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angel

探险――一位网友的西行笔记(完全版)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6-1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险――一位网友的西行笔记(完全版)

18.鄯善(楼兰)行

我于7月22日到达鄯善县城,原为古鄯善国,本名楼兰,古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汉宣帝元凤四年(公元前54年),西汉军队攻破楼兰,更其国名为鄯善,今天的鄯善已相当现代化了,有网吧、的厅、电脑售后服务车等,甚至连远在山城重庆的“美心”防盗门也在这里有了专卖店,我努力寻找着古鄯善的旧痕,然而除了街道两旁不时飘出的欢快悦耳的维族歌曲外什么也没有。

这里位于东六区,21:20还能见到太阳,当地的上班时间为上午:北京时间9:00―13:00,下午:北京时间16:00―20:00,如果午后温度过高,有些单位下午17:00才上班,影剧院在晚上22:30才开始演出,当地人无论说话或写东西均要在钟点前加上定语北京时间,就连马路上的禁行时段也不例外,冲洗照片时我问晚上10:00可以取吗,服务员回答我:“可以,北京时间”。

晚上我到夜市吃饭,这里灯火辉煌,热闹非凡,油黄色的烤全羊横放在案板上飘出的阵阵香味,令初游者欲走不能。我要了一份手抓饭和八两烤全羊,手抓饭是盛在一个盘子里用勺子吃的,香喷喷有异域味道,我一边喝着冰凉的新疆啤酒,细细品尝着传统维族风味的佳肴,一边不时抬头望着如星星般的灯光。我的思绪在夜空中飘荡着,尽情体验着这不同民族习俗带给我的美的感觉。

饭后我正在拍照,身后一声“朋友,朋友,过来”的热情传呼把我招至一张五六个维族人喝酒的桌前。他们兴致勃勃地问我何去何从,然后有一人倒了满满一杯白酒递给我,并解释说白酒喝在嘴里是热的,到了胃里就凉了。我不知他这理论从何而来,怕不喝有悖民俗,便豪爽地一饮而尽,刚放到桌上,大哥又给我倒了一杯,我说不能喝了。他笑着说道,依维族风俗,若不能喝了就要把酒杯送到倒酒人的手中,若把酒杯放在桌子上,那就是还能喝酒。

和他们交谈中我得知,新疆的白酒全是用粮食酿的,在全疆各县中白酒的消费量鄯善居第一,克拉玛依居第二。这几个朋友天天喝酒,今天早上到现在已喝了6斤了,我瞥了一眼桌下,果然有几个空酒盒子。其中一个46岁的朋友豪爽地反复说,最欢迎远方来的朋友,不醉不休,喝!

晚上回到宾馆,我开始考虑明天的游玩路线了,楼兰古城遗址距鄯善县城还有280公里的路程,我只能看看地图,是不可能去那个令人生畏的地方的。楼兰古城地处塔里木盆地东缘罗布泊中,四周被沙漠包围,人迹罕至,环境异常荒凉、凶险,那里天气冷热变化急剧,夏季午后气温高达40度,而凌晨又降到0度以下,年降水量1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达3000毫米,相差300倍,那里风沙肆虐,沙暴滚滚,实属禁区,神奇的罗布泊,恶劣的自然条件以及各种沙漠奇景为楼兰古城倍添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7月23日上午9:00我骑车到达南郊的沙山,这里的沙山座座相连,形成了茫茫沙漠。

今天下着小雨,我像所有到这里游玩的人一样,把鞋和袜子脱掉,赤脚进入沙漠,我带足了水,推车前进。遇到爬坡时,由于沙土松软加之自行车的重力,车轮常陷入沙中,我须扛车而行。游人多,但沙漠辽阔,大家分头翻山,不一会儿就被各沙山阻隔分开,连个影子都看不到了,赤脚走在下着小雨的沙漠中感觉和自然是如此亲近,我翻越了几座山,站在山顶遥望四周,除了沙丘什么也看不到,我拿出地图和指南针确认方位,楼兰古城就在沙漠的那边,我默默凝望远方,凭吊古城。

