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楼主: 镜与灯

关于希望之光,我的回忆(片段式,已更新完毕)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6月开始,公开论坛上渐渐又有了人气。当时有3个公开论坛,工作论坛、建议论坛和人文休闲论坛。工作论坛上,突然来了几个年轻人,每个人都发了很多帖,有大批判的,有建议希望之光如何改进的。这些帖子在义工看来没什么价值,但他们玩得很欢,嫌乱,又不知道拿他们怎么办。

6月13日,糊涂将一篇《能否通过纯商业形式去帮助失学儿童呢?》移到建议论坛,当晚却被人移回工作论坛。糊涂气急败坏地在内部发了个帖子,说“如果说集资开书店可以讨论,那么集资开酒吧、开桑拿、炒汇、做股票是不是也可以讨论,既然如此,这个论坛倒是可以热闹许多,只是这个版主却做不得了!!”

小陆赶紧道歉,说是他移的,因为觉得帮助失学儿童方式可以多样化,希望之光不做,但别的团队未必不做,所以在工作论坛讨论也无妨。

外面很多帖子,都涉及怎么迅速扩大希望之光规模。passby和我商量,怕误导网友,以为希望之光要商业化。19日,她写了一个“告网友书”:“今后,凡是关于LOH基本理念和原则的贴子,所有LOH的义工将不予讨论,请您谅解。”

随后她在内部也发了个“提醒全体义工注意”:对于涉及“原则”的讨论,义工不要参与,由版主简单回复即可。

前面回帖的十多个义工,都赞成这个做法。第二天,北京娃娃提了意见:外面的“告网友书”是常务组以希望之光的名义发的,但常务组能代表希望之光全体义工吗?虽然这次大家的意见很一致,但未来义工有不同意见怎么办?是不是应该先内部讨论一下?

winnie随即提出了更多的意见:所谓的“理念和原则”真的是如此脆弱,不可触及,不容置疑吗?现在的游戏规则大家都同意,但未来如果有新玩法,大家举手表决,不是也可以换新玩法吗?
论坛上风云突起,大家情绪有些不平稳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是真的有诸位想象得那么严重呢?隐约记得生态上有一个多样性的说法,生态多样性越高,该系统越稳定,越能抵御外界的变化。而如果过于纯洁,很快会由于外界突变的因素导致灭亡。那么论坛上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什么坏处呢?包括义工自己,为什么不能质疑一下自己以前相信的理念,为什么不能参与和非义工的交流?

娃娃和维尼是新义工,两人都是北大老师,都是博士,还是同一个办公室的同事。记得我当时看到他们的帖子,暗笑了一下:不愧是北大的,天生就带着“自由民主”的气息。

passby回帖:
我想LOH是一定可以容纳不同的声音的,这一点从未怀疑过。只是,从一个新来有意捐款的网友的角度出发,来到LOH是愿意给予LOH一份信任,现在论坛上的混乱,可能会引起他们的犹疑甚至放弃。这是不是有违LOH的根本目的呢?不是说我们怕别人质疑,也知道真理越辩越明,可是,一方面,世间没有绝对的对错,另一方面,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应答每一个网友的质疑吗?

维尼:
我理解passby的担心,但是诚信度是用行为,而不是用舆论维护出来的。大家普遍在抱怨目前媒体不够开明,现在是不是理解一点其中的苦衷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辩论爱好者。被那些貌似惊人之语蛊惑而放弃捐款的人也不会太多。请相信众多网友的判断能力,也相信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他人的信任。

糊涂:
认捐结束了,我也忍不住要来说几句。首先要承认:在公开论坛发生的那些事情,责任在我。本来小柯已经删了自己的帖子,是我让他重新贴回去的,为的是让大家能了解整个过程。DingDang我也鼓励过她,为此有义工朋友还提醒过我,但本人没有在意。因为我认为让网友说出对LOH的看法和意见,对我们是有益的。所以才有了连续几天的激烈讨论。没有想到的是,由此会引起轩然大波。

26日,passby:《道歉:关于致网友书及提请全体义工注意两个贴子》:
我上述两个贴子鲁莽行事,给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在此,向大家深刻道歉,希望不要因为我的个人原因伤害了大家对LOH的感情。

