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心滴血

抛砖引玉--与网友们交流。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6-3-6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抛砖引玉--与网友们交流。

欢迎坤叔。
我想你助学的模式和心态,恰恰是希望之光所缺少和应该向学习的。

“结对”意识:这种关系要明显优于LOH的认捐-受助关系。结对强调的是资助人对孩子的一种超越于学费之外的责任,关怀。而LOH则仅强调认捐与被认捐,仅着眼于资助款是否到位。
“物质助学-精神互动-情感培养-道德传承”模式:助学有很多内容,LOH所作的仅仅是最初级的,单一的资助学习费用。尽管面临两免一补的问题,现在已经与学费,杂费脱钩,调整为助学金。但变化步履缓慢,而且在其他方式和内容的助学上,未有启动。我想很多网友和义工,都相信和期望LOH应该能做的更多。

我想,所有这些LOH所不具备的,所不同的,都是应该为LOH所要借鉴和思考改进的。特别是在国家加大免费义务教育的步伐后,如何把助学做下去?

如果LOH依然沉迷与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种不同好像也越来越少),是令人失望的。比如此帖,关于,申请复查的程序和制度,我想解释一次网友和朋友的疑惑,是认真。太多人太多重复的解释,就变成了强调,就会有自恋的感觉。而容易忽视楼主帖子里所反应的问题,铁人和风影做的就非常好,马上意识到帖子里反应的孩子,是不是LOH资助的,是否存在问题,并进行查询和了解。


木几的话,我没有太看懂?

LOH作为助学桥梁,仅仅是一个中间人的角色,她仅可能去进行资金的起源运算以及资金的监督到位,但这绝对不可以说明LOH的助学缺少“精神互动-情感培养-道德传承”,LOH在LOH范围内的助学活动里并不是一个完全的主动者,而仅是牵线者,那么牵线者需要做好她最基本的功课,这点并无指责可言。

我承认你所言助学模式有多种的说法,比如,信天。但是,每种做法都有当时被选择的原因。所以,不可以无视根本的动机,而指责行为本身。。这就比如,拿着信天助学的例子去指责坤叔比没做到的部分一样荒谬。

我并非在维护LOH,但是LOH助学模式,就比如你所言“仅仅是最初级的,单一的资助学习费用”,可是,你可详细比较了这些费用与其他名目下的助学费用相差几多?? 据我所知,LOH的助学金额每学期的学费汇款并不少于其他助学组织。在助学的根本上,LOH并没有本性错误。

你可明白,LOH在牵线搭桥以后,资助人掌握与孩子交流捐助的主动权这有多重要。善要发自于内心,而非硬性摊派。(同时捐助者个人的经济也很重要)

坤叔的例子中,有一位女士捐款一万元给孩子修缮房舍。我很感动于她的善意。但,她的善意,促使实施的起源在于她见到了孩子本身并且目睹了他的生活状态。对于LOH的资助人来讲,有多少资助人能见到分布天南海北的孩子呢?那就再退一步说吧,昆玉老师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助学,不仅自己助学还来到LOH做义工,外出调查复查,你可知道他每次会多带几千元,遇到家庭实际困难的孩子,就会给他们几百元呢??我不否认一个孩子需要房舍的重要,但,更多孩子需要每年几百元的学费,这两者是同样重要的。

捐助人与孩子的沟通是最重要的。同样在捐助者无法见到孩子的时候,他们的信件和有能力见到孩子的关怀是一样的。。我愿意最大限度的体会他们的善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6-3-6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抛砖引玉--与网友们交流。

[quote=quot;micmaoquot;:10856ftx]我愿意最大限度的体会他们的善意。。:)
[/quote:10856ftx]

喜欢月亮姐姐的这句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6-3-6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抛砖引玉--与网友们交流。

呵呵,大家继续讨论了!

看来有机会要去一下凤凰看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6-3-6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抛砖引玉--与网友们交流。

赞成在新得环境下改变助学方式!

但不应该是放宽资助的标准,以帮助贫困为名,其实人家不是贫困了.
既欺骗了资助人,也对孩子发展不利,还有对社会公平的破坏.