据史书记载:公元前2世纪楼兰曾是西域最繁华的地区之一,位于丝绸之路要冲,扼东西交通门户,是汉王朝进入西域的要道,它有着盛极一时的历史和灿烂的绿洲文化,奇怪的是声名显赫的楼兰王国在繁荣昌盛了600年后,却突然史不记载,传不留名了。7世纪时,唐玄奘西天取经归来,看到楼兰国已是“城廓岿然,人烟断绝”了。1900年外国人斯文・赫定率队考察罗布泊,险些全军覆没,称这里为“死亡之海”。

1980年5月我国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罗布泊沙漠中失踪罹难,上海“独行侠”余纯顺历时8年,走遍全国大江南北,最终倒毙在罗布泊沙漠中,又给楼兰古城平添了几分凄凉和悲壮,楼兰古城究竟是怎样消失的?内部环境到底有多么恶劣?有哪些文化遗存?至今仍是个谜。

站在空旷的沙漠中我感到了个人的渺小,如蚁,如埃,如不存在,不管你的思维多么活跃,你的心情多么喧噪,当站在这里极目远眺看到的尽是黄沙的时候,你所考虑的不再会是尘世恩怨,你的心情会悄然平静如水,因为在这里没有其他生命物,面对苍凉的茫茫黄沙,你的第一意识将是如何使生命延续下去。

中午雨过天晴,温度回升,从沙漠返回宾馆,浑身是沙。我的房间隔壁就是公共浴室,我想冲个澡也就几分钟时间不用锁门了,于是就在房间里脱去衣服,然后带上门,仅穿一个裤头去了,洗毕我伸头瞧一下走廊里有没有人,没有!我赶忙开房门,不好,球型锁左右都转不动,是谁把我的门锁上了。我忙回到浴室叫服务员开门,叫了四五声没人应,后传来一声:“服务员买东西去了,请稍等”,这一等就是漫长的20分钟。鄯善属于吐鲁番地区,天气本来就热,急得我在浴室里上蹿下跳。

终于维族服务员买完东西回来了,我问她是谁把我的门锁上了,她不温不火地说不知道,为解开疑团,我开始检查锁具,不看则已,一看惊人,好家伙!库房锁,是谁配的五金,把多人间的客房配成了库房锁,害得我赤身裸体进不去屋。(注:库房锁里面没有按钮或设个假按钮,只要一关门,在外面就必须用钥匙才能打开,此锁专用于库房要地)。

下午我外出逛街,一辆装满哈密瓜的马车旁许多人在吃瓜,我买了一只瓜,足有五公斤重,才一元钱,太便宜了。鄯善盛产哈密瓜,是哈密瓜的真正故乡,乾隆年间鄯善隶属哈密,因是哈密王进贡的瓜,故被称为哈密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6-1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险――一位网友的西行笔记(完全版)

19.飞鸟千里不敢来――火焰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火焰山东起鄯善县兰干流沙河,西止吐鲁番桃儿沟,长100公里,火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缭绕,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西游记》书云:“火焰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过得山,就是铜脑壳,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这部神话小说描写虽然夸张,但其炎热确非它山可比。唐诗人岑参形象地写道:“火焰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7月24日我从鄯善出发到吐鲁番,中午到达了火焰山,远远看去,基岩裸露,呈红色,赤裸而荒凉,在灼热阳光的照射下,红色山岩热浪滚滚,绛红色烟云缭绕盘旋,恰似团团烈焰在燃烧,每一座峰峦都刀劈一般的锋利,一不种百折不挠的力度,红色的沙壤里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

为了留下更真实的写照,我远离公路,把车推至一红色的山崖边拍照留念。好在是下坡路,我在山中蜿蜒穿行,阵阵热浪扑面而来,吸人的空气比从鼻孔里出来的还热。进山至出山约5公里路程,出了山口,便到了火焰山纪念碑前,这里是人们集中拍照的地方,停靠着许多旅游车,当得知我从北京骑车来到这里后,大家纷纷和我合影留念,炎炎烈日下,我成了这里的又一道具。哈吐油田沿着火焰山走向开了许多油井,有几个高入云霄的油丛顶部在熊熊燃烧着,使这里成了真正的“火焰”山了。

在戈壁沙漠中赶路,四周全是这巨大的悲壮,满目皆是没有生命的物体,感受到的是催人泪下的顽强进行曲,走一趟新疆,即使孩童也会早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6-1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险――一位网友的西行笔记(完全版)