关于致网友书,未经全体义工许可,擅自以全体义工名义发贴。未符合程序上的要求,即擅自发此类贴子,在某种程度上伤害了网友的感情。

关于提请全体义工注意,措辞不当,导致一些误解。我本意并非LOH的理念和原则是不可讨论的,而只是不希望在公开论坛讨论。发此贴时,自己站的立场不对,有种居高临下的味道,实际上造成了全体义工的不信任和伤害,虽然本意并非如此。

呵呵,不知是不是有点儿太严肃了,只是希望能够表达出我的诚恳。俺虽然是小女子,不过,知错认错的勇气还是有的:)

忘了当时passby私下跟我怎么说的,但我还记得看到她这个道歉帖时的心情:很心疼她。她在外企上班,原来业绩一直是公司第一,到了希望之光后,业绩一路下滑。她不像我时间那么多,在希望里做的事情比我还多,但现在像是怎么做怎么错。她很大气,错了就认,但我真的很心疼,也替她委屈。

现在来看维尼和娃娃的意见,觉得天经地义,而且这已经成为希望之光的传统——自由表达。内部外部都可以任意表达意见,甚至外部骂脏话的帖子,不是太过分都不会删帖。虽然我们都是自认接受自由民主观念的人,但实践起来,的确是需要学习。passby发那两个帖子前,是和我商量过的,我没觉得有什么问题。所以咋一看到娃娃的帖子,先是一愣,才觉得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外面论坛,静思跟了很多帖,反对希望之光的“大跃进”。

有人发帖:《希望之光已经到了一个质变时期——应该注册机构了》,静思回复:
注册?看看那注册标准,对一个诞生不久的业余机构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头两年是“身无分文,挣扎活命”,离“意气风发,鸟枪换炮”远着呢。诚信?这个国家的机构有多少诚信?最后一块处女地希望工程都有人监守自盗,凭什么还相信那些官老爷的规矩?公道自在人心。

这里没有什么榜样模范,只有一群寻找良知的普通人,这里是缺乏经验和基金,很多事还做得不够好,不成熟,但这里不缺人性、诚信和理智。信任希望之光的人会不计报酬地来帮忙建设,会不厌其烦地出谋划策。

网络上的假货是很多,网友们都很精,但是到这里来的“傻瓜”似乎不少,还越来越多。良心是能乞求引诱来的吗?我也是个傻瓜,因为我坚信这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一直愚弄和扼杀人性!我认为这里有傻瓜们喜欢的东西,所以我乐滋滋地跑来喝喝茶。

希望之光的内部调整不知进行得如何,不过版面的变化说明他们在忙着,这就够了。慢慢来吧,不积跬步,何以致千里!

7月3日,静思又发了《公益不需要雄心,活着才可以发展》。这篇文章在希望之光的不同时期被不同的义工反复引用:
公益性事业既不是基督的圣殿,也不是理想的乌托邦,更不是逃避社会的世外桃源,她直接面对的恰恰正是苦难或者严酷的现实。

现在希望之光的义工已有数十人,我不知道你们内部的工作调整有无妥善处理,义工的职责有无分清?如果没有,那么请考虑暂停招聘,先进行内部消化。人吃饭要分三餐才能保障健康,一次吃得过饱会消化不良,甚至胀破了肚子而面临生命危险。希望你们谨慎,希望网友们理解。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盼望希望之光在第一年通过艰苦努力搭好框架,第二年进行完善加工,基本走入稳定轨道。对于义工们来说,度过初期的感情蜜月期后,要清醒地明白工作的平淡朴实,注意相互的理解和团结,尊重不同意见,坚持基本原则,处理好内部纠纷,切忌意气用事!两利之中择其重,两害之中择其轻。低头做事,先“活”下来,以后的发展自然水到渠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镜与灯 于 2021-1-8 15:03 编辑

6月22日,小陆请假一个月。7月1日,passby请假一个月。他们两个都是要去读书。passby是到北京读EMBA,每周末从大连飞北京。听说她的公司竟然给她报销全部费用,我真是惊呆了。我知道她原本计划自费的。她得多么出色,才会有这种待遇。

