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winnie

[邀请] 让信件版成为资助人、受助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邀请] 让信件版成为资助人、受助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原来是为了宣传希望之光


事实上,这些孩子就是因为希望之光得到的资助啊,要是不提希望之光,怎么说得清楚“你怎么受到资助的”这个过程?

――说“在网络上”得到的资助?网络的概念这么空泛。说“好心人”的资助?又抹杀了希望之光的根本性质――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邀请] 让信件版成为资助人、受助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不知道有几个孩子会对我怎么会受到资助这个问题感兴趣呢?如果我是受助人最感兴趣的是我什么时候可以收到下一次汇款
看到那些孩子惶恐的回信,难道就没有体会到这一点吗?急着汇报成绩,急着写决心书,我到是没看见有哪封信是急着问希望之光是什么东西?
资助人最急需与孩子建立的是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而不是这些宣传册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邀请] 让信件版成为资助人、受助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小朋友,当你第一次收到汇款的时候是不是感到很意外?远方的哥哥姐姐是怎么知道你的呢?

现在,就让我从头来说一说这个过程吧。

我们能够认识,是因为电脑和网络。

看了前面关于电脑、网络的介绍,你已经知道了,电脑其实是一种机器,就像电视机一样,你看过电视吗?在电视机里面,可以看到不同的节目。电脑也一样,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电视里的一个节目你看过之后就没有了,和电视不同的是,电脑里的内容你看了之后,下次重新打开电脑,那些内容还会存在。这是因为,电脑和人的大脑一样,也有“储存记忆”的能力,可以把一些东西放在里面;而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电脑,通过网络去看别的电脑储存的内容――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法,其实真实情况比这要复杂。努力学习,等你考上中学、大学,你就可以学习电脑知识,到那时,你就清楚电脑、网络是什么啦。
既然说了,却又卖关子,给别人寄去一大堆资料,然后告诉别人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了,呵~~这话怎么说?我以前碰过一个牧师,有信徒问他,天堂到底有什么好呢?那个牧师说,天堂很好,等你死了就知道了,呵~~
去过你家的哥哥姐姐觉得你家里人没有说假话骗他们,他们回来之后,就把你的情况写到电脑里了。
无言........这句话的存在是一个伤害
这些哥哥姐姐还去过其他小朋友家,那些小朋友也一样,喜欢读书学习,但在学费上也遇到了困难,他们也没有说假话骗哥哥姐姐。他们的资料也和你的写在一起。写完后,哥哥姐姐把你们的资料放到了一个叫“希望之光”的地方,这个地方在电脑上(以后你有机会用电脑了,上网的时候,你也可以去“希望之光”)。
概念错误,希望之光在电脑上?
经常来“希望之光”的一些人,他们申请当了“义工”(就是“义务工作者”的意思)。
引导性错误,义工并不是希望之光专有的,但这样写却让人有这样的误解
你的和其他小朋友的资料放到“希望之光”后,义工们就去看。看完后义工们讨论,看你是不是非常非常喜欢读书,是不是一个不说假话的孩子
如果大家都觉得你又喜欢读书,又从来不说假话,大家就会非常喜欢你。这样,你就可以和远方的哥哥姐姐交朋友啦

这些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读书,也不说假话骗人。喜欢你们的人可多了。知道吗,我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抢在另外的哥哥姐姐前面认识的你啊。
这应该是属于70年代中国式家长的习惯用语吧?问题如上面所写

我们认识了,从此我们就是朋友了。作为朋友,我希望和你说话,写信,我希望你能告诉我你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在你有困难的时候,比如交不上学费的时候,我会帮助你。但是,我也希望你不要说假话来骗我。你一定不会骗我的,对吗?
对了,你喜欢交朋友吗?你想不想认识一些和你一样的小朋友呢?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在其他省的那些小朋友。你想知道他们的家乡和你的家乡有什么不同,他们在学习时遇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吗?如果你想,就写信来告诉我。
过分承诺与威胁,另外,其他资助人公开的信件不代表可以随意转载,这可是一个知识产权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邀请] 让信件版成为资助人、受助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这东西写得费劲。我想了好几天,又整整在电脑前坐了一早上才折腾出来。现在这样,我自己也不满意,但是,我的能力,只能做到这里了。

实际上,在写的时候,我也是顾虑重重,写了删,删了写,反反复复。有好多东西,我想到了,但是没办法用文字来实现。基本上,我是想象着按照二、三年级孩子能看懂的标准来写的。


既然说了,却又卖关子,给别人寄去一大堆资料,然后告诉别人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了,呵~~这话怎么说?我以前碰过一个牧师,有信徒问他,天堂到底有什么好呢?那个牧师说,天堂很好,等你死了就知道了,呵~~



这个关于电脑和网络的介绍就是这样。前面说了一通,后面又说长大了会知道。我个人认为这不是卖关子,充其量是不自信的表现――对自己的介绍不自信,我不能确定孩子看了介绍能不能明白电脑和网络是什么(多半是不能),于是,只好说,等以后你就知道了。呵呵,这也是给我自己留退路呢,孩子以后也确实是会明白电脑啊、网络啊是什么的吧。

