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没有同学

关于修改初小项目资助标准的建议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2-1-3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修改初小项目资助标准的建议

大家都来提下意见呀,这贴子要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2-1-3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修改初小项目资助标准的建议

说到按地区分档~~
总感觉言不正的感觉~~给人强加地区差的味道~~
不如没有同学说的那个方案好的说~(特困选项打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2-1-3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修改初小项目资助标准的建议

我是大力支持提高资助标准的。而且我觉得小学最低档的200元,确实是不够的,即然要资助,当然得让他们上得起学。另外小学的特别贫困金,我都不知道具体是多少,有规定是多少钱么?
------------------------------------------------------------------------------

  我们俩(芭蕉叶)也是大力支持提高资助标准的。
  另外,我们觉得资助款最低与最高的相差太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2-1-3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修改初小项目资助标准的建议

该有个定论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2-1-3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修改初小项目资助标准的建议

该有个定论了吧。
内部在讨论,但先要把已经有的特困资助标准执行流程讨论清楚都非常困难。这个修改初小资助标准的议题,在可见的未来几乎不可能。

你有空就回来吧,光看起不到啥作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2-1-3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修改初小项目资助标准的建议

数字之外,也要以实际生活说话。按照市场上物价标准,几年前猪肉五元一斤,现在已经15元一斤,鸡蛋4毛一个,现在1元一个。(数据来源:“家庭主妇”云儿)
因此,以“帮助家庭缓解贫困状况、帮助学生安心学习”的目的来看,助学标准确有提高的必要。
这种数据可靠性在哪里?几年前到底是几年前?因为一个家庭主妇提供的数据得出提高助学标准的必要这个结论似乎太轻率了吧?
双牌永江的HYM,是个孤儿。她9岁才上学,还是因为我们的资助才可以继续读书。今年她初二,就因为没钱交生活费,饿着肚子,才决定缀学。据说,她已经找了个男朋友,准备把自己早早嫁了。老师说,HYM的资助人已经算很好,每学期都会给她寄500元,学校给免了很多费用,但是这500元也只够她半个学期的开销。爷爷已经快80岁了,所以,她决定缀学。
这样的例子也只是个案,并没有代表性啊,9岁上学,到初二已经17岁,农村17岁结婚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啊,而且辍学的原因没有经过深入的考证就简单的认为是钱不够,这个似乎太草率了些

我认为一个提案不能这么拍脑袋就成立了,即使撇开数据不谈,也撇开各种猜测不谈,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我们的资助款是不是都已经款尽其用了?资助的效率是不是已经达到最高?实在没有办法才能去挖资助人的腰包啊,但事实上这些问题好像都没有考虑吧?我们可以去要求资助人掏更多的钱出来,但是我们自己已经做到更好了吗?(单从这里的一些数据就已经看出这么多的随意性了),如果没,那请先让自己做得更好,才去要求资助人掏更多的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2-1-3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修改初小项目资助标准的建议

另外忽然觉得漏了些东西,猪肉或者鸡蛋的价格对贫困山区的贫困家庭的孩子实际生活有多大影响?不能这么去误导不了解情况的围观群众的,即使猪肉1块钱1斤,农村有多少家庭一个月可以买30斤猪肉吃的?统计过没?对于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衡量物价对生活的影响应该是粮食收购价和购买价的差距,如果差距持续增大,那才是实实在在对生活产生影响,否则的话,我举个例子,2009年32寸LED电视的价格是3000+,今年是1800左右,是不是代表了物价降低了40%呢?这是不对的
国家扶贫标准大幅提高到2300元,并不是说物价飞涨了2倍多,恰恰是在传递一个信息,就是农民的收入已经大幅提高了,对一些政策的解读应该更客观中立一些,不然很容易被误导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2-1-3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修改初小项目资助标准的建议

