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月亮

lalala~~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枣庄

lalala~~



我来了。:)

去水淹你的博~~~

----------------------

我阿,昨天一早起来,画图直到晚上将近9点,手都抬不起来拉
所以就跑到土豆看我的最爱ALAN,好可惜,最新一集里,他没有办个案子,出场好少。。于是我失望的去睡了。。
还有阿,前几天一直在零星作图,哎呀呀,,积攒了好几天的累阿
不过今天可以轻松了。。。其实还是有点小修改的
我想大概2小时就能完成吧。。。所以。。。我可以先玩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4-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lalala~~

哈哈哈哈,检查啦,水势还不够大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枣庄

lalala~~



哈哈,刚才去吃点东西补充体力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4-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lalala~~

哀嚎一声:累啊。。。爬啊爬啊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4-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江苏苏州

lalala~~

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枣庄

lalala~~

哀嚎一声:累啊。。。爬啊爬啊爬。。。   


严重慰问一下! 呵呵

我决定去你博客灌水5个贴,表达心意,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枣庄

lalala~~

踩!
  


地主老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山东枣庄

lalala~~



曹操:拔剑四顾心茫然

作者:江湖夜雨不眠灯 提交日期:2008-3-5 18:48:00   

  他的一生充满了无数矛盾。
  
  尽管自《三国演义》以降,他已彻底成为奸诈的代名词,再也无法洗净脸上那一片白,可即使是一直竭力贬低他的罗贯中,字里行间仍然无法抑制住对他的一丝隐隐赞许;尽管上世纪中叶他遭遇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翻案,转眼间被捧为法家代表,被拔高到一个空前绝后的地位,但运动本身却因矫枉过正,更因为政治因素的介入而沦为一场闹剧,他仍然毁誉参半。时至今日,围绕着他一生的功过,人们仍然在争论不休,喜爱他的人将他捧到天上,厌恶他的人将他踩在脚下,两边都可以找到成千上百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或反驳对方的观点。我甚至怀疑,关于他的争论永远也不会停止。
  
  也难怪,历史上那些统治者应该具有的全部特征,统统集中在他身上,无论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而这些又往往自相矛盾:悲天悯人又心狠手辣,求贤若渴又妒贤嫉能,豪爽大度又多疑猜忌,虚怀若谷又刚愎自用,光明磊落又阴险狡诈,足智多谋又自作聪明,热烈狂放又冷静缜密……他简直是古往今来所有皇帝中最终极的典型,然而,他偏偏不是。
  
  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治世之能臣,还是乱世之奸雄?
  
  没有答案,都是又都不是。一半是天神,一半是恶魔,光明与黑暗的界限如此模糊,神性与魔性,原本冰炭不能相容的两种气质,就这样不可思议地混合在他的身体里,天衣无缝,水乳交融,不留任何斧凿之痕,让世人瞠目结舌,叹为观止。
  
  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他无疑是整部书中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人。
  
  这就是曹操,一个让我们永远困惑,永远争论不休的人物。
  
  写这个人物,对我来说,颇费踌躇。他的性格是这样立体而复杂,几乎可以分解成无数侧面,而每一个侧面的每一个角度,都在闪烁着或瑰丽或诡异的光芒,就像我们幼时常玩的万花筒,轻轻转动一下,立刻就会变得千迷百幻,神秘莫测。如果把他的性格面面俱到地写来,无疑会成为长篇大论,对我来说,这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难题,自己显然做不到。我只能从他的人生中截取一个侧面,竭力公允地给出自己的理解。
  
  无从考证曹操这种性格是如何形成的,谁也不知道他怎么会有这样的双重人格。他的奸诈他的狠毒,他的宽容他的豪迈,甚至他的足智多谋、他的文采飞扬、他的多才多艺,仿佛统统在一瞬间从天而降。我无法理解这一切,就像无法理解一直卖绿豆的关羽为什么提起青龙刀立刻就能所向披靡,从没谈过恋爱的貂婵为什么被委以重任后立刻就能游刃有余地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罗贯中很少肯把自己笔下人物性格的发展过程、成长的经历全盘托出。但饶是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曹操的身世中,大致推测出他并不快乐的童年。
  
