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brick

[陕西佛坪] 去佛坪的日子。

[复制链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佛坪的日子。

不能不说某人与黑猪的故事
从张家离开,有人牵着一头黑壮的母猪经过,某人一定要与彼合影。猪不屑一顾,奋力把脸转过去。因此留下有重要纪念意义的一张合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佛坪的日子。

二、告一段落:陈家坝村小郭家坝组
3、唐ZL
当日孩子去了陈家坝街上了,遗憾错过。父母打工,只有婆婆一个人在家,关于汇款收到情况也不是特别清楚。婆婆个头不高,一直在和善地笑。我们站在外间,没有进里间去看。外间空空如也。
此处有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佛坪的日子。

4、谭YF
这是给我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个孩子。房屋两间,门前为菜地。一只比较凶悍的母狗咆哮着不让我们进去,因为还有很可爱的一窝小狗在门槛旁边:)门开在左边,进门右首是锅灶,去时母亲在灶上炒豆子,父亲烧火。孩子很活泼,没有任何因家境引起的困窘神情。语速很快地跟我们打听网站所在。给了她一张希望之光简介,后来被她很郑重的收到里间抽屉里去了。她说刚开始学计算机课程,还不会上网。去年复查时不在家,没有见到。说当时在打工。并且说一直坚持在打零工。
室内陈设如同每个艰难的家庭一样,四壁幽暗,墙边放置着陈旧的一些用具,除了堆满了东西的桌子,看不出这间屋子里还有什么家具。里间是两张床,一张桌子放在孩子床边的窗下。一条搭满了衣服的绳索横贯遮住视线。我对外间桌子上面串起来的干豆角之类比较感兴趣,拍了一张。布置虽然简陋,但是随处都可以让人感觉出这个家庭对于生活的积极热情来。对孩子上学,寡言的父亲在感激得到资助之余,只是表示会尽力找寻打零工的机会赚钱,并无对困难的畏惧。母亲看着我们笑。孩子对父母都很亲昵,其实是很幸福的感觉。
出来时父亲很热情的端出炒豆子,捏了几粒,是很香的小油豆。本来很想让孩子带我们去郭家坝村,可是到路边时卿青身体极度不适,于是我们就托付给了这个孩子家里稍事休息,我和莴苣两人继续上路。后来听卿青说起,特别感激孩子的照顾。尤其是这个女孩子还去商店赊了一些零食在离去时扔上车,令人不知怎么办才好――后来我们俩经过时给孩子家留了20元钱,可这份心意却是无法衡量。

谭家的干菜这样串起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佛坪的日子。

我们三人在此作一小别。我和莴苣两人回到大路上,到路东边的郭家坝村要从河上过去。
正午。在桥头下背荫处分享我们的午餐,一枚月饼。有从陈家坝过来的车,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经过,回他们的村庄。

在来时车上眼馋了很久的吊桥终于在我们脚下了

回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佛坪的日子。

三、另一个郭家坝~村
5、王CY王CX姐弟俩
父母都不在家,出去摘枣皮了。一群孩子都在王家做作业。以至于半天才弄清楚到底王家姐弟是哪两个。弟弟已经转学到陈家坝中心校。姐姐很热情地给我们倒开水,只是有些羞怯:)不太说话,问一句答一句。结果没问出什么来,就走了。竟然忘记了拍照……

6、王CQ
在王CY家里的一群孩子里面竟然就有王CQ的姐姐,于是就跟着她回家去。王CQ在房前洗鞋子,两手的水和泡沫。姐妹俩都落落大方。我们先跟着姐姐进去。
家里非常整洁,窗明几净。门左首墙上挂着几块熏腊肉,下面用塑料布垫着没有直接接触墙面。而竟然只有姐妹俩在家,这几乎令我对姐姐肃然起敬。父亲偏瘫还不算是完全好了,也还是出门打工去了,母亲随行。哥哥在西安打工。王成琪在校住宿,而姐姐是留在家中操持家务,还看到菜地,原来是父亲走时种下的菜。
孩子自己说成绩不好。未必能够考上高中。但也表示会努力学习。
姐姐的名字听起来非常熟悉,隐约有印象这家三个孩子都曾经被提交过。果然,孩子说是接受过资助。而且去年初三毕业后,姐姐确实也去上过免学费的技校,结果很快就回来了。因为是变相的直接去打工,在校学习时间很短,而且校方直接从学生的收入中扣去大部分以抵学费。后来在中心校见到张老师,向我们提及在校学习只有4个月,而企业发放的1000元工资学生只能拿到2、300,这样要持续大约三年。姐姐就是因为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入学以后又退学了,至今一直在家。
摄影师莴苣给姐妹俩设计了POSE,拍了两张合影。
明显可以看到家境有所好转。但考虑到父亲病情,以及孩子如果升入高中,负担可能还是比较重。

这张照片好像不是王CQ家的房子?是王CY王CX姐弟俩的家?莴苣这是你拍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佛坪的日子。

四、算是登山:陈家坝村玉家台组
在王CQ家待了好一会儿,得知玉家台还是要走一些路的。于是让姐姐送我们到大路边,把路指给我们看。还没到吊桥,妹妹就飞奔过来,一看原来我打开过包,把一个小包落在她们家里了……
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李XC家里,莴苣的相机包~
闲言不叙了。