20.火热的吐鲁番,美丽的葡萄沟

火焰山距吐鲁番还有35公里的路程。

吐鲁番古称火州,是全国最热的地方,每年7、8月平均气温高达40度以上,史书记载,吐鲁番“日光如火,风吹如炮烙”,光绪癸未五月,“有人曾以面饼贴之砖壁,少顷烙熟”,据测定,吐鲁番戈壁地表温度高达82.3度以上,在这里把鸡蛋埋人沙堆中顷刻即熟。最可怕的是干热风,又叫焚风,温度在40度以上,每年7―8月午后,干热风吹过,使人大有毛发欲焦之感。午后15:00左右我到达了以盛产葡萄闻名于世的葡萄沟。

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处,横切火焰山,呈南北走向,长7公里。我来到这里正值午后,烈日映照下,炽热气流滚滚上升,地表温度已高达53度,加上近7公里的陡峭爬山路,我汗流浃背,气喘吁吁。马路边许多热情的维吾尔族葡萄摊主热情地招呼我下车休息,我挥手谢绝了,我知道一旦停下来,就再也无力蹬上去了。到后来我连侧首致意的力气都没有了,浑身汗水尽情奔流,额头流下的汗腌得我的眼睛都无法睁开,我不断地甩头抛汗以辨路,脑子里一片空白。

经过近40分钟的机械爬行。终于到了目的地,下车后,一少年迎了上前问候我,我这时连声带振动的力量都没有了,仅能用气流发音与之交谈。休息之即,我大口大口饮水,又吃了一个大西瓜,身体逐渐得到了恢复。

此刻俯览葡萄沟,即看到铺绿叠翠,茂密的葡萄园漫山遍谷,连成一片,大大小小,远远近近的果园连成星罗棋布的绿洲,朴素的农舍,镂空的葡萄干晾房点缀其间,宛如海市蜃楼的仙境。通向游园正门的路上,全被浓阴匝地的葡萄藤蔓所覆盖,高大的干架,撑起长长的绿色天幕,令我瞠目结舌,大开眼界。

进入游园,仿佛置身于葡萄王国的水帘洞中,这里藤蔓交织,曲径通幽,一串串葡萄,挂满枝头,像水晶,像玛瑙,像玉珠,晶莹透明,葱翠欲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汩汩的泉水从岩壁裂缝苍苔间流出,汇入崖下池塘中,流水潺潺,绿荫蔽地,给沟谷增添了无限诗情画意。在山泉旁边,是迎接远道而来客人的葡萄瓜果摊,伴随着“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汗的心儿醉了”歌声,一个个美丽的花裙长辫的维吾尔族少女为客人送上一盘盘葡萄。

正在忙活的维族老人见我推车进来,忙请我停下来品尝葡萄,把我安排和服务员同坐一桌,这里背靠泉水,头顶葡萄架,凉爽无比,她们热情地问我从何处来,到何处去,我简单地介绍了行程。活泼可爱的娜依古丽是这里的收款员,长长的睫毛下面藏着一双乌黑深邃的大眼睛,她好奇地用不太熟练的汉语问我路上遇到的惊险故事,我告诉他在甘肃永昌县的山里,突然从一家农舍蹿出两条狗追我,我拼命骑车,眼看追得就剩10多米的时候,这时前面变成了难逢的下坡路,我速度大增,那狗因长时间奔跑终于力竭被我摆脱了。

阿依夏木小姐给我送来了两大盘葡萄,她削肩长项,丰肌弱骨,可惜不懂汉语,靠娜依古丽给她翻译。年轻的经理走过来告诉我说,背后石头上的题词是他写的,当我看后惊叹不已的时候,娜依古丽笑了,手臂还划弋着优美的维族舞蹈,原来经理在给我开玩笑。

我问娜依古丽维族姑娘都会跳舞吗?她无限自信地说,凡维族少女均会唱歌跳舞,我试着请她表演维族舞蹈,她欣然同意,跑过去向维族老人请示。然后我们开始把泉水旁的桌子拿走,腾出一大片空地来。她约来了两个男伴,和阿依夏木四个人跳了起来。旁边还有人弹着冬不拉在伴奏,维族老大爷热情地给我介绍着。

