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1-1-7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之光的基础流程太强大了,06、07以及后来的08年,资助一直在正常进行,新增的资助个案并未明显减少,07年甚至还高于往年,超过300人。07年底,希望之光资助学生总数达到1600多人,累计资助金额超过140万。
因为还挂着“常务”头衔,哈港勉为其难,独力苦撑,她出来主持组长联席会议,并完成了06-07年的希望之光工作报告。
外部,08年1月,还有新民周刊记者来发帖,要求采访。听说希望之光不接受采访,她回帖:“新民周刊是在全国发行的严肃大刊,希望‘希望之光’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毕竟,这也是一次亮相的机会。”
然而,内部气氛令人揪心。08年1月19日,跟小陆、麻雀他们同批进入希望之光的义工云儿,在公开论坛发了《希望之光,一份坚持和一份希望》:
很久以前,我就想写这样一篇文章,讲讲我在希望之光的故事。这么多年来,它陪我走过青春步入中年,它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近一年来,常常在论坛上看到一些争吵, 漫骂和攻击,这让我觉得很伤心。我待在这里,是因为这里就象一个大家庭,所有的义工和网友,都象兄弟姐妹一般,在互相帮助,在互相关心。以前,每次外出,都可以收到一大堆的祝福,每次工作完,都有无数的关怀。可是,现在,这样的气氛越来越少,大家都在沉默。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发。所以,我写下了我的故事,也写了我的心愿。希望LOH可以越来越好,希望之光仍然是我心中的太阳。
她在初二的时候,同班同学辍学,她和几个班干部去同学家,想劝父母让孩子继续读书,而听到的话,令她心碎。那时她就想着等自己参加工作后,要资助贫困孩子。她去看过希望工程,“可是,不断的丑闻令人失望,手里紧握着那数量微小的金钱,不敢去尝试,不敢去付出,只能观望再观望,让这份小小的心愿在心里生根,期待着发芽”。然后她遇到小陆,来到希望之光,一呆就是7年。
我周围的朋友,很多人都不理解,他们不知道,我自己的生活都朝不保夕的情况下,为什么仍然去做这些事情;他们不明白,为什么我要放弃家里舒适的生活,要去乡下的孩子家;他们不清楚,为什么我可以将孩子交给父母,不上班,不工作,只是为了自己的一个执着去远方。我不会为自己申辩,我只是想,如果我的孩子长大了,她应该会理解她妈妈做的一切。等她长大了,我会带她跟我一起走,让她和我一起去贫困的山区,看看那些哥哥姐姐们是怎样为了学习和生存而努力着。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可以得到心安,我只是为了一份心安而坚持,坚持,再坚持!
她写得很忧伤,很多人回帖。
laotie:
如果不走,我会认真做好我该做的;
如果走了,我绝不回头,
我会将04年10月,或者更早的02年初到离开之日所有的记忆抹去。
2年前,我离开的时候某位老义工说过,希望其实并不温暖。
的确,并不温暖。
不要期望过高,做点能做的事情吧。
期望的越多,失望也就越大。
激情越多,受到的伤害也就越多。
一切,唯有沉默。
令我安慰的是,07年下半年开始,LOH陆续加入了几个能力很强的义工,包括困猪和buganle。buganle就是“不干了”,被简称为“不干”,好像是在读博士,所以时间多。他在加入前就被很多人看好,我视之为与困困、茉莉她们能力相当的人。
有一件事,可以看出他工作之认真。07年12月底,他发了《悼念我们的资助人朋友——冷-血》:
11月底收回了一批资助人的资助权,因为一直联系不到,然而一直心有不甘。
今天再次打开这个名单,冷-血的名字在最上面,在百度里输入他留给我们的手机号、qq号搜索他在其他论坛可能留下的脚印。却是在驴友公社论坛看到了悼念他的文字,很是震惊。
随后分别跟他的朋友"阿浩"、“龙湘子”、“阿诺”进行确认,等到了确实肯定的答复:因意外,冷血于2007年5月2日离开了我们。
不想多说什么,谢谢对希望之光的支持,谢谢给予孩子们的帮助,希望冷血在天堂能快乐幸福。
跟以前一样,有人去搜索了冷血在论坛的留言,贴出来他的两段话:
“我们能够相信的只这么一点点了——人性的温暖是幸福。”
另一段是07年3月写的:
三年之中我认捐过五、六次,直到51批才认捐到。虽然每次都要从下班开始等上两个多小时,并且经常都是以失败结束,但我还会继续。因为我知道有一群人比我辛苦得多,也比我的付出多很多。
我只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希望之光只留在我们的记忆当中,我们的学生再不需我们这样的民间资助。
我祝希望是个阶段,不要永远......
冷血的朋友阿浩来回了帖:“世事无常,逝者已经逝去。活着的人还要继续坚强的活下去。逝者未完成的事情就由我们来继续做下去。这样也是对于失去的朋友最好的一种纪念。”
|
|