所谓“考上中学、大学”云云,是一种“激励”吧,尽管这招数看上去让成年人不屑,可也聊胜于无吧。


无言........这句话的存在是一个伤害



这句话是伤害吗?我在这里确实反复强调“不说假话”的重要性,这是综合考虑的结果――在论坛上,曾经就孩子家人或者其他人故意隐瞒一些事实苦恼。而在这里的资助还要考虑下面这种情况――“贫穷―资助―生活改善―停止资助”,在希望之光,只有足够贫穷才是获得资助的最重要条件。一旦孩子的家境有改善,那么就将停止资助。

按照上面的事实,最贴切的写法是:调查者来到你家,调查到你家足够贫穷,于是他们把你的资料提交到希望之光网站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你家是不是确实贫困。最后审核义工认为你家确实贫困,需要资助,你就通过了审核。以后,要是你家的情况改善了,你要诚实的告诉我,我将停止对你的资助。

概念错误,希望之光在电脑上?

那么,“希望之光”在哪里呢?在广州或者上海的服务器上?在负责收信的熊的办公室里?
引导性错误,义工并不是希望之光专有的,但这样写却让人有这样的误解


嗯,这个倒是,可以改得更清楚一些。
这应该是属于70年代中国式家长的习惯用语吧?问题如上面所写

呵呵,我就是1970年代中国的孩子啊。1990年代的中国农村孩子该接受什么语气、什么观念,等我有了孩子也许会有体会。(嘿嘿,不过那又是二十一世纪的孩子啦)
这段,请求1990年代的家长(中国式或外国式)帮改改。
过分承诺与威胁,另外,其他资助人公开的信件不代表可以随意转载,这可是一个知识产权的问题


过分承诺问题,改为:我会资助你的学费,直到你初中毕业?

过分威胁问题,把“不希望”后面的都删掉?

知识产权问题,不是转载其他资助人贴的信,而是让孩子自己写信寄给论坛或者其他小朋友,或者资助人。前面熊的表格,已经有是否授权发表的征询。


资助人最急需与孩子建立的是一个良好的交流沟通平台,而不是这些宣传册子


“交流沟通平台”在这里的定义,兄弟我不是很明了,如果指资助人的一种与孩子平等交流的心态与经常写信的行动,我也认为完全必要,也确实很急需。

但如果指的是一个“外在”的平台,现在正在做的这个就是在建立平台啊。首先在资助人(还有希望之光论坛)与孩子间建立通信联系。如果资助人不方便自己动手写信,就直接来这里下载上面写好的信寄给孩子。孩子回信了呢,就在这里贴给大家看看。孩子们之间,也可以通过信件版互相认识。

我承认我的信写得很失败,也许不堪让资助人直接取用,但我确实想帮资助人搭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
呵呵,知我者,谓我那什么,不知我者,谓我那什么――嘿嘿,晕了吧,我闪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邀请] 让信件版成为资助人、受助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再说说想做这个事情的初衷:

很想能通过这个活动把资助人联系起来,里面有个帖子建议建立资助人的QQ群,如何更好地资助孩子无疑是资助人之间最重要的共同话题。

很想能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有更广阔的视野,不再是给资助人写千篇一律的感谢信,如果通过我们的努力能让孩子找到共同受助的笔友,能借此了解远方其他小朋友的生活,也许对孩子更有吸引力。

宣传是面对资助人的,对于受助人,我想孩子应该了解希望之光大致是什么样子的,他接受资助后,将有那些信息将被在网上“流传”。靠调查时的那几句话往往解决不了问题,也因此导致以后的诸多误会,比如经常有孩子认为是LOH甚至是LOH负责收信的人资助的,所以有必要在通信中从容地再解释一下。

所以希望这个计划大致有个雏形之后,定稿第一次的“邀请信”和其他一些相关文章,邀请资助人加入进来,当然最好用自己的言语告诉受助者我们可以写文章贴在网络上,可以和远方的小朋友做笔友.....如果偷懒可以借鉴我们上面写的东东。另外请想加入的资助人留下联系方式,最好建立类似QQ群之类的交流平台,以促进资助人之间的联系。

再说明一下这个活动目前只是信件版斑竹的个人想法,未征求希望之光网站的意见。所以我们的名义是资助人...(咱们资助人真应该成立个协会或者工会什么的了),而不是希望之光,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与希望之光无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邀请] 让信件版成为资助人、受助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我也不喜欢过分强调说谎的部分,咱们又不是外联或者调查组的义工,凭啥替他们打预防针伤了咱们资助的孩子的心呢?资人不疑,疑人不资好了。按自己的口味(蜂蜜)修改了一下:




小朋友,当你第一次收到汇款的时候是不是感到很意外?远方的哥哥姐姐是怎么知道你的呢?