  我相信少时的曹操是自卑的。自卑于自己暴发户一样并不光彩的家世,自卑于自己那个充满争议的姓氏,我猜他甚至会自卑于自己的五短身材和其貌不扬。尽管可以用放荡张狂来掩饰这自卑,但面对着自己少时的玩伴袁绍,面对着那高贵的血统,显赫的家族,英俊威武的外表,阿瞒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完全摆脱自惭形秽的感觉,在这一点上,他甚至不如出身贫寒的刘备。身处社会最低层的皇叔尚且能颇阿Q地哀叹自己的凤凰落架不如鸡,用那早已稀释了不知多少倍的皇族血统来自欺欺人;而曹操,面对着那些根正苗红的太子党们的嘲笑与轻蔑,他的心中只能有怨恨。
  
  应该是这种自卑,使他心中那些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渴望远远比别人强烈得多;也是这种自卑,使他多疑,使他猜忌,使他在以后的人生旅途中无时无刻不在警惕,警惕任何人看穿自己的心思。这种自卑,既是他奋发图强的动力,也是他人格缺陷的一个重要原因,成为他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永远像附骨之蛆一样啮噬着他的心,伤害着别人,也伤害着他自己。
  
  否则,我们便无法说清,一直好游猎、喜歌舞,“恣意放荡”的他,如何能在当上北都尉后便立刻能铁面无情地棒打蹇叔?这种转变毫无征兆,更毫无缘由,就像一个总是在寻衅滋事的问题少年忽然摇身一变,成为了正气凛然的公安局长一样令人不可思议。唯一说得通的解释便是,压抑了太久的对功名的渴望,终于在举孝廉后喷薄而出。也许在年轻的曹操看来,自己终于等来了一生的转机,从此以后,他要以自己的力量,改变那些自己无法改变的东西。新官上任三把火也好,想与过去离经叛道的自己决裂也好,大展宏图的壮志凌云也好,总之这时的曹操,还有接下来破黄巾的曹操,刺董卓的曹操,撇下逡巡不前的各路诸侯独自追击的曹操,甚至还有后来那个迎献帝的曹操,仍然在兢兢业业地扮演着“治世之能臣”的角色,如果没有后边的一段小插曲,我想我会喜欢这个人物的,他比刘备有魄力、有才干,虽然略有些奸诈,但无关大局。
  
  可惜,吕伯奢出现了。
  
  然后,吕伯奢死了。
  
  每次快要读到那里,我都会急忙跳过那一页,我不忍心去读。我不忍心去想象吕伯奢临死前惊惶而疑惑的目光,我不忍心去想象陈宫的痛心疾首,我更不忍心去想象曹操说出那句“宁许我负天下人”时的安然。和陈宫一样,我自始至终也不能明白,为什么他的屠刀没有刺进董卓的身体,沾上的却是那么多无辜者的鲜血?这还是几天前那个为了社稷,为了百姓挺身而出,毅然决定刺杀董卓的热血青年吗?在这小说中最黑暗的一幕里,他比他准备除掉的董卓强多少?
  
  罗贯中顺手从史书中抄下的这个故事,在小说中不过寥寥千余字,也许在醉心于研究厚黑学的读者眼中,这段插曲实在微不足道,死个把人算什么呢,死在战火中和死在曹操的屠刀下有什么区别?乱世中的哪个英雄不是满手鲜血,满口“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吕伯奢的死,唯一价值在于为曹操的性格提纲挈领地做了一个高度概括总结,让大家牢牢记住了他那句名言。此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被接下来的好戏吸引:十八路诸侯会盟,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吕伯奢就这样被人轻易地遗忘了,就像榨干汁水的柠檬皮被人随手扔掉一样;而曹操,在一般人看来,恐怕更不会记住这些被自己杀害的无辜者,毕竟后来死在他手上的人太多,想必连他自己都数不清楚。
  