第一段舞蹈叫“夏地亚那”,即“欢乐的”的意思,这是深受维吾尔群众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娜依古丽她们基本步伐以小跳步为主,两臂上举,手掌内外快速抖动,尽情抒发欢乐的心情,使我感到浑身轻快。

第二段舞蹈叫“赛乃姆”,娜依古丽她们两两对舞,舞蹈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在众多的传统民间舞蹈中,“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城镇乡村,深为广大维吾尔族群众所喜爱。这种舞蹈非常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程式的要求,舞者即兴表演。表演中,娜依古丽和阿依夏木经常出现“打指”(两指打响)、“移颈”(动脖子)以及“扬眉”、“动目”等动作。

我想起 “扬眉动目踏花毡”的名句,这正是古代乐舞文化在这些地区舞蹈中的遗存。

维吾尔族舞蹈含蓄、优美,女性姿态柔软、舒展,男子则奔放、矫健。擅长于头部和手腕的运用,通过移颈,头部的摇和丰富多变的手腕,再加上昂首、挺胸、立腰等姿态,以及眼神的巧妙配合,使舞蹈色彩浓郁,别具一格。微颤膝部、旋转身体是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富有特色的表演风格。

维吾尔族民间舞蹈中具有:微颤的动律、多变的舞姿、高超的技巧。其微颤的动律,膝部规律性、延续化的颤动,体现出沙漠上行走的特征;多变的舞姿,在于它广泛吸收西域乐舞的优长;而技巧的运用,正是继承并发展了“胡旋舞”中那些跳跃、旋转以及腰部的各种技艺,极具西域民族特色。

四周的游客不断鼓掌喝彩。最后,娜依古丽和阿依夏木变换着俏皮的舞姿退了下来,用内地眼光看,甚至还带有些许挑逗,我深深被折服了,一生也没有真切地近距离感受到这么优美异域舞蹈。

依依告别后,我在山崖边接了一壶泉水推车外出。

刚到门口,几个好客的维族摊主热情挽留,他们一边介绍各种特产,一边挑出其中最好的给我免费品尝。天山乌梅,护发养发;巴旦木补脑提神;无花果润肺止咳;桑椹干,味甜汁甘,安神养血等,太谢谢这里好客的朋友了。在下山的路上,路边的维族朋友不断招手让我停下,甚至是断喝声,他们是希望我能停下来到家里坐坐,送我几串酸甜的葡萄吃。

坡太急我不便刹车,我想感觉一下飞车俯冲的美妙滋味。在一拐弯处又一个朋友老远就热情振臂挥舞,我滑行片刻停下了车。他说上山时我没有停下来,下山时一定要让我尝尝他们家的葡萄,院子里全是葡萄架,他们一家人在院子中间围着一张木桌吃西瓜,他念着我胸前的字“中国西部行(他念成hang)”,我问他是念hang吗?他坚信说是的,“银行”的“行”。葡萄沟的维族人汉语学得很少,特别是很多大嫂、大婶们竟根本听不懂汉语,这里是维族人居住集中的地方,他们全家都非常好客,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给我吃,临别他们又送了我两串葡萄。

在吐鲁番,火日当头,走在大街上晒得人头皮发麻,但又何以美女如云,肌如凝脂呢?当地朋友说,“因热而饮水不止,所以汗流不止,如水灌沙而土肥沃一样,汗润肌则娇艳无比”。另外还与喝当地的酸奶子有关。酸奶子是一种发酵的乳制品,极受维吾尔人喜爱。不论春夏秋冬,不论男女老少,对酸奶子一往情深,视为离不开的家常饮料。酸奶子如此备受青睐,自有它的魅力。它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羊)奶。妇女饮食酸奶子,可使皮肤变得白嫩、光洁,起到美容作用。

维吾尔人家家都会做酸奶子,常常是自做自饮,也有清晨去巴扎买现成的。维吾尔人饮食酸奶子,不加糖.就喝那个酸劲。

啊,原来如此。

后来我也开始喝酸奶子,刚开始抵不住那个酸劲,牙都要酸掉了,就忙放入适量白砂糖,搅匀后饮用,酸中透甜。还有奶香,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下午我赶到吐鲁番市区,汗水像泉水般汩汩外涌,在这里住宿,房间里没有空调是难以忍受的。我住进了吐鲁番破店,一个窗式春兰空调不知已服役了多少年,没有遥控器和开关,只有一个闸刀,把闸刀向上一推,蓝火焰一窜,空调就开了,嗡嗡作响,噪音超过60分贝。我冲了个澡回到房间,顿觉凉气袭人,好爽!舒服!再躺在床上打开电视看动画片《西游记》,光滑的脊背贴着柔软的床单,美妙无比。