这些同在一个学校的孩子们互相都认识,但是姐姐说玉家台她也没去过。于是让她指给我们看大概的方位,自己去找。问路时发现这三个姓刘的孩子好像是叔伯兄弟姐妹。盘旋而上走了很多路。这时莴苣的背包里字典还有九本,糖啊笔啊 就不算了。我把相机包接过来,两个人中途吃点儿糖补充能量。还是架不住中午的烈日,脚步越来越慢。很不幸的是我的手机没电了,而且笨得没找到另一块电池放在哪里了……估计最后一班车4:30开出,而我们俩一个回佛坪,一个去陈家坝,都要赶得上最后一班车。有一点点着急。
终于到了的时候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三家都住在一起,不很远。

7、刘YYAN
我和这个孩子相处时间最长。
父亲不在家,出门打工去了。母亲满面含笑,非常客气。从我们上门就说要给我们做菜稀饭,说马上就要走才推辞掉。整个过程中小姨也一直抱着孩子在旁边。
孩子有点瘦,很老实,话也不多。但也不甚拘谨。方言有点重,后来带我去其他几个孩子家,交流也比较多,跟我说了很多话,但有时候还是听不太懂。跟我说起住宿费是45,小学实施两免一补以后剩下要交的钱就很少了。
孩子的哥哥刘YB曾经是卿青资助的孩子,非常遗憾她没有能过来,于是要求看他穿着军装的照片。后来孩子告诉我,哥哥没有毕业就坚持入伍,母亲并不支持,可还是尊重孩子的意愿。可以看出母亲还是很希望孩子们能好好读书的。而孩子确实也如母亲所想,对于读书认识很清楚。

刘YYAN家门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佛坪的日子。

7、刘YYING
刘YYAN 带我们去那两家,都是她叔叔家。
门是从外面闩起来的,我正疑惑是否家中无人,刘YYAN 打开门对我说,刘YYING 不在家,她妈妈在家。进门后还是无声无息,在刘YYAN 提示下才发现左侧里间,母亲躺在床上。声音微弱到几乎听不见,而且说话看起来很艰难的样子。于是把字典和笔放下,尽量从刘YYAN 那里问及。孩子已经辍学了:(说是最近两次都没有收到汇款。这个学期开始就没有去上学了。
关于其母的病,也没大听明白。声音似乎是严重咽炎?其实是向我们说起具体的病症,因为方言和声音微弱,没有听清楚。总之卧病在床,也无余钱好好去治。英英肾炎也是这样。母亲极力向我们表达家庭艰难,学费难以支付。我们把来意说明,希望家中能支持孩子上学,承诺联系校方和资助人。

回来后才看到孩子哥哥据说是白血病,而当时没看到哥哥,也没有问起情况如何了

8、刘YC
家中无人,大门紧锁。只从刘YYAN 口中得知家庭情况没有变化。具体汇款收到情况无从得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佛坪的日子。

时间是下午近四点钟。我们俩回到刘YYAN 家里。
从这里下山到路边也得要半小时左右, 而如果上山去最后一个孩子家里,半小时肯定不够,那么一个来回也得一个多小时。这样的话,莴苣估计就赶不上车了。
4:30最后一班车,陈家坝开出来,到山下的时间可能在5点前后,此前莴苣一定要等在那里。
而我要乘佛坪4:30过来的车,经过山下的时间会晚一些,估计也得6:00或者以后。

于是决定在此分道扬镳,把莴苣包里的字典、笔、糖都拿出来装到我的包里,挥手道别。还有8本字典,包实在太重了。就寄存在刘YYAN 家里,反正要走回头路的。手机也放在她家里充电。看不到时间真的是慌张,以后如果这样的话,我一定要弄一块表戴上。

收拾好给最后一个孩子准备的东西,拎着小塑料袋就跟着刘YYAN 出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佛坪的日子。

9、马XG
门前有狗,问了半天,开了半扇门,一个孩子狐疑的目光从门后头露出来。弄明白之后就用力开门,还是没有完全打开。进去以后才发现右边一扇门后是架梯子,根本不可能完全打开的。孩子婆婆(应为奶奶,不该是外婆)在门里左首灶台前看我们,从我们在门外时就是那种表情,令我几乎疑心老人家耳朵不好。孩子有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沉静,彬彬有礼,令人心疼。
父亲不在家,出门打工了。姐姐也不在家,据说出门几年了一直都没有跟家里联系。回去的路上才听刘YYAN说似乎是因为与家中意见不合,离家出走,似乎已经成家了。这个问题真不该问……
其间母亲一直在院子里忙碌着,喂猪还是晒东西什么的――也是那种开放式的院子,完全没有围墙。穿一件似乎是男式的衣服,一望即知不是那种可以正常表达和交流的样子。在谈话过程中,婆婆毫无预兆的对着母亲的方向呵斥了两次,似乎是说“还不回屋去”之类的。倒让我一时反应不过来。孩子脸上的表情没有变化,一如我问他姐姐情形的时候。这是个自尊心强烈的孩子。
后来到院子里给孩子拍照,真的很想看到这个年龄应有的天真欢笑,后来发觉未免有些强人所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6-10-8 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去佛坪的日子。

从马家出来,不那么着急时间了。估摸着时间应该会够,脚步也轻快了。和刘YYAN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说起来当地两免一补以后费用就很少了,小学基本上就没什么负担的了。又说起她婶婶(刘YYING的母亲)实际上对孩子上学也不是那么重视――想来也是,家境困顿艰难,病痛缠身,看不到出路的时候,是否连这几十块钱的费用也可能会成为承受不了的最后一根稻草?真能够超脱生活本身,放眼到遥不可知的期待,莫说这样一个山乡妇人,便是我们,又有几人能够做到?
这也是人生。

顺手拍几张照片。

山花烂漫


人生倘能如此尽收眼底,会少却多少遗憾挣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7-30 13:45 , Processed in 0.04570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