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惑:关于调查复查报告的公开方式:
如果是这样,就更应该拿出来嘛.
没有比较,怎么能让资助人清楚,他们资助的是最需要资助的人呢?
审核,也就是人的主观意见了,从来都是\"难免有杂念\"的,拿出来接受网友的批评和监督,难道不应该吗?
还有,就是别老拿隐私来说事,除去了姓名地址,谁会知道那是谁呢?何况一个地方同名同姓还不少呢. 而没有去过实地的人,难道还能凭这个想出来那是谁!!!???
还有,为什么调查报告要按一定的方式来写呢?
根据调查人实际看到的听到的写,难道不更好吗?更有真实感吗?
难道调查人\"看到屋后的大树下有头牛\", 难道一定要写\"牛,一头\"吗?
前面已经说了,公布的目的.至少,在现在的公布的目的,还不是为了向网友证明他们的资助是最需要资助的人.即使想证明这个问题,也是很难做到的.
现在资助的标准以及标准的把握,还是LOH按照对助学的理解,来置定以及执行的,这里面标准的置定,调整,以及执行,自然少不了听取最大多数网友的意见和反应来进行的.
审核义工,自然是每个人有每个理解资助,贫困的理解.但也是尽量按照在诸次资助的过程的,对标准的把握经验来进行.当然应该听取网友意见,但具体下去,每个网友也都有自己的理解和标准,实现一个规整划一的标准是不可能的.那只能是一个相互协调和调整的过程,而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就是,LOH发布的资料,是否有人愿意资助.愿意,就是在对标准的理解上达成了一致.
隐私的事情,除了法律的底线,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理解的,LOH在这一点还是倾向于尽最大可能的去保护受助人的隐私.这更多的是一种心态,习惯和风格.
调查报告是否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写.从LOH调查的次数的增加,调查报告的格式也是在调整之中的,至少现在看来,为了保证基本的信息量,以及调查保后的后续流程,规范的好处远远大于不规范的好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