而应该是寻找其他的助学形式,比如图书室,奖学金,师资培训,让孩子到城市旅游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6-3-6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抛砖引玉--与网友们交流。

欢迎坤叔。
我想你助学的模式和心态,恰恰是希望之光所缺少和应该向学习的。

“结对”意识:这种关系要明显优于LOH的认捐-受助关系。结对强调的是资助人对孩子的一种超越于学费之外的责任,关怀。而LOH则仅强调认捐与被认捐,仅着眼于资助款是否到位。
“物质助学-精神互动-情感培养-道德传承”模式:助学有很多内容,LOH所作的仅仅是最初级的,单一的资助学习费用。尽管面临两免一补的问题,现在已经与学费,杂费脱钩,调整为助学金。但变化步履缓慢,而且在其他方式和内容的助学上,未有启动。我想很多网友和义工,都相信和期望LOH应该能做的更多。

我想,所有这些LOH所不具备的,所不同的,都是应该为LOH所要借鉴和思考改进的。特别是在国家加大免费义务教育的步伐后,如何把助学做下去?

如果LOH依然沉迷与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种不同好像也越来越少),是令人失望的。比如此帖,关于,申请复查的程序和制度,我想解释一次网友和朋友的疑惑,是认真。太多人太多重复的解释,就变成了强调,就会有自恋的感觉。而容易忽视楼主帖子里所反应的问题,铁人和风影做的就非常好,马上意识到帖子里反应的孩子,是不是LOH资助的,是否存在问题,并进行查询和了解。
认同木几的观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6-3-6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抛砖引玉--与网友们交流。

关键问题是有没有统计过有多少资助人是只追求与农村家庭结对而不注重孩子家庭贫困程度的呢??

我的意思就是
如果你告诉人家资助的是山区贫困儿童,哪你就必须保证那几百块钱是对这个家庭有帮助的,而不是锦上添花.

而如果你一开始就告诉想资助的人,这个只是跟农村孩子结对,不管家庭贫困与否.那大可以放弃所有的对家庭贫困的审查的做法了.

(但现实的问题是到底有多少资助人是冲着资助农村失学儿童的愿望来的而不是冲着其他的原因来的呢??如果只是少数几个很高尚的人这样想,那这个助学怎么继续下去呢?当然如果是有50%以上的人能接受给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上学无忧的孩子以结对资助,那推倒LOH的现有体制都是可以值得尝试的.觉得可以做一个这样的问卷调查后再讨论是否应该放弃目前的严格审查家庭贫困等级的做法比较合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6-3-6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抛砖引玉--与网友们交流。

关键问题是有没有统计过有多少资助人是只追求与农村家庭结对而不注重孩子家庭贫困程度的呢??


(但现实的问题是到底有多少资助人是冲着资助农村失学儿童的愿望来的而不是冲着其他的原因来的呢??如果只是少数几个很高尚的人这样想,那这个助学怎么继续下去呢?当然如果是有50%以上的人能接受给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上学无忧的孩子以结对资助,那推倒LOH的现有体制都是可以值得尝试的.觉得可以做一个这样的问卷调查后再讨论是否应该放弃目前的严格审查家庭贫困等级的做法比较合适.)



我想任何相对自由的事情,都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人们自然会找的合适的去处。不必可以强求。

而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原则和初衷,他坚持的东西不应该轻易改变。我想希望的目的是为了帮助那些贫困的孩子上学,只要这样的孩子还有一个,希望就会努力专心的为他们服务,只有专注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3-6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抛砖引玉--与网友们交流。

去凤凰几天,回来时遇到“民工潮”余波,买不到当天的车票,只好一站站接力。等车间隙,惦记着希望之光的同学,上网吧看一看,呵呵,好热闹,感动之余,是感激,是感谢!

应该说,各个助学团体,各个助学网站的模式,都有其共同点,也有一定的差异,可以肯定的是,都成功了,而且通过实践,还在不断地趋于完善。
我在希望之光潜水,已有好长时间了,直到看到在实施两免一补的新形势下,希望之光提出“助学金”的想法,引起我的共鸣,带着学习、讨教、交流的心态,我上个月才正式注册。

3月8号计划去凤凰,临行时心血来潮,想学着当一次“复查义工”,发现申请的手续很严谨,复查的内容很繁杂,一时冲动发了这个帖子,真没想到会引发一次讨论。看了大家大有见地的跟帖,很受裨益和启发。