19:30分左右,我到工商银行取款,发现里面有专门给顾客配置的“安吉尔”饮水机,饮水用的纸杯上印有工商银行的宣传口号“中国工商银行,你可信赖的银行”字样,像这样的服务设施在北京工商银行的一些储蓄所里也很难看到。

当我正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时,突然听到背后有人和我打招呼,我回头一看,竟然是10天前在敦煌遇到的杭州朋友游良进夫妇,他们带着10岁的女儿出来旅游,今天能在吐鲁番再次相逢简直太意外了,我们都很激动,高兴地交流着旅途见闻。

他们是美术工作者,刚从魔鬼城回到吐鲁番,魔鬼城距乌鲁木齐400公里处,地形复杂,气候炎热,是画家和探险者的圣地,他们在魔鬼城呆了3天,被晒脱了两层皮,女儿的头发都大量脱落了。我告诉他们,夏日外出一定要保护好皮肤。

在新疆,皮肤裸露在太阳下暴晒会得皮肤癌的,温度高天气热,人们不会因为少穿一件衣服而凉快多少,相反,太阳会把皮肤下的水分大量蒸发掉,更可怕的是人们对这种蒸发方式是没有感觉的。今天53度高温下,我还穿着棉质长袖运动衣,既避免了暴晒,又防止体内水分过分蒸发。另外夏天要戴帽子,四周都有沿儿的那种,如果太阳斜射帽沿儿遮不住阳光,就要用条毛巾搭在头上,然后再戴上帽子,这样毛巾可保护脸部。不可穿透明丝光袜子,要穿运动袜,我因为长时间在阳光下骑车,一双运动袜挡不住太阳直射,所以我在里面又套了一双红色袜筒。当然,还要带上防晒霜和防晒露,现在市场上卖有防晒套装,很方便,防晒霜是备用品,当在沙滩上玩耍或不断拍照时,全副武装的模样是不行的,此时即可用防晒霜了。

他们让我一定要到甘南看看,那里风景美极了,有原始山泉草地和纯藏民生活区。我们都感慨中国太大了,许多风景与我们擦肩而过,他们要回去了,女儿的画在澳门获得了一等奖,他们要陪女儿去澳门参加颁奖仪式,便不能去喀什和阿克苏了。我也不能去了,因为要去西藏,8月份是最佳时间,如果去喀什和阿克苏,我到西藏时天气已经冷了,行进会更加困难的。然而阿克苏有亚洲最大的巴扎(集市),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及各穆斯林民族的人都到这里赶集,规模煞是壮观,喀什是维族、哈萨克等西部民族最集中的城市,风景宜人,民俗淳朴。从一进新疆的星星峡开始就不断有人说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哎,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此事古难全啊。游良进夫妇很羡慕我这种旅游方式,他们说明年一定也骑车外出写生。

晚上我去电影院外面的夜市吃饭,这里空间很大,摊位很多,有许多特色的维族风味主食。

我今天吃了一份抓饭和一碗羊蹄,喝了两瓶啤酒。吃完饭刚一转身,又有人向我招手,原来是娜依古丽和阿依夏木两人。她们家住在市里,下班回来刚在另一张桌上吃完饭,原以为下午分手后我已去了达板城,当在这儿看到我的车子才知道我还在吐鲁番,我告诉她们我不是骑车比赛的,不着急赶路,我是旅游观光的,要在吐鲁番停一天。

我们又坐下聊了一会,娜依古丽今年21岁,上班已一年了,她正在学习电脑,并表示如果将来“有机会,有条件”时一定要走出吐鲁番到外面看看去,当问她何时才“有机会,有条件”呢,她像大多数人一样对此说不清楚,阿依夏木今年20岁,仅会用汉字写她的名字,最后她们送我两张葡萄园的纪念票并用维语和汉语留下了地址,维语是倒着写的,汉语的句子是从左到右写,而维语是从右到左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6-1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险――一位网友的西行笔记(完全版)

