涂

[转帖]一封贫困学生的信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2-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封贫困学生的信

心里沉甸甸的

只是希望很多这样的孩子面对社会分配的不公,面对贫富差距的拉大,不会选择仇视、偏激和报复,希望他们能保持一颗善良心健康走向社会。

我们能够给予的,不仅仅是金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2-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封贫困学生的信

心里沉甸甸的

只是希望很多这样的孩子面对社会分配的不公,面对贫富差距的拉大,不会选择仇视、偏激和报复,希望他们能保持一颗善良心健康走向社会。

我们能够给予的,不仅仅是金钱。


是啊,这是最重要的。

看着别人在小康里幸福,而自己简直难以温饱,要做到心态平和,是太不容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2-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封贫困学生的信

(-014-)

糊涂,强烈抗议歧视信件版!!

我挖老帖子得时候可是发现你老人家是信件版得第一任临时斑竹来着啵!!


汗!急着抗议,忘了说这封信了,糊涂老人家干扰了我的情绪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2-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封贫困学生的信

看到这个信真是感觉到贫困儿童的苦
可是看到信中的小孩却让我突然有一种寒意
一个还在就读的学生对生活充满埋怨
成绩上没跟别人对比却要另一方面去和别人对比
这就是贫困儿童的心态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段新闻
一个女大学生一年的伙食只是用8。35元

新闻网站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news.qq.com/a/20050111/000338.htm\">http://news.qq.com/a/20050111/000338.htm</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2-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封贫困学生的信

(-011-)
这样的话也是埋怨么……

每一个人都不是生活在真空当中的。
我不知道有谁能够一个人独自成长,有完美的性格和心理。无论优越或者艰难,富足或是贫困,都让人收获。而在成长当中,难免有一个不断调适的过程。
对于物质条件不那么优裕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格外的感受到生存的压力,提前承受了很多人成年以后才承担的责任,对个人性格心理毫无影响的话,倒是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对于他们自己,只有付出更多才能够正常的与更多人一起过一样的生活。可是,每每看到旁观者作这样的苛求,无论是否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都让我无言。或许无关乎残酷与否,生活要的也只是结果而已?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2-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封贫困学生的信

这封信的出处是心守家园吗
好久也没去了我觉得心守办得也不错
这是心守的连接帮周老师做做宣传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you2v.com/\">http://www.you2v.com/</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2-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封贫困学生的信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段新闻
一个女大学生一年的伙食只是用8。35元



这样的新闻也有人信,唉,善良的人啊!!!

2005年1月7日,有媒体报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一位女大学生因家境贫寒,靠捡食馒头坚持学业”的消息。此后数天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不断转载,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文澜新闻网记者就此事专门采访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工作部负责人。下面是文澜新闻网记者的专题采访:

    记者:您好!最近有媒体报道称,我校一位女大学生捡食馒头坚持学业。您是否注意到了这则新闻报道?

    学工部负责人:我们注意到了最近有关媒体的这则报道。校党委书记徐敦楷教授、校长吴汉东教授得知情况后,专门做了指示,要求我们本着实事求是、注意方式、保护学生的原则核实情况并及时汇报。为此,学生工作部组织专门人员进行了调查,掌握了该事的基本情况。

    记者:根据你们的调查,您认为媒体的报道是否客观、属实?

    学工部负责人:该报道基本失实。该同学确实捡过馒头,但她不是在没有足够生活费用的情况下,靠捡馒头充饥和支持学业,也不是全年消费仅8元钱。根据我们掌握的情况是:该同学系独生子女,其父母均是江苏无锡市某厂的在岗工人。她是困难学生,但不是特困生。该同学2003年9月考入我校学习,交清了一年级学费,并有银行存款,当年获得学校核发的三等专项困难补助,标准是100元/月。2004年该同学继续获三等专项困难补助,但标准提高到140元/月。同年,经学校审核,该同学享受国家专门为贫困生设定的二等奖学金。该奖学金免除其当年学费,另加4000元现金奖励。经统计,该同学两学年累计共获国家和学校资助1万多元,其中,6400元直接为生活费用补助。根据武汉地区生活水平测算,该同学的学习生活经济来源能得到基本保障。

    近几天,一些企业、单位和热心人士纷纷打电话到学校,要求对这名女大学生进行资助。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和这位同学对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热情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我们欢迎社会各界有善心有爱心的单位、人士,为包括该同学在内的占在校生总数20%的困难学生伸出援手。

    我们的助困帐号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54698010261040517

    开户银行:建行财大校园分理处

    清算行号:954698

    记者:为什么这位女大学生在已受资助的情况下,还要捡食馒头呢?