7月5日早上,我也请假了。头晚接到电话,妈妈病危,胃大出血。当晚一夜没睡,收拾东西,把论坛最后看了一遍,留言说,“对不起,常务组的人竟然走了大半,实在惭愧。拜托糊涂GG,盈盈、眉黛、笑颜、番茄、依柳、红军、斯域、不为,只好各组运作了,各组之间的事,大家协商吧”。

7月6日我又上来回帖,谢谢大家的关心,“我妈妈已经脱离危险了,今早搬出了重症监护病房。”

糊涂回复:“这才是我们最想知道的好消息哦!趁此机会在妈妈面前多撒撒娇,小黄毛丫头,嘿嘿”。

这是第一次,有人对我——中心组的宁姐——叫“黄毛丫头”,有点不习惯,也有点温暖。

跟糊涂,其实我们有过很多私下聊天。中西医和眉黛辞职的事件中,我就是哭着去找他的,想不明白问题在哪里。他跟我分析:你们宣称了很多,但是,真正的民主、公开、透明在哪里?中心组论坛为什么不开放?不信任义工嘛。你们的精英意识很要命。现在义工不信任你们了。

他叫我学管理、学政治。听见我说“最讨厌政治”,他呵呵地笑起来,说“政治无所不在哦”。

5月13日,网站故障,猜想原因时,我惊讶地听见他说,也许和“希望之光宪章”有关。当时我完全不能理解:我们只是做慈善而已,怎么可能招来有关部门的“关心”。后来我想,可能他们对希望之光的关注,真的从那时已经开始。当时是2002年,FLG事件没过多久,他们本来就警惕一切民间组织,更何况,我们几乎就是一个“国际性组织”,又已经有了名气。9月我“出事”,被要求反复交待的内容,正是希望之光。

我们一直希望糊涂能来中心组,我找他说了多次,他坚决不干,拒绝的理由,(。。。。。。)

其实,糊涂还是申请人的时候,我就在聊天室听他讲过一个很精采的故事。

他住在西湖边岳庙的后山上。独楼,周围都是树木,环境极好,推窗可见西湖,二楼的阳台大到可以开舞会,松鼠也经常上来。这个房子是父母分的公房,长期是糊涂一个人住。父母早年参加新四军,属于老干部。

因为太僻静,经常有拾荒人光顾,偷走楼下厨房里的锅碗瓢盆。糊涂床边随时放着一根铁棍,以防万一。

有天半夜醒来,发现屋里有个人影,跳起来抓起铁棍就打过去。打开灯,那人吓得跪在地上。是个瘦弱的青年。他说,刚从监狱放出来,太饿,想找吃的。

岳庙边就有一个派出所。糊涂想了想,如果送去,肯定又进监狱,这个人一辈子就算完了。他拿了些东西给他吃,让他睡了一觉,第二天给了他些钱,叫他找份工作好好干。

“你真敢睡着吗”,我问糊涂。他说没有,一直竖着耳朵听,守着棍子。

没有想到,这件事的后续,被我目睹了。有一年在珠海,家里电话响,我接起来,是找糊涂的。他放下电话,非常高兴的样子,告诉我就是那个青年。他去岳庙后山找他,家里的朋友给了珠海的电话。他结了婚,还有个自己开的汽修厂。

糊涂原本的形象很高冷。跟有不为做申请人谈话时,说到住在西湖边,有不为说去找他玩,他回答:从不见网友。所以5月12日第一次跟糊涂长聊,我很意外。他忽然地问起私人问题:为什么半夜还在网上,是不是一个人住?原因是?听见说是离婚,他竟然回答“哦,还好”。他是女友去世,一个人生不如死地过了5年,直到遇见LOH。女友说过想资助穷孩子读书。

我也讲了些自己的故事。我发现,原来我们还曾经呆在同一个聊天室,网易的“四十情怀1”,糊涂称作401。我们报出了401里几个ID,都记得。糊涂说,他去聊天室,只是为了重新学习跟人说话。

12日之前,我跟他没聊过几句话,12日突然说了这么多,是因为他一开始就很直白地说,我是这几年唯一一个让他有点心动的女性。他的语气很平常,像在陈述一个简单的事实,并不期待我的反应。我的确也没有任何反应,连心里咯噔一下都没有。希望之光的人本来就彼此亲近,像我和有不为,几乎无话不谈。只是,从此就觉得和糊涂也亲近了,多了一个讨论问题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7月3日,行者在公开论坛发了《关于希望之光管理方面的一些建议》。他原本叫“无聊的人与事”,与糊涂一样,刚加入就引人注目。本来内部一直叫他“无聊”,但后来又来了个义工“今夜很无聊”,他就出让了“无聊”这个昵称,管自己叫“行者”,大家则叫他猴子。

