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之光试验室
这个讨论满激烈嘛.呵呵
说两个实际的东西吧!
1\
LOH一直是在发展的,无论资助人数,还是资助的覆盖广度.,除去去年由于两免一补而在资助人数上有些减少之外.
但LOH是漫漫的逐步发展的,那种很快变大的机制里面蕴涵的危机其实更多,那种情况下而危机一旦爆发结果就是消失.而这种逐步漫漫发展的过程是一种能够通过内部不停的调整变化,慢慢适应自身的变大变强的过程.这跟人的成长或者跟我国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2\
看成效的时候即使是只看数量不看质量也不应该看的那么势利,如果一年1400个个案中的1300个都是其实你不资助也不会出现问题的话,那资助了1400个个案的跟资助了600个可能如果不资助会有500个出现问题的话.到底哪个更有成效呢?
不是我说其他网站的做法有什么不好,但以我的经验如果在一个交通还算发达的地区一个村资助几十个孩子,或者父母健康正常且家庭近期无重大特殊事故的家庭的孩子.这中间的99%都是在浪费资助人的感情和金钱.我们说30个孩子通过了3个是浪费,但如果把这30个都资助了那其实是浪费的更多(不仅浪费新资料调查和审核的精力和金钱,还浪费了资助人的精神投入和金钱以及后续的全部跟踪复查和联络工作).
并且这里面最可怕的的还不是浪费的那资助人的金钱和后续工作的问题.最可怕的是将好事变成了坏事.因为,首先,那些其实并不需要资助的孩子在由于父母的操作下不公平的得到了资助,对孩子本身成长而言并不是一个好事.而最重要的其实还是这种不公平带来的道德影响,我记得印象很深的一句话是我曾经问一个我们资助的孩子家长,***(另一个得到资助的孩子)家怎么样,结果他回答的是,"他家上面有人"(后来证实是这个孩子的伯伯是乡上的教育干事).而那些从来不实地调查,或者只通过集中开会和通过本地人员提供联络的方式取得的资料,实践证明其问题可能不是一些人能想象出来的,因为如果一个地方有一个人通过不公平的手段得到了不公平的利益,那以后这种手段就会成为一种潜规则而变成普遍现象,就跟腐败现象一样.这方面的事情LOH是经历过的.
我说上面这些并不是为希望之光资助人数增加不了而辩解.其实义工们都知道我是一个想努力去积极的在不减低质量的前提下增加资助人数的人之一.并且从来不认为以现在的流程就只能容纳500人(其实在去年之前最高峰的时候已经达到了800人吧,具体数字我不是很清楚).我觉得以现有制度容纳几万人是没问题的(当然一些具体的体制和流程是需要适当修改的).所以对那些只要有个什么小问题就立马抛出希望之光的目标\原则\宗旨应该做原则的改变之类的说法不是很赞同.并且即使是这些的修改也不是不可以的(其实上次改助学金和设立高中项目就是突破了过去只资助学校收取的学杂费和只资助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的限制的),这也说明通过LOH自身的调整是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的(其实这也恰恰是民主决策的优点而不是民主决策不适合LOH的论据).
不希望我的这个跟贴又引起什么曲解,我只是说出我知道的事实.那就是,
1\楼主所说的这次审核提交30通过3的事情的出现错误原因是调查组的管理责任(未能很好的培训调查人员对事情的认识等).跟楼主和后面许多朋友讨论的问题并没有原因和结果的关联.
2\至少在我个人这里我不认为我追求的可以接受的质量标准是降低了效率.相反,这是在维护诚信和最起码的公平原则基础上提高了效率.不想在外部论坛讨论调查中的各种让人不快的现象,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许多事情是很多善良的人一辈子可能也想不通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其实也可能正是这些总是很容易被人把善良当傻瓜的人在被人欺骗过以后改变自己的看法更彻底而变到相反的方向.所以以善良的名义是要以公平为基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