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胡卯

主事者的气度――兼答有不为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8-30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事者的气度――兼答有不为

要回答有不为的问题,我以为关键正在于此――希望之光的目标是什么?做“桥梁”有做桥梁的管理,那样只要做好义工的工作分配,提高义工的工作效率等等就好,相对要单纯一点。做综合(助学论坛)有做综合的管理,那样不但需要工作能力强的义工,还需要有思想和能力的网友。 我个人倾向于希望之光做综合,当然,这只是一个网友的看法。

看来希望之光在经历了3年多的风风雨雨后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与目标,这是件很好的事,因为客观情况如果变化了,目标也有可能要变化,当然,仅仅是也许. 但不管怎样,保证目标清晰,这无疑是最重要的事.如果大家都不知该走向哪里,那这个团队注定是会混乱的.希望LOH的管理层早日达成共识.

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感觉或许\"桥梁\"的概念在现阶段可能更适合一些.\"综合\"当然更好,但\"桥梁\"是更基础的事情,如果\"桥梁\"都还勉为其力的话,或许谈\"综合\"就稍稍早了点.仅从这次秋季搭桥的情况上来看,LOH还有不少可以再改进的地方,所以说等到有一天我们的\"桥梁\"四通八达四平八稳了,我们再\"综合\"一下,那何尝不是一件快事!
在尽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效率已经不错了的前提下),一个网络团队能发展到多少大的规模?

这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积极的探讨,我不是想泼凉水,但我的确想说可能花太多时间研究这个多大的具体定义不是当务之急. 首先,这个问题肯定是没答案的,理论上而言它可以无限,因为网络的组织形式是现实的翻版,现实中的公司那种全球规模的实在是太多了,最终所区别的不过是管理效率的高低而已,而这种管理效率又是个见仁见智讨论起来就没边的事. 其次,退一步说,就算大家达成了共识--比如1万人啦等等,这对当前LOH的具体操作工作是不是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是否能直接的帮助我们解决这次秋季搭桥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所以我在想,与其探讨规模可以做到多大,倒不如先看看在LOH当前规模下我们究竟遇到了什么样的实际问题从而赶快找出解决方法. 有不为兄已经提出了管理是瓶颈, 大家是不是都同意这是目前必须立刻解决的问题? 如果大部分的管理者都同意(永远不用指望所有人都同意), 那是否也同意管理瓶颈就是规模造成的,还是现在的规模基本ok但是一些具体工作比如外联人力那里还有机会把握的更好一点?大家不妨就事论事,争取能对症下药,保证LOH始终在一个良性循环中发展.
只做一个能够让我们自己心安理得的网站,还是扩大规模,全力以赴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帮助?如果依照网友们的呼声,迫于外界的压力不得不扩张,在重压之下,LOH还能坚持多久?

全力以赴让更多的孩子得到帮助,这应该是我们的目标,至于是不是要扩大规模,这属于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途径,两者应该是不太一样的.不过我赞成海黛的倾向,因为如果一定要讲扩大规模的话,我想假使LOH能够保证已公布的孩子90%都稳定的从资助人获得了帮助,那么扩张是可以放进议事范畴,但是当前从老糊涂回复我另外一个帖子的情况上来看,好像谈规模--如果这个规模指被帮助的孩子数量的话--就可能应该放到以后再考虑了.
这里我想到金庸武侠小说中一个有趣的比喻,说一个威力巨大的重重的大铁锤,如果是个大力士来使,那么威力暴增;可是如果由一个小孩子来用,则不但没威力,甚至可能还会伤到自身. 也许对LOH来说,规模就象那个大铁锤, 至于LOH是大力士还是小孩子,则完全取决于搭桥的准确和稳定程度.
目前宜控制规模。把力量投入到制度和流程的完善中。

