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3vdla196]这是个发生在离郑州市区50公里以外的故事,一个小女孩天天在崎岖的山路上爬行,她患有重病……
幸运的是,有一群驴友发现了她,其中,驴友阿呆将她所处的困境和所持的坚强,用镜头展现在了大家面前。
为尊重阿呆原文,本报对事情核实后,仅对原文进行语法上的修改,与阿呆拍摄的图片一并刊发。 今天看到一个报道,除了事情本身确实值得让人去关注之外,
这里想让大家说说希望之光的调查资料到底应该是怎样处理???
是不是也应该尊重调查复查人的原文呢??在希望之光的资料处理中,总是存在各种观点,我希望这个跑砖引玉,大家都来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虽然我个人一直坚持必须保持调查复查资料的原始的真实,但是现在感觉大家越来越倾向于资料的完美与好看,格式的整齐,语言的不带感情等等........[/quote:3vdla196]
无锚这篇帖子的引用不太合适吧?引用的内容和希望之光的调查复查报告没有可比性的。
调查资料到底应该是怎样处理,作为调查组长的无锚之舟参与制定的希望之光工作流程里写的不是很清楚吗?为什么还要在此抛砖呢?
我本人是希望之光调查组负责整理调查复查报告的义工。一直以来,整理提交的调查复查报告有哪一篇没有尊重调查复查义工和网友的原文呢?对于那些调查复查的义工网友历尽艰辛后写出来的充满感情的报告,又有哪一篇没有保持资料的原始真实呢?
公布在论坛的调查报告和复查报告都是整理后才公布的,除了一些病句和错字作了必要修改,其他有改动吗?这里作过调查复查的义工和朋友多了,大家有目共睹,比较一下好了。
希望之光是助学团体,一切都应该围绕着资助人和被资助人服务,而不是义工内部那个岗位为那个岗位服务的问题,更不是那个义工要留名千古的问题。资料的完善,格式的整齐都是工作流程写的清清楚楚的,不是整理资料的义工个人决定的,这点请弄明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