  然而,这桩没有多少人会在意的命案却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对吕伯奢一家的同情固然是主要原因,但同情之余却同样满怀疑惑,这疑惑来自凶手曹操,来自他杀人前后的矛盾表现。小说没有交代曹操说出那句“宁许我负天下人”时,究竟是什么样的语气和神情,电视剧中反正是放声大笑,洋洋自得,甚至还多少带着点对陈宫的蔑视,以至于每次想起这句话,我眼前总会随之浮现出他那招牌式的冷笑,魔鬼一样诡异而狰狞。
  
  我不明白,第一次杀人的他,如何能像一个职业杀手般从容不迫,甚至当夜还很镇定地睡了一个安稳觉。如果这些发生在水浒中的那些梁山好汉身上,或者发生在十年、二十年后,已经在宫闱你死我活的斗争中变得冷酷无情的曹操身上,还可以理解,但那时的他,却只是一个二十来岁慌不择路的通缉犯,惊惶而狼狈,磨刀声都会让他坐立不安。他是如何拥有连环杀人狂才能有的镇定和狠毒的?
  
  我只能理解为,和从没上过战场的关羽却能温酒斩华雄、从没谈过恋爱的貂蝉却能天衣无缝地施行连环计一样,这里又是罗贯中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败笔。
  
  带着这样的疑问,翻开史书,总算读到了那段故事的本来面目,也从中读出一股异样的味道:
  
  “孙盛《杂记》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遂行。……”
  
  凄怆,这个后来被罗贯中有意删掉的词,何其简单,却又何其耐人寻味,堪称点睛之笔。如果小说当时能留下这个词,一切疑问都会迎刃而解。尽管书中的曹操也曾多次在杀人后表示过悔恨,或厚葬死者,或对死者家属善加抚恤,但很难说这些举动究竟是出自真心还是为了做秀。而我相信,唯有这次,才有可能是他一生中无数次杀人后的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悔恨。
  
  这个词,确确实实应该是曹操当时真实的心情。
  
  我相信,那一天他本是误入歧途,当他惊恐地发现大错已铸、一切都无法挽回时,自己已背负起累累血债,永远也无法洗刷干净。从幼时就深深埋藏在心底的傲慢与自卑,却使他绝不肯承认自己的错误——既然已经背负起了这么多性命,又何必再去在乎更多?
  
  既然如此,索性破罐破摔。于是自暴自弃,于是将错就错,于是横下心来一条道走到黑,于是明知前方是条死路,明知前方荆棘遍布,他却义无反顾,执意要走到底,而且此后确实再也没回过头。于是从那一天起,他便踏上了不归路。这条路孤独而黑暗,身边寥寥几个鬼影憧憧的同行者,也大多是董卓那样货真价实的无赖、恶棍、暴徒、杀人狂。
  
  他屠戮了整个徐州的百姓,他坑杀了仓亭之战的八万降兵,三国志中由他导演的屠杀就足有六次。小说虽然没有完全采用史书的记载,但仍把他的杀戮描写得花样百出,甚至,有声有色。他会因为要安定军心而逼无辜的粮官顶罪,因为自己的诗被批评了几句就把刘馥戳个透明窟窿,因为自己的心思被杨修一语道破而将他处斩,因为匈奴使者看穿自己捉刀者的身份派人去追杀……为了排斥异己,他更是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伏皇后,董贵妃,董承,吉平,崔琰,孔融,耿纪,韦晃,曾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荀彧……一个又一个妨碍他夺权篡位的人,都被毫不留情地翦灭,每颗人头的落地都轻易得有如刈除一株野草。此后的数十年间,曹操确实如他所说,背负起一条又一条人命,一切都在血淋淋地诠释着他当年杀害吕伯奢后留下的座右铭,他果然说到做到。
  
  他前半生在为打下自己的江山而不择手段,后半生则在为守护自己的江山不择手段。他一生都不得安宁,每天都要面对着天下人的咒骂,更要面对自己良心的拷问。他不是野兽般穷凶极恶的董卓,无法从杀戮中得到精神上的快慰,无法安之若素地享受牺牲者的血肉,他终究也没能完全泯灭自己的良知。因为恐惧,因为多疑,他大开杀戒,反过来这杀戮却让他更加恐惧,更加多疑,就像电视剧中那些由好变坏的反面角色,每次都是为了弥补上一桩罪行而犯下新一桩罪行,于是终于陷入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怪圈,越陷越深,无法自拔。
  