21.达板城的姑娘

2000年7月26日,我从吐鲁番出发到达板城,路程是92公里。好在今天没有太阳,免受暴晒之苦。早上9:00钟上路,有两条公路通向达板城,其中一条是吐鲁番至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另一条是312国道,最初35公里的高速路没有用铁丝网密封起来,可能是四周全是隔壁滩,根本无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驶入的原因吧。

最初40公里是顺风,我行驶顺利,当行至312国道3925公里界时风向突然转了180度,变成了顶头风,风力劲猛,行进困难,我环顾四周,这里的隔壁滩表面都覆盖着小石子,所以有风无沙。我把车速调至最省力的一档,用力蹬踩,但是凶猛的气流硬是把我的车子多次吹斜后径直向回驶去。我不敢恋骑,生怕身后驶来卡车时突然被吹歪发生事故,尽管我戴了防风眼镜,风仍吹得我眼睛生疼发涩,风速太快,鼻孔吸人的空气很少,我只得张口呼吸,没多久就感觉嘴唇都被吹厚了许多,口水也经常无意识地被风撕扯出来,腮帮子都木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时感到阵阵口渴,很快第一壶水被我喝光了,我很惊诧,在炎炎烈日蒸照下,我对水的需求量都没有今天这么多,可今天是阴天啊!为什么?难道风的对流比太阳的蒸发更容易带走水分吗?

到后来我才知道这里是全国有名的“百里风区”,因为达板城位于天山山脉的中间,是南北疆的分界点,强烈的大风从天山大豁口灌入,形成一股股劲流,最大风力达12级,风速在40米/秒以上,在这个路段,每年有9个月左右都在刮大风。这里曾有过“空中飞人”的故事,据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其地沙泽中独行之人,往往闻呼姓名,一应,则随风不复返……众车以巨绳连缀为一,尚鼓动颠簸,如大江浪涌之舟,或一车独遇,则人马辎重,皆轻若片叶,飘然莫然知所往矣。”乾隆年间,一日昌吉县报乌鲁木齐,言某日午刻,有一人白天而降,原来是吉木萨尔县的遣犯徐吉被风吹到这里了,之后,接吉木萨尔县丞报,“徐吉是日逃”,短短时间内,遣犯已在空中飞腾二百多里。据这个“空中飞人”徐吉说,他被风吹在半空中,如醉如梦,气不得出,努力良久,始能一呼吸耳。

我继续推车缓慢前行,每小时仅能移动两公里,就这样又走了两个多小时,备用水也马上要被我喝光了。虽然在吐鲁番时大家都说,去达板城路上风大,我也没多在意,甚至还庆幸凉快呢,可把吐鲁番的热气给压下去了,没想到这里并无狂风怒号、阴风肆虐,仅仅是疾驶的气流,竟要把我吹干,真是哑巴蚊子咬死人啊!一路上连只鸟都没有,想找户人家等于痴人做梦。在甘肃和新疆,路上100多公里没有人烟纯属正常,玉门镇到安西140公里,星星峡到哈密200公里,两边全是戈壁和荒漠,头顶烈日我一天也都冲过去了,今天怎么就不灵了呢?媒体都说吐鲁番和达板城好,怎么不说说这里阴险的风呢?

我口渴得厉害,舔了舔水壶沿,在距达板城约40公里处停下来,准备拦卡车了,10分钟后驶过来一辆空解放车,上面就一个司机,他是跑短途到达板城的,见我被困,停下车,先给我灌了一壶水,又帮我把自行车放在车厢里,我上了车,驾驶室里沙哑的录音机飘荡着那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如果你要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上你的妹妹,带上你的嫁妆,赶着那马车来。”

下午17:00我到达了梦想中达板城,啊,这难道就是达板城吗?国道从镇中心穿过,两旁稀稀疏疏地零落着几十户人家,墙壁上刷着“修车”“餐馆”“住宿”等血红大字在向人们昭示着这里是一个驿站,它确实是一个驿站,一个重要的关口要隘,这里哪有美丽的大辫子姑娘的身影,看到的全是回族大婶大妈,我怀疑是不是到错地方了,可邮局和镇法庭的牌子证明这里的确是达板城。马路两边简易房上还挂着“靓仔发屋”“丽丽水吧”等手写的牌子,一些新建的楼房表面都贴着白色的竖条瓷砖,我竟找不到合适的拍照景点,最后只好在“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门口留影纪念。