猴子本身做企业管理,经常从管理角度来谈希望之光的改进。

比照服务性的企业来解释一下希望之光的特点。

希望之光的“利润”是得到自身的满足和他人的肯定和尊重,“产品”是向受捐者和捐助者提供服务。注意,在这里,很容易被本末倒置。许多人认为我们的目的是帮助,附带得到了自我满足和受他人尊重。这种观点错了。

企业通过不断地提供最优的产品来满足最终赚钱的目的,“赚取利润”和“提供不断改善的最优产品”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同理,在希望之光,为了能长期帮助儿童,必须要赚得利润――自我满足和他人的尊重。

现在重看这篇文章,我觉得非常深刻,基本上可以用来解释希望之光20年的兴衰。

猴子的颠覆之处,在于说虽然希望之光是帮助孩子的,但最根本之处是要人获得自我满足,要有“利润”。中心组时期的希望之光,虽然资助规模和影响在不断扩大,但中心组成员与普通义工的“利润”有差异,中心组成员“利润”丰厚,义工感觉不受尊重。

03到06年之间,是希望之光的黄金时期。能帮助到的孩子越来越多,社会美誉度很高。那时,义工经常有线下聚会,还办八卦刊物,有太多的性情文字,甚至有人写小说、剧本,都是以LOH为题的。人们互相取外号,不为有个帖子,把义工的外号和ID一一对应——外号太多,有人有几个外号,不容易记清楚。

可惜那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让义工快乐有多么重要,嫌他们浪费时间。我和糊涂从来不参与这些事,只想到哪些地方流程还不完善,拼命梳理。所有出现的问题,我都希望用制度去解决。09年,我起草和推动完成了《希望之光决策机制》,觉得终于把以前制度性的障碍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但没过两年,希望之光又沉寂了。大家按部就班地干活,但热情没了。2020年我重回希望之光,总资助人次已经2.4万,但论坛沉寂得像是一片坟场,据说工作群里也很少讨论工作。这就是猴子说的,“利润”太少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菲菲、小陆都不在,常务组瘫痪,而小组运作的机制尚未建立。2002年7月10日,siyu发帖,《混乱不堪的论坛和陷于停顿的中心组》:
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今天,这样的结果是我们所期待的吗?如果不是,它又是如何演化成这样子的呢?如果说这就是民主,就是要所谓网友参与,那么,“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一些吧!”

说来有意思,身在美国的siyu,是最反对希望之光的“民主化”倾向的,之前他就写过:
孤陋寡闻的我, LOH是至今所见到唯一的实行民主选举的“慈善机构”(或者说,非盈利机构)的论坛。

民主的架构是否好事?相对照来说,还算一个不错的制度。在国家机器这个架构中,至少民主在目前看来是一个还不算太害人的架构。

民主最大的好处在于选举:用选票说话,不会导致人头落地。民主的最大益处和最大害处相辅相成,害处在于民众与管理层之间的互相制约而导致管理效率不彰。

LOH有没人头落地或者因为什么事情即将导致有这样的结局出现?

LOH不是政府,但是,其具体运作却要按照一个政府或者国家来定位自己,要实行民主化,这个构想,是否合宜?我一直心存疑问。想来想去,我真的糊涂到了这种地步,要来强调民主的不利性,阻挡LOH向前的车轮?

我所希望的LOH是采取民营企业的运作:制定完备的规则,全部人员都来遵守。制定规则时适当听取大家的建议,但是,是否采取应该有专人负责——现在的LOH,说起来是大家所有,可万一出了差池,有哪些人承担负责?

希望LOH的带头人站稳自己的脚跟,不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义工——普通义工可以因为自己不开心而简单走开,但是,LOH里总有些人无法轻易走开,想想,你会那么轻易地离开么?

石扉客回帖:这就是民主与独裁的悖论啊!