  最后,他成功了,虽然没有大功告成,但在那个时代,他的功业确实无人能及。他的一个个仇敌们,一个个反对者们,除了刘备孙权,都被他消灭干净;满朝文武无不唯他马首是瞻,无不在他面前战战兢兢,俯首帖耳。天下已有三分之二落在他手中,他权倾朝野,气焰熏天,位尽人臣至极,甚至只要愿意,他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登上那九五至尊的位置。权势,荣耀,财富,美女……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他都得到了,凭着自己的文治武功,自己的雷霆手段,当然还有自己的满手鲜血。
  
  可终其一生,他快乐吗?我不知道,我也不相信。一个连梦中都会害怕刺客,编出一套“吾梦中好杀人”的谎言的人,一个因为怀疑医生会对自己图谋不轨而宁可拒绝治病的人,每天会在怎样的惶恐不安中度过?这样的生活,还有什么幸福可言?他的宿敌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却有着关张那样的手足,孔明那样的知音,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无论处境多么艰难,他们总是快乐的;可他呢,身边除了许褚、夏侯惇等硕果仅存的寥寥几个亲信,除了王朗、陈群等一干弄臣外,他还剩下谁?他的父亲早已死在乱军之中;他的儿子们为了立嗣斗得你死我活;他的昔日好友袁绍与自己反目成仇、恩断义绝;他曾经的那些一同出生入死的部下们,或是坐镇一方、相忘江湖,或是马革裹尸、冢中长眠,或是干脆被他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救命恩人陈宫弃他而去,一生与他为敌;沮授宁愿为袁氏殉葬也不肯在他帐下做事;关羽抛下锦衣玉食的生活去找自己的大哥,毫无留恋地与他分道扬镳;徐庶相伴左右二十余年,却终生不献一策。那些令他心折,让他佩服,他真心想交的朋友,没有一个人心理上肯真正接纳他。
  
  他身边还有谁?
  
  忘不了平定冀州后,曹操祭奠袁绍的那一幕。他曾哭过自己的父亲,哭过典韦、郭嘉,哭过夏侯渊、庞德,然而哪一次也比不上这次催人泪下:
  
  “……操既定冀州,亲往袁绍墓下设祭,再拜而哭甚哀,顾谓众官曰:‘昔日吾与本初共起兵时,本初问吾曰:若事不辑,方面何所可据?吾问之曰:足下意欲若何?本初曰: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沙漠之众,南向以争天下,庶可以济乎?吾答曰: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此言如昨,而今本初已丧,吾不能不为流涕也!’众皆叹息。……”
  
  “此言如昨,而今本初已丧。”何其悲怆,何其酸楚!十个字里饱含了太多无奈。这对曾经的发小、同僚、战友,在造化的拨弄下,在乱世洪流的席卷中,终于兵戎相向,当两人重逢时已是人鬼殊途,最终也没能言归于好。而我更相信,曹操的泪水中,除了对那昔日友情的追忆,除了对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慨叹外,更多的是兔死狐悲的感伤:袁绍的结局,何尝不会有朝一日成为自己的结局?
  
  袁绍败了,败得困顿而潦倒;自己胜了,却也同样胜得寂寥而凄凉。那一刻,他应该已经预见到了几十年后自己的命运:孤独,从当年选择了那条奸雄的道路开始,就已经注定要如影随形地伴随在自己身边。杀死吕伯奢的那个晚上,他本有机会重新选择,但他不肯,如今再想重来一次时,已经没有退路:走下去,他就还是曹操;停下来,他就是眼前的袁绍。于是只有这样走下去,背负着天下人的性命,背负着痛苦与孤独,走向自己生命的终点。
  
  于是有了东临碣石。陡峭悬崖上,茫茫碧落下,海天之间只余他一个人,孤独地伫立在萧瑟秋风中,俯瞰着洪波浩淼的大海,高处不胜寒。眼前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可谁能和他一同看到这壮美的景色?
  