这里回族居民最多,汉族人和维族人较少,只有很少几个维族人经商,这使我觉得好像到了宁夏的某个小镇。我到了集贸市场,饭馆里飘出了争先恐后的拉客声,我感到一阵茫然和凄凉,饭价是吐鲁番的二倍,不一会儿,市场门口就停了几辆旅游车,前来观光的游客很多,他们在徘徊着,不解地环顾四周,迷茫中匆匆扒拉了几口面条,都失望地悄然离去了。

关于达板城的姑娘,我了解到,以前大板城的姑娘是非常漂亮,那是在外族人刚涌人新疆的时候,由于与外族人通婚,出生的混血的达板城姑娘都很美丽,人见人爱。可是由于当地人的思想狭隘,抱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不让这些美丽的姑娘嫁出去,造成了近亲结婚,结果现在的达板城不仅姑娘不美、小伙不帅,而且还有不少弱智人。如今的达板城破旧得很,发展缓慢。

在一棵树下,一个卖西瓜的维族小孩向我招手,这个小男孩今年11岁了,上小学六年级,假期替家人卖瓜。说话间,他姐姐来了,好一个青纯可爱的女孩子,长相酷似黛咪・摩儿(《人鬼情未了》女主角),可惜没有辫子,留着的“赫本”头,胳膊腿也都被太阳晒得黝黑发亮,姐姐名叫美丽开,维语是“公主”的意思,姐弟俩是双胞胎,一个班级坐同桌,他们会说简单的汉语,但不会写汉字,美丽开用维语给我留下了她学校的地址,后来我把她的照片给寄了去。

这里距吐鲁番不到100公里,但气候温差极大,这里白天气温一般在摄氏28度左右,而晚上都降到了10度左右,傍晚时分我在旅馆里就感到了寒气袭人,关上窗户后,身上盖条厚被子才可休息。夏天许多吐鲁番的老人都到这里避暑,每间20平米左右的平房出租价格为80―100元/月。

达板城的傍晚和早晨的景色是迷人的,小镇周围长满了青青的庄稼和绿树,远眺是苍凉的天山,太阳发出柔和的光斜依着大地,美轮美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03-6-1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险――一位网友的西行笔记(完全版)

22.骑车上天池

7月27日早上我出发到乌鲁木齐市,78公里的路程,用时6个小时。

乌鲁木齐是一个大都市,和全国其他大城市一样,车水马龙、高楼林立。霓虹灯和玻璃橱式的服装及化妆品专卖店,无不显示着这里是一个现代化大都市。在商场里购物还可以直接使用从北京带来的牡丹信用卡,十分方便。乌鲁木齐市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维族城市,真正的维族城市是新疆西部的喀什和阿克苏,阿克苏有亚洲最大的巴扎(集市),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及各穆斯林民族的人都到这里赶集,很有异域风情,喀什是维族、哈萨克等西部民族最集中的城市。

天池距乌鲁木齐110公里,7月30日早上6:00我骑车去天池,到阜康65公里是下坡路,我轻松骑行,沿着盘山公路一路直下,路边种植着大面积的向日葵,每每看到向日葵,我都不由想起来抗战时期那个绝妙的比喻“除了向日葵,恐怕再也找不出比汪精卫更亲日的东西了”。

9:00我到达阜康,这里距天池还有45公里路程,当地人看到我要骑车去天池,都笑笑摇了摇头,一个跑天池路线的公共汽车售票员说,有八公里的陡坡,别说骑车,就是推你也推不上去,坡度有45度,我们的车爬着都困难,她的话没有使我停下来,相反,我考虑到返回乌鲁木齐还有110公里的路呢,要走就得抓紧时间,不能再迟疑了,于是马上翻身上车出发了。

天下起了小雨,一辆辆旅游客车从我身边掠过,进入了天山,天山被成片的草场或者杉林交错的覆盖着,由天山上[融化的雪水汇成的河流顺着山谷欢快地奔泻下来,冲刷着岸[边裸露着根筋的苍树,有一处,悬崖壁立,石骨尽露,石质:坚硬而光泽,石缝里长出大树,树荫下覆,纤藤细草,石壁:下是一条奔流明快的河流。隔着河流是片片草原,羊和马在埋头吃草,座座哈萨克毡房前飘展着横幅“巴合提休假村”“毡房奶茶”等字样,在热情地欢迎着远道而来的客人。