7月12日,同样在美国的宾言做出了重启常务组的努力:以个人名义提议全体义工投票,新增两名常务。他并不知道,中心组早已通过,新增猴子成为中心组成员,但监督组未能通过中心组的决议,需要提交全体义工投票来决定。而全体投票一事之所以被搁置,是因为中西医、糊涂他们认为常务组不需要有决策权,只要做协调工作就好。

因为宾言的提议,后来有不为以监督组的名义发起了全体义工投票:“是否同意无聊的人与事进入常务组”。最终,猴子得到多数赞成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6月12日的一个回帖中说:
我们是不是学学白猫黑猫理论,放弃争论民主或是泛民主这样的理论问题,而看看什么样的做法有利于LOH下一步的发展?我觉得需要保持管理团队成员的稳定,先围绕着如何让各组独立推进工作来制定制度。

我在“扁平化组织结构”和“各组独立推进工作”之间想了很久。其实,一个资助个案,是在资料组、调查组和论坛组之间顺序流转的:资料组取得失学儿童名单,调查组调查,论坛组发布,资料组再查询汇款收到的情况。中心组模式,是在每个组之间凭空多设了一道关卡,实际上又无把关能力。因此,只需要把中心组从个案流转环节中撤出来,就可以了。

记得我想到这一点的时候,非常兴奋。因为这样,希望之光就可以成为一个自动运行的串联系统,不依赖中心组或者常务组,不依赖于某个个人。

8月siyu回国,我、子非、小陆、有不为、石扉客等,我们在上海聚会,商量希望之光怎么办,我第一时间提出了这个方案,得到他们的赞同。所以我心里一直以为是我最先想到的这个办法,其实不是,是不约而同了。

但无论如何,希望之光能活20年,就在于建立了这样一个自动的机制。20年中,很多时候是没有常务组或者常务组处于瘫痪状态的,但资助活动一直在进行。

希望之光后来的另一个创新,是将工作环节细分,每个岗位的义工每周工作时间只需要几小时,每个岗位还设AB岗,互相补位。这样的目的,是让义工可以轻松完成工作,维持人员的稳定性。时间多的人,可以多认领任务。

这两项设计,堪称希望之光模式,被后起的很多民间网络助学组织模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镜与灯 于 2021-1-4 21:27 编辑

(2002年8月上海之行,出了事。希望之光被有关部门关注,最终原中心组成员都离开了希望之光。详情略过,你懂的)

。。。。。。。。

修好电脑,9月15日凌晨5点,我在组长论坛发了帖子:
无言以对,但,必须说:我得离开希望之光了,因为这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的个人生活与工作。我想的是彻底退出,不挂在机动组。

如何跟义工解释,我愿意听大家的意见。总之,对希望之光的负面影响越小越好。

拥抱每一个人,也祝福希望之光。

请大家不要追问我原因。捐完手上的资料,希望之光恐怕要暂停一段时间了。除了内部调整,注册或用某种方式让官方放心,是当务之急了。

希望之光是我爱过痛过的地方。爱是永恒的,无论今后她在与不在。还有你们,我的朋友们。希望之光就拜托大家了。

不为回复说:“宁姐,没有想到会这样的。不过,我争取一定尽快回来,我一定坚持,坚持到你回来的那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4 21:36 | 显示全部楼层
9月15日我在退出帖中说,“捐完手上的资料,希望之光恐怕要暂停一段时间了”。就像是这话的一个回响,第二天,论坛就不能登录了。找不到原因,空间商、甚至网友中的高手来查,也没有办法。正好9天,到25日晚上,又好了。怎么好的,也不知道。

我和糊涂都认为背后是“他们”在操纵,算作一个警告,因为太蹊跷。还有一个蹊跷之处是吴敦仁看到我之前写的草稿后提出的:5月13日论坛第一次出现故障那天,正好他“出事”。

后来论坛虽然可以登录,但丢失了最近两个月的数据。我那个退出贴也丢失了,后来找回来的。但也只找回来了部分帖子,第六批和第八批认捐及汇款信息,这样非常重要的数据,找不回来了。

26日凌晨2点,糊涂在公开论坛发了《关于论坛无法登录的简单说明并致歉》。回帖的人,就像劫后重生般互相庆贺。云儿说,“不能来的日子里,真的像没家的孩子一般,好惨”。