这种数据可靠性在哪里?几年前到底是几年前?因为一个家庭主妇提供的数据得出提高助学标准的必要这个结论似乎太轻率了吧?
这样的例子也只是个案,并没有代表性啊,9岁上学,到初二已经17岁,农村17岁结婚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啊,而且辍学的原因没有经过深入的考证就简单的认为是钱不够,这个似乎太草率了些
我认为一个提案不能这么拍脑袋就成立了,即使撇开数据不谈,也撇开各种猜测不谈,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我们的资助款是不是都已经款尽其用了?资助的效率是不是已经达到最高?实在没有办法才能去挖资助人的腰包啊,但事实上这些问题好像都没有考虑吧?我们可以去要求资助人掏更多的钱出来,但是我们自己已经做到更好了吗?(单从这里的一些数据就已经看出这么多的随意性了),如果没,那请先让自己做得更好,才去要求资助人掏更多的钱吧

回答一下。

第一点,对于“草率”和“拍脑袋”,个人拒绝这种扣帽子的定义。最低来说,这只是一个普通义工的建议,跟您在这里所提的看法没有什么不同,应当允许在一定支撑的基础上提出。再者,似乎您有些误解,例如“因为一个家庭主妇提供的数据得出提高助学标准的必要这个结论”,是忽略了前面的两点,CPI和扶贫标准。您在第二篇帖子中继续追问的猪肉的问题,也是如此——我前面有提到国家统计局提供的CPI变成1.22倍。

第二点,“特别是贫困地区衡量物价对生活的影响应该是粮食收购价和购买价的差距”,这个立论的基础,是否是贫困地区的收入和支出“全部都来自粮食”?
如果不是,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年国家一直在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就是因为赶不上市场价格的提高。
如果是,那您或许忽略了两个地方——CPI支出有8个分类指数,其中提高的大多是与最低生活标准息息相关的,这是支持我的观点的选项;
另一个是收入方面,一些贫困家庭的收入来源渐渐变为打工收入,这部分每年都在提高。这一点或许是支撑您观点的选项,也有义工曾经提出来。关于这一点我也确实无法计算,只能提供一个“贫富差距”的说法吧。谁也不否认这些年整体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应该都明白收入差距日渐扩大的趋势吧。如果取一个平均生活水平的中位线,最低收入那些人比较起来是越变越差了。这是我提供扶贫水平标准大幅提高的原因。

第三点,关于“要求资助人掏更多的钱”。资助款有否已经能否款尽其用,这一点我不知道,即使是最强大的义工恐怕也不敢保证,况且资助人也有义务去协助这一问题。再者,这仅仅是一个建议,就算通过了,也无法要求已有的案例去提高,法不涉及以往。而即使是通过后,对未来的资助人,也是一种“请求”,双方认识一致之后的“请求”,如果您觉得不合适也不会接受“请求”,对吧?

最后要说的是,在了解了现有的特困标准已经基本接近我心目中的提高标准之后,我已经放弃了这个建议,转而建议更完善的执行特困流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2-1-3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修改初小项目资助标准的建议

哦,呵~别激动,闲聊一下而已
想必这位同学在日常工作中很少接触到这种提案审查,竞标,高级论坛这一类的活动吧,被礼遇惯了,难免会觉得郁闷
作为一个助学组织的义工,而且是调查义工,想必也很清楚,资助金额的多少对于学生是否辍学是没有必然关系的,除非资助的金额远远高于这个学生心目中想得到的收入,但这明显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一直在给学生灌输,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类虚无缥缈的口号,随着大量的工厂北迁西迁,学生辍学率增加是在所难免的,出门百里之内就可以月入2000,所以他们选择辍学不是资助人的错,不应该提高资助额来维持这样的平衡,出发点错了,其他的不细说了
到目前为止,国际上还没有哪个公益组织是通过CPI来制定资助力度的,国际惯用的公式多是以恩格尔系数为基础衍生出来,希望对你下次提案会有所启发
提案被质疑不是坏事,事先没有做充分的准备就是草率拍脑袋,与是否普通义工还是理事没有任何关系,某些理事比一些普通义工拍脑袋拍得更随意,也懒得去说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2-1-30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修改初小项目资助标准的建议

總有上來就扣帽子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9-11 07:22 , Processed in 0.05392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