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 100%
使用道具 举报
基于此,是不是可以这样考虑: 1、让组织回归平衡,恢复一些需要稍微高调的工作职能,工作岗位大部分属于低调务实的性质,小部分属于高调务虚的性质,甚至可以三七开或者二八开。 2、让一个人的工作要么属于高调性质、要么属于低调性质,拿捏好自己岗位工作的分寸就行。
升级 0%
看完了。前几个话题太大,需要再反刍一下。 最后一个:每次复查走不完所有的孩子是很常见的,我想在下次复查前,那些因各种原因没有走访到的家庭会在备注栏里单独标出来,和有疑问的一起放到优先复查的行列中吧。
没有硬性规定。尽量争取做到,
这么多年来,好像没有什么人仅仅因为某年某个孩子未复查,而对loh质疑的。
上面这两段的思路就是:停掉大部分的一对一(当然不用突然死亡法,可以小学的做到小学毕业,初中的做到初中毕业,不再发展普通的初小资料),只保持极少的极度贫困家庭的一对一资助,转而通过调查农村学校的需求,通过对学校的帮助达到对孩子的帮助的目的。另外,我觉得还有一点就是压缩东部现有的受助区,同时在西部开辟新的受助区。loh还应该收集现在资助的地区的相关助学组织的信息,避免工作范围的重叠,以保证资助工作的有的放矢。 还有,并是不每个初中毕业的孩子都有机会去接受更高的教育,他们必将流向社会,成为千百万打工一族的一员。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什么?可以做的很多。北京市政府每年都会发放一些免费的关于健康的书,loh完全有能力自己或者与兄弟组织合作,编写一些关于城市打工注意事项,或者说是初入社会的注意事项,给那些农村的孩子,让他们将来进入社会的时候少受些磨难,少走些弯路;可以编写关于一些城市与农村不同,提高他们对城市认知的信息;一半对一半的农村、小县城、城市生活得经历告诉我,农村孩子城市孩子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谁也不比谁聪明,唯一的不同是见识。大年初二去圆明园庙会,赶上一场现场互动,4个参与者中,2个北京孩子,1个甘肃孩子,1个河南洛阳的孩子(说他们是孩子是因为他们都才20多岁,跟我差着辈儿),表演时,北京孩子明显占优,能说会场,不怯场,区别即源于自信与自卑的区别。不会的越多,越自卑。loh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少改变一些那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的自卑。 高中的一对一继续保持现状。以前我是有些抵制职业教育的资助的,毕竟根据我有限的了解,很多职业学校实际上就是骗钱的文凭学校而已。现如今,我倒是觉得,如果能够保证职业学校的质量,对于进入这些职业学校的孩子,我们倒是更应该给与帮助,这些孩子的未来才是真正看得着摸得着的。不管现在的就业环境如何恶劣,掌握一门技能比读千卷死书更实际,更管用。
loh完全可以把农村教育放在第一位,受助方放在第二位,资助人放在第三位,自己放在第四位。能全心全意为第一位,第二位负责,第三位还能提出什么让loh无法解释的问题?第三位还有什么理由来质疑?可惜呀,现在论坛上很多腔调,包括loh自己工作的重点,就是如何去取悦资助人。
区别即源于自信与自卑的区别。不会的越多,越自卑。loh完全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多少改变一些那些孩子可能会出现的自卑。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10-25 23:24 , Processed in 0.04916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