  于是有了横槊赋诗。波光粼粼的江面,夜空传来阵阵鸦鸣,他立在船头,凝望着江心那一轮支离破碎的明月,饮尽一爵酒,握紧手中的长槊,低吟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可他念念不忘的那些人,谁肯把他当作知己?
  
  于是有了铜雀春深。芙蓉帐里春意阑珊,他独自凭栏,远眺着川流不息的漳水,长叹一声:“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可有谁相信,他一生的志向仅仅是要在自己墓碑前刻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墓”那一行字?谁肯去想,无论如何,终究是他,让这个注定要灭亡的王朝苟延残喘了几十年?提起他,谁不是一声冷笑,一句唾骂?
  
  想象着那些时刻,我心中总是为他涌起一阵阵苦涩,我猜他会很想落泪,但我也知道他不会,他是如此吝惜自己的泪水,宁可用笑容来代替,哪怕是在那场自己一生中最惨痛的败仗后。他不会那样脆弱,他只可能放声大笑。
  
  但我更相信,即使是这笑声中,也会带着无尽感伤。
  
  曹操的死颇为痛苦,他看到了伏皇后、董贵妃等人的冤魂一同来向自己索命,于是极度谵妄中留下的临终遗言也语无伦次,毫无生前的沉雄慷慨;身后事更是混乱不堪,尸骨未寒儿子们便为王位争得不可开交——英雄迟暮,晚景往往格外凄凉,尽管我们也许不能完全用英雄这个词来称呼曹操。
  
  同样,在人们眼中,他这一生也应该是留下了不小的遗憾,两个最重要的目标他都没能完成:终其一世,他既没能一统江山,也没有君临天下。然而前者固然是因力不能逮,后者却似乎是心甘情愿。在世人“托名汉相,实为国贼”的骂声中,他一步步迈向权力的巅峰,却又在距终点仅一步之遥的地方止住了脚步,将改朝换代的任务留给了自己儿子去完成,如同易经所讲的亢龙有悔,他说如果天命在自己,自己愿作周文王。我无从揣摩他的真实心理,是对与自己明争暗斗了几十年的那位末代帝王残存的一丝愧疚,是对因宫闱之争而丧生于自己之手的那些人的负罪感,还是暮年终于看穿世事的大彻大悟?兼而有之吧。
  
  而临终时的他,又怎能预见到以后的世事。或许真是报应,仅仅几十年后,由他开创的基业便被自己战友的子孙以类似的手段篡夺,他的后代们甚至还没来得及培养出为本朝歌功颂德的史官,便先后被司马兄弟废黜。于是这短命王朝的臧否,这位被追封的太祖武皇帝的一生功过,只能由自己的颠覆者来盖棺论定;属于他的那张京剧脸谱上,也就这样被抹上一层又一层白色油彩,渐渐失去了原本的面目——它本应是各种颜色杂糅在一起,决不会是简单的、呆板的白。
  
  此后的一千余年里,人人都在乐此不疲地唾骂他,讽刺的是,谁也不知该骂向何方。至今也没有一个人能说出他究竟葬在何处,七十二疑冢成为曹操为自己留下的最后的,也是最安全的庇护所。也许在这片黄土下,他终于可以真正松一口气,他真正得到了安宁:不必再去想那让自己穷尽一生精力去追求的千秋霸业;不必再去为自己窃国大盗的恶名而苦恼;不必再去理会后人的那些嘲笑与辱骂;还有,不必再去面对自己良心的拷问——他终于解脱了。
  
  忽然觉得这种想法很天真,曹操还会在乎那些吗?他与自己的心灵斗争了整整一生,暮年如果还没能看破红尘,早就该黄袍加身,当上货真价实的太祖;也会和赵匡胤一样,成为史书中肉麻地谄媚的对象,庙堂上一具熠熠生辉的木雕土偶。魏武若在天有灵,泉下有知,读到我这些胡言乱语,是否会如听到许子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判词那般,放声大笑?
  
  古人作事无巨细,寂寞豪华皆有意;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4-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lalala~~

忍无可忍的好文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7-4-4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中国北京

lalala~~

小鱼儿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5-1 00:19 , Processed in 0.161211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