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镜与灯

关于希望之光,我的回忆(片段式,已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比之下,我发在希望之光里“关于糊涂”的帖子,下面的留言却极其简朴,很多人只写了两个字:“再见”。

我在开头说,“希望能给自己留下一个念想的地方。他把自己捐了,没有墓地。只要LOH还在,至少我有时可以来这里看看”。这个帖子,其实我心里是拿它当墓碑的。我往上贴了很多东西:我们的照片、有关糊涂的重要帖子以及一些最新的信息,比如眼角膜给了谁,比如我去了墓园。有一天梦到糊涂回来,没有氧气管,生气勃勃的样子,也记在上面。

据说人经历过的所有事,都储存在大脑里,所谓“忘了”,只是因为无法提取或调用。越近期或者刺激越大的事情,越容易回忆起来。其余的大多数事情,则需要“线索”才能回忆起来。“线索”就是事件发生的当时同步发生的事情。比如宣布毛去世时,我正在化龙桥电影院里看“长征组歌”,听到长征组歌,我自然而然地就会想起电影突然中断,工作人员冲到台上,叫大家下午4点收听重要广播的场景。“长征组歌”就是这个场景的“线索”。

回到不再有糊涂的家里,家里却满是糊涂的“线索”,触目伤心。2003年到2016年,13年,家里每一平方厘米的地方都带着糊涂的信息。开头的一个月,我看电视时,会突然扭头对着旁边冲口而出:“你看,明明......”我是要说我们以前争论过的某件事情,现在证明我对了。

一开始我会说出声,后来刚张口,就意识到糊涂已经不在了,但张口想和糊涂说话的冲动持续了几个月。

我已经丢掉了糊涂所有的日用品。呼吸机很新,当场就给了科里一个护士,让她给需要的人。制氧机是直接扔掉的。

在医院的时候,有一次糊涂在我走近的时候扣下桌板上的笔记本电脑,但我看见了上面“遗嘱”两个字。后来过了很多天,我终于战战兢兢地打开他的电脑,去看这个遗嘱。真的是战战兢兢,仿佛指尖碰到笔记本,笔记本就会痛。
接受建议,趁脑子还能用时,把一些要记的东西写下来,以备死后作为遗嘱,方便活着的人料理后事。
这些年就忙了一个希望之光,最想多说几句的也是它。随时想起随时记吧,附在后面,以免影响其他部分。
噢,先要定一个遗嘱执行人吧?蒲卫宁,又要让你做这些你不喜欢的事情了,真对不起。
哥哥姐姐那里请发个告知短信,同时感谢他们对我小时候的照顾和庇护,

最后一句话是个逗号,显然没有写完。

是我给他的建议,这一年多说了几次,但不知道他何时开始写的。

我把这些话拷贝到论坛,就用最快的速度收起电脑。现在这个笔记本还藏在一堆东西里,但我再没有打开过。糊涂给了我所有的密码,包括QQ和多个邮箱,但我从来没有去看过。现在4年多过去,我依然觉得不够勇气去看。

2016年11月,我重新装修了房子。卧室彻底变了,用了整体家俱。全屋粉刷,换了新涂料,新窗帘。客厅也全变了,变成了书房。我觉得一个人,已不再需要客厅。

我是一个很怕麻烦的人,人住在屋里时装修,比新房装修更加麻烦。但驱除伤痛的动力,超过了我对麻烦的恐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糊涂去世后没多久,我就回了一趟重庆。我爸一直在住院,我姐姐已经太累了。

我爸的病房,竟然住了个与糊涂一模一样病情的人,年龄也一样,58岁。他也要用无创呼吸机,时时昏迷,过一阵又醒过来。

不同的是,他太太似乎已经很不耐烦,而他,在醒过来后,会动不动发脾气。慢阻肺在这个年龄就这么严重的,非常少见,而在同一个病房遇到的几率就更低了。我觉得这仿佛是上天的一个暗示,提醒我,我与糊涂,是多么难得。

糊涂一贯觉得遇到我是他的福分,而此时,我才意识到,糊涂一直多么努力地减少自己对我的“麻烦”。他固然是一个脾气不好的人,在医院和在希望之光里都会发作,但从来没有对我。他有时候会跟我说,氧气管挂在耳朵后面,皮肤磨烂了。但他的语气太平常了,我竟没有意识到他痛。

他从来不要我帮他做贴身的事情,包括帮他脱毛衣。护工做可以。我又想到最后那次用救护车送他去医院,他应该非常难受了,但一直默默忍受,甚至到倒下,都没有发出过任何声音。也许出生在军人家庭,有一种血液里遗传来的骄傲和勇敢吧。想一想,我从来没有见过他惊慌失措,在死亡面前也一样,还开玩笑,要“胡吃海喝”。

