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胡卯

希望之光扩大助学形式的建议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7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之光扩大助学形式的建议

我说的讨论,因该是2003年初的几次非正式的讨论。

其实就我的想法是,我比较赞成在我们评估较好的地区相对集中助学,这样对我们的调查成本,工作效率都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12-7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之光扩大助学形式的建议

其实无聊说的这两个问题对于局限于一个地方开展活动的组织都存在,但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重。....尤其是1b里面的两种势力的斗争,第二个问题里的贿赂,感觉都是义工想像出来的一种障碍.....


呵呵,可不是想象出来的呢!有机会参与一次LOH的实地调查/复查活动吧!

不过其实LOH里也不是没有集中的,比如我03年做的贵州石阡,就集中在两个乡的两个村,其中一个村小100多学生.资助了20多孩子.并且就我的不完全统计,目前LOH大部分地区(指的是以县为单位)的资助活动都集中在1-3个乡.
但是真的说效果.我个人倒是觉得我复查时去过的佳县(分布在大约全县的80%的乡都有)要比我自己做的贵州的集中在两个村要好的多.理由很复杂,但是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如果不计较调查\\外联的辛苦的话,绝对是从更大范围选取资助对象更科学,更符合我们做助学的初衷.

对于由本地人做调查,我是坚决持保留态度的.这个不好怀疑某某具体的个人的动机,但是真的比较危险.可不是我想象的哈,呵呵,许多事情不好说,但是真的这个是比较危险的.绝对的危险.当然LOH也还没有教条到不准本地人做调查的地步.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7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之光扩大助学形式的建议

我说的讨论,因该是2003年初的几次非正式的讨论。

其实就我的想法是,我比较赞成在我们评估较好的地区相对集中助学,这样对我们的调查成本,工作效率都比较好。


(-007-) 应该这样做,以前我们就讨论过的问题,后来说到了评估,可评估这个工作至少到现在好象还没有什么进展呢,这个工作该怎么具体实施起来还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7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之光扩大助学形式的建议

胡兄,忍不住把老久以前俺发在内部的一个帖子贴出来续貂。

该帖子在内部的“义工工作论坛”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1880\">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1880</a><!-- m -->

顺便看了看当时回帖里的意见,有同意的,按顺序是蚂蚁、番茄、秦歌、糊涂,也有担忧的,密码当时做了分析和总结。但是没有定论,属于不了了之的之一。

个人觉得,虽然胡兄和我的提议不完全重合,但是基本思路是一样的:缩小范围提高效率。可以借这个机会再提这个想法,并恳请针对这个基本思路能有个结论:同意?不同意?同意这个思路,就可以细致规划具体怎么实施。



发表于: 08 五月 2004 17:24    文章主题: 关于希望之光的工作范围的一点想法   

--------------------------------------------------------------------------------

一直以来,就有一个想法,没敢拿出来说,今天是放假后第一天,说出来大家讨论,如果很不妥,大家就当我是长假休息的昏了头了:)))

主要观点:

把希望之光现在已经在资助的个案作好作细的基础上,以后希望之光的资助范围就限定在每年一个县,或者两年/三年做一个县。

主要优点:

1) 外联和学校、教委什么的沟通比较固定、方便和简单
2) 调查和核查的尺度比较一致,而且个案比较好管理
2) 可以在一个小范围内把助学的事情做的很细致很到位

资助范围的确定:

可以从LOH现在已经开辟,正在开展工作的县里面,挑选一个贫困程度和失学率最高或相对很高,学校和当地有关方面积极配合、认真负责的县。

附加说明:
把摊子铺的很大,范围很广,必然导致调查/核查/外联成本的增高和失误机会的增大。与其这样,倒不如集中精力,一个地区一个地区的做。反正失学的孩子需要帮助的孩子目前仍然很多,LOH做的也是有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7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之光扩大助学形式的建议

再把也是发在内部的另一个帖子贴出来继续续貂。

该帖子在内部的“义工工作论坛”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p=180333amp;highlight=#180333\">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 ... ht=#180333</a><!-- m -->




发表于: 16 五月 2004 03:24    文章主题:     

--------------------------------------------------------------------------------

第二件事情:关于希望之光的工作范围

关于希望之光的工作范围,我已经在另外一个帖子里开了头,在这里,重复并继续,浪费点空间,大家别骂我。

随着希望之光的发展,工作范围逐渐扩大,甚至有了逐渐的蜕变,我认为已经成为问题的有两点:

问题一:刚开始希望之光资助原则很严格,具体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范围内失学或濒临失学的孩子,而且只资助学费。前段时间因为有了高中、师范的个案,所以曾经有过所谓的内部认捐、PASSBY他们捐助高中生的几个讨论。关于资助学费的问题,在很多回合的“扶贫还是助学”的讨论争论之后,现在资助生活费已经有逐渐成为一种习惯的趋势。这些事情,一方面使得希望之光的原则动摇、一方面使希望之光的工作日趋复杂化。

问题一的解决建议:重新回到开始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失学或濒临失学的孩子、只资助学费”的原则上来。大家都明白,咱们国家需要资助的失学孩子多了去了,希望之光所能做的永远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严格的资助范围和资助条件,只能使得希望之光的工作更简洁、更有效率、还可以避免许多无谓的争论。在这个问题上,也许需要一点点冷血。

问题二:希望之光现在的助学涉及十多个省、数十个县、数百所学校。摊子铺的很大,必然导致调查、核查、外联成本的增高、以及失误机会的增大。比如希望之光在陕西的助学,就不能说是很成功的,不论这种不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至少说明在该地区助学很困难、风险大。而内蒙、湖南、贵州这三个地区,就我个人看过不少地方的反馈资料和资助个案的感觉,学校和地方合作单位就很配合、而且认真负责,失误率低。为什么不能多发展这些地区呢?旧帖子见:http://www.lohcn.org.cn/forum/viewtopic.php?t=21880

问题二的解决建议:集中精力,做好那些地方有关单位认真负责而且积极配合、失学率相对较高、失误率低的地区。如果能把一个县、哪怕是一个乡的助学做好做细,也比摊大饼的效率高、效果好。我的建议,可能有“过分依赖地方”的缺陷。而且,要实施这建议,调查方面也有困难,因为目前的“新开发地区”和“复查”基本都是由调查力量和资源决定的,而不是调查组在统筹安排。但是我相信我的建议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因为希望之光存在的基础是网友们的信任,希望之光经不起信誉危机的折腾;而义工们的精力和时间也有限,还是节省些利用高效些好。为什么不多做交流渠道通畅、保险系数大(失误率低)、而且效率高的地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7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之光扩大助学形式的建议

娃娃,我理解胡筒子的思路与你的类似,内容和方向还是不一样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09:33 , Processed in 0.56441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