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陆非

由孩子母亲的来信所引起的思考

[复制链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孩子母亲的来信所引起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0-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孩子母亲的来信所引起的思考

希望到目前已经资助了700多个孩子, 与孩子及其家庭真正建立了通讯联系的有多少呢? 在信件论坛贴过信的资助人连10分之一都不到(也许很多人不习惯将私人信件公开?). 如果连和受助家庭建立通信联系都还没有做到的话, 谈其他的似乎太早了点.

希望当初吸引我的除了\"抢\"捐之外, 最主要的还是她鼓励资助人与受助孩子直接建立联系, 给予除金钱之外的其他援助. 但仅就公开论坛的帖子来看, 目前希望的功能似乎仅仅集中在了保证资助人每学期的汇款和调查核查上了. (看不到内部论坛, 只能凭猜测, 猜的不对欢迎指出.)

何不先对资助人做个调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孩子母亲的来信所引起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0-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孩子母亲的来信所引起的思考

.......通过和孩子家长的交流,了解当地可以发展牲畜业,而孩子家里的牲口却几乎没有,那么,汇几百元,让家长买几头小猪小羊,发展牲畜业,这是一种帮助孩子家庭发展的方法吧,还有,一些贫困山区种的土豆、小麦等等可能都是老品种,产量很低,在了解之后,买一些适合当地的新品种寄给孩子家庭,提高种植的产量,这也是一种方法吧。如果孩子的家长文化程度高些,还可以买一些种养殖、医疗方面的书籍送给他们,让他们提高生产水平和卫生知识,也有可能。还有,如果孩子的家人有一技之长的,比如会剌绣,会做一些当地的手艺品,而资助人又有渠道销售这些的,那么,可以帮助打通这个渠道等等。(欢迎说出其它的可能性)

我觉得并不需要有多专业的知识,也不是说得要投入多少多少,只要有了这个意识,在平时写信和孩子交流的过程当中,多留心了解一下,是有可能的。当然,这也不适合所有的情况,对孤儿,对没有劳动力的,可能都不适合。同时,这还要有一个前提,资助人愿意帮助孩子家庭发展,已经和孩子家庭建立了联系,觉得他们不错,有过一些交流,要有了一定程度的信任才行。
.......

农村各地的种植、养殖业往往都是经过长期的各种尝试后逐渐形成的一种习惯。其中如水土条件、气候、植被、交通、市场、生产技术等等,都是综合要素,如果没有统筹考虑而贸然改变一个家庭的现有生产状况,其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某地砍了青苗种植烟草或别的什么结果导致歉收,或者是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等等,都是类似的例子。

给一个家庭几百元买几头小猪小羊,这个家庭随之需要增加相应的劳动量以及饲料、技术、销售等方面的开支和压力。在loh的资助个案中,就有贸然决定养牛、养猪却因家畜病死或市场价格下降而导致贫困程度增加的例子。

良种技术的推广也是一样,虽然良种可以较大幅度提高产量,但其前提条件是相应的生产管理技术要求的提高。如果技术服务未能跟上或忽视了管理要求,收成往往还不如传统的种植品种和方法。另外,市场也是一个大问题。这些随着良种而来的压力,一般贫困家庭很难承担――他们脆弱的经济,无力承担更多的风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孩子母亲的来信所引起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0-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孩子母亲的来信所引起的思考

.......举一个例子来说,洋芋品种改良,假设一亩洋芋种子需要1000元,考虑到风险,资助人可以只给100、200元购新种子,只种一两分地进行试验,这样就算失败了,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也不会特别大。而成功了,农户可以利用现有的种子,自行再扩大规模。


搜索一下“马铃薯脱毒 育种”就可以了解可行性如何。其中“农户可以利用现有的种子,自行再扩大规模”不能成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0-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孩子母亲的来信所引起的思考

说两个故事吧

故事一:某广州市一位白领,资助了湖南湘西地区的两个孩子,今年过年带全家去资助的孩子家,看看是否可以帮到其他的方面。因为一双旅游鞋子被偷,引起猜疑到最后引发纠纷。导致警方介入调解。调解无效后,冲突的另一方的老太太现在天天在政府门口闹事,要求赔偿。而资助者也因为这个事情格外伤心。


故事二:上个月下乡,听说一件很有趣的事情,某个村子至今不通公路,镇政府决定贷款修路,方便村民进出,结果大部分村民因为修路影响了自家的耕地面积,不肯修路,而且要修镇政府必须出管理费,而且是每年必须出。结果修路的事情一直耽搁下来了。后来答应减免修路占用的耕地面积赋税,并且用村子集资修路名义,请村子的长辈做工作。(实际上全部都是镇政府出钱)这个路才修完。

很多事情也许是我们前所未闻的,或者说拿到我们来说的确不可思议。总之在不了解的情况下盲目的做其他的事情,也许是有害无益,
今天小陆的分析让我感觉前方暗淡无光了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04-10-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孩子母亲的来信所引起的思考

支持一下陆非,虽然想法不尽同,没敢想到那么大,但我也觉得LOH可以做多那么一点点。
迟些再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孩子母亲的来信所引起的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9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由孩子母亲的来信所引起的思考

[quote:3nusmirs].......举一个例子来说,洋芋品种改良,假设一亩洋芋种子需要1000元,考虑到风险,资助人可以只给100、200元购新种子,只种一两分地进行试验,这样就算失败了,对农户生计的影响也不会特别大。而成功了,农户可以利用现有的种子,自行再扩大规模。

搜索一下“马铃薯脱毒 育种”就可以了解可行性如何。其中“农户可以利用现有的种子,自行再扩大规模”不能成立。[/quote:3nusmirs]

糊涂兄,具体的技术问题,我想就不在这里讨论了吧?

你提的问题,我可以再回应一下,洋芋有很多个品种,不同的地方还有地方上的品种(包括脱毒洋芋)。一般一个新的品种,可以用五年左右(好像有的是3-8年),三、五年之后产量会逐渐降低,这时就需要更换新品种了。洋芋的种子是可以留种的,比如,我今年用二十斤种子种了一亩地,收获了二千斤,二千斤里面就可以挑选一部分做为来年的种子,继续扩大规模。

在第一二代的种子,规模较小的情况下,价格往往很高,像在有的地方,第一代的种子要50元一公斤,第二、三代也要十几二十几元一公斤。这是很多贫困农户购买不起的。

讨论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我觉得不是很有必要,我不是专家,只是根据自己的了解提出一些可能性,具体到了操作层面上,现在距离还有点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9 05:43 , Processed in 0.6978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