死亡,使糊涂在我心中的形象变得完美,因而,要自拔,就变得非常艰难。

我是如此地需要一个安慰,况且,我已经相信有神灵。有时候,我会开车去寺院,一个人在院子里坐坐。这里和墓地给我的感觉差不多,内心会感到清凉。只是,我见过所谓的“高僧”,觉得没有缘分。

我还去过几次家庭教会,和牧师有过长谈,但入不了门。

信仰是一种私人体验,靠理性根本拽不过去。有时候我很焦虑,为什么万事俱备,我就是信不了。就像中国男足,有一阵技术非常好了,但临门一脚总是不行,得不了分。我就差这临门一脚。

困困说,你可以试一下祷告,也许可以体验到。我真试了,啥也没有,除了让自己忍住不笑。

我的失眠变得非常严重。全靠吃药,而药效越来越差,只能睡着两三个小时,在半夜醒来,眼睁睁看到天亮。

我看了很多抑郁症的资料,其中说到“睡眠剥夺疗法”。我自行试了一次。不吃安眠药,一夜不睡。第二天虽然很乏,但毫无困意。第二天、第三天也是如此。但人的器官是需要休息的。这三天,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口锅,一直在火上干烧着,有一种生命力虚假而危险的旺盛。我怕了,第三天晚上乖乖地吃了药。

醒过来,觉得有点效,注意力和精力都有改善,但并不能持久。后来我在状况特别不好的情况下,会拿一晚上不睡。

2017年11月,得知珠海从广州引进了新的心理专家,我立刻去采访了。这个医生擅长催眠治疗,我要求体验一下,之后,我挂了她的号,接受了6次治疗。

催眠是用话语引导人放松,在患者的潜意识层面治疗。

躺在一间很安静的诊室,医生拉上窗帘、关灯,将空调的风和温度调至我感觉舒适。她坐在我头旁边的椅子上,开始轻声说话。她看得见我,我看不见她。

按照她的提示深呼吸,睁眼盯着看天花板上的一个点,“在你凝视那一点的时候,你也会感觉到整个人越来越安静,念头越来越少,你可以很清楚地觉察心中流过的每一个念头......”

“现在,你感觉到身体更放松了,你呼吸的速度也变得比较慢,慢慢地,你会感觉到眼皮一点一点地越来越沉重......”

这是第一步,“导入”潜意识状态,然后的过程就是个体化的。先谈话,判断症结,然后再在潜意识的层面进行化解。对我,我觉得她主要为我注入心理能量,因为我已经没有心理“死结”。比如,她会引导我进入海边,躺在沙滩上,看见天很蓝,听见海浪有力地拍打沙滩,连身下的地面也有震动感。

每次催眠完,我都会觉得身心舒畅,脚步轻快有力。但我的失眠并没有明显改善。我叹气着想,心理积郁导致器质改变,现在“郁”虽然没有了,但躯体症状恐怕不会那么快消失。也许郁结的时间太长,如同炒股经中说的,横有多长,竖有多高,我是倒过来的,原来把自己逼得太高,所以现在要躺下来很久。

从2012年确诊抑郁症到现在,8年多了,我已经不需要服用抗抑郁的药,但依然不能脱离安眠药。不过,有关糊涂的“线索”已被时间和新事件越来越深地覆盖起来,只是偶尔想起。

2019年,有一段时间我觉得特别孤独。此时,政府的言论管控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微信朋友圈经常被删,不敢网上与人聊天,而身边的朋友,意见又往往与我不同。我是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孤独感的,然后奇怪这种孤独,因为我很少觉得孤独。然后想到,哦,糊涂不在,不然,至少家里还是一个安全的渲泄空间。

但此时想到糊涂,已经不那么伤痛,因而不那么害怕想起。实际上,我已将糊涂的一张单人照洗出来,装进相框,就放在电脑桌前的窗台上。

这张照片是我特别喜欢的,2008年在海边照的。镜片上有反光,我去不掉,便发到论坛上,问谁可以PS一下。LOH最早的义工月亮帮我做了,贴到论坛,写了几句话:“为糊涂大哥修改照片,这竟是我第一次面见他的方式。这么耿直的帅哥,宁姐的内心一定非常非常不舍吧,此生最最唯一互相珍重的人啊”。

我回复:“实际上,我觉得这样的结局挺好。毕竟糊涂越到最后病的折磨越多,他的状况,就像我们时刻在珠峰上,严重缺氧,真的不好过。现在终于从珠峰上下来了”。

(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镜与灯 于 2021-3-22 13:10 编辑

重复发帖了。无法删除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3-22 14: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8-23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爸是肺癌肺气肿,去年走的,,看着那种带呼吸机喝汤喝稀饭什么都做不了,身体素质差做放疗化疗风险又太大,,,后面家人讨论很久还是决定冒险上化疗
在病房照顾了一周,,感慨很多,临终关怀是个直击人类灵魂的题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0-18 11: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槽钢 发表于 2021-1-2 13:12
搬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4 17:58 , Processed in 0.07750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