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问题]我捐给学生的是学杂费还是生活费?
是不是就因为这个孩子父母双亡,就要资助?而不是根据客观的生活经济条件?
从连续几个资料来看,其家并没有出现经济奇迹,也就是说本来家境就不错,而将其纳入资助的本因,就是家庭成员的特殊性――这孩子没了父母。
上述推理是否属实,请给我个答复。
不是答复,也是推理而已。
看到其他义工贴出的首次调查的原始资料:
住宿及屋内陈设:该家共5间瓦房,处于泥石流危险区,本应该搬迁至村上修的石棉瓦棚,但由于没有厕所,所以没有搬迁。家里陈设空荡,仅有桌子,板凳和两个小柜子,以及两张床。其中,爷爷睡的床在堂屋,堂屋内有一个破旧的电视机,爷爷说这是家里唯一的电器。不远处的猪圈里有一头黑色的大猪。
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及收入情况:该家庭父母因为车祸去逝,仅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均有病在身,无劳动力,无任何经济来源。食物为玉米.
特殊情况:该孩子父母双亡,处境非常艰难。
我觉得首次通过审查是完全正常的。至少从外观讲,调查人员恐怕无法得出“家境不错”的结论。
复查发现家中有冰箱彩电后,我看到复查人员在报告里是这样写的:
这是一个让我们感觉难以判断的家庭。孩子非常得让人喜欢、让人心疼,但其家庭从现象来看、不应说贫困,可以相信无论是爷爷奶奶、还是我们没见过的姑姑一家,都对两个孩子特别的好,让他们吃的、穿的都不差。但我们又不能提出终止资助,因为你能面对一个63岁仍坚持在公路上打工的老人说他挺好的、不需要帮助吗?同时,面对在一夜之间失去父母的孩子,你能轻易地收回你曾伸出的手、说“我不帮你了”吗?写下这些时,我眼前一直晃着的是那双漂亮、聪明、让人心疼的早熟的大眼睛……我想,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终止了对她资助,也建议资助人能多和孩子通信,尽量让她明白,不资助,不是她成绩不好、不是她不乖、不是大家不爱她了……这孩子让人真是一见难忘。所以,我们没法下结论。只能尽量把所看到、听到、想到的说出来,请其他义工和资助人判断。)
不知道资助人是否收到这段话。
复查报告里还说:
孩子长得很清秀,瓜子脸、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特别机灵,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而且熟悉了之后特别善谈,大小事情都懂许多,许多大人说话都没她伶俐,其他小朋友更是爱叫她作“科学家”。她和弟弟一起画了好些画贴在家里,爷爷向我们介绍时很骄傲,并说这孩子很懂事、很勤快,如果有好的教育环境,相信这孩子不一般。
很羡慕这个孩子的资助人(是一诺资助的吗?)。如果你想停止资助的话,直接把这个孩子让给我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