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镜与灯

关于希望之光,我的回忆(片段式,已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镜与灯 于 2021-2-3 15:12 编辑

我担惊受怕,当然是因为午餐项目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我,一个文科生,只能心算不超过个位数的加减法、在市场买菜的账都不会算的人,居然去主推了一个自办食堂、提供免费餐的项目!      

现在重看午餐论坛,有好多讨论帖和方案我都看不懂、或者看不下去,包括我自己写的东西。我很庆幸有一大拨像幽人、直言、困猪、撒旦这样的义工在我前面各自独当一面,又配合默契。长期以来,希望之光都被义工自己讥讽为美国篮球的“梦之队”:个人能力超强,但合到一起却不堪一击。但非常幸运,这一次,LOH表现出了“梦之队”的应有水平。

不当理事会义工后,我回到人力组。我的主要目的是完成“新决策机制”试行一年后的修订。这是我当初起草时就计划好的。我自以为,有了这个机制,足可以应对未来LOH可能发生的各种制度性问题,而我对LOH,也算是功德圆满了。所以,2011年4月,我转入机动组休息了半年。

但我还是不太敢去看正在进行的午餐项目。虽然不是负责人了,但我一看,还是会心慌慌的。有时候想提点建议,竟觉得心有余、力不足。

回想起来,其实此时我已经有了抑郁症的症状。2009年我就需要每天吃安眠药了。一般来说,持续几个月失眠,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出现了心理障碍,应该就医。我自己写过多篇关于失眠的稿子,却没把自己的失眠联系进去。

相反,从09年推决策机制,到做理事,到午餐项目,我一直处于一种高强度的工作和亢奋之中。这像又一次燃烧生命,高能爆发,但同时,也耗光了自己。此后,在跟别人说起我在希望之光时,我多次使用了“呕心沥血”一词。我觉得这不是一种形容,而是我当时状态的真实呈现。

2011年10月机动组的期限已到,我回到人力组。此时是第三届理事会,非常需要一个人力组组长。我一咬牙,又接了这个活。然而,我真的不行了。平时写一个人力组公告,几分钟就可以完成,但此时,眼睁睁地看着电脑屏幕,手却抬不起来,大脑几乎不能运转。有时候我花两三个小时勉强完成,有时候干脆放弃,拖到第二天、第三天。12月,当组长不到2个月,我就辞了。

我强撑着,熬过了2012年的元旦。这是个纪念日,意味着我在LOH已经干满了10年,我觉得自己有资格退出了,便退出了。

正式的退出公告,到2月2号才发,只有简单的两行字:“镜与灯,义工编号007,退出希望之光。请好好休息!!!”。回帖很少,而且几乎是统一口径一样简单:“宁姐辛苦了”。

我也只回复了两句话:“谢谢大家。今天学到的新词,休假式治疗,呵呵”。

(先到这里吧,谢谢阅读。我希望谁能把LOH的一些最新数字贴到后面:截止到2020年12月,希望之光共资助了多少学生、总资助金额、资助人人数、义工人数,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8 12: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宁姐的回忆录出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8 15: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分了两天看完,几多感慨。抱抱宁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8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邓飞的免费午餐那个方案,悄悄地说一句,确实是参考了希望之光和后来的三杯茶的免费午餐项目。因为当时我在微博有关注他,看见他说计划要做免费午餐项目,在问粉丝有没有现成的公益项目可以做参考,我私信了他,把希望之光的免费午餐项目给他做了介绍,同时把希望和三杯茶的网址也发给了他,还把yuer的微博也推荐给他,他跟三杯茶曾经有过很短暂的接触或者合作,但是后来就没继续下去,具体原因不是很清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8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lyybluefish 发表于 2021-1-8 16:42
关于邓飞的免费午餐那个方案,悄悄地说一句,确实是参考了希望之光和后来的三杯茶的免费午餐项目。因为当时 ...

哈,猜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8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已经20年了,不容易啊!
宁姐,是否可以发布公众号上面,作为20周年的一个礼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9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镜与灯 于 2021-1-9 10:35 编辑
hopeincn 发表于 2021-1-8 23:08
已经20年了,不容易啊!
宁姐,是否可以发布公众号上面,作为20周年的一个礼物! ...

