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黯夜

参与决策者是否太多?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7-1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决策者是否太多?

.......

目前的希望之光,基层组织设立的很完善,但对于高层决策权却是混乱的。这其中还涉及到了“出资人”地位的问题

.....

达摩克利斯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7-1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决策者是否太多?

一直在炮制自己的方案,原来这里讨论也满热烈哟。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7-1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决策者是否太多?

基层设置地很完善?如果我们把决策层看做是一个房子的地基,我想这样的比喻不会有人反对吧?因为地基确定了一栋房子的规划,占地多少,是圆还是方的

那么按HUNTER的的说法是决策层混乱,地基都已经乱了,这个房子还怎么说得上是完善?

再来一个比喻,反过来把决策层比喻是上梁,基层比喻是下梁,这个上梁都已经是混乱的,那么下梁又如何来完善?

要确立投票制度并不难,只是需要所有义工在加入的时候都必须明白自己有投票的义务,在这里,我想应该非常明确的是,投票是一种义务而不是权利,当一名义工反复多次的不履行这个义务的时候,那么他是否还符合义工的资格?这个规定制定下来,以后的估计要容易解决得多

当投票义务这个前提确立下来,那么决策就会相对变得没那么复杂了,当一个提案投票义工超过半数,就算投票有效,这是很多国家都采用的标准,在投票的统计中,过半数同意就是通过,这个标准可以再商榷

再说说常务组,常务组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常务什么都不是,既不能做决策,又不能做顾问,按道理说,常务是全体义工选举出来,所代表的民意比任何组长都要高,如果是这样的话,常务就应该高于任何一个组的组长,但事实又不是这样,这叫什么民主?简直乱七八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7-1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决策者是否太多?

[quote=quot;hunterquot;:w0adm4ar].......
目前的希望之光,基层组织设立的很完善,但对于高层决策权却是混乱的。这其中还涉及到了“出资人”地位的问题
.....
达摩克利斯剑[/quote:w0adm4ar]
掺和了出资人,情况的确复杂了不少。我比较赞同用剃刀把问题简化。可以使用出资人范围扩大化等等方法,稀释掉出资人团体对loh拥有权力的合理性(虽然这个权力名义上是被放弃的),把最终决定权交给全体在任义工。事实上,未出资义工的辛勤工作也是全体义工共同拥有loh最终一切权力的坚实理论依据。

至于组织架构,我同样赞同“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的理念。在现有基础上,明确权力范围,提高常务的决策权。把各组置于常务之下,常务置于全体义工大会之下,监督这边的组织结构不需要很复杂,一定时候有义工投票压住就行了。如果有决策层,现在的联席会议(这个东东在原组织架构里就比较怪)没有存在必要。这么做的好处是职能清楚,决策层做决策,各组组长做实际实务,有组内事务的决定权,集中精力做好组内事情,起中层作用。那么最终是组长对常务负责,常务对全体义工负责。
这种架构对常务的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常务有很强的个人能力,还要有领导魅力,能够服众;也就是既要是真正的智者,也要是真正的仁者。决策者最多不能超过5个人。考虑到50个实际工作义工里的这种比例有三个都是奇迹了。决策的依据,在基本制度(类似于宪法)的基础上,不妨尝试一下美国的判例法方式,不断参照,权衡评价和反省以前的相类似而又与当前情况有差异的决策的最终后果,对当前情况做出判断,做出相对正确的反应。这种方式相对制度决策,要灵活迅速得多,缺点是有一定任意性,对决策人能力要求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7-1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决策者是否太多?

。决策的依据,在基本制度(类似于宪法)的基础上,不妨尝试一下美国的判例法方式,不断参照,权衡评价和反省以前的相类似而又与当前情况有差异的决策的最终后果,对当前情况做出判断,做出相对正确的反应。这种方式相对制度决策,要灵活迅速得多,缺点是有一定任意性,对决策人能力要求高。

这个判例法确实很好,曾经想过资料审核的时候也这样做。不过首先需要的是对以往判例的搜集分析。这也是一个比较大的工作量。当然可以边走边做,不过需要一个对以往情况很熟悉的老义工,才能够翻出沉底的老帖子:))
这种架构对常务的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常务有很强的个人能力,还要有领导魅力,能够服众;也就是既要是真正的智者,也要是真正的仁者。决策者最多不能超过5个人。考虑到50个实际工作义工里的这种比例有三个都是奇迹了


在最初的创始人放权离开,又经过了长期权利比较松散的时间,要突然产生这样的领导人,恐怕难度会比较大。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样的权利集中的高层,在脱离了日常事务后,有可能再次转向倾向于“务虚”,造成上下脱节。而组长由于对具体事务的了解,对于组内义工的熟悉理解,对于全局较好的把握,都有很多的优势,这应该是最初引入组长联席会议决策机制的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7-1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决策者是否太多?