    学工部负责人:据我们向辅导员了解,该同学的确在食堂捡过馒头,但并非经常。至于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我们正在作更深入的调查并将给予该同学必要的关心和心理辅导。须知,人的行为动机和心态是很复杂的,仅凭某种现象,就主观臆断地推测耸人听闻的结论,又未经核实而大加渲染,恐怕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记者:为什么媒体报道已有一个星期,却未见学校有什么反应?

    学工部负责人:事实上,在媒体报道的当天,我们就作出了反应。我们将事实通报了有关媒体,并且第一时间报告了教育部和湖北省教育厅。但是,我们当时不愿意公开在媒体上澄清事实,这主要是出于对该同学的名誉的保护。实际上,该同学本人也是不愿意声张此事的。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现在正是期末考试,为了让她安心备考,我们一直没有与她直接沟通,因此,在生活费用有保证的情况下,她为什么仍然要这么做的真实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但是,由于媒体就此事炒得沸沸扬扬,以讹传讹,甚至被境外媒体转载,我们不得不公开她的基本情况,以正视听。我们呼吁,为了给该同学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减轻其心理压力和心理负担并保护其基本人格尊严,恳请有关媒体不要再没有根据地炒作此事了。另外,现已发现,社会上已出现有人冒该生之名,以假帐号揽钱,我们提请热心人士要有所警惕。

    记者:该事件也引起社会各界对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的关注。您能否介绍一下我校的贫困生资助体系?

    学工部负责人:党和国家非常关注贫困生资助工作,国家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和行政一直高度重视解决学校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问题,把“保证新录取的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保证已在校的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确保没有一名考入公办普通高校的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作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工作来落实。

    目前,学校已经建立起以奖学金、银行贷款(主要是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助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同时建立和健全贫困生登记、跟踪、落实监督机制,形成了奖、贷、助、补、减的资助格局。

    据不完全统计,我校在学生欠费问题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严格执行国家的资助政策,2003至2004学年用于专项困难补助的金额为500多万元,减免学费200多万元,勤工助学支出120多万元、人民奖学金200多万元、执行国家奖学金政策并由学校全免享受国家奖学金的学生学费100多万元(不含其它各种临时困难补助)。上述各项奖、助支出合计约1000多万元,超过教育部规定的用于奖、助、补、勤、免等项目不得少于应收学费的10%的规定。媒体报道的该同学,正是受到上述多项资助的受益者之一。

    另外,学校还积极与银行联系,2004年为贫困学生申请助学贷款1600多万元。

    记者:校学生工作部是学校贯彻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职能部门,请您谈谈今后怎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贫困生资助工作。

    学工部负责人:随着高等教育招生、收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能否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完善“奖、贷、助、补、减”等各种配套措施,对经济困难学生给予必要的资助,不仅是帮助他们解决学习期间的经济负担问题,而且事关广大低收入家庭优秀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问题,事关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学校乃至社会的稳定。作为我校贯彻落实贫困学生资助政策的职能部门,学生工作部一定要按照“以学生为本”的要求,切实加强和改进我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我们将针对薄弱环节,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工作机制,在校党委和校行政的领导下,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进一步做好勤工助学、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等工作,绝不擅自增加对学生的收费项目,绝不变相提高收费标准,保证我校的每一位同学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我们欢迎全校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我校贫困生资助问题,我校大学生奖助学基金会接受校内外各界人士的捐赠,所有收益全部用于奖励、资助在校大学生、研究生。诚恳接受大家的监督。谢谢!(文澜新闻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2-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封贫困学生的信

这则新闻上次听说是中山大学的,嘿

为什么一定要利用人心的善良来做这样的一些事?难道中国慈善信用受到的伤害还不够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2-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封贫困学生的信

有衣物什么地可以捐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2-6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一封贫困学生的信

孩子,你现在经历的艰辛将来都会成为你的财富,挺过去。
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没人帮,才是正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8 21:17 , Processed in 0.0850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