早上9点,糊涂在组长论坛发帖提醒:“近期发生的事情很多,有些情况应该尽早告知所有义工,以便让大家做出自己的选择。但在告知的方式上,需要慎重,以免导致不必要的混乱。请各位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中午1点,他又在论坛组发帖,《回来了!和大家随便聊聊》:
论坛瘫痪了近10天,回来后一下子觉得有点懵,不知道该从哪儿做起了。两个月的数据现在还无法恢复,许多事情就好像断档一样。

原来打算在这个月将全部积压的资料整理发布完,然后进行休整。但论坛瘫痪、数据丢失使资料整理难以为继,相应的工作可能都要往后推了。

这10来天,有不少网友在我们做宣传的论坛,发帖子问希望之光怎么了?论坛组信箱也收到了类似的信件。对此,除了在公开论坛予以说明外,可能还要麻烦宣传组的各位义工,在做宣传的各个论坛去解释一下。不过请注意:千万要低调!

过几天维尼和娃娃就要出国了,休闲论坛的版主缺位,需要有人来顶上。

负责管理捐助预登记信箱并进行资料统计的小张近期也很忙,基本上很少上线,也需要安排其他义工顶上去。

就我个人来说,很想去资料组做资料整理方面的工作,请各位看看有没有更合适的义工来接替我现在的工作。不过在没有做好安排并交接之前,我是不会擅离职守的。

前些日子,镜与灯和小陆退出,石扉客请假,常务组只剩下近卫军与行者两位了。以后该怎么办?也需要大家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

从发帖时间上推测,他可能三、四十个小时没有睡觉。

27日,网友luke发了《希望之光的负责人应当对九天故障作详细报告》:
几行小字,加杂着对网友的致谢就算是对九天故障的道歉吗?

各位希望之光的先生女士们,你们要明白,现在这不是一个普通的网站和BBS,这里涉及了大量的资金还有你们得来不易的信誉。可以想象,假如工商银行的ATM系统连续9天故障,消费者不会骂娘吗?许多人在这里投下的不仅仅是钱还有信任,对你们工作的信任。你们可以说你们全是义务的,但对于我们捐助者的一方来说你们不是义务的,我们籍于你们而付出了我们的金钱,我给于你们的是我们毫不怀疑的信任,这就是一个等价交换过程,在这过程中你们已算不上是义务了,你们应当对我们给予的信任负责。

所以,我,作为一个捐助者,希望看到的是对于此次事件的一个详细报告。

中西医回复:
说得很对,关于说明已经在写了,据我所知昨晚讨论这个说明帖子到很晚。关于故障原因我只能说,就我所知,导致暂停9天的原因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在内,实在是希望之光无能为力的,很快就会有解释吧。

这个帖子下面,大家开始讨论如何为希望之光找个更可靠的空间,并且做空间备份。

当天,猴子在内部工作论坛发了《对近期工作的个人意见》,希望资料组通过公用邮箱的信件把丢失的资料重新整理出来,人力组暂停招收义工,“关于常务组,职能已经转变为协调、沟通和发起讨论、投票,安排对外联络等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5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络组义工一边寻找丢失的帖子,一边继续查找论坛故障的原因。没想到,28日,网络组接到空间商“中国频道”的通知,论坛又要关闭。

28日下午3点,糊涂在公开论坛贴出了《关于论坛可能再次暂时关闭之事告网友书》:

                                 希望之光急告网友

刚刚接到空间代理商的通知:由于希望之光论坛没有备案,9月30日论坛将被关闭。10月将会有更加严格的清理,如果仍没有备案,希望之光网站生存将成问题。

空间代理商是按国家有关规定做的(文件附后)。

其实,国家互联网管理办法出台后,我们一直在尝试到有关部门进行正式登记备案,我们得到的答复是:由于没有实施细则,相关的备案暂时无法办理。

目前,我们所能做的是:
1:连夜备份网站数据。
2:继续向有关部门要求备案。
3:论坛关闭期间,继续跟踪捐款情况,通过EMAIL与认捐网友保持联系。

不得不向参与捐款的朋友以及所有关心希望之光的朋友说声抱歉,但,我们承诺:无论希望之光网站能否继续生存,我们的义工将尽最大努力联系已经认捐的孩子和他们的捐款人,使得这些孩子能完成9年义务教育。

这个帖子后面有30几个跟帖。

密码:
本想不去想,不去听,却还是无法逃离。本不想在这里讨论自由,但是还是被无情剥夺。可悲。

一生悬命:
宣传组义工请在分管的论坛单独发布本贴及耐心回答网友的问题,并请和我联络。

糊涂:
请各位网友谅解!我们应该依法备案,这是必须做的,只是需要时间。请大家冷静一些,好吗?