面对个别同学的误解,有必要重申我的观点:
1、我始终认为,希望之光的助学模式是成功的,值得借鉴和仿效。以任何的理由全盘否定希望之光的巨大成就,都是错误的。
2、在全面实施两免一补的新形势下,希望之光“助学金”的提法,很有指导意义,这次凤凰之行了解到的情况,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3、毋庸置疑,希望之光严格审查受助对象,原则上是必需的。但捐受双方在建立实际上的结对关系以后,再以“复查”的名义人为地干扰或干涉双方的交往,在情理上过于冷峻,甚至会造成令人无法接受的负面影响。(打个比方:在夫妻已结婚或形成事实婚姻关系后,可否再由组织或介绍人“复查”过,作出“是否合适”的结论,并强制决定双方的关系延续或离婚?)
4、对受助对象贫困标准的认定,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特困生在经过严格审查挑选并与捐助人落实结对以后,再次进行“复查”的做法,基本上没有意义,也不近人情,实属多此一举。
5、结对双方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双方的境况必然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应由他们自行调节,第三者可以适当协调,不应以“复查”的手段或者其它的理由强行干预。


  一得之见,供大家讨论、批评、斧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3-6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抛砖引玉--与网友们交流。

关键问题是有没有统计过有多少资助人是只追求与农村家庭结对而不注重孩子家庭贫困程度的呢??

我的意思就是
如果你告诉人家资助的是山区贫困儿童,哪你就必须保证那几百块钱是对这个家庭有帮助的,而不是锦上添花.

而如果你一开始就告诉想资助的人,这个只是跟农村孩子结对,不管家庭贫困与否.那大可以放弃所有的对家庭贫困的审查的做法了.

(但现实的问题是到底有多少资助人是冲着资助农村失学儿童的愿望来的而不是冲着其他的原因来的呢??如果只是少数几个很高尚的人这样想,那这个助学怎么继续下去呢?当然如果是有50%以上的人能接受给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上学无忧的孩子以结对资助,那推倒LOH的现有体制都是可以值得尝试的.觉得可以做一个这样的问卷调查后再讨论是否应该放弃目前的严格审查家庭贫困等级的做法比较合适.)



据我十几年来自己的实践和对其他助学团体的观察,“只是跟农村孩子结对,不管家庭贫困与否”的助学者,还没有发现过!!

“给家庭条件比较好的上学无忧的孩子以结对资助”的人,大概是天生的白痴!!!

好想见识一下反对“对家庭贫困的孩子进行一定程序的审查”的人,你可以引见吗??


我们在凤凰县资助的750位特困生,是在24000名家庭贫困的待助学童中,按照“特别贫困,品学兼优”的标准,经过学生填表申请、学校推荐,村里公榜讨论,乡镇审查,县团委批准,盖上三个公章,再把附上照片、写明具体的家庭情况和调查意见的表格,交给有捐助意向的热心人挑选,然后一对一的。平均在30个待助学生当中,只有一个有幸得到资助。

我的ID---心滴血,是源于面对那1个受助孩子以外的29双无助的眼睛,心中那有如车裂般的疼痛而起的。
每到一间学校,当三、五个受到资助的孩子欢欣雀跃地楼着我,亲热地叫“伯伯、爷爷”,接过我带来的棉被、新衣、糖果、文具的时候,看到周围那无数衣衫褴褛、饥寒交迫、渴望帮助的孩子,我实在止不住眼眶辛酸的泪和心中翻腾的血……

为什么还要用大于捐助数额若干倍的宝贵的人力物力资源,对这些可怜的孩子进行近乎苛刻、冷酷无情的“复查”呢,难道冷漠的现实社会和苦难的生存环境对他们幼小心灵的伤害还不够么?!


对不起,恕我直言:你的假设如果不是因为无知和误解,就是强词夺理的诡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6-3-6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抛砖引玉--与网友们交流。

信任就是根本.没有这个根本,那目前的看似认捐火暴的场面转眼就会消失.


同意,多少助学的善举被媒体炒做一番之后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希望之光的生命力长久严谨就是一大原因八。

我想支持希望之光源源不断散发热量的是一张编织缜密的网,而支持坤叔的助学团体的我猜是坤叔的个人魅力,但一个人终究力量有限...

不过坤叔,您的坚持和热情真的让人赞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7-29 09:47 , Processed in 0.04848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