现在,就让我从头来说一说这个过程吧。

我们能够认识,是因为电脑和网络。

看了前面关于电脑、网络的介绍,你已经知道了,电脑其实是一种机器,就像电视机一样,你看过电视吗?在电视机里面,可以看到不同的节目。电脑也一样,只要打开电脑就可以看到不同的内容。电视里的一个节目你看过之后就没有了,和电视不同的是,电脑里的内容你看了之后,下次重新打开电脑,那些内容还会存在。这是因为,电脑和人的大脑一样,也有“储存记忆”的能力,可以把一些东西放在里面;而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自己的电脑,通过网络去看别的电脑储存的内容――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说法,其实真实情况比这要复杂。努力学习,等你考上中学、大学,你就可以学习电脑知识,到那时,你就清楚电脑、网络是什么啦。

我认识你,就是因为我用我的电脑找到了你的资料。你的资料上有你的名字、你的学校、你家在哪里、你家有几口人等等。我看到,你是一个好孩子,非常喜欢读书学习。我小时候也喜欢读书学习,我知道读书学习可以给一个人带来快乐。现在我长大了,已经离开课堂和同学们了。我希望你也能拥有这种快乐,于是我愿意认识你,和你交朋友,你愿意把你现在高兴的事情告诉我,让我也分享你的快乐吗?

也许你会问:我的资料怎么会到了电脑上呢?当然不是“天生”就到了电脑上,而是由一些大哥哥大姐姐“写”到电脑里的。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你也许都见过了,对,就是去过你家的那些。

大哥哥大姐姐又怎么知道你家的呢?他们是听学校里的老师说的。老师说,你很喜欢读书,但是在学费上有一点困难。

大哥哥大姐姐就到你家去了,他们记下你们村子的名字,你家大人的名字,你家里的一些情况,他们还要看看你和你家里的人是否诚实。他们回来之后,就把他们看到的情况原原本本写下来。

这些哥哥姐姐还去过其他小朋友家,那些小朋友也一样,喜欢读书学习,但在学费上也遇到了困难。知道吗,在“希望之光”,现在有差不多800个和你一样的小朋友呢,他们有的在陕西省,有的在安徽省,有的在四川省,还有在湖南省、甘肃省、云南省、宁夏自治区、广西自治区的,一共有13个省呢。他们有的在上小学,有的在上初中。这些小朋友和你一样,现在都在资助人的帮助下安心地在学校里读书。

你们的资料会首先被提交给“希望之光”,会有其他一些没有去过你家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一起看,做比较。看完后他们会讨论,哪个小朋友最需要帮助。你如果被选中,就有资格在“希望之光”得到来自远方的好心人的帮助啦。

然后你的部分资料会公开在“希望之光”网站上,比如你念几年级,你的年纪,你家里有多少人,有多少地,收入多少等等。“希望之光”这个地方每天有很多人来,他们都是很有爱心的人。他们看到你的资料,如果想帮助你,就会向“希望之光”提出申请,“希望之光”就会把你的家庭地址,学校地址交给资助人,如果有照片,还会把你的照片交给资助人。

在网上愿意帮助小朋友的人可多了。知道吗,我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抢在另外的哥哥姐姐前面认识的你啊。

这以后,“希望之光”的那些哥哥姐姐还会经常去看你们,并把你们的最新情况带回来告诉我。告诉我你是不是又长高了,是不是懂事,帮助爸爸妈妈做活,学习是不是努力,也许还会帮我带回来你的照片。如果你的家庭经济情况有所好转,那些哥哥姐姐也会建议我停止对你的资助,而把钱让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小朋友。

就是这样,我们认识了,从此我们就是朋友了。作为朋友,我希望和你说话,写信,我希望你能告诉我你的生活和学习情况,在你有困难的时候,比如交不上学费的时候,告诉我,我会帮助你。如果没有意外,我会一直帮助你到初中毕业。

对了,你喜欢交朋友吗?你想不想认识一些和你一样的小朋友呢?就是我前面提到过的和你一样接受“希望之光”资助的那些小朋友。你想知道他们的家乡和你的家乡有什么不同,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了什么好玩的事情吗?你想不想把自己的故事讲给他们听呢?如果你想,就写信来告诉我。我可以帮助你认识在其他地方和你一样接受“希望之光”资助的孩子,相信你们之间会有更多更有趣的话题。

这次就写到这里了,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写信来问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邀请] 让信件版成为资助人、受助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再加一个馊主意,如果觉得分享文章的过程中赤裸裸地里孩子真名不妥,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也搞个ID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邀请] 让信件版成为资助人、受助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再加一个馊主意,如果觉得分享文章的过程中赤裸裸地里孩子真名不妥,我们可以和孩子商量,也搞个ID呀!


好像我小时候交笔友的时候就比较喜欢用笔名(假名^_^),不过其中有一个笔友在我某次回信的时候不小心属了真名的情况下再也不回信了 (-009-) 不晓得是不是怨恨我“骗”他,还是我的真名太吓人了?呵呵

ID,感觉不错哦 (-003-) 至少比较适合我这样的人 (-0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邀请] 让信件版成为资助人、受助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解释怎么开始资助的没必要阿

再说了 怎么知道的?肯定是调查人员去了嘛
至于途径,不那么要紧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2-20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邀请] 让信件版成为资助人、受助孩子之间相互交流的桥梁

友情抬帖,西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05:28 , Processed in 0.78279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