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兰格格

有感于《山里娃的晌午饭》 作者:李元元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于《山里娃的晌午饭》 作者:李元元

“只要上网就会来“希望之光”,只要来“希望之光”就会读一遍这篇文章,因为它是我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不扫描,是因为每打一字都会敲击在我的心上,让我时刻记住我们的同胞所遭受的苦难还未结束,改变这种状况任重而道远。 ”lt;pgt;兰格格,谢谢你。lt;pg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于《山里娃的晌午饭》 作者:李元元

很感人!!翻上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于《山里娃的晌午饭》 作者:李元元

看了这些的帖子,同时也是我在这一段时间在希望之光看发言的感觉。
有点酸,而且老是站在道德的高点。其实资助就是资助了。也别弄的象个大善人,做了什么大不了的好事一样。有点矫情了。
在生活中,我们其实许多也是计较的。比如和同事的关系中,处理工作中的矛盾中。。。
资助孩子念书也绝不意味着道德的高尚。只不过是想这么做而已。
别摆出施人于恩的姿态。我烦。
那些孩子的午饭是他们的生活方式,我如果出生在那里我也是那样的生活。他们需要你们的同情吗?为什么我们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去衡量别人?
饭吃饱了。。。瞎说一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于《山里娃的晌午饭》 作者:李元元

资助孩子念书也绝不意味着道德的高尚。只不过是想这么做而已。
很同意你的这个意思,我们就是这么想,这么做的。
当然,如果你觉得我们做得没有你想的那么到位,也请宽容了。因为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了。呵呵。
我们没有打算让所有的人都和我们一样对一篇文章有同样的感觉,这个很正常的。见仁见智吧。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于《山里娃的晌午饭》 作者:李元元

谢谢有不为兄回贴。
没什么到位不到位之说。都是义务工作。即使不到位也属正常。
我只是觉得矫情而已。似乎是夸大了某种感受。
我喜欢实实在在的东西。哪怕是不高尚和阴暗的。但至少让的感觉是坦荡的。
所有真实的才是生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于《山里娃的晌午饭》 作者:李元元

呵呵,不用谢。怎样看,我们都可以理解。呵呵。感谢你的直言!lt;pgt;偶然看到,转贴过来:
『关天茶舍』由《山里娃的晌午饭》想起自己
作者:六月飞雪 提交日期:2002-4-22 0:16:00  lt;pgt;   看完《山里娃的晌午饭》这篇文章,很多从小在都市生活、学习、工作的人们都感觉恍如隔世,象听故事一样。这样的生活在他们的头脑里是没有概念的。这样的文字描述,根本无法打动他们的心,只是一个茶余饭后的看料而已。
   想起我上初中时,我们那个乡中离家几十里,是要住校的,学校又不提供宿舍,就借住在附近的同学家,每周回家一次,吃的是自己带的干粮,学校只提供加热的服务,所以要一次带够一周的食物。通常是一大包馒头,一瓶咸菜。没顿饭都是馒头咸菜。有的同学连咸菜都不带。在现在都市的父母看来。初中正是发育长身体的时候,这样的营养那行啊!但我们那个时候哪有这个概念!当时也从报纸上电视上了解到什么城市为了保证学生的身体发育,除了加强午餐的营养外,还在上午课间时加餐,在我们看来,跟听神话一样!就这样度过了我们的中学生活。
   幸运的我考上了大学,如今成了所谓的白领,在写字楼里办公,午餐是两荤两素两凉,回想当年,恍如隔世。而我当时的绝大部分初中同学,都被拒之高中大门之外,回去重复他们父辈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如果我们出生在城市的话,我想我和我那些同学的生活不会是这样,他们现在的处境也肯定不会是现在这样!
   究竟是为什么,人啊,这样的不公平。究竟是什么时不同的人一出生就不在一条起跑线上,从而决定了你的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于《山里娃的晌午饭》 作者:李元元

还有多少人为解决温饱四处奔波,或者还有多少人喝不到清凉的干净的水?寝室的每一层楼都有一个大的水房,因为楼层太高,所以每天只供四次水,但是没水的时候,水龙头并不是关紧了的,所以,每次来水的时候,那哗哗的水声流的让人心酸.冲过去关水龙头的时候,还以为水房没人,结果,三四个女生正在悠哉悠哉洗着衣服或者其他,哗哗的水声居然怎么也引不起她们的注意,想起来觉得心里难过,唉!
还好,我从来不调食,不然真的汗颜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2-3-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于《山里娃的晌午饭》 作者:李元元

我们不忍心把城里大多数孩子的午餐菜单告诉这些山里娃,这种“信息不对称”尽管不公平,但也许是避免早熟的自卑和心灵损伤的最佳选择。lt;pgt;说的好,相比电视经常做的什么爱心大放送什么的,真实的多。
电视节目为了达到他们的目的--感动观众,经常让孩子想到伤心的事情,然后哭的犀利哗啦,这个时候主持人会抱着孩子,眼眶红红的“孩子,真不容易,下面的观众我们对小**难道 不应该关心.....”之类的话,其实我觉得这是对孩子的一种折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2-3-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感于《山里娃的晌午饭》 作者:李元元

人世间的晌午饭各不相同,单说我们中国,那些高官的一顿晌午饭吃掉三五千没问题,山区的孩子没的吃也丝毫不要见怪,这种差距不是我们这些侠客、使者们所能解决的。笑颜妹妹能为一篇文章感到惭愧不足为奇,象她这样有爱心的人毕竟是大多数。一滴水的决不矫情我也很有同感,我们都是实实在在想帮他们一把的人,否则怎么会选择这种方式资助?我们同情他们只是因为他们出生在那样的家庭、那样的地方,但我们的帮助只能是杯水车薪,我们帮得了一时,还能帮得了一世?我和六月飞雪一样也曾是山村苦孩,那是我刻骨铭心的记忆,我曾经一次拔下过十九根白发――在我十六岁的花季――如果那也能算花季的话。正是因为要摆脱自己的困境,不再象我的父辈一样背朝黄土面朝天,我才发愤努力走向了城市。如今条件好了,我可以资助一下还在困境中挣扎的孩子了,但我们决不能让他们有一种依赖心理,应该告诉他们虽然没生长在城市有好的家境,也不要有什么抱怨,城里人的好日子固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山里娃立志求学、发愤努力也一样会摆脱贫困,将来学有所成飞出山沟或重建家乡都不是梦想。我觉得这才是我们捐助孩子们的真正目的。
   
    希望说知识是根本,我通俗地解释一下:不上学就没文化,没文化就没素质,没素质的人越多,中国就越落后!
    我们不能让官们少吃三五千,但我们不是还有能力为一个山里娃提供三五百的学费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9-10 00:32 , Processed in 0.18278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