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参与决策者是否太多?
基层设置地很完善?如果我们把决策层看做是一个房子的地基,我想这样的比喻不会有人反对吧?因为地基确定了一栋房子的规划,占地多少,是圆还是方的
那么按HUNTER的的说法是决策层混乱,地基都已经乱了,这个房子还怎么说得上是完善?
再来一个比喻,反过来把决策层比喻是上梁,基层比喻是下梁,这个上梁都已经是混乱的,那么下梁又如何来完善?
要确立投票制度并不难,只是需要所有义工在加入的时候都必须明白自己有投票的义务,在这里,我想应该非常明确的是,投票是一种义务而不是权利,当一名义工反复多次的不履行这个义务的时候,那么他是否还符合义工的资格?这个规定制定下来,以后的估计要容易解决得多
当投票义务这个前提确立下来,那么决策就会相对变得没那么复杂了,当一个提案投票义工超过半数,就算投票有效,这是很多国家都采用的标准,在投票的统计中,过半数同意就是通过,这个标准可以再商榷
再说说常务组,常务组到底是什么?我认为常务什么都不是,既不能做决策,又不能做顾问,按道理说,常务是全体义工选举出来,所代表的民意比任何组长都要高,如果是这样的话,常务就应该高于任何一个组的组长,但事实又不是这样,这叫什么民主?简直乱七八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