平子:
感觉我们遇到了一个极大的困难,我有不详的预感,落泪无声......

laotie:
我们有什么?我们得到了什么?自由安在?我早就不再对这种强权下的所谓自由有所幻想。邮件通知吧,聊天室,BBS都行。心中已降下半旗,为自由。

一生悬命:
我坚信论坛重新开放的那一天不会太远。请朋友们放心,只要你们留在希望之光的信息不发生改变,希望之光无论搬到那里,无论什么时候重新开放,我们都会找到你们的,请相信我们!

中西医单独发了一篇《没有希望之光的日子》。这个帖子,我边看边哭。

今天接到了关于论坛的通知。几日来希望之光失而复得的喜悦顿时荡然无存。

是的,该来的总会来,无论以何种方式都会来,我们小人物的努力是不可能扭转乾坤的。活了几十年,这个道理我还懂。想到刚刚过去的和即将来临的没有希望之光的日子,有一种痛楚在心头。

还记得中学课文《最后一课》,法国那个可敬的教师,似乎是西装笔挺地教完了最后一课,连迟钝的小学生也感受到了异常。

今晚,我也觉到了一丝异常。

一股怒气在心底咆哮。

我不是个冲动的人,可是今天手无缚鸡之力,心却有千般重。

一时的口舌之快也许会令失学孩子的希望之光就此熄灭,一时的意气用事可能会使希望之光招致灭顶之灾,此时此刻,也许我连激动的权利都没有,不仅不能激动,还要在平淡中做好该做的事,说该说的话。

我只能冷眼看着白日那个激动的躯壳渐去渐远。

我曾经渴望江湖,渴望快意恩仇的年代,面对真切的能够看到的对手,可以一决高下,输也输得心服口服,何况高手较量最多影响个体的荣辱,尽可以放手一搏,没有妻儿在敌人手上,他们可以轻言生死。

可惜这里是网络,不是江湖。

没有希望之光的日子,我会渴望江湖,一如渴望她的重生。

静寂的夜里,我会在思念中承受,一如孩子们对命运的坚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28日到30日,论坛上的气氛压抑而悲壮。义工们一直提醒网友不要有过激言论,网友“风在发端”写了篇《呐喊之怀念鲁迅兼别希望之光》,里面啥也没有说,只拷贝了鲁迅的“野草题辞”。有人发帖呼吁大家互加QQ,免得以后互相找不到。

我看到frankie在内部论坛发帖,说大家没必要用“另存为”的方式备份,才知道28日晚上有的不懂技术的义工,在一页页保存帖子,到半夜三、四点钟。frankie说网络组会备份,可以保证数据安全。

不过,事情往往是这样:一件可预期的坏事,准备好了,坏事却不会来。就像珠海的台风,预告有12级的,都是擦肩而过。几次损失巨大的正面袭击,都是在意外中发生的。

30日早上我打开论坛,发现居然有个新帖子,是糊涂发的,“虽然关闭了,却还能进来看看,不错不错”。各个论坛都可以打开,但只有一个论坛可以发帖。

10月4日,希望之光申请到了“临时备案”,论坛又重新开放了。

18日,负责备案的广东义工“今夜很无聊”发帖说,广东省通信管理局要进行内容审查,会进入内部论坛。希望之光立即进行了一次内部清理,删除了所有可能被视为“敏感”内容的帖子。
按无聊的说法,省通信管理局认为希望之光这种网站,备案问题不大,实际上,很多网站后来都轻易得到了备案,但希望之光的备案却迟迟未得到批准。最后终于备案成功,已经是2005年4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高级模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希望之光工作论坛 ( 京ICP备18037495号 )

GMT+8, 2025-4-24 17:39 , Processed in 0.440027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