我数着山边的路界,在距天池八公里的地方,果然坡度骤升,尤其是进人天池风景区后,抬头一望,旅游车向蜗牛般在头顶盘旋着,山势太陡,公路呈“之”状蜿蜒前伸。我到达半山腰,停车留影,向下一看,对面陡峭的山上密密匝匝地布满了塔松,即云杉,长得整整齐齐,一排一排,一棵一棵紧挨着,透过林子的间隙,看到下面停切甲壳虫大小的轿车,令我头晕目眩,这哪里是爬山呀,这几乎就是在攀岩。

不知为何,今天我并不感到吃力,我分析原因有三,其一是坡度虽陡,但没有45度,低于我的思想准备,有扑空之感;其二是来往车辆都友好地给我鼓劲打气,有的大轿车玻璃窗被打开,里面的人纷纷探出头,挥着手,齐声叫喊“加油,加油”,使我精神大振,毅力倍增;其三是天助我也,爬陡坡时雨停了,路面干了,也没有大风,地心吸引力好像小了许多似的。

下午13:30我终于到达了天池,在青山环绕之间一池碧水跳人眼帘,远处的是博格达雪峰,覆盖着层层白雪,天池就这样静静地躺在其间,塔松、雪山和天上的云影倒映在池水中间,真如瑞士风光。为了赚钱,游船发出震耳的马达声载着游人在湖中缓缓游动,飞速的游艇划过水面,溅起两条长长的白涟,破坏了天池原有的宁静。

天池的四周,有许多草坪,草坪边上都竖着牌子,上面分别写着:“小草微微笑,请您走便道”“青草依依,踏之何忍?”等字样,游客们纷纷在这里留影纪念。

传说中,天池是王母娘娘的洗浴的地方,半山腰的“东小天池”是王母娘娘洗脸的地方。

我在天池停留了三个小时,开始下山了,下山也累,精神必须高度紧张,两只手由于不问断地捏闸而发酸胀痛,一不小心就有冲出山崖的可能,我脚放在踏板上,没有蹬车,美美地滑行了37公里,晚上21:00我回到乌鲁木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3-6-1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险――一位网友的西行笔记(完全版)

谢谢猴哥,加油加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6-1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险――一位网友的西行笔记(完全版)

大师兄,快啊,师傅催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6-1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险――一位网友的西行笔记(完全版)

老哥:辛苦辛苦!
信兄不是说有电子文档吗,不好用?找个网站论坛咨询咨询高手看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6-1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险――一位网友的西行笔记(完全版)

信天大哥,你太伟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3-6-12 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探险――一位网友的西行笔记(完全版)

生活之重与生命之轻----徒步墨脱(上) [精华]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138amp;h=1#5425\">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 ... 8amp;h=1#5425</a><!-- m -->
生活之重与生命之轻----徒步墨脱(下) [精华]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139amp;h=1#5427\">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 ... 9amp;h=1#5427</a><!-- m -->
环游中国《骑车西部行15-1》玛吉阿米---我们共同的家 [精华]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931amp;h=1#10622\">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 ... amp;h=1#10622</a><!-- m -->
环游中国《骑车西部行》看天葬 [精华]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822amp;h=1#9857\">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 ... 2amp;h=1#9857</a><!-- m -->
环游中国《骑车西部行》:重逢柳小茹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600amp;h=1#8232\">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 ... 0amp;h=1#8232</a><!-- m -->
环游中国《骑车西部行12》可可西里与狼对峙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598amp;h=1#8220\">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 ... 8amp;h=1#8220</a><!-- m -->
环游中国《骑车西部行12》邂逅背包女孩,畅游纳木错湖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440amp;h=1#7391\">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 ... 0amp;h=1#7391</a><!-- m -->
环游中国《骑车西部行18》:攀登珠峰
<!-- m --><a class=\"postlink\" href=\"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ow.cgi?id=1140amp;h=1#5428\">http://www.doyouhike.net/forum/topic_sh ... 0amp;h=1#5428</a><!--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8 21:21 , Processed in 0.963275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