一旦形成到比较成熟的时期就可以推而广之,进行无性繁殖(是叫克隆吗?怕用错了)。如果上手就有一套可以借鉴的制度和工作流程,有处理资料的数据库,做起来会容易很多。所以希望之光将来可以把这些东西提供给有兴趣的人且基本认可这套程序的人作为借鉴的资料,各人拿到这套东西后,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来修改,升级,改装后形成自己的特色。


winnie说得太好了, 鼓掌,鼓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8-30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事者的气度――兼答有不为

凯文兄的所言,深得我心。对于管理的回答,也让我很有启发。

这次讨论,本来是我自己思考的一个问题,未能有所突破,所以特别想请教各位网友。看来失于空洞,虚了点。唯一的好处在于引发了大家有质量的回帖。

关于定位等问题,颇有些人言人殊的感觉。不太容易与具体问题那样,能得到较为一致之看法。不过我向来认为,团队合作,求同存异,是很重要的一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8-30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事者的气度――兼答有不为

我在企业里做企划管理的,看见这个题目,也看了上面各位的见解,谈点自己的看法:
1、每一个组织都有一个管理和资源的极限。这里就要分析希望之光的资源了,真的充分利用了吗?昨天看见很多网友对抢不到资助对象深感遗憾,就可以说明,很多资源被浪费了,其中资源还包括时有时无的热情。那么分析希望之光的管理呢:网站管理、受助者管理、资助者管理、义工管理、员工管理、档案管理、钱信物管理、信息管理、组织管理等等。管理的幅度和深度确实是有限的,毕竟希望之光只是各位生活中一个工作,而不是全部。
2、希望的理想是帮助更多的失学孩子进入课堂。但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进行阶段性的总结、整理自己的管理能力和资源,只有对这些有了清晰的认识,并对下一步计划实施有了明确的方案后,才开始新的计划。
3、希望之光通过艰苦的工作和诚信,给网友提供了一个平台,让爱在这里流淌。但在爱的互动、爱的延伸这方面做的还很浅。
(1)、隐私。因为隐私,在这里我们看不到那些孩子的眼睛,那些从眼睛里流露的真善美、渴望,那里的穷困的现实,干巴巴的文字描述,难让我们震撼。坦然的接受帮助,坦然的去帮助别人,都是应该提倡的,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不会来这里,希望之光也没必要把他们带进来。
(2)、家?这里应该是一个温暖的充满爱的家,一个大家庭,所有的资助者、被资助者、愿意付出爱心的网友、希望的员工都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可是如何建设这个家,希望还需要做很多。这里交流的信息太少,基本没有资助者之间的交流,除了学费什么的,很少提到孩子的教育,经验,感想,希望等。资助者与被资助者之间的交流也少,基本没有孩子的话、孩子的思想,那些资助者和受助者的故事也没有。。。导致论坛里人气不够旺,发言的人不多,这可能也是义工们都愿意上来就一个话题说几句的原因吧,因为闷了,呵呵。。
4、重点培养。义工调查文章写的都很好,基本把受助者的情况说清楚了,可是最后没有归纳总结的东西,建议继续资助和终止资助的有,可是总应该找几个有希望成才的需要重点培养资助的孩子出来呀,也让资助者有点成就感呀。另外也应该提供除基本上学费用外的其他需要资助的事项,让投标网友自己选择。
5、每一个付出爱的人都希望看到爱之花在盛开,那么希望之光就有义务让大家看到那朵盛开的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4-8-30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主事者的气度――兼答有不为

我觉得希望不管做什么,桥梁也好,综合也罢,总不外乎一个服务的概念,就是为需要救助的孩子服务,为热心的资助人服务,服务无极限,有多大的能力尽多大的心。
希望的真正的主体应该是那些有热情有爱心的资助人,及那些渴望读书而又无助的孩子。应该想尽办法给资助人提供详尽的资料,让他们把希望当成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同时给那些受助的孩子以希望,让他们感觉到大家庭的温暖。没有了他们,也就没有了希望存在的价值。
希望应该摆正心态,做好自己的定位,尽力把服务做好,尽自己的能力不断的把服务延伸,再延伸......
也许自己在服务行业呆得太久,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05:41 , Processed in 0.11733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