可以啊。但片段式的,看你们怎么处理了。里面有些括弧里的话,是单独对LOH义工说的,也要注意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0 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镜与灯 发表于 2021-1-9 10:33
可以啊。但片段式的,看你们怎么处理了。里面有些括弧里的话,是单独对LOH义工说的,也要注意处理。
...

好的,没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犹豫了一下,把后续贴上来。私人分享哈,请勿放入公众号。如果要取一个标题,可以是:与糊涂,最后的日子。)

我以为我只是干不动希望之光了,其实不是,我干记者的活,也开始出问题。

以前采访,我总是问问题最多的人,被笑骂“问题儿童”。但现在,我无法根据对方的回答来追问。我能听懂回答,但不知道还有什么问题他没有说清楚。幸好通常是几个媒体共同采访,没有人注意到我出了问题。后来,即使非常简单的采访,我也要提前在笔记本上列出问题,避免中途出现尴尬的冷场。

也没有人注意到,我越来越少写长稿,即使豆腐块大的消息,我也经常用别人的稿件,改一下导语,就交到报社。珠海只有“两报两台”,我们几个记者私交都很好,谁先写好了稿件,都会互发,节省别人的劳动。以前我先写好的时候多,现在经常坐等别人写好。

有一天,我站在镜子前,奋力地想笑一笑。我已经知道我是抑郁症了。查网络资料看到,强迫自己咧一下嘴唇,做个笑的样子,会在心里引起愉悦感,然后出现真正的笑容。但站在镜子前老半天,我连笑的样子也做不出来,死板着一张脸。

我没有及早去看心理医生,是因为我唯一认可的心理医生和我相熟,我不想和她讨论自己的隐私。但到2012年5月,我觉得不能不去了。

她叫我先到电脑上做了个测试。就是一套题,我做得很快,每道选择题前都毫不犹豫。我心想,这不像有病的样子吧,没想到做完,打印出结果来给医生看,她说,抑郁症急性发作期,轻度。

我是插队看病的,只和医生交谈了十几分钟,没有做谈话治疗。但她开了药,药物很见效。

抑郁症早期,是心理性的,谈话如果解决了心理问题,症状会消失。但长期积累,心理问题会变成器质性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叫五羟色胺的神经递质减少,这使得整个人的“活性”降低,无论是思维速度、认知能力还是体力。对情绪的影响当然是最明显的,专业术语叫“心境低落”,所以没有笑容。

药物可以增加这种神经递质的数量,或者加速其传导,因此效果几乎是立杆见影。只是,每一种药物都有各自不同的副作用,引起心跳加快,要同时吃保护心脏的药,有的伤肝,要吃护肝的药。这也罢了,问题是每一种药吃上半年一年,就失效了,要换新药,要经受新的副作用。

我是油性皮肤,但状态差的时候,会变成干性皮肤,看起来老而憔悴。进入2014年,我觉得自己的皮肤又开始变油,有了光泽,安眠药不断减量,终于有一天,没吃安眠药也入睡了。然而这年4月,我妈妈去世。我是快半夜才赶到殡仪馆的,我叫哥哥姐姐去睡觉,这样我好一个人守着她放开哭。守了一夜哭了一夜,中间想过,也许这样的渲泄对我也是好的。但是不,我又开始失眠。回珠海后,医生说你复发了。

我刻意避免和医生做“心理治疗”。后来知道,这个医生也在刻意避免,因为熟人之间的心理治疗效果很差。她想过让我找别的医生,但当时的珠海并没有几个好的心理医生。

我自己分析过原因:希望之光的压力、父母不断生病带来的焦虑、以及他们生病和糊涂生病让我担忧钱的问题。但这些都是非常明确的因素,并不必然引起抑郁症。只有暗藏或者无解的因素,才是真正的杀手。

这个医生曾经揪住我的一句话,含蓄地问我是不是自我评价低。我知道这是抑郁症患者通常的病因,她只问了半句话我就回答:恰恰相反,我的问题在于自我评价太高,以致于很想信仰一个更高的神,却不能。精神分析学中经常寻找的原生家庭问题,我也没有。我的父母一辈子都相亲相爱,他们对我的爱给了我童年时完全的安全感。