而组长由于对具体事务的了解,对于组内义工的熟悉理解,对于全局较好的把握,都有很多的优势,这应该是最初引入组长联席会议决策机制的原因

这样去算:如果十个人分配三个人做决策,七个人做实际工作,工作量是十个单位;如果让这十个人既做决策又做实际工作,工作量远不只十个单位。不要以为原来七个人的实际工作现在十个人做了,减轻了工作量;问题是三个人的决策工作现在十个人去做,计算每个人的意见阐述和互相说服到最终投票,工作量往往呈指数增长。再考虑分工熟练性问题,效率会差很多。

一支十人以上团体的成员既要务实还要务虚,投票出一个决定至少也要三天。累得不亦乐乎不说,做出决策的水平往往比三个人做决策要低(这个道理前面说过了),往往到最后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决定,不要说去执行决定了。分工不明的组长联席会议做决策,导致的现状就是这样。
务虚的工作让务虚的岗位去做。务实的工作让务实的岗位去做好了。
务虚会否脱离实际,下次再谈。我还很感兴趣的就是为什么大家会对权力这么恐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7-1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决策者是否太多?

掺和了出资人,情况的确复杂了不少。我比较赞同用剃刀把问题简化。可以使用出资人范围扩大化等等方法,稀释掉出资人团体对loh拥有权力的合理性(虽然这个权力名义上是被放弃的),把最终决定权交给全体在任义工。事实上,未出资义工的辛勤工作也是全体义工共同拥有loh最终一切权力的坚实理论依据。


我不太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什么是稀释掉出资人团体对loh拥有权力的合理性谁能解释一下?

我一向都希望LOH有一个能做决定的团体,人不能多,只有几个人就好,但是我记得这个意见一直被另一部分的义工所反对着,所以就不了了之。现在又提出这个问题,好象又回到以前一样,一样在讨论,一样没结果,真是白费功夫。因为LOH内部的义工大家都不能统一意见,是否应该有人来做决策权,所以就一拖再拖。

T2000说我们义工没有责任感,想请假就请假,真的是很冤枉我们。就拿我来讲,前年开始我就请长假,是因为我要我生BB,但是又不舍得离开,LOH没有开除我的义工身份我不知有多开心多感激。前段时间因为生病又外加工作实在忙,所以又请假了半个月,但是一有时间我就回来了呀,虽然做的工作不是很多,可是我觉得自己已经在努力了,所以我看到你的写的话,心里很不舒服。义工也是人啊,我们所做的事情只是在凭自己的良心,不用给我们扣上那么大的帽子,否则我想没几个人能承受得起这个压力吧!!!!

T2000也是恨铁不成钢,可是任何事情都急不来的,太着急只会引起不正常的反弹,值得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7-1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决策者是否太多?

既然现在讲要制度,那么就应该按照制度来做,制度公平的落实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就不会产生什么感激或者不开心的事情,如果A生BB的时候按照制度退出了,到你生BB的时候也按照制度退出,那么你会感觉怎样?反过来,如果A按制度去做,你却没有按照制度去做,这样你会觉得开心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7-1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决策者是否太多?

既然现在讲要制度,那么就应该按照制度来做,制度公平的落实在每一个人的身上就不会产生什么感激或者不开心的事情,如果A生BB的时候按照制度退出了,到你生BB的时候也按照制度退出,那么你会感觉怎样?反过来,如果A按制度去做,你却没有按照制度去做,这样你会觉得开心吗?


你的意思是如果A不能请长假,那么B也不能请长假是吗?
我觉得你总有办法可以曲解别人的请话,为什么总是把别人当敌人呢?LOH的进是很严格的,而出却没那么严,你觉得这个制度要改是你觉得,而也许别人不这样想呢?

法律之外也讲过人情呢,更何况LOH本来就是一个很讲人情的地方,如果不是这个特点,我想大部分的网友与义工也不会来这里。

我觉得和你讲话很累,真的,你就象一个刺猬,不理别人是善意还是恶意通通都刺伤手,你累不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7-15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参与决策者是否太多?

路过,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01:23 , Processed in 0.10000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