我几乎可以肯定,我的抑郁症与糊涂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3-22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09年做理事义工后,我就不怎么和糊涂讨论希望之光的事情了,因为往往争论得很不愉快。午餐项目首期募捐,本来计划的金额是一学期,6万多,但糊涂以论坛组组长的身份,擅自决定只募捐一半。他没有告知理事会和午餐项目组,也没跟我说,直接就发了公告,弄了个木已成舟。

2010年9月,内部论坛有义工发帖,《看不下去了,还让新人活不?》,里面说:
我看到好多新人,抱着也许只是一腔热情也许仅仅是好奇心加入到这个团队,不管新人们的条件如何,也都是兢兢业业仔仔细细的尽量尽能力在学在做,特别有几个新进来的义工,大家也算是有目共睹他们的积极和勤奋吧?不是只有老义工在加班加点熬夜挑错,新人们也有在加班加点熬夜学习新工作新岗位的!第一次做新的工作,出错了就直说呗,让人改啊,有必要开口就那么重么?

这个帖子写得挺长,没有点名,但一看就知道是说糊涂,因为只有他才能到处发现别人的错,而且很不客气。糊涂回了两句话:“看明白了,是因为我在调查组的跟帖而抱不平。商量一下:请继续活下去好吗?要是打定主意不活了,再说什么都是白搭”。

这个帖子下有40多个跟帖。虽然有人为糊涂辩解,但几乎所有人都在劝糊涂应该用更友善的语气。我也跟了帖,鼓励批评的人可以更勇敢点,直接点名,同时也批评糊涂的态度。但我们俩底下完全没有讨论这件事,我已经放弃了希望他改变的愿望。

事实上,彻底退出希望之光,除了抑郁症,另外一个念头就是不想跟他吵。不谈希望之光,我们俩的日子完全是岁月静好。想起来有点奇怪,不知道是怎么开始的,我们之间,举手之劳的小事,都会随口说“谢谢”,递杯水啥的。不是很疏远的那种“谢谢”,而是欧美电影里经常看到的,家庭成员之间的“谢谢”。他特别喜欢早餐的黄油煎面包鸡蛋,每次我做好给他,他都是满心欢喜,连说好几声谢谢。

但我的心结未解:他不负责任地将自己一股脑扔给我,又病了,使我被迫承担起他的全部。基于我的本性和自我期许,我不愿、不忍和不能撒手,但无法消除内心的失望感,甚至隐隐的怨恨。

2013年,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得奥斯卡奖后,有关他生活的报道铺天盖地,其中特别被人津津乐道的是他曾经6年没有工作,全靠老婆养活。我在心中冷笑,因为糊涂窝在家中已经快10年了。

我曾经用过“红巾翠袖”的网名,其中暗含之意是“揾英雄泪”。对我欣赏的人,其实我并不在意他出名不出名、挣钱不挣钱,健康不健康。可惜糊涂不是英雄。尤其在后期,他在希望之光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少,而脾气越来越大,非常影响义工情绪,我觉得他的负面作用快超过正面贡献了,因而,对他的评价又下降了一截。

那我辛辛苦苦的付出和忍耐,价值何在?!

这些情绪平时都被压在内心深处一个很小的角落,不影响日常生活。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会冒出来,令我难过。

一个是生日时。他不能给我买我礼物。用我的钱买礼物没有意义。当然,每年他都记得,生日那天早上醒来,他都会笑着对我说“生日快乐”。

我很珍视别人给我的礼物,全部保留着,连八十年代的生日卡现在都还在。所以每年生日的那天,我就会在心里叹气。

还有就是从超市回来,拎很重的东西的时候。我总是一次买很多,蔬菜水果,要买几百块钱的。虽然车就停在单元门口,但双手拎着重东西,掏钥匙,开两道门,总是很吃力。糊涂当然在家,可以从里面开,但他连起身都很费力,所以我不会去摁门铃。我总是用很大的袋子,肩上挎一个,手上拎两个,有时候东西重到我直起身的时候膝盖要努力撑一下才能站起来。这时候我就会突然地难过一下,但马上又恢复。

抑郁症的出现,让我意识到,逞英雄式的自我祟高或自我压抑不行了,必须重新处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7-26 09:43 , Processed in 0.04278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